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商会
“商会这件事,既然皇儿早有打算,那便去做吧!有朕在,出不了什么乱子。至于派人去高昌打探。此事,朕也会派遣一支人马潜进去。商队若是收购无果,还有朕帮扶着。实在是不行,朕让高昌王进贡一批木棉种子。”对于棉花这种新物种,李世民也不太了解它的习性。但光从手感舒适性以及保暖程度,棉花要比麻好很多。抛开种植成本光凭这几点,李世民觉得就应该派人前去查探。等到查探清楚之后再商议决定如何对待棉花这东西。听完李世民的话,李泰面带喜色:“父皇英明。”有了李世民的保证,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棉花绝对能征服李世民的。在此之前,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棉花的产量,种植技术,采摘技术,种植条件,以及种子来源等等都需要通过人去打探。而至于商会这件事,有李世民帮忙看着不会出什么乱子。李世民手上掌有兵权,软的不吃,那就来硬的。相信不会有想不开的人的。“那儿臣将这些菩萨蛮和新罗婢,都给父皇留下了。”“嗯,甚好。”李世民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问道。“那高炉即将开炉了,何时炼铁得让朕去看看!”“儿臣明白,到时定会让父皇见识见识那高炉的产量。”李泰有些无语,整天心心念念的惦记铁···“还有着报纸之事,朕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乘着万国来朝,可近日发行,扬我大唐国威。此事,皇儿觉得如何?”时机成熟?这才半个月吧···这也叫时机成熟。李泰嘴角抽动不已,一听就知道李世民又想炫耀自己了。这件事,自己想建立文学院,让文学院进行发行处理的。“儿臣本想再科学院下再建一院,名为文学院,让老师专门负责此事。”话音刚落,李世民便皱起了眉头思索了一会摇头道。“此事不妥···魏征可是宰相!让他专门做此事,岂不是委屈他了?还有那科学院都是皇儿的弟子,而魏征如今做了皇儿的老师。若是魏征又入了科学院做了那所谓的文学院的老师,这等关系岂不是乱套了?”“额···”李泰沉吟了一会。关系乱套,谁在乎呢···最重要的是这个宰相的身份,魏征和李淳风不同。李淳风没了道家的背景,对于现在的李世民来没有太大的用处。但他的知识以及才能对科学来说非常的有用。所以,李淳风做自己的弟子,做成为化学院的院长,李世民并不在乎。而魏征就不同了,他可是有名的刚正不阿还是一个宰相,某些能力要比李淳风更强。重要的是,报纸是管控言论思想的东西,非常的敏感。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李世民应该是不想让自己掌控这个报馆,而是想自己抓在手里。想到这,李泰顿时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了。文学院不建就不建吧!反正自己也忙不过来,让步也没什么。“父皇所言甚是。不过儿臣还是觉得魏征可负责此事,儿臣可帮衬着些。”李世民看着李泰让步,少有的点了点头。“朕便是这个意思,魏征为人刚正不阿,所言公正不带偏颇。再又是皇儿的老师,皇儿帮衬,理应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朕以为,可以将这报馆挂在礼部,印刷交给工部,以魏征为主导。皇儿觉得如何?”报馆挂在礼部,印刷发行交给工部,内容魏征来配合。再加上自己帮忙,感觉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发行交给工部,这岂不是李世民也做起了生意?这群人会同意么?“父皇,若是交给工部,那岂不是引起朝廷重臣非议?”“无妨,朕已经想好了,就借着此次万国来朝,礼部宣扬大唐国威的名义发行,价格只要保本便行。”原来如此,借着万国来朝,来宣扬大唐国威的名义发行报纸,真有你的。”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李泰没什么疑问了。“儿臣以为,此事可行!”“好,传魏征、段纶和李道宗”既然没什么问题,那就召集人手准备将事情安排下去。魏征、段纶和李道宗被喊进了御书房连忙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免礼,赐座。”“谢陛下赐座。”李世民目光扫过三人缓缓的开口道。“此次让众爱卿前来,朕有要事相商。”说着他脸上露出了严肃而又认真的表情,缓缓开口道。自《大唐国典》和《常用字典》发行以来民智大开。但历朝历代,皆是以愚民为政。”三人对视一眼,不知道李世民想说什么。“朕以为此举不妥。”众人眉毛一挑,心中一惊,将目光看向李世民。心中猜测,难道李世民想开民智?“此举,有三害。一是,百姓愚昧,不明是非,难辨真假。他们容易受到那心怀不轨之人的蛊惑,成为暴民。此为大害。二是,百姓愚昧,大字不识,不懂王法,不识帝王。他们受到那贪官污吏,士族豪绅的欺辱却无力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当日积月累,心生不满,被逼的没有活路之时,便会成为反民。而朕~却对此一无所知。三来,百姓愚昧,难育栋梁之才,难养治国之栋梁,朝廷难得新血。······”经过李世民一番话,三人心中惊骇不已。他们本以为李世民用拼音只是用来名垂千古。没想到竟然是想开启民智。开启民智,收益最多的是下层阶层,对于士族来说没有一点好处。但对于李世民的统治来说人才更多,也是有好处的。李世民看着惊讶的两人说出了最终的想法。“民智需要引导,民心需要汇聚,所以朕决定成立报馆,发行报纸。”三人听完之后,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蒙蔽。报纸是什么东西?他们只听过宣纸,厕纸···而且这报纸,怎么就能够聚拢民心了呢?想到这,三人将最后将目光看向了李泰。不用想,一定又是魏王弄出来的。李世民看着两人不解的表情,缓缓地解释道。“报道天下之事,皆在一纸之上,便是报纸···”两人顿感不明觉厉,李泰则嘴角连连抽搐,这不是在复述自己的话么?李世民此刻变成复读机,将李泰说过的话重新讲了一遍。很快,三人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报纸的内容和用途,顿时齐声行礼高呼道:“陛下英明。”心中则是对李泰露出了些许恐惧,真是擅长玩弄人心的老狐狸啊!!很快,事情就定了下来。魏征编辑内容,在经过李泰初审,李世民复审,最后交给李世民审核。通过所有审核之后,就交给段纶工部印刷。印刷完成之后,在交到曾经的道观改造售卖。第一次发行只发行一千份,发行的时间为半个月一次。在价格上,尽量保本发售三厘钱到五厘钱。唐初时,两,钱,分,厘,为十进制单位,十枚开元通宝就是一两,同时也用布来做货币。除了铜钱,还有铁钱,铅钱,大钱和小钱之分。从修整道观,到编辑内容发行,整个工期只给了半个月,目测时间很宽裕,所有的材料之类的全部动用的是李世民的私房钱。“道宗,皇儿,朕与你有要是相商,其余人若无其他事,那边退下吧。”“臣等告退!”段纶和魏征梁说完后退出了御书房。只留下李世民,李泰和李道宗。李道宗,礼部尚书,李渊的堂侄。他比李世民小几岁,得叫李世民堂兄。李泰得喊他一声堂伯,正宗的李家人。为人有勇有谋,用兵很稳,既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但是贪恋钱财,因为贪污这件事被贬,后来又启用了,现在是礼部尚书挂了一个闲职。“堂弟,知道朕为何让你留下来么?”李世民开口对着李道宗说道。“臣不知···”李道宗连忙低头行礼说道。李世民走进拍了拍李道宗的肩膀说道:“朕知道,你心里有怨气,觉得朕不该责罚你。朕也没办法,若是不责罚,那朝堂上下岂不是任由贪污?那长孙无忌的哥哥都因此死了,你若是不受罚,如何能服众?堂弟~你要明白朕的苦心。毕竟,你也是信李,与朕是血浓于水。”听完这话,李道宗立刻就明白李世民嘴上说着是要理解,但其实是要自己表现忠心,要用到自己了。想到这,李道宗连忙感激道:“臣不敢,只怪臣自己贪心,真是愧对陛下。每每想至此,夜不能寐。”李泰很是无语,感觉和领导画饼一样,我罚了你,还是为你好,你得记着我的好。李世民点了点头,面带微笑道。“嗯,朕明白,堂弟始终是忠义之人,心向李家的。朕今日有一个,金山银山的机会交给你。”李泰和李道宗脑袋上缓缓的冒出了一堆问号。这是啥意思?李泰和李道宗两人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懵逼。“魏王,你的侄儿,最近要做琉璃的生意。”李世民缓缓地开口解释道。“此生意,一本万利,让人眼红。多半若是有那个不长眼的。朕不好出面,还得堂弟帮衬帮衬,事后定会让堂弟满意。还有报馆这事,也得堂弟操心一番。”“臣,定当竭尽全力。”李道宗听完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做琉璃的生意啊!李泰也明白了过来。做琉璃的生意,李世民不能出面,自己手上没有兵权,大部分露面是武媚娘。担心自己镇不住场面,这才让李道宗出面。除了看场子以外,还代表李世民的一员。建立商会的话,软的不吃还能来硬的,可以说商会这一波稳了。想到这,李泰连忙行礼道:“侄儿谢堂伯。”“殿下乃是千金之躯,真是折煞臣了。”李道宗惶恐不已的说道。心中却在腹诽到,没想到李世民居然这么疼爱李泰。不过是区区琉璃生意,居然调动自己来保护,这也疼爱的有些过头了吧!“夜色已晚,堂弟便留下来吃一顿家常便饭吧。”“儿臣遵旨。”“是!”报馆的事情交给了魏征。棉花的事情自己得让武媚娘去大肆收购种子,这件事不着急。玻璃还没出来,商会这件事得让武媚娘组建。只需要将加盟店的套路和方法教给对方,相信凭借她的能力是可以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