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刘玄德索性将幕僚的谋略和盘托出。

    鲁肃只觉后背发凉。

    他早该想到,刘备帐下能有此等眼光的,除秦牧外别无二人。

    原先他还在揣测,究竟是哪个环节露出破绽。

    却不知...

    这位秦先生从一开始,就已将周公瑾的棋路看得通透。

    "刘景升之子所言非虚,此子当真智近乎妖..."

    鲁肃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

    他整肃衣冠向刘备深施一礼:"皇叔得此天人相助,难怪景升公与周郎皆非敌手!"

    话到此处却忽转黯然:"只是秦先生对伯符将军的评断...确实字字见血。"

    我帮你

    鲁肃曾向孙将军进谏,望其收敛杀伐之心,行事更需谨慎。

    奈何孙将军不听劝诫。

    相较刘使君,孙策确有不及,难称明主。只是我家中老小...

    鲁肃话到嘴边又咽下。

    刘备当即会意,明白鲁肃已动归顺之念,却担忧江东家人的安危。

    "先生不必急于表态。"

    秦牧适时进言,暗示可从长计议。

    刘备想起先前用蔡和换回文聘家眷之事,心中已有计较,遂命陈到妥善安置鲁肃。

    待议完招降事宜,刘备问及夏口战后部署。

    秦牧进言:

    "当先整编降卒,择其精锐收归帐下。"

    "其余眷属在江东者,正好用作交换鲁肃家人的筹码。"

    刘备抚掌称善:

    "此计甚妙!既可消除军中隐患,又能成全子敬忠孝,可谓一举两得。"

    老刘当下便采纳秦牧提议,命令甘宁等将领火速筛选江东降兵。

    第二桩要紧事,乃是请主公立即挥师北上,直取宛城,去会一会那曹操!

    秦牧眼中有寒光闪过。

    刘备收回望向长江的目光,转而投向遥远的荆北宛城。

    霍峻领着五千兵马,已在那里抵挡曹军猛攻近一个月。

    "子璟,我们真要同曹操开战?"

    刘备神色凝重,言语间对曹操颇有顾忌。毕竟曹操手握天子大义,又刚平定徐州,实力远超己方。

    刚击退江东兵马,马上要与曹操交锋,刘备心中实在没底。

    "曹操实力确在刘表孙策之上,如今荆州初定,江东未平,自非全面开战良机。"

    "但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曹操先是驱虎吞狼夺我徐州,又使二虎竞食挑动刘表来攻。"

    "现下更亲率大军进犯宛城,意图扼杀主公崛起之势。"

    "曹贼屡次三番欺上门来,岂能不给他点颜色看看?"

    "此番必要狠狠揍他一顿,打得他肝胆俱裂,再不敢觊觎荆州!"

    秦牧义愤填膺地道破此战深意。

    刘备恍然大悟。这些年来自己步步退让,曹操反倒得寸进尺。如今竟亲自领兵来犯,着实欺人太甚!

    "就依军师之言。"

    "休整三日后,我当亲率精兵驰援宛城。"

    "此番定要叫曹孟德知道,我刘玄德不是好惹的!"

    ……

    柴桑城内。

    江东前线战火纷飞,溃散的军士从夏口方向陆续归队。

    这座扼守长江要道的军事要塞,此刻士气低迷,整个城池都笼罩在战败的阴霾之中。

    江西水面上,一支舰队正乘风破浪,朝着柴桑外围的水寨驶去。

    旗舰之上,孙策神色凝重,催促战船全速驶向柴桑城。

    就在数日前,这位江东小霸王还在前线与太史慈交锋,战局已近决胜时刻。

    不料天降惊雷——

    周瑜在夏口遭遇惨败,折损将士数万,本人更是身负重伤,狼狈退回柴桑。

    接到急报的孙策如遭雷击,当即放弃围剿太史慈,连夜率主力回援。

    都督府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公瑾,伤势如何?"

    孙策闯进内室,见到卧榻养伤的周瑜时,一个箭步冲到床前。

    当看清挚友那张被烈火灼毁的面容时,他瞳孔骤缩,整个人如泥塑般僵在原地。

    "伯符,瑜辜负了你的信任。"

    "此战误中刘备奸计,四万精锐折损过半。"

    "黄老将军、陈武、鲁肃等诸将......都永远留在了夏口。"

    "周瑜罪该万死,请主公责罚!"

    重伤的统帅挣扎着跪伏请罪,声音里满是悔恨。

    孙策指节捏得发白,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四万儿郎!上千艘艨艟!就这么灰飞烟灭!

    黄盖这样的老将,陈武这般的猛士,全都血染长江!

    这些可是他逐鹿江东的本钱,是与天下英雄争锋的底气!

    如今竟被周瑜葬送殆尽!

    "我这般信任于你,你竟......竟......"

    年轻的霸主眼中寒光暴涨,杀意如浪潮翻涌。

    (此刻——

    孙策确实对周瑜起了杀心。

    纵然是总角之交,犯下这等弥天大错,又岂能轻饶?

    以他暴烈性子,这些年因怒 ** 的血案,难道还少么?

    “主上请息怒,末将以为此次战败确有可疑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键时刻,朱治出言劝阻。

    孙策神色稍缓,眼中杀意减退几分,转头凝视朱治。

    “末将亲身参与此战,更曾代黄盖将军前往刘营诈降。”

    “平心而论,周都督之计精妙绝伦,堪称天衣无缝。”

    “此计细处,周都督早已禀明主上,您亦知其精妙所在。”

    “如此神鬼莫测之谋,纵使张良在世,也难窥破。”

    “末将实难相信,世间有人能识破此计。”

    “即便那秦牧智略非凡,末将也绝不信他有这等本事。”

    孙策眉头紧锁,冷声道:

    “若非秦牧看破,此败又从何而起?”

    “你说了许多,究竟何意?”

    朱治沉吸一气,肃然道:

    “末将怀疑,我军中恐有细作,将周都督之计泄于刘备。”

    “正因如此,刘备方能将计就计,大破我军。”

    此言一出,孙策神色骤变。

    周瑜亦是心头一震,如醍醐灌顶。

    “君理所言极是!我此前亦百思不解,刘备何以能识破此局。”

    “经你一提,必是军中有人暗投刘备,泄露机密!”

    周瑜连连称是,仿佛抓住救命稻草,唯有如此方能重拾自信。

    “何人胆大包天,竟敢背叛于我!”

    孙策面容冷峻,怒意再起。

    “知此计者寥寥,除主上与周都督外,仅末将、黄老将军、鲁肃及蒯越知晓。”

    “黄老将军与蒯越已死于刘备之手,绝无可能是内奸。”

    孙策府中,朱治拱手而言:

    "朱治受文台公与主上大恩,纵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岂能背主求荣!"

    话至此处,他忽掩唇轻咳:"如此看来,唯有鲁..."

    "鲁肃?!"

    孙策与周瑜异口同声。

    周瑜面色骤变:"子敬乃我刎颈之交,素有古侠之风,岂会私通刘备!"

    朱治捻须低叹:"听闻鲁氏世代行商。当年周都督与他结交,不正是因他资助粮草?既由利而起之情,安知不会因利而变?商贾之流,终究重利轻义。"

    世家出身的朱治,言辞间尽显对商贾的轻蔑。

    周瑜指尖微颤,竟无言以对。

    鲁肃的商贾出身,此刻成了洗不净的原罪。

    "若证实是鲁肃所为——"孙策拳骨爆响,眼底泛起血丝,"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忽有甲士疾步入内。

    潘璋捧帛书跪禀:"夏口信使送至刘备亲笔书函。"

    "刘备来信?"

    三人目光如刀,齐齐刺向那卷帛书。

    新胜之际急送书信,莫非是要羞辱江东?

    孙策冷笑挥手:"念!"

    潘璋展信诵读。

    随着字句入耳,孙策额角青筋暴起,眼中血丝如蛛网蔓延。

    (

    周瑜和朱治相视一望,神情愕然。

    信中刘备竟要用五千江东战俘交换鲁肃的家小!

    那可是五千精兵。

    刘备居然愿用他们换些老幼妇孺?

    更奇怪的是,刘备为何突然要换回鲁肃的家人?

    唯一的可能,就是鲁肃已经投靠了刘备!

    "主公,鲁子敬定已归顺刘备。"

    "他不过是主公帐下一名小吏,刘备却愿用五千兵卒换他家眷,足见对其重视。"

    "治以为,必是鲁肃立下奇功,逼得刘备不得不如此。"

    "那鲁肃能给刘备立什么大功?"

    朱治厉声喝问。

    什么大功?

    这还用说?定是向刘备泄露周瑜计策,助其设下圈套大破我军!

    "好个鲁肃!"

    "我孙策待你恩重如山,你竟敢背叛我投靠那大耳贼!"

    "不亲手取你性命,我誓不为人!"

    孙策怒不可遏,骂声震天。

    显然他已确信鲁肃暗中勾结刘备。

    周瑜面露痛心之色,叹息道:

    "鲁子敬鲁子敬,我视你为知己,你却出卖我和主公!"

    堂上众人对鲁肃无不切齿痛骂。

    "主公,刘备这信该如何回复?"

    潘璋小心翼翼询问。

    这话更如火上浇油,孙策怒发冲冠。

    "鲁肃,你这叛主求荣的奸贼,还想保全家人?"

    "传令!立即将鲁肃家眷捉拿下狱,全部处斩!"

    "我要他满门抄斩!"

    孙策凶性大发,当即就要下令 ** 。

    朱治大惊失色,没料到孙策竟如此暴怒。

    他本意只是揭露鲁肃叛变,却未曾想会连累鲁肃全家遭难。

    毕竟罪不及亲属。

    可他却忘了孙策嗜杀成性,盛怒之下竟要血洗满门。

    朱治想劝谏,却深知这位年轻主君的暴烈性子,此刻进言无异于火上浇油。

    他只得将目光投向周瑜,示意其出面说情。

    周瑜垂首静立,指尖几度收紧又松开,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尽管明白仅凭刘备一封书信,就断定鲁肃投敌叛变,实在难以服人。

    但他已无路可退。

    此战败北,必须有人担责。

    否则溃军之罪将尽数压在他肩头——

    江东那些虎视眈眈的将领会趁机发难,孙策的信任亦将土崩瓦解。

    这是他绝不能承受的代价。

    既然鲁肃身负通敌嫌疑,这顶罪名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兵权不容有失,我必须蛰伏以待,向大耳贼和秦牧报这血仇!"

    "只要能雪耻,万事皆可抛——"

    周瑜抚过脸上狰狞的疤痕,眼底泛起铁灰色的寒光。

    ......

    夏口。

    万余精骑列阵待发,剑指北方宛城。

    府衙正厅。

    临行前夕,刘备设宴款待鲁肃。

    "子敬,我已致信孙策,愿用五千战俘换回家眷。"

    "不出旬日,你便可阖家团圆。"

    刘备举杯笑道。

    鲁肃手中酒樽猛然震颤,满面愁云霎时化作狂喜。

    这场宴席用意昭然——无非是刘备再度示好,欲招降纳叛。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