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章
    辛毗立即出列力保。作为汝颍谋士之首,许攸叛降后他不得不独撑大局。这番陈词果然让袁绍怒容稍霁。

    逢纪闻言冷笑:

    说得轻巧!莫非两场大败,仅用二字便能搪塞?

    分明是长公子才具不及刘备,纵使增兵也是徒劳!

    二人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

    住口!袁绍厉声喝止,转而望向始终沉默的沮授:公与有何高见?

    老成持重的谋士缓缓拱手......

    “在我看来,统帅临阵更换实乃行军大忌,青徐军还是该由大公子继续统领为好。”

    “但以当前局势判断,刘备用兵之才堪与曹 ** 肩,那个秦牧更是智计百出。”

    “即便为大公子增派兵马,他要想夺回失地、攻占淮南也难有机会,反而可能再次折损兵将。”

    “属下建议,主公可为大公子增调一两万兵马,命其固守下邳不得再出战。”

    “待我军在官渡取得胜利,消灭曹操之后,再回头解决刘备也为时不晚。”

    沮授立足整体战局,直言进谏。

    这番言论自然惹得两边不悦,逢纪与辛毗同时向他投来恼怒的目光。

    袁绍沉吟半晌,挥袖道:

    “就按公与所言,给那小子增派两万兵马。”

    “传令下去,让他给本公好好守住下邳,莫要再擅自出战,徒增笑柄。”

    “那大耳贼岂是他的对手,唯有本公亲自出马,才能收拾那个卖草鞋的贩夫!”

    沮授暗自松了口气。

    袁绍神色渐复从容,傲然环视帐内众臣。

    “据安插在曹营的耳目回报,曹操军粮已不足十日之需。”

    “十日之后,曹贼必断粮草,军心大乱。”

    “那时便是我军全线出击,一举攻破官渡,剿灭曹贼的最佳时机。”

    “胜局已定,诸位务必打起精神,再坚持最后十日!”

    这番踌躇满志的宣言,令袁军众将士为之一振。

    大帐之内,顿时群情激昂。

    “报——”

    “乌巢紧急军情!”

    千钧一发之际,张南神色惶急冲入大帐。

    “启禀主公,十万火急!”

    “曹操亲率精兵突袭乌巢,敌势凶猛,淳于将军即将抵挡不住!”

    “恳请主公立即发兵驰援,否则乌巢危矣!”

    大帐内瞬间哗然。

    袁绍志得意满的面容,登时血色尽褪。

    【简化版】

    十月初三,曹操火攻乌巢,杀淳于琼,灭敌万余。

    十月初五,张合率两万精兵降曹。

    十月初八,袁军断粮,军心溃散。

    十月初十,曹操全军出击,兵分十路猛攻袁营。

    同日,袁绍惊恐北逃,十五万大军瞬间瓦解。

    历时五月的官渡之战,以曹胜袁败告终。

    夕阳下,曹操策马巡视袁营废墟,踏过满地尸骸与兵器。中军帐内,袁绍金盔尚留案几。

    仓皇逃窜竟至忘戴头盔,袁本初何其狼狈。曹操剑挑金盔,冷笑连连。

    郭嘉率众将贺喜:经此一役,袁绍元气大损,攻守之势逆转矣!

    传令兵忽至:徐州急报!刘备于下相城大破袁谭,斩吕布、诛高览焦触。袁谭折兵四万四,现刘备已兵临下邳城下!

    众将闻言哗然。

    【凝练版】

    十月战报:

    初三,曹焚乌巢,斩淳于琼,歼敌万计。

    初五,张合携两万部曲归曹。

    初八,袁营粮绝,士卒溃乱。

    初十,曹军十路齐发。袁绍弃盔北遁,十五万大军瓦解。

    残阳映废墟,曹操剑挑袁绍遗盔:本初逃命之态,当载入史册。

    郭嘉贺曰:此战后,袁氏再难南顾。

    捷报未歇,徐州战报至:刘备破袁谭于下相,斩吕布、诛高览焦触。袁谭损兵四万四,刘备已抵下邳城下!

    帐中惊哗四起。

    【史诗版】

    火照乌巢日(十月初三)

    曹公焚袁粮,淳于授首,万卒殁。

    将星易主时(十月初五)

    儁乂举义帜,两万甲士弃袁投曹。

    饥火噬军心(十月初八)

    袁营绝粟米,士卒相食。

    十面破敌时(十月初十)

    曹军如潮涌,本初遗金盔而走,十五万雄师作鸟兽散。

    残阳赤土上

    孟德踏营讥:金盔犹在案,本初何其惶!

    奉孝进言:河北气数尽矣。

    忽传东海烽烟起

    玄德斩虓虎,诛袁将,谭贼折兵四万有余,今兵锋已指下邳!

    满帐愕然。

    曹操身躯猛然一颤,眉宇间的志得意满刹时凝固。这突如其来的战报,如同冰水浇灭了他面上的喜色。

    五月鏖战

    他率部与袁绍激战半载,方才勉强逼退敌军,尚有广袤疆土亟待收复。

    捷报惊人

    反观刘备,竟不费吹灰之力大败袁谭,将版图自淮水径直扩展至下邳地界。

    天壤之别

    八万袁军,数日间折损过半?

    吕布号称天下无敌,竟命丧刘备之手?

    绝无可能!

    曹操厉声喝问,劈手夺过信使怀中战报,目光如炬地逐字研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惊疑不定

    只见他瞳孔急剧收缩,脸上疑云愈发浓重。

    赵云何人?竟能斩杀温侯?

    大耳贼帐下,何时又添此等虎将?

    连弩为何物?五百具竟能击溃五千幽州铁骑?

    曹操喃喃自语,满面皆是难以置信。

    诸将哗然

    帐中将领早已炸开了锅。

    袁谭竟这般不堪!

    司空,绝不能让大耳贼染指下邳!末将 ** 即刻南下寿春,断其后路!

    夏侯渊怒发冲冠,抱拳请缨。众将纷纷附和。

    战机稍纵

    既已击溃袁绍主力,北方威胁已除。此时若不趁势南下对付刘备,夺取淮南,难道要坐视其吞并徐州不成?

    血仇未雪

    曹操紧攥战报,额间青筋暴起。他忆起宛城之殇,上蔡之败。曹洪、曹安民的血债未偿,爱子曹丕至今仍陷敌营。

    此恨难消

    这里是

    ----

    若不是为了抵抗袁绍,他早就率领全国之兵直扑淮南,与刘备展开生死决战。

    何至于一直忍耐至今,结果让刘备不仅吞并了淮南,如今竟连徐州都虎视眈眈。

    司空,在下认为,对刘备我们仍需暂避锋芒。

    郭嘉忽然进言,与众将领意见相左。

    曹操眸光一闪,视线转向郭嘉。

    刘备如今已平定淮南,深得民心。

    上蔡至寿春一带驻守重兵近三万,明显是在防备我军突袭。

    况且淮南水道纵横,即便司空率大军南下,短期内也难以取得战果。

    若陷入淮南战场无法脱身,岂不是让袁绍有了喘息之机?

    待袁绍重整旗鼓,从官渡之败中恢复过来,我们这半年的浴血奋战岂非前功尽弃?

    这番话令曹操心头一震,豁然开朗。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与刘备争一时长短,而是扩大官渡之战的胜利果实。

    在下建议主公乘胜北上,直取邺城,彻底消灭袁绍,平定河北。

    至于刘备那边——

    袁谭退守下邳后定然坚守不出,正好借他之力拖住刘备。

    待司空平定河北后,再调转兵锋东进,收复青徐二州不过举手之劳。

    届时主公雄踞北方,将刘备赶过淮水易如反掌。

    之后再挟北方雄师南下,扫平荆扬,消灭刘备也为时不晚。

    曹操若有所思,目光投向下邳方向。

    沉思许久后。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已然坚定。

    奉孝所言极是。

    如今刘备根基已成,与其南征不如北上,绝不能给袁绍东山再起的机会。

    ----

    “刘备那厮,就交给袁谭困在下邳吧!”

    ※※※

    “但愿这小子能安分守己,死守城池,别再痴心妄想击败刘备。”

    曹操心意已决。

    随即率领凯旋之师,一路挥军北上,紧追不舍。

    袁绍在曹军追击下仓皇逃窜,沿途不敢入城,狂奔五昼夜,最终从白马渡撤过黄河,退守北岸要塞黎阳。

    ……

    黎阳城内。

    幽暗的厅堂中,空气凝滞如死水。

    袁绍面色灰败,一杯接一杯地灌着闷酒。

    颜良、文丑、沮授、逢纪等文武重臣皆神情颓丧,仍笼罩在官渡惨败的阴霾中。

    “砰!”

    酒樽重重砸在案几上。

    “我十五万雄师本该所向披靡,为何竟败于曹贼之手?!”

    “凭什么!究竟凭什么——”

    袁绍捶打胸膛,向天发出不甘的嘶吼。

    众臣默然垂首。

    “主公,我军虽损失惨重,但收拢残部仍有六万可战之兵。”沮授上前进言,“当急令大公子放弃青徐二州,率全军北渡黄河。如此可凭天险固守,待曹刘二虎相争之际,正是我军休养生息之机。”

    “待其两败俱伤,主公再渡河南下,必能一雪前耻!”

    (

    袁尚此言一出,袁绍面容骤变。

    官渡战败,江北数郡得而复失,尽归曹操。

    如今竟要他连徐州、青州也一并舍弃?

    袁绍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官渡之战损兵折将,又丢失江北之地,已令本公颜面尽失。如今竟要本公不战而弃青徐两州?叫本公如何向河北父老交代?莫非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本公不成?

    沮授身形微颤,额间渗出细密汗珠。

    他明白,这番谏言触动了主公最敏感的尊严。

    继续进言只会引火烧身。

    但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他别无选择。

    主公明鉴,此刻岂是计较颜面之时?官渡兵败后,青徐人心惶惶,即便主公不撤,大公子怕是也难守住。届时不仅二州尽失,大公子数万精兵恐将尽丧刘备之手!恳请主公以社稷为重,莫要为虚名徒损将士性命!

    这番肺腑之言彻底点燃了袁绍心中怒火。

    好个沮授!

    官渡之战未能识破曹贼劫粮之计,如今还敢出言讥讽!

    来人!拖下去斩立决!

    袁绍竟要处死沮授!

    沮授愕然。

    他料到直言进谏会触怒主公,却不想竟招来杀身之祸!

    这哪里还有半分君主该有的器量?

    这还是从前那个率领众人讨伐公孙瓒、收复河北的英主袁本初吗?

    谋士沮授呆立当场,布满皱纹的脸上只剩下深深的落寞,竟忘了为自己辩解分毫。

    请主公息怒!

    颜良、文丑等将领纷纷跪倒在地,为这位谋臣求情。

    这番劝谏总算让袁绍狰狞的面容缓和了些许。

    他攥紧拳头,骨节咯咯作响,恨不得立即处死这个胆敢顶撞自己的谋士。

    但望着跪了满地的河北旧部,又不得不强压怒火——毕竟守卫疆土还要仰仗这些将士。

    看在他们为你求情的份上,暂留你项上人头。袁绍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来人!把沮授押入大牢。待老夫击退曹操和刘备,再作处置!

    亲兵们一拥而上,架起这位白发谋臣。

    主公三思!大公子绝非刘备敌手,青徐二州必失!必失——沮授被拖出大堂时仍在嘶声劝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