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章
    \"难道那支粮队......\"

    张合脸色瞬间惨白。

    曹军豹骑来得太快,袁军根本来不及变阵就被迎头痛击。

    残肢与鲜血齐飞,又一场血腥 ** 席卷战场。

    轻骑兵之间的对决本该旗鼓相当......

    但袁家军才遭败绩,士气萎靡,忽逢曹军突袭,顿时溃不成军。

    顷刻之间,两千袁兵四散奔逃,伤亡惨重。

    \"张合!\"

    \"看你能逃到何处!\"

    炸雷般的怒喝骤响。

    张合猛然勒缰抬头,只见烟尘中金甲耀目,曹树持戟纵马,宛若天将临凡。

    \"竟是他亲自设伏!\"

    张合脊背发凉,握缰的指节咯咯作响。前有虎狼之师,后无退路可走。

    \"关张二将尚不敌此獠,小霸王亦丧命其手,我若硬闯必死无疑。\"

    \"袁本初众叛亲离,颜良文丑皆已归曹,何妨再添我张儁乂!\"

    思绪电转间,张合翻身下马,伏地高呼:\"末将愿降曹公!\"

    曹树戟尖微垂,看着跪满战场的降卒,嘴角勾起冷笑。

    \"倒是省了本将气力。袁本初若知爱将归顺,怕要气得呕血三升。\"

    张合以额触地:\"袁绍宠信庸才,致使内斗不休。曹公得将军这般神将,实乃天意昭昭!\"

    \"带回营去。\"曹树扬鞭轻喝,\"让孟德好生瞧瞧这位识时务的俊杰。\"

    “谢将军饶命!”

    张合如释重负,向曹树郑重行礼。

    曹树立刻带领凯旋之师,快马加鞭返回大营。

    ………

    翌日。

    曹操亲自迎出营门,迎接得胜归来的曹树。

    “叔父,侄儿已歼灭袁绍全部骑兵,特来复命!”

    曹树翻身下马,恭敬行礼。

    全军将士欢欣鼓舞。

    “好!不愧是我曹家虎将!”

    曹操开怀大笑,亲自扶起曹树。

    “侄儿还准备了份厚礼。”

    曹树笑着示意。

    张合上前行礼:“末将张合,拜见明公!”

    曹操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大笑。

    “曹树不仅大破敌军,还收服了张合?”

    曹操喜不自胜,连连点头。

    曹树目光冷峻:“袁绍恐怕尚不知骑兵覆灭,侄儿想去给他报个信。”

    曹操爽快道:“随你心意。”

    不多时,营门大开。

    曹树手持长兵,策马徐行。

    颜良、文丑与新降的张合三将紧随其后。

    四骑直抵邺城南门。

    城头警锣大作。

    闻讯赶来的袁绍匆忙登城。

    “仅带四骑?曹树小儿意欲何为?”

    袁绍眉头紧锁,心头涌起不祥预感。

    待四骑临近,他猛然瞪大双眼。

    “张合!”

    袁绍失声惊呼,面如土色。

    城上守军尽皆骇然,手足无措。

    曹树侧目一瞥,嗤笑道:\"去和你那旧主,道个别吧。\"

    \"遵命!\"

    张合毫不迟疑,即刻领命上前。

    他深深吐纳,声震四方:

    \"袁本初!你那五千铁骑已被曹子昭将军尽数歼灭,我张儁乂如今已归顺曹公!\"

    \"曹公有子昭将军这般战神相助,你袁氏绝无翻身之机!\"

    \"若你晓得分寸,速速开城请降。曹公念在昔日共讨董卓的情谊,或可留你性命!\"

    城头袁军将士皆惊愕失色。

    这位河北最后的名将,竟也降了曹树!

    更在这城墙之下,公然劝主投降!

    袁军士气瞬间土崩瓦解。

    \"张儁乂!\"

    \"老夫平日待你不薄,你这背主之贼!可还有半点忠义之心!\"

    袁绍怒发冲冠,发出震天咆哮。

    \"袁本初!你纵容诸子内斗,致使袁营乌烟瘴气,人人各怀私心,谁肯为你效死?\"

    \"你这般昏聩无能,败于曹公实乃天理昭昭!\"

    \"良禽择木而栖,我投效曹公这等明主,正是顺天应人,有何不可!\"

    张合昂首挺胸,将袁绍昏庸之处一一道破。

    \"你...你...\"

    袁绍气得浑身发抖,竟语塞难言。

    \"河北的弟兄们听着!曹公帐前有子昭将军这等战神,攻破邺城易如反掌!\"

    \"袁氏 ** 已成定局,我们河北男儿流的血还不够多吗?何必继续愚忠,为袁家殉葬!\"

    颜良也拍马而出,厉声疾呼。

    \"曹将军攻无不克,多少诸侯都败在他手中!\"

    \"想要活命的,速速绑了袁绍来降!待城破之时,定叫你们追悔莫及!\"

    文丑策马上前,厉声恫吓。

    河北三员大将联袂而来劝降,这对以河北子弟为主的袁军士气造成了致命打击。

    城头守军顿时乱作一团。

    \"颜良!文丑!张合!尔等背主求荣的叛徒,老夫定要取尔等性命——\"

    袁绍面容扭曲,发狂般地嘶吼着。

    \"袁绍老贼!\"

    曹树手中霸王戟遥指城头,声如雷霆:\"我曹树说要灭你袁氏满门,就绝不会食言!速速备好棺木,待我送你与袁尚上路,也好让你们父子地府团聚!\"

    撂下这句狠话后,

    曹树拨转马头,带着三员降将绝尘而去。

    \"曹树!曹树——\"

    袁绍发出野兽般的嚎叫。

    话音未落,

    他突然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昏厥倒地。

    \"主公!\"

    \"父亲!\"

    城头文武乱作一团,手忙脚乱地将袁绍抬下城墙。

    夜深时分,大将军府内。

    袁绍悠悠醒转,刚睁眼便又是一通咒骂,经众人苦苦相劝才勉强平静下来。

    \"如今这局面...诸位可有良策?\"

    发泄过后的袁绍虚弱地问道。

    满座寂然,只闻叹息之声。

    \"主公,邺城已不可守,当务之急是退守幽州,重建易京防线。\"

    田丰沉声谏言。

    袁绍浑身一震。

    当年公孙瓒正是凭易京天险,构筑起固若金汤的防线,令他整整一年久攻不下。

    若非公孙瓒后来昏招迭出,只怕至今都难以攻克。

    \"难道...就这样将邺城白白送给曹操?\"

    袁绍仍不死心。

    袁绍皱眉思索片刻,缓声道:\"主公可先领兵前往易京驻守,只需派遣一员大将率领万余精锐驻守邺城即可。\"

    谋士接着进言:\"邺城城墙经过重新加固,足以抵御曹操的襄阳炮,坚守数月应当不成问题。\"

    \"况且邺城背靠漳水,无须担忧被曹军围困。待主公在易京修筑好防线后,守军便可弃城北撤与主公汇合。\"

    田丰再次进言献策。

    袁绍眉头稍展,目光扫过帐下众将,却找不到合适人选。

    论才略,太史慈、朱桓虽为良将,但终究不是嫡系,将邺城托付给他们实难放心。可自从损失了张合、鞠义后,部下将领中竟再无堪当重任之人。

    \"父亲,孩儿愿留守邺城,为主公争取时间!\"

    袁尚出列再次 ** 。

    袁绍望向儿子的眼神中透着犹疑。黎阳之败的阴影犹在眼前,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令他难以对儿子放心。

    \"父亲尽管放心,此次孩儿誓死坚守邺城,任凭曹军如何挑衅绝不迎战!\"

    袁尚察觉父亲疑虑,当即立下军令状。

    审配也上前道:\"臣愿留下辅佐三公子,必当坚守至主公修筑好易京防线。\"

    \"哎,事已至此,尚儿虽然才干 ** ,也只能用他了。\"袁绍暗自叹息,随即说道:\"既如此,为父拨你一万兵马驻守邺城,此次万不可再让为父失望!\"

    袁尚大喜过望,连忙应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戴罪立功,绝不辜负父亲期望!\"

    军议结束后,诸将纷纷告退准备北撤事宜。

    唯独刘备留在原地未动。

    \"玄德还有何见教?\"袁绍问道。

    刘备意味深长地说:\"即便袁公能在易京重筑防线,但仅凭幽州弹丸之地对抗曹操,守得住一年半载,难道能守得住三年五载吗?\"

    袁绍神色一凛:\"玄德若有良策,但说无妨。\"

    **

    “在我看来,袁公唯一的胜算,就是说服关中马腾等西凉诸侯,率军东进,直捣曹操腹地。”

    “西凉铁骑十万,天下无双,只要他们肯出兵,曹操别无选择,定会撤军回防。”

    “到那时,袁公不仅能保住河北,还能争取时间休整兵马,重整旗鼓,再与曹操一决高下!”

    刘备献上计策。

    袁绍目光一亮,点头道:“玄德说得有理,但马腾、韩遂之流目光短浅,恐怕未必会出兵。”

    “袁公不必担忧,我曾与马腾有一面之交,愿亲赴关中,定能说服他出兵!”

    刘备语气坚定。

    袁绍精神一振,当即说道:“好!那就有劳玄德了。我给你三千精兵,即刻护送你前往关中。”

    “袁公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刘备郑重领命。

    离开袁绍大帐,刘备匆匆调拨兵马。

    刚进营帐,发现一名年轻文士早已等候多时。

    “袁绍果然中计,放我前往关中了。先生此计绝妙!”

    刘备满脸敬佩,向那年轻人深深一揖。

    **“主公过奖了,不过是小计谋。”

    年轻人淡然一笑。

    刘备又问:“元直先生,有一事我一直想请教,不知当问不当问?”

    “徐庶既认主公为主,自当知无不言,主公但问无妨。”

    徐庶正色道。

    刘备问道:“我丢了徐州,失了两位义弟,落魄投奔袁绍,可谓一无所有。先生为何千里迢迢来辅佐我?”

    “因为,我是受一位好友所托。”

    “好友?是谁?”

    “此人便是诸葛亮。”

    徐庶缓缓说出那个名字。

    刘备讶然道:\"卧龙先生?可是那位助孙策抗曹,最终遭曹树毒手的诸葛孔明?\"

    徐庶神色黯然:\"正是他。\"

    \"当年我与孔明同在荆州求学,师从水镜先生。他常赞主公乃当世唯一仁主,可兴复汉室。\"

    \"曹树攻占荆州后,孔明便嘱我来徐州辅佐主公,联孙抗曹。可惜我赶到时,主公已败走河北。\"

    \"本欲赴江东与孔明会合,却听闻江东陷落,孔明遇害。我悲痛之余,牢记孔明遗愿,特来河北寻主。\"

    刘备慨叹:\"孔明真乃义士!可惜与我两位结义兄弟一般,都遭曹树毒手!\"言罢切齿不已。

    徐庶郑重道:\"臣誓死辅佐主公诛曹,以慰英灵!\"

    刘备转悲为喜:\"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正说话间,帐外走入两员女将。

    \"银屏拜见叔父!\"

    \"星彩拜见叔父!\"

    二人英姿飒爽,抱拳行礼。

    刘备吩咐道:\"速去准备,今夜启程前往关中。\"

    两女闻言变色:\"曹贼近在咫尺,为何不先为父叔 ** ?\"关银屏蹙眉诘问。

    张星彩握紧拳头道:“叔父说得对,我定要亲手斩下曹树的脑袋,为父亲 ** !”

    邺城沦陷前夕,刘备身边只剩这两位侄女跟随左右。

    她们自幼习武,虽是女子,却继承了名将之风骨。

    军帐中,徐庶展开地图分析道:\"袁绍大势已去,我们当务之急是前往关中联络西凉军。\"

    \"主公已命人准备三千精兵,今夜就从井陉关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