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8章 虫祸毒计(二)
    以刘侍郎为首的保守派利用职权,放松对京西皇庄周边农资的调配。

    甚至暗中散布“御麦招虫,乃不祥之兆”的谣言,扰乱人心,为虫害的蔓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他们做得极其隐蔽,打定主意,一旦事发,所有黑锅都由冲动愚蠢的王府郡主去背。

    在永嘉王和保守派的双重“努力”下,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京西皇庄。

    很快,几天后,春芽在田间巡查时,敏锐地发现了异常。

    一些玉米的茎秆上出现了不正常的孔洞,叶片也开始发黄。

    她掰开几根受害严重的秆子,果然在里面发现了正在蠕动的幼虫!

    “是钻心虫!”

    春芽的心猛地一沉。

    这种虫害在现代都算比较难防治的,在古代更是棘手。

    而且,这次虫害来得突然,范围集中,绝不像是自然发生的!

    兰香气得直跺脚:“肯定是有人使坏!太缺德了!”

    春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问题。

    她立刻采取了行动:

    马上召集所有庄户和有经验的老农,现场教授他们如何手工捕捉幼虫,如何用石灰、草木灰等土办法紧急处理受害植株,防止虫害进一步扩散。

    同时,她开出高价,紧急从京城各大药铺、民间收集可能有效的驱虫草药,配置土农药。

    她亲自撰写紧急公文,将虫害情况、疑似人为的迹象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详细禀报给内务府和户部相关衙门,请求上级介入调查,并协调更多防治资源。

    她让李忠带着可靠的人,暗中在皇庄周边走访,悬赏征集线索,看是否有陌生人在附近鬼鬼祟祟出没。

    她知道不能只靠官方渠道,立刻修书一封,将情况告知了林景衡,并通过他,委婉地向赵士荣大学士求助。

    赵士荣一直在密切关注皇庄。

    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虫害的消息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阴谋。

    他勃然大怒!

    “岂有此理!为一己私欲,竟敢毁坏国之根本!

    不过……此事很可能有保守派那些朝廷蛀虫的手笔。

    也可能与永嘉王府脱不了干系。

    永嘉王真是教出了个好女儿呀!”

    多年政事明争暗斗的生涯,使这个老政客敏锐的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这已不仅仅是儿女私怨,而是保守派借题发挥,想要重创清流派的阴谋。

    更是他们想要彻底打击扶持举荐李管事的他本人,甚至会影响到女婿林正清和外孙景衡的仕途声望。

    就是排除个人利益,更为了御麦新粮关乎民生大计,这事,他赵士荣管定了!

    他立刻行动,亲自邀请关系甚好,且主管农政事务的杜尚书过府秘议。

    在书房里,赵士荣神色凝重:

    “杜尚书,眼下情形你也看到了。

    有人不想让御麦推广成功,不想让北地百姓多吃一口饱饭!

    此事关乎国计民生,已非私怨。

    若让此等小人得逞,毁掉的不只是李管事的功劳,更是我大明粮食增产的希望!

    你我身为朝廷重臣,岂能坐视不管?”

    杜尚书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

    他捋须沉吟片刻,重重点头:“赵公所言极是!

    粮食乃社稷根基,不容有失。

    此事,杜某绝不会袖手旁观!”

    两人达成一致,决定联手。

    随后,赵士荣又设法与地位更高的李首辅通了气。

    李首辅深知御麦的重要性,随即表态:“一切以皇差为重,以民生为重。

    该有的支持,内阁不会缺位。”

    于是,一场因为郡主争风吃醋而引发的阴谋,迅速演变成了清流派与保守派之间围绕“御麦育种”这一国策的隐秘较量!

    朝廷上下,暗潮汹涌。

    恰在此时,民间谣言四起,说什么“御麦招虫,乃不祥之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安,心中对御麦有了不祥之感。

    在每天朝堂殿议时,两派就此事,争吵不休。

    嘉靖帝依然稳坐幕后,摒弃纷乱,潜心修道,实则内心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而身处旋涡中心的,正是兢兢业业,与世无争,只想种好地的春芽。

    在赵士荣、杜尚书等人的暗中推动下,内务府和户部对皇庄虫害事件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防治物资的调拨明显顺畅了许多,一些试图阻挠、拖延的保守派官员也被或明或暗地敲打。

    调查也在更高级别的介入下,悄然展开。

    林景衡得知春芽面临巨大危机,心急如焚。

    他一边利用翰林院的人脉,悄悄搜集古今防治钻心虫的有效方略,整理好后匿名送到春芽手中;

    一边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他的着作中。

    他深知,这部着作一旦完成,不仅能惠及万民,更能极大地提升春芽和他本人的声望和价值,这是对抗赐婚压力的最有力武器。

    他频繁前往京西皇庄,名义上是“调研农政”,实地观察记录御麦的生长情况、虫害影响,以及春芽的应对措施,甚至详细询问御麦的各种吃法口味。

    春芽虽然忙碌,但对他的到来总是欢迎的。

    两人的交流基于共同的事业,感情在并肩作战中愈发深厚。

    得到了林景衡悄悄送来的古籍资料,以及赵士荣、杜尚书在官面上的大力支持。

    春芽心里那块压着的大石头,松动了一些。

    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田里的虫子可不会等着官文流转。

    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她把自己关在皇庄临时腾出来的一间小屋里,对着林景衡送来的那些发黄的农书,还有自己前世零星的记忆,埋头研究起来。

    书上记载了一些用烟草水、苦参、草木灰等土办法驱虫的方子。

    她决定都试一试。

    “兰香,红杏,快去帮我找些烟草梗、苦参根来,越多越好!”

    春芽一边挽起袖子准备动手,一边又吩咐她们,“再让李忠去多弄些石灰和草木灰!”

    “好!我们这就去!”

    两人知道事情紧急,跑着去库房找前几天到的一些草药。

    春芽研究了几天,还真被她研究出两三种草药水剂。

    可是怎样泼洒?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