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章 采访
    一月二十三号,清晨。

    寒气依旧料峭,但阳光已经挣扎着穿透云层,对于无数《三体》书友而言,这是一个雷打不动的“收获日”。

    奇点中文网APP的推送准时抵达:“您追更的《三体》已更新最新章节。”

    最新的两章红烧肉再次展现了其冷酷如手术刀般的笔触,将时代的荒谬与个体命运的悲怆交织,勾勒出叶文洁做出那个改变人类命运决定的复杂心理轨迹。

    书评区瞬间被“卧槽”、“头皮发麻”、“叶文洁太复杂了”等评论淹没。

    “肉大牛逼!这两章信息量巨大!”

    “看得我脊背发凉……那个年代……”

    “不够看啊!根本不够看!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啊!”

    “日常催更+1”

    就在书友们一边激情讨论,一边例行公事般地哀嚎“短小”之时,一股更强大的浪潮,正悄无声息地在另一个平台酝酿、汇聚,即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

    上午九点整。

    一个让所有“红烧肉”粉丝极其眼熟,却又感觉久违了的蓝V账号——

    【华国国家图书馆】。

    突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快音等所有主流平台,同步更新了一条动态。

    没有花哨的预告,只有一条简洁有力、带着蓝底金V认证的博文:

    【国图专访·文字实录】对话“红烧肉”:走进《凡人》《诛仙》《三体》背后的星辰大海

    “本馆有幸获得@奇点中文网-红烧肉老师独家授权,以录音形式回应读者关切。”

    “让我们跟随红烧肉老师的声音,一同探寻那瑰丽想象背后的思考与初心。作品不朽,文字永恒。”

    最后则是一个录音链接。

    霎时间,红烧肉的话题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上来,将原本李瑶瑶的热度挤了下去,空降第一!

    “???????”

    所有看到这条动态的书友,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的狂喜和激动!

    自从《凡人修仙传》完结时那场经典的“语音答书友问”之后,红烧肉就再也没有以任何形式“现声”过。

    他的神秘、他的低调,早已成为读者心中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无数人第一时间戴上耳机,点开了那个标注着“红烧肉”名字的音频文件。

    一个经过变声器处理、略显低沉平缓但条理异常清晰的男声,在电流的微噪中响起,平静地回答着一个个问题。

    问题:《凡人修仙传》开创了“凡人流”,将修真拉下神坛,更贴近普通人的挣扎与奋斗。您创作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答:修真者亦是人。

    剥离了无所不能的光环,在资源匮乏、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那份挣扎求存、渴望突破桎梏的韧性,才是人性最本真的光芒。

    我想写的,就是这份“人”在超凡世界里的真实投影。

    问题:《诛仙》被誉为古典仙侠情感巅峰,张小凡与碧瑶、陆雪琪的情感纠葛令人动容。您如何看待仙侠世界里的“情”?

    答:情,是超越力量的存在。

    仙侠世界宏大瑰丽,但真正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在命运洪流中渺小个体间碰撞出的、无法被力量抹杀的情感火花。

    张小凡的执念、碧瑶的牺牲、陆雪琪的隐忍,都是人性在超凡背景下更极致、更纯粹的展现。

    问题:《三体》震撼了无数人,尤其是“黑暗森林法则”对宇宙文明的冷酷推演。您构建这套法则的灵感来源和哲学思考是什么?

    答:灵感源于对宇宙尺度的敬畏和对文明发展逻辑的推演。

    宇宙太大,光年尺度下的交流充满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不确定性。

    “黑暗森林”并非宣扬冷酷,而是提出一种基于猜疑和生存本能的、可能的宇宙文明图景。

    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与困境,引发对沟通、信任与文明存续的深度思考。

    问题:“古筝计划”的想象令人叫绝,将纳米材料的威力与冷酷的战略结合。您如何平衡科幻设定中的科学严谨性与艺术想象力?

    答:科幻的魅力在于“科”与“幻”的平衡。

    核心设定需有科学逻辑支撑,在此框架内,想象力方可自由驰骋。

    “古筝计划”的纳米丝切割,基于材料科学的潜在可能推演,细节力求符合物理原理。

    而它的冷酷与震撼,则是艺术想象赋予其的戏剧张力和哲学拷问。

    ...............

    在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录音安静了几秒,仿佛在酝酿最后一个、也是最敏感的问题。

    问题:红烧肉老师,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有些冒昧。您始终坚持不露面,不接受影像采访。这是希望保持作品本身的神秘感,还是……您本人确实有社交方面的顾虑?

    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平静而坚定地响起:

    “神秘感是读者的想象赋予的,并非我的本意。”

    “我选择不站在台前,是因为我相信,真正不朽的、值得被长久铭记和讨论的,是文字本身构筑的世界,是故事传递的思想与情感,是角色经历的悲欢离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者是谁,长什么样,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些都不应成为干扰作品本身的杂音。”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似乎更沉静了些:“让作品说话,让读者在纯粹的文字世界里自由探索、感受和思考,这就足够了。”

    “聚光灯,应该打在故事上,而不是讲故事的人身上。作品才是恒星,作者只是偶然路过的观测者。”

    录音到此结束。

    随后是沉默,互联网此刻仿佛经历了短暂的失声。随后!

    是山崩海啸般的反响!

    奇点中文网官微第一时间转发,并配上了加粗的标题和文案:【作品才是恒星!】@奇点中文网-红烧肉老师于国图专访中金句震撼人心!

    “让作品说话,让读者在纯粹的文字世界里自由探索…聚光灯,应该打在故事上,而不是讲故事的人身上。”

    ——谨以此言,与所有创作者共勉![大拇指][大拇指][大拇指]

    随后是各大奇点的网文作家纷纷赞叹红烧肉的格局!

    这股风潮迅速蔓延至整个文学圈乃至学术界。

    这一则录音不仅彻底满足了书友们积攒数月的好奇心与渴望,更以一种极其高端、权威的方式,将“红烧肉”的声誉和影响力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一个能登上国家图书馆独家访谈、谈吐间尽显思想深度与格局的网文作家!

    其身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大神”范畴,正向着“国民级作家”乃至“时代文化符号”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深空的回响,从未如此清晰而震撼地,传达到了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的耳中。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