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办儒报
朝会日。文物百官进入大殿后,宦官一声:“上朝。”众臣纷纷行礼:“臣~拜见陛下。”宦官挥动一下拂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会~”话音刚落,孔颖达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臣有禀启奏。”“准。”李世民说完便看向了李泰,李泰则是有些犯困。在李世民同意后,孔颖达在众臣的目光中开口说道。“臣听闻魏王殿下购买了两百个新罗婢和菩萨蛮。魏王的此举,臣认为十分不妥。魏王殿下身为皇子所言所行皆备受瞩目。购买新罗婢和菩萨蛮,此事虽小,难免引起人效仿,若是闹大了会引起两国纷争。于情于礼不合,于国无利。故,臣恳请殿下宽厚爱人,释放那新罗婢和菩萨蛮。”出乎众人的意料,孔颖达并有一开始就针对报纸这件事。而是先让用新罗婢这件事来试探李世民的态度。其他官员并没有感到多少惊讶,而是是心照不宣的保持了沉默。没一个人附和孔颖达,就这么看着他开始表演。至于李泰则是满不在乎。让自己释放,自己倒是想这么干。只是现在人已经不在自己府上了,而是被献给了李世民了。但你要是以这个为试探,试探李世民的态度的话,那恐怕百分之百要失败的。毕竟,来年种植棉花还得靠这些有经验的女工,所以这一批人是不可能放走的。这个试探一开始就试探到了铁板上。想到这,李泰顿时觉得想笑,咳了一声,一副想要开口的样子。但实际上余光看过李世民,示意他站出来说话。果不其然,龙椅上的李世民应声阻止了李泰开口,说道。“朕以为,此等小事,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孔师所言有礼,朕以为皇儿当修身养性,不可沉迷女色,平日里多看书。”“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泰行礼说到。既没有惩罚,也没有释放新罗婢,就给了一个口头教训。这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看的孔颖达心冷了大半。众人也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这魏征都没告状,孔颖达在这瞎操心这个?”“看来陛下的态度,孔颖达怕是要悻悻而归了。”“是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世民扫视下方,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孔颖达的身上。“孔师,朕已经教训过了魏王,孔师还有事情要启奏么?”“臣还有要事启奏。”孔颖达从袖子里拿出卷成一卷的报纸对着李世民说到。“前几日,长安武家书铺之中有人在贩卖报纸。这报纸上面写着乃是国家大事。臣大惊,竟在报纸上看见了魏王署名,以及魏相的官印,还有工部尚书的官印。臣多次询问之下,得知乃是陛下所发行的报纸,为的目的是扬我大唐国威。只是臣以为,报纸发行所耗费银钱甚多,若是用来救济灾民,施舍乞丐穷人,会更好一些。故,臣以为此举有本末倒置之嫌疑。当在未曾造成大错之前,当取缔报馆,停止发行报纸。”听完了孔颖达的问话,众臣纷纷竖起耳朵,余光看向了李世民。他们不了解铅活字印刷,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人为李世民这是在亏钱印刷报纸。既然所有人都知道了,李世民也懒得遮遮掩掩,索性敞开了说。“孔师,此事的确是朕命魏征和段纶去建设报馆,发行报纸。报馆是那空闲的道观,本不耗费银钱。至于报纸成本低廉,仅仅五厘钱一张便足够保本。所以孔师所言的本末倒置其实并不合理,这本就借着生意,宣扬我大唐国威。稍稍富足的平民百姓也能买得起。虽有经商之嫌,但朕保证,挣得银钱所得皆会用于孔师所说的扶贫救困。并不存在所谓的本末倒置。”听到成本五厘钱的可能还有挣的时候,文武百官呆住了。他们没想到,报纸的成本居然这么低~众人有些难以理解,议论纷纷。“那字越小,雕版岂不是更难,所耗费时间精力成本应当是更高才对。”“怎么成本反而更低?”“我若是知道,我家的书铺就不会关门了。”“这么说来,那武家光卖书挣的钱都发了??”议论声逐渐的小了下去,李世民心中暗暗得意,开口反问道:“孔师可还有疑问?”孔颖达则是被说的哑口无言。成本居然这么低!那自然不存在所谓的本末倒置了。而且李世民还承诺挣的钱用来扶贫济困。这也不存在的所谓的与民争利和经商的嫌疑了。看来李世民早有准备,早就想好了对策。褚遂良说的没错,取缔是不可能的了!为今之计,既然自己势单力薄怼不赢,只能加入其中。办儒报!天下学子这么多,自己堂堂圣人的后代,办一个儒报不过分吧!没有反对的理由,那孔颖达决定模仿,办一个儒报。想到这,孔颖达开口回答道:“臣斗胆请问陛下。这天下学子众多,臣是否也能办报馆,宣扬圣人经义?”听完,众臣顿时安静了下来,心中猜测李世民会不会同意。如果李世民同意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可以办报?家族报纸不用办,但是可以办个商报之类的。对于这个问题,李世民和李泰讨论过。禁止是不可能禁止的,但是可以通过收税的方式让对方无法办下去。百花齐放其实是有好处的,能够提高百姓学字,学习文章的途径。只是内容需要审核,不能随便乱发。想到这,李世民开口道。“大唐从不因言论获罪,孔师想要办报,朕以为可行。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朕以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板报的。报纸内容需要经过审核,不能让大唐百姓遭受蒙骗和蛊惑。”说完,李世民将目光扫视了台下的文武百官问道。“众爱卿以为如何?”文物百官听到李世民的发问,开始讨论了起来。“陛下同意了,只是内容要经过审核?”“审核通过与否,还不是在陛下一句话的事。”“不过我们是不是也能办报?”“我等又不是那散布天下,天天念着君臣的学子,办报对我等并无利。”“还是让那孔颖达身先士卒,我等观望些时日在报不迟。”众臣交头接耳交,权衡利弊之后,觉得还是保持观望的态度。迅速想明白后,众臣异口同声的说道:“臣以为此举英明。”乘着所有人都同意,李世民宣布到。“朕便给与孔师办儒报的资格。同时,将此前魏征所办的报归为国报,划拨到礼部之下。支持收入皆交于国库····”孔颖达虽然没能打消李世民办报的念头。但是自己也获得了办报纸的资格,也算是安慰。只是其中审核十分严格,还要和正常的商铺一样交税。但想着魏征能够五厘钱印出报纸,自己也应该也能做到。“臣叩谢陛下。”看着孔颖达稍稍缓和的脸色,李泰不有的好笑。办报纸不难,但要做到这么低的成本,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报馆的事情终于给确定了下来。有了相关法律,以及审核的相关制度,算是礼部正式的机构—报馆、发行的乃是《国报》。“免礼。”李世民目光示意李泰留下,开口问道。“若无要是,那边退朝~”“恭送陛下!”众人齐齐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