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蒙恬,一个被甲方爸爸和公司内斗坑死的金牌打工人
    时光机再次轰鸣,这一次,我们要聚焦一位大秦帝国的“北方战神”、长城项目的“总包工头”、以及最终被老板无情“优化”的悲情英雄——蒙恬将军!

    (照例温馨提示:本文将以轻松戏谑的笔调,解读这位名将的辉煌与落寞。历史为骨,幽默为翼,旨在提供一种有趣的视角,绝非不敬。请系好安全带,前往大秦的北部边疆!)

    朋友们,在职场上,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他能力超强,负责的项目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功勋卓着。

    他忠心耿耿,为公司开拓市场、防御竞争对手立下汗马功劳。

    但最终,他不仅没拿到年终奖,反而被一纸莫名其妙的“裁员通知”给优化了,甚至搭上了性命。

    这位堪称史上最憋屈的“金牌打工人”,就是秦朝名将——蒙恬。

    他的职业生涯,如果用现代职场剧来概括,那就是:

    《拿下公司战略项目后,我却被HR和CEO联手裁了》

    《论一个高级项目经理的自我修养:既要会打仗,还要会修路》

    《我和我的三十万兄弟:在北方画了一条线,然后把自己画进去了》

    《忠诚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给老板的傻儿子背锅》。

    准备好了解这位大佬是如何把一生献给大秦,最后却被大秦“白嫖”了的吗?故事开始!

    赢在起跑线:家族企业的“太子党”——

    蒙恬可不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他是标准的“军N代”。

    老蒙家是秦国着名的军事世家,从他爷爷蒙骜开始,就是秦国的大将,为秦国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战功。

    他爹蒙武也是名将,参加过灭楚之战。

    蒙恬和他弟弟蒙毅,从小就生活在军区大院里,接受最顶级的军事教育和政治资源。

    他们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那种人,一毕业就进了家族企业(秦国)的核心管理层,深得董事长嬴政的信任。

    蒙毅在中央担任文职,是秦始皇的贴身秘书兼顾问(上卿),天天在老板身边晃悠。

    蒙恬则被外派,负责具体的军事项目,担任边防军分区司令(后来是北方项目总指挥)。

    这兄弟俩,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堪称大秦帝国的“蒙氏双子星”,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这开局,简直是天胡牌!

    只要不作死,荣华富贵一辈子是稳稳的。

    然而,命运的剧本,总是喜欢在最高潮时来个反转。

    晋升之路:拿下“北方战略”这个大项目———

    时间来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董事长在统一六国后,看着公司巨大的版图,志得意满。

    但北方的邻居“匈奴有限责任公司”老是来骚扰边境,偷羊抢粮,搞得人心惶惶。

    嬴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决定启动“北方战略”这个超级大项目。

    项目目标:1. 击退匈奴;

    2. 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长城);

    3. 修建国家级高速公路(直道),确保后勤补给。

    项目预算:三十万大军,以及数不清的民夫、物资。

    项目难度:地狱级。(环境恶劣,对手凶悍,工期紧张)

    谁能担此重任?

    嬴政的目光投向了正值壮年、根正苗红、能力出众的蒙恬。

    “小蒙啊,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公司相信你的能力!”

    蒙恬接过这个沉甸甸的项目,内心可能既激动又忐忑。

    这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他立刻展现了顶级项目经理的素养:

    1. 精准打击(北击匈奴):他率领三十万秦军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对盘踞在河套地区(河南地)的匈奴发动了闪击战。

    一战就打垮了匈奴主力,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却匈奴七百余里”。

    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干净利落,完美完成KPI第一条。

    2. 超级工程(修筑长城):赶跑匈奴只是第一步。

    蒙恬接下来的工作,才是真正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修长城。

    他不是从零开始修,而是做了一项伟大的“系统集成”工作:把原来秦国、赵国、燕国修的那些断断续续的城墙,连接、加固、增修起来,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甘肃)、东到辽东(辽宁)的万里防线。

    这可是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古代!其组织难度、管理难度堪称奇迹。

    蒙总工,一干就是十多年。

    3. 配套基建(监修直道):光有墙不行,还得有路。

    蒙恬又主持修建了着名的“秦直道”,一条从咸阳直通北方边境的“古代高速公路”。

    这条路又直又宽,能快速运兵运粮,是长城的生命线。

    可以说,蒙恬一个人,承包了大秦帝国北方的国防、土建、交通三大板块。

    他是北方战区总司令、长城建设集团董事长兼CEO、直道项目总指挥。

    他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北方的风沙里,和他的三十万兄弟一起,喝着西北风,干着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的蒙恬,功高盖世,威望卓着,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职场危机:董事长猝死,公司内部“宫斗”———

    如果秦始皇能多活几年,蒙恬大概率会善终,荣归故里,青史留名。

    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病逝。

    公司的顶梁柱,倒了。

    这就好比一个巨型项目正在进行最关键的时刻,最大的甲方爸爸兼支持你的老板,突然没了!

    一直在老板身边当秘书的弟弟蒙毅,之前因为一次判案得罪了中车府令(皇家车队办公室主任)赵高。

    赵高这个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一直怀恨在心。

    秦始皇一死,赵高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勾结丞相李斯,忽悠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发动了着名的“沙丘政变”。

    他们篡改遗诏,逼死合法的继承人——远在北方给蒙恬当副手的公子扶苏。

    而逼死扶苏的诏书,正是送到了蒙恬和扶苏的手中。

    扶苏是个老实人,一看诏书,哭着就要自杀。

    蒙恬却保持了名将的冷静,他拦住了扶苏:“陛下巡游在外,并未立太子。让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让您来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现在就来一个使者,您就自杀,怎知其中没有诈?不如请示一下再说?”

    这思路清晰,逻辑正确,完全体现了一个成熟将领的素质。

    但扶苏没听,还是自杀了。

    蒙恬不肯不明不白地死,使者就把他抓起来,关进了阳周的监狱。

    悲情结局:金牌打工人的“毕业通知”——

    蒙恬被关起来后,新老板胡亥曾经想放过他。

    但赵高恨透了蒙家兄弟(他弟弟蒙毅也被抓了),必欲除之而后快。

    赵高天天在胡亥耳边吹风:“先帝早就想立您当太子了,就是蒙毅一直拦着说不行!他现在被抓了,他哥哥蒙恬掌着兵权在外,可是个大威胁啊!”

    胡亥这个铁憨憨,就信了。

    派使者去监狱赐死蒙恬。

    使者到了监狱,宣读了“裁员通知”——赐死诏书。

    蒙恬悲愤莫名,发出了着名的灵魂三问:

    1. “我们蒙家,为秦国出生入死三代人,功劳苦劳都有,凭什么杀我?”(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

    2. “我现在虽然被关着,但只要我振臂一呼,三十万大军照样听我的!我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我恪守忠义,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3. “你们杀我,一定是奸臣乱政!你们这么搞,会遭报应的!”(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则臣之说不谬,陛下之览可察矣。)

    但抗议无效。使者只管执行命令:“我只是奉命行事,不敢把将军的话报给皇上。”

    蒙恬万念俱灰,长叹一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我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就这样没有过错地被处死?)

    沉思良久,最后说:“是啊,我是该死。我从临洮修长城修到辽东,挖断了多少地脉?这也许就是我的罪过吧。”(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

    这明显是悲愤至极的反话和自嘲!

    他一生为国,最后却只能用这种荒谬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死亡。

    最终,他吞药自杀。

    一位威震匈奴、筑起万里长城的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没有死于敌手,却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公司的内部斗争里,死在一个太监的谗言之下。

    吃瓜总结——

    蒙恬的一生,是顶级打工人的一生,也是悲情英雄的一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1. 能力再强,也怕办公室政治:尤其是当你站错了队,或者得罪了小人。

    2. 跟对一个好老板有多重要:秦始皇在,蒙恬稳如泰山;秦始皇崩,蒙恬瞬间崩塌。

    3. 有时候,忠诚是一种“负担”: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本可以反抗,却为了“忠义”二字选择赴死。

    4. 功劳越大,有时候风险越高:你知道的太多,功劳太大,新老板会睡不安稳。

    蒙恬用他的生命,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写下了又一个注脚。

    但他修筑的长城,却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屹立千年。

    这或许是对他最大的告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