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八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御书房内,李泰,魏征和段纶三人正在给李世民汇报今天报纸发行的事。行礼过后,魏征站了出来向李世民禀告。“陛下,报纸一事已然成了。”“那报纸全都卖光了?”李世民一脸的惊喜的问到。魏征解释道:“回禀陛下,不曾卖光,不过也售卖了十之七八。想必明日,所有的报纸都将售卖光。”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达到卖光的地步,但也剩不了多少了。“一日便能卖个十之七八,也是不错。只需要在等几日,整个长安都会知道报纸此物。等到时机成熟,朕让所有道都设立一个,扬大唐国威。”说着,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陛下圣明~”“好,赏~”李世民十分开心,直接赏赐。“谢陛下赏赐。”每个人都得到赏赐,东西并不多,毕竟李世民用的是私库办报。“可还有要事禀报?若无要事皇儿留下,尔等领赏去吧。”“臣等并无要事,臣告退。”魏征和段纶两人对视一眼,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而李泰则留了下来。李世民则是开口说道:“先前孔颖达拿着报纸来找过朕了,将皇儿和魏征给痛批了一番。说你们办报不合章程,有笼络天下民心之嫌。”没想到这个孔颖达居然还跑到李世民这里告状来了。李泰很是无语的说道:“那父皇是如何回他的?”“朕告诉那孔颖达,是朕派你们去的。那孔颖达的脸色如同那夏季的雨一半,一下子变黑了。哈哈~”李世民说着说着笑了起来,心情十分开心。“最后孔颖达只能无奈的说了一句。说朕做事不与朝廷众臣商议,还说自己想接过报馆之事。”李泰嘴角也露出了一丝微笑道。“当真是异想天开,父皇可不能将报馆交给他。”“这个皇儿放心,朕又不傻,怎会将这报纸交儒家。”“那儿臣便放心了。”对于这事,李泰是相当的放心,这可是为数不多的控制舆论的方式。即便是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李世民也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根本不用担心。是时候,将知识垄断提出来了。想到这,李泰对李世民说道。“父皇,今日儿臣见到那买报纸的有胡商。”“哦?胡商也买了?此事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朕大唐的风采?”听了李泰的话,李世民的虚荣心顿时爆棚。李泰打断了李世民得意,语气慎重的说道:“儿臣以为,此事恐怕有些不妥。”“哦~这有何不妥?”李世民有些不解,难道让胡商买报纸不是好事?李泰脸色凝重的说到。“如今字典的发行,再加上活铅印刷,大唐学子读书更加容易,那蛮夷学习我大唐也变得更加容易。若是长期以往,那蛮夷若是将我大唐祖辈的书籍所学了过去,岂不是损失极大?”“这···有何不好?”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感觉好像没什么问题。(唐朝很繁盛,同时也很血腥,而且实行和亲政策—最有名的便是文成公主。所有朝代中和亲次数,清朝70次,元朝30次,唐朝22次,汉朝13次···只有明朝0次。但明朝有120万军队,隋朝也有120万,宋朝有180万,清有110万,唐朝只有50万。从军队数量和繁荣以及骨气方面,李世民已经做的够好了。)“父皇以为若是火药的配方被蛮夷之国窃取会如何?”李泰想了想举了个例子说到。之前还不觉得什么,当听到火药之后,李世民顿时炸毛了。这东西落在了别的国家手中那还得了?“当真有如此严重?”李泰缓缓地解释道。“农书学了便可懂得耕种,懂得耕种那人口数量便更多了。兵法学了便能培养将军,那敌将变得聪明了更加难以对抗。那突厥的赵言德便是例子,不可让他们太过聪明。”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和亲这么多次。不仅是假公主,陪着公主的还有很多种子,工匠等。这些东西短期很难看见效果,不如火药的危害那么明显。而突厥赵言德则是一个很典型的窝囊废。赵言德本来是个中原人,战乱北投颉利可汗。本来突厥习俗简单,治理简单,但赵言德建议下加强可汗的权力,导致个个部落不满。颉利可汗,以及他的弟弟—突利可汗堪称两个卧龙凤雏,两人争端不休。两个卧龙凤雏,再加上赵言德,真的是三个臭皮匠凑在了一块。直接将东突厥埋下了败亡的种子。由此可见人才是多么的重要。想到这,李世民赞成的点头,示意李泰继续说下去。得到了李世民的示意,李泰继续说到。“所以儿臣以为,当以封禁一部分书籍,比如农书《齐民要术》等,兵书《孙子兵法》等,匠书《鲁班书》···这些书皆是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应当加以封禁,不能随意印刷,更不能被赠与他国。除了书籍,工匠,种子,农牧耕种技术等等都不应该让他国窃取。否则凭空让他国窃取,岂不是对大唐百害无一利。”李世民点了点头,好东西就应该留给自己。“朕明白了,若是回礼和亲,朕便送一些和尚和《大乘佛法》。”“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大唐无需和亲!”“嗯?”李世民没够紧皱,和亲这外交手段也不让了?李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沉重的解释道。“和亲换不来和平,换来的只有那短暂的蛰伏。等过上十几年他们便会重新入侵大唐。而靠着和亲换来的和平,若是长久便会麻痹,失去勇气和骨气。”说话间,他的语气陡然高昂起来。“真正和平,应当只在炸药真理之中。真正的天子应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等大唐男儿,即便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好~”李世民激动的大喝一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当立为祖训,让后世子孙世代相传,见识朕大唐强国风采。”“此事,朕允了。”“父皇圣明!”听着李世民的答应,李泰松了口气。李世民看着李泰,笑眯了眼道神秘的说到:“皇儿当真是让朕吃惊。朕也有一个好东西!”李世民给自己一个惊喜,莫非是棉花?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按照快马的速度,从高昌将棉花种子,以及相关习性之类的应该是够了。“哦?父皇是什么?”李泰明知故问的说到。“棉花的种植和习性!”李世民十分得意的说到“真的么?”李泰故作惊叹:“这棉花产量如何?”“当然,那晚听完皇儿的话,朕命边关守将派了一支精兵扮作土匪。直接将一个种植棉花的村子给抢了,不仅抢到了种子,连人都给带了回来!”“死~”李泰深吸一口去。好家伙,真是土匪的作风,直接派兵将一村子的人给抢了,连人带着种子一起给抢了。这可真是你李二的作风啊!“产量如何?”李泰急切地问道。李世民缓缓地从桌子上拿出了两个袋子,摊开后一袋是种子,另一袋是棉花团。“棉花喜温好光,惧冷好湿,且产量胜过那麻,这等习性在大唐也能种植。而且温暖胜过麻布,价格低于那麻布。棉布在高昌乃是粗棉钱,这又是一件利国利民之神物啊!大唐百姓,冬日里若是有了棉衣,便无惧寒冬。朕的军队若是有了棉衣,那北上的寒冷,以及高句丽再也无法挡住朕的铁骑了!”说话间,李世民眼中带着别样的目光看向了李泰。“咳”李泰撇开眼,感觉被夸的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