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8章 这声‘老板’,叫的是她的本事,不是性别
    好久没守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当“闲散老板”,习惯了还是咋地。

    除了上午刚上班时,较为忙碌。

    元宵节还有几天,现在再准备,来不及了,不过2月14的情人节套盒可以提前准备了。

    选款、下单补货,订礼盒、广告语等等,对于现在的陈姗姗来说处理起来已经驾轻就熟了。

    所以,午饭过后,暖洋洋的倦意爬上来,陈姗姗靠在柜台后竟打起了瞌睡。

    头一点一点,差点磕在玻璃台面上。

    她猛地惊醒,揉了揉眉心。

    知道自己在这儿,搞得店员也有些困,便起身拿了车钥匙:“我去打包仓库看看。”

    “好,老板,我送你。”

    严小铃笑着替陈姗姗拉开店门。

    两人走后,一个新来的店员忍不住好奇,小声问旁边的同事:

    “铃姐为啥一直叫‘老板’啊?一般不都叫‘老板娘’吗?听起来怪正式的。”

    这话恰好被送人回来的严小铃听到。

    她没生气,反而笑了笑,对店员说:

    “别看老板是从农村出来,但是这店还有公司,是老板十八九岁时靠自己努力开起来的。不是谁的附属。”

    说到这儿,严小铃眼里多了些与有荣焉的感觉,语气认真起来:

    “你们不觉得,叫‘老板娘’,听着像是谁的妻子顺带管管事。而且她没结婚;

    这声‘老板’,叫的是她的本事,不是她的性别。人家担得起。”

    一番话,说得店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看向门外驾车离去的方向时,眼神里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敬意。

    *

    店里发生的事情,陈姗姗并不知道。

    车子驶上外环路,没开多远就堵住了。

    前方立着“道路施工”的牌子,长长的车流纹丝不动。

    陈姗姗只好调头走另一条路,拐进另一条路。

    等红绿灯无意间瞥见路口的典当行。

    看到这个典当行,就想到那枚玉佩。

    没有犹豫,下一个路口,她没有自行前往仓库,而是一打方向盘,调头去了典当行。

    时隔4年多,再次推开比记忆力轻了许多的玻璃门。

    大致的布局没有变,变的只有上面陈列的藏品。

    柜台后坐着个年轻面孔,二十出头的样子,正低头玩手机,不是当年的那位王经理。

    小伙子听到门响才慌忙站起来,脸上挂起微笑:“您好,欢迎光临。”

    陈姗姗微微颔首。

    才短短几年时间,还真是物是人非。

    变得不只是人,她何尝不是?

    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个闷热的夏天。

    那时,她和父亲几乎是“全副武装”,帽子、口罩、墨镜,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连着去了好几家的金店,遭了不少白眼。

    直到他们推开这家店的门。

    当时还是王经理坐镇,他看到这对奇怪的父女,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依然客气礼貌,说了声“请坐”,然后递上两杯温水。

    那会儿,她们家连出门在外面吃个饭都舍不得。

    现在她这一身的行头都够上以前一年的收入了...

    “女士?”

    年轻店员见她没有说话,目光一直盯着柜台后的一个花瓶看,只能轻声唤几声。

    陈姗姗恍过神,看向店员,“我想查询06年夏天在这儿典当的一枚宋代的羊脂白玉,椭圆形,雕着祥云。”.

    “请稍等。”

    店员在电脑查了一会儿,抬起头,面露难色:“女士,时间有点久了,那件玉佩在当期届满后,按照规定已经作为‘绝当品’处理了。”

    陈姗姗并不意外,她来之前也是做过心理准备的。

    只不过真的到了这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失望。

    “我知道规矩。但我非常想找回它,我愿意按现今的市场价,甚至更高一些补偿。能不能请你再仔细查查?或者,王经理还在吗?他或许会记得。”

    年轻店员摇了摇头:“王经理去年辞职离开,回老家了。”

    看到陈姗姗眼里瞬间黯淡下去的光,似乎有些不忍,犹豫了一下,说道:

    “不过,店里有一些长期未处理的绝当品,会登记在单独的册子里,还没来得及录入系统。册子在老板那边,你留个联系方式,等老板下次过来,我帮您找找看,但您也别抱太大希望。”.

    “没关系,我可以等,谢谢你。”

    陈姗姗向店员道过谢,在对方递来的纸条上留下一串电话号码后,便离开了典当行。

    她按原计划驱车前往厂里,实际上就是仓库改造的小作坊。

    对于那枚玉佩,她此刻反而平静了许多。

    有些东西,终究是讲究缘分的。

    若她与那玉缘分未尽,她相信,总有重逢的一天。

    去年的双十一,店铺销量比前年翻了一番,这直接带动了后端生产的全面扩张。

    仓库原本只装修了一小半,随着订单激增,作坊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工人也多了起来。

    冬天仓库又比较冷,为了保障生产,去年双十一过后,陈姗姗决定扩建那个为工人御寒的“暖房”。

    二姨父孙传民以前做过装修,这事便顺理成章地交到了他手上。

    这也是她第一次单独交给姨父全权处理这些。

    所谓的装修,其实就是在宽敞的仓库里,搭建几个保温效果更好的“集装箱”房。

    冬天在里面开着空调干活,人能舒服很多。

    陈姗姗对二姨父的交代很简洁:所有装修项目,凭发票或收据找财务实报实销。

    授权是给了,但并不是完全的不闻不问,也相当于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如果二姨父在采购或账目上做什么小动作,这将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她好歹也是亲自参与过两个店面、自家房子以及这仓库初期装修的,对里面的门道和大致花费心里有个底。

    最后,孙传民完成得相当出色,不仅按时完工,用料扎实,报上来的账目也清晰规整,经得起核查。

    当时他还说,要不是自己身体不不方便亲自上手,还能省下来更多。

    倒是让陈姗姗舒了口气:二姨父还是那个可靠、实诚的,没变。

    她在门口刚停好车,掀开厚厚的门帘,里面是放着打包好的快递等杂物。

    再往里走几米就是暖房。

    刚走到门口,还没推门,就听到李米娜传来一阵略显尖锐的说话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