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班课作业
    隔天星音大,大一音乐系2班的一堂专业合奏课上,讲台上的陆老师目光扫过底下这群充满朝气,略带稚嫩的新面孔。

    “音乐,从来不是孤芳自赏。尤其是现代音乐制作,协作能力至关重要。”

    陆老师言语平和,却带着一股学院派的威严:

    “所以,今天我们的第一节课内容就是,

    即兴协作。

    看到你们旁边的室友了吗?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算一个临时乐队!”

    “规则很简单,我给出一段最基础的C大调旋律,你们有四十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没人选择一件乐器,对这段旋律进行即兴发展与协作,不需要多么复杂,但我要看到你们的想法,能力!还有默契!”

    陆老师言语不容置疑,不容思考。

    随即台上的投影上投出了一行简单的旋律线。

    包括308宿舍在内的四人都纷纷面面相觑。

    “我靠,上来就玩这么大的吗??”他们只听学长说过陆老师不按套路出牌,没想到这么不按套路。

    虽然有些意外,但他们的脸上还是兴奋居多。王硕顺势接话道:

    “老徐,老李,伟哥,怎么说?搞起搞起?”

    李哲闻言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随后边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最终念念有词:

    “C大调,四四拍……我们可以采用古典赋格的结构进行发展,严谨而富有层次,然后我们按照每个人的擅长.........”

    “停停停,老李老李,赋格太无聊了!”张伟打断李哲的这个想法,然后故作姿态的说道:

    “既然是即兴发挥,那么即兴就是最重要的!老师都说了要有想法,不如我们四个分别即兴一段,然后给它凑到一起试试。”

    “不行!”李哲推了推眼镜,语气斩钉截铁。

    “完全自由发挥的即兴缺少结构支撑!只会是一盘散沙,最终效果非常混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框架,至少可以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学术性!”

    “唉唉唉,老李别急别急,别这么死板麻!”王硕在一旁显然被张伟的提议弄得跃跃欲试。

    “我倒觉得伟哥说的有点道理,即兴嘛,玩的就是心跳,而且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碰撞出火花呢?而且老师也说了培养我们的想法,能力,和默契,总比规规矩矩弹一段练习曲有意思吧!”

    “没有统一思路的即兴,就像没有指挥的乐团,各吹各得调,那能听吗?”

    “试试呗?而且也不是课业答题,说不定我们就开创了个新流派呢?”张伟拨弄了一下吉他的琴弦,发出一个滑音。

    三人争论不下,目光齐齐转向一直没说话的徐亦。

    徐亦头带着帽子,低着头,仿佛研究的花纹更能引起他的兴趣,他极力的压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突然三人都没了声音,他一抬头就感受到了三双灼热的视线:

    “啊?.....我都行,你们定就好了。”

    典型的徐亦式咸鱼发言。

    然而三人并没有放过他的打算,李哲需要支持,张伟王硕需要票数。

    “老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即兴嘛,最重要的就是临场发挥!”王硕本来就不大的眼睛还抛来媚眼。

    “徐亦,你觉得呢。”李哲寻求理想的支持。

    “老徐,支持一下嘛,我相信我们四人的羁绊!好兄弟在心中!”张伟直接用手在自己的胸口锤了锤。

    徐亦看着他的操作心中无奈,我们四人到现在都没超过十天,哪里来的羁绊,但是他知道躲不过去。

    他抬头看了一下投影上的旋律,又看看了争执的三人,慢慢吞吞的开口:

    “李哲说的框架,确实挺重要的。”

    李哲脸上刚露出一丝“得遇知音”的欣慰,就听徐亦话锋一转:

    “不过张伟王硕说的即兴也确实挺有意思,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这和稀泥的态度让三人都想揍他。

    徐亦显然感受到了杀气,赶紧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

    “嗯...要不先按照张伟王硕说的,各自即兴一段自己的风格,然后李哲。

    你不是擅长分析吗?

    你到时候可以直接从每一段中采取一点,拼凑到一起,

    然后节奏统一一下,或者找个共同的和声走向当底子?

    反正不是课业,试试吧。”

    他说的很轻松,很简单,可是这番话在李哲耳朵里就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

    先自由发挥,再寻找共性进行整合?这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满足了张伟和王硕的即兴欲望,又保留了他最看重的“结构”可能性!而且徐亦的话隐隐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寻找内在统一的逻辑,而不是强行套用外在形式。

    “有道理,有道理!”李哲站起本子一下子倒扣在桌子上,吓了三人一跳。

    那就开始!!

    于是,308宿舍的讨论画风突变。

    张伟弹出一段花里胡哨的弗拉门戈吉他solo。

    王硕敲出一段强劲的摇滚鼓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哲:“停!王硕你的第二小节填充简化,跟着张伟的拍子走!

    张伟,你第三小节的旋律性在来一遍,形成记忆点!

    徐亦,你来个根音下行过渡!”

    三人在李哲的指挥下不断地弹奏,斜街,拼凑。

    徐亦偶尔在李哲卡主的时候,用最不经意的语气插一句话,声音不大,却总能点关键处。

    每一次看似无心的提议都能让李哲眼睛一亮,迅速抓住要点进行修改整合。他感觉自己今天的思路格外清晰,很多平时需要琢磨半天的衔接问题,此刻竟然灵光频现。

    四十分钟讨论时间飞快过去。

    大部分人都是按照李哲之前那种先有框架后创作的方式。

    他们这一组反倒有些新颖。

    轮到他们四人上台时,四人互相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气。

    表演开始。

    张伟的吉他率先响起,带着弗拉门戈的热情与不羁。

    王硕的鼓点加入,力量感十足却意外地跟上了吉他的节奏脉络。

    李哲的键盘适时切入,用几个沉稳的和弦稳住了调性,并引入了那段C大调主题旋律。

    徐亦的贝斯则低调地铺在底层,用流畅的 Walking Bass线将所有声音牢牢地粘合在一起,时而呼应鼓点,时而铺垫和声,偶尔还灵性地填补一下旋律的空隙。

    四种风格迥异的即兴,竟真的被巧妙地编织在了一起!

    虽然细听之下还能分辨出各自的影子,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既有弗拉门戈的灵动,又有摇滚的张力,还不失古典的骨架感,整体听起来居然异常和谐,充满活力!

    一曲终了,台下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阵掌声。

    虽然算不上惊为天人,但作为大一新生的第一堂即兴协作课,尤其是考虑到他们风格的巨大差异,这个完成度已经远超预期。

    陆老师一直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走上前,目光主要投向了李哲。

    刚刚他们四人创作时他也经常经过,只是每次都看到的是李哲在提出各种意见指挥着三位室友。

    他看着李哲,“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三种差异巨大的即兴思路梳理整合,找到统一的节奏支点和和声框架,并且做了不少有效的衔接处理,这份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非常不错。”

    李哲被老师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推了推眼镜:“谢谢老师,主要是大家……”

    他想说主要是大家的想法好,而且徐亦偶尔的提醒也很关键。

    但陆老师已经转向了其他人,对徐亦,张伟和王硕点了点头:“想法很大胆,技巧还需要沉淀。”

    下课后,王硕兴奋地锤了李哲一拳:“可以啊教授!牛逼!真让你给缝上了!”

    张伟也搂住李哲:“老李以后你就是咱们308的音乐总监了!”

    徐亦则是已经率先一步开始往食堂走去。

    张伟王硕两人当即松开李哲,小跑跟上徐亦:

    “有老李在,以后课业能少80%困难,哈哈哈,你说是不是老徐。”张伟上前一把搂住脚步飞快的徐亦。

    徐亦被两人夹在中间只能放慢脚步说了句:“嗯。”

    而李哲看着三人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笔记本上那些被“灵感”指引着写下的修改笔记,脑海里回闪着徐亦那些“无意”的点拨……

    真的……只是巧合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