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章 送花
    信封里没有只言片语,只有厚厚一沓崭新的红票子。

    王云拿起信封,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

    她凑近桌上那束开得正好的鲜花,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淡淡的清香钻入鼻腔。

    老夫老妻这么多年,这还是陈真海头一回正儿八经地送她花。

    也不知道他搁哪儿学来的这花招。

    不过,你还别说,看着这花,摸着这钱,心情还真就挺不错的,像被熨斗熨过一样舒坦。

    陈真海原本是想写点什么贴心话塞信封里的,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还是觉得算了。

    心想,就算一个字不写,媳妇儿肯定也懂他的心意。

    果然,等他下午从市场拉着一车菜回来时,王云看他的眼神都像掺了蜜糖,柔得能滴出水来。

    陈真海那颗悬着的心,水落归了槽一样,不枉费他贡献上所有的私房钱。

    就是有点对不住闺女,答应给她买的礼物,看来得往后挪挪了。

    陈真海要是能预见到,往后他每个月只十块钱的零花钱,肯定会后悔今天没给自己多留几张“红票子”压箱底。

    可惜啊,世上没有后悔药......

    *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蝉鸣声也越来越响。

    时间像指缝里的沙子,不知不觉就滑到了六月七号,高考的第一天。

    全家人都起了个大早,连因为高考放假在家的高二学生李黄河也不例外。

    客厅里挤满了人。

    为了给两个考生鼓劲,王云和陈真海做了三种不同的早餐。

    陈姗姗也没闲着,一大早就跑到外面,买了好几样精致的早点回来。

    餐桌被摆得满满当当,几乎连放个碗的空隙都难找。

    一家人嘴上都在劝陈军别紧张,放轻松。

    道理谁都懂,可事到临头,谁又能真正心如止水?

    昨晚八点刚过,陈军就早早回了自己房间,说是要养精蓄锐。

    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像跑马灯似的停不下来,数绵羊数到九千八百七十三只,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高三养成的生物钟更是凌晨四点就把他叫醒,再也睡不着。

    而客厅里的陈真海和王云,比陈军更甚。

    他们几乎是一夜未眠,躺在床上,天还没亮透,两人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开始在厨房里忙活。

    等陈军从卧室走出来,看到父母顶着黑眼圈,脸上却强装镇定的样子,他心里那紧张劲儿,反倒像被戳破的气球,慢慢泄了下去。

    饭后,第N次仔细检查了陈军的准考证、身份证、铅笔、橡皮……所有考前需要准备的东西,确认无误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考虑到考场附近车辆肯定密集拥堵,陈真海决定骑他电瓶车送儿子过去。

    陈军运气不错,分在了自己就读学校的考场。

    而张威则被分到了别的区,需要提前一天住到考场附近的宾馆去。

    路上,爷俩谁都没有讲话。

    该交代的注意事项,早就嘱咐过多次。

    这都马上进考场了,再多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到了考场门口,陈真海看着儿子走向校门的背影,嘴唇动了动,最终只化作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

    “加油。”

    为了讨个好彩头,陈姗姗和王云还特意在临城找到一家手艺精湛的老裁缝店,量身定做了四套不同花色的旗袍。

    娘俩商量好了,轮流在考试快结束时赶到考场门口等着。

    当然也不是故意给陈军压力,实在是在家等着也是一种煎熬,反倒是到考场门口。

    看着周围同样焦灼的家长,听着他们低声的交谈,心反而能慢慢平静下来。

    这年头,穿旗袍送考的家长还很罕见。

    母女俩这一身“复古”行头,往考场门口一站,立刻成了焦点,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甚至“一不小心”被嗅觉敏锐的记者抓拍了下来,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

    还是第二天陈姗姗看报纸才看到的。

    第一场考的是语文。

    陈军自我感觉发挥正常,题目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意外。

    为了不影响他后续的考试,所以没人问他考试的情况。

    只是做了清淡些的饭菜,毕竟天气有些热,吃的太多太油,担心拉肚子之类的。

    陈军对吃方面一向不讲究,有的吃就行了。

    午饭后,还睡了会午觉。

    下午考数学,那是他的强项,心态自然放得更平。

    第二天上午是英语,下午则是重头戏理综。

    最后一门,恰恰是陈军最没底的。

    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他几乎是冲出考场,连家都没顾上回,直接奔回学校去找班主任对答案了。

    从学校回来后,陈军有些丧气。

    根据他的估算,总分刚好卡在一本线的边缘,有点悬。

    回到家,他一声不吭,把自己锁进了房间,连晚饭都没出来吃。

    王云心疼儿子,想去敲门叫他,被陈姗姗轻轻拦住了。

    “妈,让他自己待会儿吧。”陈姗姗低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理解弟弟此刻的心情,参军入伍是他的理想。

    以前家里条件差,她以为弟弟是冲着部队的待遇好。

    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小康了,弟弟这份执着却丝毫未减。

    看来,他是真的热爱那身军装,向往蓝天。

    所幸,陈军骨子里不是个轻易被击垮的人。

    沮丧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

    第二天中午,他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已经重新亮了起来。

    他对着围上来的家人,第一句话就是:

    “成绩还没公布呢,瞎琢磨啥?再说,就算空军去不了,能去陆军也行!实在不行……大不了复读一年!”

    “对!这就对了!”陈姗姗立刻笑着接话,

    “成绩没出来,一切皆有可能。你现在该想想,咱们全家去哪儿玩?爸妈可早就计划好了!”

    只要弟弟能重新振作起来,比什么都强。

    陈真海在五月底拿了驾照。

    饺子馆新招了一位阿姨,专门负责前面招待客人和打扫卫生。

    后厨炒菜曹招弟负责。

    当然这只是陈真海夫妇都不在的情况下。

    平时,都是她们负责打扫卫生、洗菜等等杂活,陈真海和王云只负责炒菜就行。

    两口子也是计划着,等陈军高考后,一家人出去全家游。

    陈姗姗在父亲拿到驾照后,提了款A6回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