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1章 小院茶香
    车门关上,众人纷纷走下了车子。

    王振华侧过头,对着身旁的徐亦温和的笑了笑:“小亦。知道你不爱凑热闹,今天没别人,就老蒋还有我们几个老头子和几个做饭阿姨。这儿是老蒋的老宅子,清净。”

    他看着那扇朱红的大门,继续补充道:“我们那,也喜欢偶尔过来这里蹭杯茶,图个自在。”

    林默涵也自然地站在徐亦的另一侧,闻言哈哈一笑:“没错,今天就是家宴,放松点。”

    他说话间还伸出手拍了拍徐亦的后背,随后率先走在了最前面。

    徐亦和王振华并行,钱多多和周助理安静的跟在后面几步远的距离。

    随着林默涵推开那扇扇虚掩着的红漆木门。

    徐亦跟随着林默涵迈过那道门槛,目光快速掠过院内。

    院子挺大的,却收拾得齐整利落。

    东南角一棵老槐树枝叶繁茂,在地上投下大片清凉的阴影,树下一套石桌石凳擦得干净。

    正房窗下摆着几盆长势喜人的兰草,给这小院添了几分鲜活的绿意。

    抄手游廊连通着各处,廊檐下挂着几只鸟笼,罩着布罩,里面偶尔传来一两声啾鸣。

    林默涵熟悉的在前面引着路,他们沿着廊下走向正房东侧。

    脚步轻快。

    越靠近那扇深色楠木书房门,越发安静,连王老也收敛了些许玩笑神色,只是递给徐亦一个鼓励的眼神。

    走到书房门前,林默涵停下,抬手在木门上叩了三下。

    里面的谈话声瞬间止住。

    然后,林默涵推开房门,他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先侧头朝里面望了一眼,随后往侧身让到了门边。

    几乎是同时,王振华的手在徐亦背后轻轻一带,力道柔和却坚定地将他推到了门前那片被室内暖光笼罩的光晕里。

    王振华自己则上前半步,与林默涵一左一右站在徐亦侧后方,对着屋内声音洪亮地笑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诸位,久等了吧?人,我们可算是给你们带来了!”

    书房内的景象也在徐亦的眼底完整地展露出来。

    房间宽敞,满墙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

    而在房间中央,一组看着就很舒适的中式沙发围成半圆,

    此刻,沙发上坐着的五个人,十道目光,正齐刷刷地、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审视与近乎灼热的期待,聚焦在门口,

    牢牢锁在刚刚被推进来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五个人,四男一女,年纪都与林、王二老相仿,穿着朴素,但那种久居人上、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气度,让他们即使安静坐着,也自有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而他们尽管来之前,已经知道了关于“双肉”身份和星尘幕后的一些惊人信息,也自认做好了面对一个“年轻天才”的准备。

    可当徐亦这张过分年轻、还带着些许少年人特有的干净与青涩的脸庞,毫无遮挡地映入他们眼帘时,

    那种预料之中的冲击力还是让几位见惯风浪的老人出现了瞬间的失神。

    太年轻了。年轻得……几乎有些不真实。

    那是一种理智认知与视觉直观产生的巨大鸿沟,让几位长者都忍不住微微前倾了身子,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有人甚至身子往前探了探,想看得更清楚些。

    坐在主位沙发正中,那位国字脸、眉宇间自带威严的老者,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作一声:“……真是,后生可畏啊。”

    林默涵脸上的笑意更深,他又轻轻推了徐亦一下,将他完全让进屋内,自己也和王振华跟着走了进来。

    钱多多与周助理则默契地停在了门外走廊,并未入内。

    王振华环顾一圈老友们脸上那难以掩饰的震惊,更加自豪了,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来来来,都给各位老伙计正式引见一下。”

    “站在你们眼前的这位,就是那个写下《凡人》、《诛仙》,最近刚用《三体》把咱们这些老家伙都震得不轻的红烧肉!”

    “也是那个在乐坛写一首火一首,让周林、薛礼他们都抢破头的回锅肉!”

    “并且,还是现在街上排队排老长的徐记串串香的少东家,星尘文化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真正老板.......”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将众人的眼神变化看在眼里,随后才带着点“放大招”的意味,重重落下最后几个字:“徐亦!”

    然后又像是才想起来什么似得,又轻描淡写的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这孩子才十八岁。”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十八”这个数字被如此明确地抛出来,房间里还是响起了一片清晰的、难以抑制的惊叹。

    几位老人的目光围着徐亦打转,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仿佛想要将徐亦看穿。

    那眼神里,有惊愕,有赞叹,有恍然,更有一种发现绝世璞玉般的激动与欣喜。

    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忍不住低声赞叹:“奇才……真是旷世奇才!”

    王振华哈哈一笑,开始挨个给徐亦介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先指向那位坐在靠近门口单人沙发上、面容清瘦、眼神温和的老者。

    “小亦,这位是此间主人,咱们华国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蒋龙涛,蒋爷爷。你上次那事儿,可得好好谢谢蒋爷爷通融。”

    徐亦立刻上前一步,对着蒋龙涛微微躬身,态度诚恳:“蒋爷爷好。之前国家图书馆专访的事,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蒋龙涛早已笑着站起身,快步迎上来,一把握住徐亦的手,用力地摇了摇,连说了三个“好”字,眼里的激赏几乎要满溢出来:“好小子!好!好!总算是见到真人啦!”

    “哈哈,不麻烦,不麻烦!要没这事儿老林老王不知道还给你藏到什么时候呢,哈哈哈。”

    他这番话引起了屋内几人的轻笑。

    接着,王振华引向那位戴金丝眼镜的儒雅老者:“这位是前国家广电总局的高级顾问,现在是中国影视艺术协会的主席,闫鸿正,你叫闫爷爷就行。”

    徐亦转向他,恭敬道:“闫爷爷好。”

    闫鸿正扶了扶眼镜,他上下下地仔细端详着徐亦,像是要从他身上找出天才的密码,连连点头,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好,好!叫爷爷好!好!”

    “了不得,真了不得!《三体》啊,我们协会内部讨论过好几次了,影视化前景广阔,未来如果需要协会这边协调什么资源,尽管开口!”

    第三位,是一位身材高大、笑声格外爽朗的老者。“这位是前教育部的副部长,现在是国家教育发展智库的首席顾问,万国海,万爷爷。”

    徐亦刚叫出“万爷爷”,万国海便已洪亮地笑了起来:“好孩子!哎呀,没想到我万国海到了这个年纪,还能亲眼见到你这样的奇才!真是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他用力拍了拍沙发扶手继续补充道:“你的作品,尤其是《三体》里蕴含的那种思辨精神和宏大格局,对启迪我们年轻一代的思想,开阔他们的视野,大有裨益!太好了!”

    随后,王振华看向那位唯一的女性和她身旁一位面容和蔼的老者。

    先介绍了那位身着深色旗袍、气质雍容娴雅的女性:“这位是前新华社的社长,现在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名誉会长,秦卫芳,秦奶奶。”

    徐亦微微躬身:“秦奶奶好。”

    秦卫芳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眼圈却微微有些泛红,她站起身,主动伸出双手握住徐亦的手,轻轻拍打着他的手背,语气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慈爱:“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你在文化方面做的这些事,尤其是让我们的优秀作品走出去,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说着,抬起另一只手,用手指轻轻拭了拭微湿的眼角。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始终端坐在主位沙发正中央的那位国字脸老者。

    他眉宇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正是中央央视电视台的台长,张立建。

    王振华的声音也不自觉地多了几分郑重,带着点引荐自家孩子见最重要长辈的意味:“小亦,这位是中央央视电视台的台长,张立建,张爷爷。”

    徐亦能感受到这位老者身份的分量,他上前一步,依着之前的称呼,清晰而平稳地叫道:“张爷爷。”

    张立建原本还想着要保持几分矜持,维持住平日的威严形象,但在那一声干净、清朗的“张爷爷”入耳的瞬间,脸部紧绷的线条还是一下子柔和了下来。

    他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最终化为一阵发自内心的、畅快淋漓的大笑:“哈哈哈!好!好!”

    他一边笑,一边用手指虚点着徐亦,眼中的喜爱与激赏再也掩饰不住,那份属于上位者的威严在长辈对杰出晚辈的纯粹关爱面前彻底消融:“当时看完你的资料,红烧肉和回锅肉居然是同一个毛头小子……”

    “好家伙,真真是让老夫我愣了半天神,缓了好几天都没完全缓过劲儿来!”

    他摇着头,话语被笑声打断,看着徐亦,越看越是喜欢:“你小子,你小子啊……真是给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个大大的惊喜!”

    屋内其他几人,包括林默涵和王振华,

    看着这位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以严肃着称的张台长,此刻笑得如此“失态”不由得都跟着哄堂笑了起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