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3章 萝儿,你们辞年咋安排的?
    叶青枫便改口道:“都去就太挤了,车厢里还要放东西的。”

    一听这话,王珍珍眼泪就掉落下来,一脸委屈地松开口,低下了头,却是没敢再闹什么。

    最近男人有些脾气大,动不动就要送她回娘家的,她也不敢再说什么。

    叶青枫见状,无奈道:“你们姑嫂等吃了中饭再去。”

    “绣庄、布庄一个在镇东、一个在镇西,萝儿要去书局也费功夫,别到时你们谁也不相让,难道还要让萝儿让你们不成?”

    “本来今天就是萝儿要去买年货,她是给家里买年货有几处地方要买,别耽搁二叔家的正事了。”

    叶青枫说完,叶青梨还不乐意等下午。

    叶青枫立刻板起了脸:“是你要搭便车去镇上,等下午专程送你们还不乐意?那就别去了!”

    王珍珍却擦去眼泪,连忙点头道:“我愿意下午去,只是铭儿睡觉……”

    “吃了饭让铭儿去青彦屋里睡,睡醒了送到萝儿那边,还有青安他们带着玩耍。”

    王珍珍一听这安排自然乐意。

    叶青梨也只得作罢,扭头回屋去了。

    叶青枫赶着驴车到了二叔家院外,三兄弟听见动静立刻喊姐姐快点儿,他们今天又可以去书局了,一大早就兴奋地等着了。

    叶青萝从厨房出来,喊他们拿两只空筐,她自己提了只小竹篮,叶青枫道:“后头绑着三只筐呢,我也买点粮回来。”

    叶青萝锁好自己的屋门,叶青安已经背上了一只小背篓,开心地牵着姐姐一起出门。

    叶刘氏和叶长贵站在厨房外头屋檐下,看着姐弟开心出门的热闹模样,只觉眼眶发热。

    闺女回家时还是八月初,转眼就要过年了,也是闺女在家过的第一个年啊。

    叶长贵感慨着,若不是他如今成了半个废人,现在就是他带着孩子们去镇上了。

    虽然没有驴车,但他会将安儿架在肩膀上,萝儿和宇儿、宣儿就跟在他身边说说笑笑,从家里去镇上也不过半个时辰的路,不算远。

    如今……好在萝儿有本事,家里也因萝儿的到来一切都好起来了,两个当堂哥的也有担当,能够照看好堂妹堂弟们。

    驴车过畈,有人见了也只是笑着打招呼,并没有询问叶青枫是不是去镇上。

    叶青枫不是去几个村子里就是去陈家村拖箩筐,去镇上也是办正事,村里人还真不敢随便拦他驴车,这顺路车可没那么好搭。

    何况这一大早的,谁知道他就是去镇上的?

    最近村里各家都忙着赚钱了,也没多的人有闲功夫去采买年货。

    干货作坊和成衣作坊在大家自己的同意下,要到腊月二十八正式放假,也就是说腊月二十七结了工钱就放假,等年初六正式开工。

    叶青枫都有征询他们的意见,这两个时间都是他们自己同意的。

    虽然忙了些,但对农家人来说作坊里活儿真的不累人,尤其冬天外头冷,作坊里烧着地龙暖和得很,还很干净,这钱赚得舒心。

    自然,舒心之余也没人敢得罪村南田畈这边的叶三爷爷家了,也没人敢像方姨奶那样拦叶青枫的驴车了。

    叶家,半年之内已经不是惹得起的存在,那些原来眼红而生事的人,现在只有后悔的。

    村里驴车从原来的二十文涨到了三十文,受累的却是村里各家人。

    叶青枫如今赶着的是自家的驴车,也没人借得到,因为他很忙、时常要用到。

    摘桂花故意摇树造成损失的那几个妇人……

    最后进不了成衣作坊,只能看着家里其他妯娌、侄媳进了作坊,自己留在家里干粗活儿。

    那些曾经听风就是雨乱传叶青萝从苏家带了银子回来的人……

    当天晚上就吃到了教训,早早学乖了,进了成衣作坊之后更是不敢再乱嚼舌根,就怕惹叶家不高兴而丢了活计。

    如今仙桂村的人不论是否叶家人,都忙着做工赚钱,那些嚼舌根的、使坏的风气反而少了。

    毕竟一天的工钱都是实实在在的。

    叶青枫赶着驴车一路出村往镇上去,经过刘家畈时也没停下,叶青枫却是朝身后转了转头,问道:“萝儿,你们辞年咋安排的?”

    他对王家辞年有安排,却不知二叔家的情况,可别因为他太忙没人赶车而误了二叔家辞年。

    叶青萝说道:“爹娘是说二十四到二十八都可以。”

    “我是想等二十五那天,二堂哥要给夫子送年礼,让我做些红豆糕和绿豆糕。”

    “等那天我多做点红豆糕和绿豆糕,让娘拿些去辞年。”

    “再给杜先生和林先生送点红豆糕和绿豆糕,这半年来多得他们关照,也要表示一下感谢。”

    “对了,还有惠顾的袁掌柜,虽然交道不久,但他毕竟是跟咱们成衣作坊对接的,这点人情要给。”

    叶青枫听后点点头,认同道:“那给他们每人再添一条腊肉,腊鱼……也匀三条出来给他们吧,宁可咱们自家少吃一条。”

    今年杀了几头猪,给几个爷爷家也分了一些,剩下的自家全熏了腊肉,为的就是今年辞年送礼方便一些。

    家里赚了钱,养的猪也不用都卖掉,过年时送腊肉最合适,收礼的人也不会嫌你只送了一块肉。

    叶家给沈家私塾的先生们也准备的是每人一条腊肉、一块腊鱼,叶青彦也早和叶青萝说了,再添上每人两包糕点。

    先生高兴了,加之他原本读书就勤奋又有天赋,自然是愿意在平日里多些指点的。

    私塾里科举班的先生都有举人功名,启蒙班和少年班才有秀才执教。

    镇上私塾有几家,唯沈家私塾和许家私塾名气最大,不外乎师资实力,而许家私塾多大户人家子弟,沈家私塾却是中秀才最多的。

    沈家私塾建有大书房,给买不起书的穷家学子提供大量的书籍阅读。

    只要你勤奋肯读、只要你有悟性、只要你读完记得住,你就拥有了奔向科举光明的机会。

    束修贵,也有贵的好处。

    镇上家境好的学子给先生准备的年节之礼,叶青彦自是高攀不了,但叶青彦准备的农家年礼,夫子也会喜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