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三公子,当下之急在于下邳失守,我军折损三万精锐已成定局。

    刘备大军必会乘胜进攻郯城,意欲吞并整个徐州。

    还请速定应对方略。

    臧霸肃然进言,打断了袁尚的窃喜。

    袁尚猛然惊醒,这才回到现实。

    虽除袁谭,大敌刘备近在咫尺。

    失去三万精锐与下邳坚城,如何抵挡刘备兵锋?

    正南先生可有妙计?

    袁尚难掩慌乱,急向审配求教。

    审配轻捋短须,神色从容不迫,尽显沉稳气度。

    郯城地势开阔,以现有兵力难以固守。

    属下建议立即放弃郯城,撤往琅邪莒城一带。

    琅邪西依沂山泰山,东临大海,地形狭窄,可限制刘备大军展开。

    三公子带来的一万兵马,加上臧太守的泰山军,若主公允诺增兵一万,便可集结三万之众。

    凭此兵力固守莒城,配有信心阻截刘备攻势!

    审配来到地图前详加指点,为袁尚献上御敌良策...

    唯有如此了。

    袁尚长叹一声,当即下令:

    即刻派快马前往黎阳求援!

    传令全军弃守郯城,即刻北上莒城!

    ...

    黎阳城内。

    昏暗的议事厅中弥漫着紧张气息。

    马腾马超!

    ---

    袁绍紧握手中战报,面色阴沉,眼中怒火几欲喷薄而出。

    “可恨!马腾、贾诩,尔等竟敢助纣为虐!”

    这封急报来自并州刺史高干。

    先前官渡之战,袁军溃败,关中诸侯纷纷倒戈,归附曹操。

    谋士贾诩辅佐马腾,先设局诛杀韩遂,吞并其部众,使马腾一跃成为关中霸主。杨秋、成宜等将领亦推举马腾为盟主。

    随后,马腾听从贾诩建议,将两子送往许都作人质,自率长子马超与关中大军攻入并州。

    高干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只得连夜求援。

    逢纪冷笑一声,道:“西凉人惯于反复,见势不妙便投靠曹操,不足为奇。贾诩此人阴险狡诈,昔年祸乱长安,如今蛊惑马腾父子,倒正合曹贼之意。”

    他略作思忖,提议道:“并州地势险要,主公可增派五千精锐,命高干固守晋阳,避其锋芒。西凉军擅 ** 而不擅攻城,久攻不下,必会退兵。”

    袁绍怒意稍缓,沉吟片刻,挥手道:“依计行事!”

    待传令毕,他猛然将战报撕碎,寒声道:“马腾、贾诩,待我击败曹操、刘备,定要尔等血债血偿!”

    ---

    一骑飞奔入府,信使满面惊惶,踉跄扑跪于厅前。

    刘备采秦牧之策,五日前已破下邳,我军三万将士尽殁。

    大公子兵败遭擒,已被枭首示众!

    三公子飞书告急,若再不驰援,徐州必失,青州亦危矣!

    惊雷炸裂!

    袁绍如遭雷击,踉跄后退数步,眼前金星乱迸,天旋地转。

    噗——

    一口鲜血狂喷而出,整个人轰然栽倒在案几上。

    堂中乱作一团。

    逢纪等人呼喊着扑上前去,手忙脚乱将昏迷的袁绍抬入内室,急唤医官救治。

    唯有辛毗呆立原地,面如死灰。

    大公子竟...

    吾等汝颍子弟,今后该当何去何从?

    莫非真要忍辱投效袁尚不成?

    一声长叹在空荡的大堂回响。

    更深露重。

    袁绍于榻上猛然惊坐而起:

    吾儿何在!

    逢纪等人慌忙上前搀扶:

    主公节哀!大公子他...他...

    话到唇边又咽了回去。

    “下邳城陷,长公子死于刘备之手!”

    袁绍身躯剧震,怒火攻心几乎呕血。

    虽早知长子凶讯,

    犹自不肯确信,

    心底尚存一丝侥幸,

    今被辛毗一语道破,

    终是无法再自欺。

    “吾儿——”

    袁绍仰天悲鸣,

    喉间腥甜翻涌,

    几欲再度昏厥。

    众幕僚慌忙搀扶,

    连声劝慰。

    良久,

    袁绍强压悲愤,

    赤红双目喝问:

    “下邳驻军三万,

    怎会落入大耳贼之手?

    吾儿又怎会遭擒?

    速将详情禀来!”

    逢纪与辛毗相视,

    暂敛嫌隙,

    具陈战事始末。

    “秦牧?!”

    袁绍面容扭曲,

    切齿暴喝:

    “区区寒门竖子,

    竟用奸计破城?

    刘备这织席贩履之徒,

    安敢杀吾爱子?!”

    逢纪佯作愤慨:

    “秦牧狡诈,

    致使三万大军覆没,

    大公子被俘。

    刘备猖狂至此,

    实乃藐视明公。”

    倘若不是这样,大公子也不会被秦牧算计,三万精兵也不至于尽数折损,下邳更不会失守。

    大公子落到这般境地,实在是......

    逢纪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番不着痕迹的引导,却成功点燃了袁绍的怒火。

    丧子之痛瞬间化作满腔愤恨。

    不必替他开脱,这就是他自找的!

    要不是他违抗军令,徐州大军怎会覆灭,三万将士怎会白白送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蠢材死在刘备手里就是活该!

    我袁绍一世英名,怎会养出这等废物!

    袁绍态度骤变,对长子破口大骂。

    辛毗想为袁谭说几句公道话,又恐触怒主公,只得沉默不语。

    主公且息怒。

    大公子虽殁,三公子尚在。

    他已领军退守莒县,打算借助琅琊地势牵制刘备大军,固守莒城防线。

    三公子传话,只要增兵一万,定能守住青州全境。

    逢纪见袁绍怒气稍缓,趁机进言。

    袁绍神色渐霁,颔首道:

    我早说过尚儿最肖我。

    即刻调拨一万兵马增援,告诫他以兄长为戒,务必坚守不出。

    只要守住青州,度过此劫,我便立他为嗣!

    逢纪闻言暗自欣喜。

    辛毗却急声劝谏:

    主公,先前已调五千兵马增援高干,如今再拨一万驰援青州,黎阳守军不足三万。

    以四万对八万曹军,兵力悬殊太大。

    袁绍闻言神色骤变。

    未及开口,逢纪已昂然道:

    “黄河天险在我手中,主公渡河前已下令焚毁沿岸所有船只。”

    “曹贼即便有百万大军,也休想跨过黄河!”

    “我三万精锐镇守黎阳,足以扼守黄河防线。”

    辛毗无言以对。

    袁绍的疑虑随之消散,脸上浮现轻蔑之色。

    “元图所言极是,有老夫坐镇,三万兵马足可据守天险。”

    “我倒要看看,那曹贼如何渡过黄河!”

    辛毗沉默不语,只得闭口不言。

    袁绍挣扎起身,在逢纪搀扶下走出内堂,立于门外。

    他望向徐州方向,眼中燃起熊熊怒火。

    “袁谭虽不成器,终究是我袁绍之子。”

    “刘备、秦牧,你二人胆敢害他性命,此仇不共戴天!”

    “早晚有一日,我要你们血债血偿!”

    ……

    黄河南岸,曹军大营。

    “短短一月,刘备竟已攻陷下邳。”

    “连袁绍长子也死于其手。”

    “这秦牧当真智谋过人,无人能敌……”

    曹操手握战报,言语间满是慨叹。

    当年他攻打徐州,耗费三月之久,折损数千兵马,才攻破下邳。

    刘备仅用一月,几乎兵不血刃便拿下此城。

    两相对比,实在令人扼腕。

    “下邳失守,徐州大半已归刘备。”

    “袁尚勉强凑出两三万残兵,退守莒县,妄图借琅邪地势阻滞刘备。”

    “但依我之见,袁尚比他兄长强不了多少,莒县守不住几日,徐州终将尽归刘备。”

    “当务之急,是速渡黄河,夺取黎阳,抢在刘备之前攻占冀州!”

    郭嘉分析完局势,毫不犹豫抬手指向黄河北岸。

    曹操闻言颔首,手抚长须道:

    奉孝所言极是,黎阳与冀州方为当务之急。

    否则官渡一役,岂非徒为大耳贼作嫁衣裳!

    忽而话锋一转。

    曹操眉头紧锁,叹息道:

    只是袁本初当真狠绝,竟将沿岸数百里船只尽数焚毁。

    我军欲渡黄河,速取黎阳恐非易事。

    郭嘉亦眉头深蹙,一时无计可施。

    黄河虽不似长江浩瀚,渡口亦不在少数。

    然欲渡黄河,终须舟楫之便。

    袁绍既焚毁所有船只,渡河便需重新造筏。

    袁军只需盯紧我军造船之处,渡河之所便昭然若揭。

    届时调集主力于对岸设伏,半渡而击易如反掌。

    故而袁绍虽仅余三万人马,据守黄河天险却已足矣。

    司空,在下有一计,可助大军渡河。

    一道清越之声打破了军帐中的沉寂。

    曹操循声望去,目光落在一名年轻文士身上。

    司马仲达?

    曹操眼中精光微闪。

    此青年正是司马懿。

    河内司马氏作为当地望族,此前一直保持中立。

    待官渡之战袁绍败北,即刻遣司马朗、司马懿兄弟投效曹操。

    念及司马防昔日举荐之恩,曹操对兄弟二人颇为倚重。

    长子司马朗留守许都辅佐曹昂。

    次子司马懿则随军参赞军务。

    值此紧要关头,这位素来沉静的年轻人献计过河,令曹操为之一振。

    仲达有何良策?

    曹操饶有兴致地问道。

    公元1079年,大殿之上。

    司马懿缓步上前,指尖轻点疆域图:依微臣之见,不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主力佯攻白马牵制袁军,另遣轻骑沿河西进,自小平津渡入河内。

    继而挥师东进经朝歌,直取黎阳以北的内黄。他袖袍轻拂地图,此处乃袁军粮道咽喉,前有乌巢之鉴,袁本初必不敢冒险,多半要弃守黎阳。

    曹操目光灼灼地凝视河内方向,指节不自觉敲击案几。郭嘉忽然剑眉微蹙:渡河需舟楫,袁绍若沿岸设防...

    何须舟楫?司马懿唇边浮起莫测笑意。见曹郭二人面露疑色,他从容指向黄河:河内这段流域,每岁隆冬必有旬日冰封期。

    话音未落,曹操已抚掌而笑。案几上的烛火蓦地爆了个灯花,映得疆域图上的黄河支流宛若银练。

    帐中群情激昂,欢声雷动。

    曹操猛然起身冲至地图前,急切追问道:仲达,黄河当真会封冻?此事可开不得玩笑。

    司马懿神色从容,含笑答道:在下生于河内,自幼常随家父履冰渡河前往洛阳。据我推算,冰封之期就在近日,还请司空早作决断。

    听罢此言,曹操用力拍打司马懿肩头,连声称赞:妙计!此战若胜,剿灭袁绍夺取冀州之时,你当记头功!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口中却推辞道:司空过誉了。不过是仗着乡梓之便略献小计,岂敢居功。

    这番谦逊之态更令曹操赞赏不已,当即高声颁令:夏侯渊听令!命仲达为向导,即刻率七千精兵夜赴洛阳。尔等需伺机自小平津踏冰渡河,直取内黄,迫使袁绍撤兵!

    末将领命!夏侯渊与司马懿齐声应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