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数理化三院
“怎么样?”李世民转头目光期待的问着李泰。“额~”李泰眼角抽搐,沉吟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世民非常爱好书法,尤其爱好王羲之,同时也写过很多诗。只是水平并不高,属于人菜瘾大的那种。这首诗明显···很菜。“妙~”李泰想了思索了片刻,说到。“妙???”李世民有些不解。“妙不可言呐···”李泰撇过头去,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显了。“不可言??”李世民的脸瞬间黑了,秒懂了李泰的意思。场面顿时就冷了下来。最后还是李世民转移话题道:“高炉对大唐极其重要,皇儿可有什么想要的??”这是要给自己赏赐吧!至于赏赐这李泰早就想好了,可以趁这个时候建立物理学院和数学院。李泰说着自己的打算:“儿臣想建立物理学院和数学院。”李世民一听,眉头皱了皱,脚步不由得放缓。这两个院从没听过,他只听说化学院,或许这两个和化学院差不多??李世民猜测到:“哦?物理学院和数学院?这两个院是做什么的?是缺少人手,还是缺少钱粮?”面对李世民猜测,李泰正了正脸色,严肃认真的解释道。“数学,物理,化学,乃是科学下的分支之一,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号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真是豪言壮语,要知道天下这么大,学好这数理化就能走遍天下?这也牛皮也吹得太大了。李世民听了,感觉很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化学院有了水泥和琉璃,居然还能排在最后!!他刚想开口,李泰又开口说道。“儿臣想让那袁客师做数学院的院长。同时,杨思齐以及一众工匠做那物理学院的院长。”袁客师,杨思齐和工匠?李世民眉头紧蹙了起来。袁客师现在挂的是一个闲职,掌管祭祀之类的事情。调走他其实没太大的影响,祭祀这种事随便换个人都能做。但是这个杨思齐以及这一群工匠就不同了。虽然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没有变化,但现在他们可是修建了高炉,参与了炼铁的熟练工匠!!这要是抽走了,这高炉谁来掌管?修建更多的高炉派谁去修建?这对自己的影响就大了去了。想到这,李世民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有些不情愿的开口说道:“皇儿。那杨思齐虽是工匠,但朕还得靠着他多修建几个高炉。皇儿可否换一个人?”换一个人?看着商量语气的李世民,李泰感到有些为难。杨思齐有经验,李世民不想放人,这倒是没有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可是,李泰实在是不想放弃杨思齐。因为杨思齐是唐朝最顶尖的天才。天才到了两前年后没人敢相信的地步。他竟然唐朝时期能够造出机器人!!(有人读者觉得夸张,但实际上是真的。《资治通鉴》:工部尚书段纶奏征巧工杨思齐,上令试之。纶使先造傀儡。上曰:“得巧工庶供国事,卿令先造戏具,岂百工相戒无作淫巧之意邪!“乃削纶阶。)这样能造出机器人的天才,你让他去做一个管理高炉的工匠,真是暴殄天物啊!说什么也不能放弃,必须争取过来!!李泰想到这,下定了决心,对着李世民说道。“儿臣以为,可以用张鸦九替代杨思齐,让张鸦九掌管和修建这个高炉。父皇以为如何?”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有些意动。李泰乘胜追击道。“而张鸦九擅长铸剑,还是铸剑名家。父皇要铸造兵器和铠甲,让张鸦九来掌管高炉和修建高炉在合适不过了。在李二心里,张鸦九是个铸剑名家,而杨思齐这是一个不务正业鼓捣傀儡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李二派的是杨思齐而不是张鸦九.纯粹是杨思齐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没有张鸦九重。只是如今杨思齐成了高炉熟练工,李世民有些舍不得。一旦让张鸦九也成为高炉熟练工,再加上张鸦九铸剑名家的身份,那李世民肯定会选择张鸦九。果不其然,李世民听完李泰的话同意到道。“既然皇儿执意,那边让张鸦九来代替杨思齐掌管高炉吧!”“儿臣谢过父皇。”李泰松了一口气,李二总算是同意了,这个人才总算是被自己给争取到了。有了杨思齐,这物理学院才算是真正的有了灵魂。这么一来科学院就有了三大院,化学院,物理学院,数学院。有了这三院,科技树将会以恐怖的速度生长。“皇儿满意就行。”李世民不在意的说道,话锋一转道:“皇儿有此等贡献,就这个朕觉得不够。”“嗯?”李泰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储。虽然满朝文武都认可了皇儿,但终归是名不正言不顺。元朔(元旦)之日,朕便将皇儿立为太子。那时皇儿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也省的那孔颖达指指点点,落人口舌。至于那李承乾和李治,朕会让他们安分的,若是皇儿觉得不妥,朕会将他们发配到黔州。皇儿,觉得此事如何?”李泰一愣,脑子有些乱。没想到因为高炉这事,李世民觉得元旦立自己为太子,而且还能决定李承乾和李治是否发配到黔州。良久,李泰看着李世民的眼神,目光中只有平淡。不知道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一时兴起,什么也看不出。李泰想了想说道:“黔州山高路远,路途坎坷,还是算了吧!”对于李承乾和李治,李泰觉得他们已经对自己造成不了什么威胁了。“嗯,此事便这么定了!”李世民欣慰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寒风吹过,李泰连忙进了屋,心中多少带着激动和兴奋。这可是太子,自己心心念念了好几年的太子之位啊。想到这,李泰有些睡不着了。而李世民业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李承乾和李治大概是不会找死的,这点李世民很放心。令他睡不着的是高炉的产量,高的离谱。以往好几个月才能铸造一把唐刀,如今一天能炼出三千斤的铁。这是多么恐怖的效率啊!一想到这,他就睡不着的,起床问着御林军:“天色亮了么?”而御林军则如实的回答道:“天还黑着。”“那雪停了么?”“雪已经停了”李世民重复了许多次,愣是没睡着,干脆不睡了。找来了一只鹅毛笔,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字,但一用力‘啪’鹅毛被折断了。李世民摇了摇头,这东西根本使不上用太大的力气。他叹了一口气,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变化,只能找来一根毛笔,开始临摹。不知过了多久,天亮了。“陛下,天亮了!!”御林军提醒有些犯迷糊的李世民到。“天亮了!!!”李世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赶忙对着御林军说道:“快,去叫醒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