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章 下岗?那就再就业
    电话那头,陈新中还在机器轰鸣声中大喊着什么。

    张勤已经听不清了。

    她缓缓放下听筒,整个屋子安静得能听到窗外落雪的声音。

    刘赛男、李师傅、张建军、林文静,四个人,全都紧紧地看着她的每一个表情,细节。

    “勤勤……”李师傅的嘴唇动了动,声音沙哑。

    张勤的目光转向他。

    “李师傅。”

    “您回去,问问那些下岗的叔叔阿姨们。”

    “愿意去深市的,有多少人,先去您那儿报个名。”

    “报名的时候,麻烦您帮忙记一下。”

    张勤看着李师傅,认真的说道:“记清楚,他们每个人,以前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特长。是钳工,是焊工,还是电工,技术等级是多少。”

    “我们这边……再想办法对接。”

    话音刚落。

    “哐当!”

    李师傅激动地站起来,身后的椅子被他撞翻在地板上。

    他却毫无知觉,往前踉跄了两步,浑身都在抖,看着张勤,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旁边的刘赛男“啊”了一声,捂住了嘴,眼泪直接就滚了下来。

    她冲过来,一把抓住张勤的手。

    “勤勤……真的?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有活干了?”

    “嗯。”张勤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看着自己这位杀伐果断的恩师,此刻泪流满面,心里也堵得难受。

    “刘老师,您别哭。”

    “我……我不哭……”刘赛男用手背胡乱抹着眼泪,可那泪水怎么也止不住,“我这是……高兴!”

    “太好了……太好了!”李师傅也回过神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有活路了……他们有活路了!”

    他一把抓住张建军的胳膊,激动得满脸通红。

    “建军!你……你养了个好闺女!你养了个好闺女啊!”

    张建军和林文静还愣着,被李师傅这么一摇,才反应过来。

    林文静看着女儿,又看看激动得不成样子的刘赛男夫妇,眼圈也红了。

    “刘老师,李师傅,快坐下。”她赶紧扶着刘赛男坐好,“这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对对对,好事!”张建军也咧开嘴,“走,吃饭!今天必须好好喝一杯!”

    他转身就要去厨房拿酒。

    “不吃了!不吃了!”

    李师傅一把拉住他。

    “我们现在就回去!一刻都等不了!”

    刘赛男也站了起来,擦干了眼泪,脸上是前所未有的神采。

    “对!我们现在就得走!”

    “厂里那些人,都快被逼疯了!我们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这比过年还重要!”

    任凭张建军和林文静怎么劝,两人就是不肯留下。

    那股子急切,那种恨不得立刻飞回厂里的劲头,让屋里所有人都动容。

    最后,张建军和张建国,一路把他们送到了车站。

    看着刘赛男夫妇急匆匆消失在风雪里的背影,张建军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叫什么事儿啊……”

    ————————

    接下来的两天,家里电话就没停过。

    全是李师傅打来的。

    第一天下午。

    “勤勤!三十个了!已经有三十个人报名了!”

    第二天上午。

    “八十个了!我这儿的本子都快记不下了!好多人都是听着信儿,从几十里外的家属区跑过来的!”

    第二天晚上。

    “一百五十个了!勤勤!还有人往这儿赶!他们问,什么时候能走?!”

    李师傅的声音里,全是吼出来的兴奋。

    张勤能想象到,那个小小的传达室里,挤满了怎样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

    到了第三天。

    陈新中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

    “张顾问啊!我可算把你的电话打通了!”

    陈新中在那头咆哮。

    “算出来了!我跟老许,还有施工队那帮人,熬了两个通宵算出来了!”

    “缺口太大了!”

    “不算那些搞科研、搞管理的,光是工地上,能立刻上岗的技术工人,我们就缺三千个!三千个!!”

    “这还不算后期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的!”

    张勤静静地听着。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陈新中喘了口气,“我们商量了一下,第一批,先来两百个。”

    “都是熟练工,来了就能干活。先把工地上那些临时的宿舍区、食堂、澡堂,全都建起来,标准要高!”

    “等安顿好了,后面的人再分四批,陆续过来!”

    “好。”张勤应了一声。

    “就这么定了!你那边人什么时候能到?”陈新中问道。

    “我马上联系。”

    挂了电话,张勤没有片刻耽搁,立刻拨通了李师傅家的号码。

    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接起,显然对方一直在等着。

    “勤勤?”

    “李师傅,是我。”

    “怎么样了?”李师傅的声音很紧张。

    “第一批,两百个名额。现在报名有多少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百八十五个!”李师傅脱口而出,“都是有家有口的,技术最扎实的那批!我按你说的,把他们的工种、级别,都记下来了!”

    一百八十五个。

    和两百个的名额,几乎完美契合。

    “好。”张勤心里有了底,“李师傅,我给您一个深市的电话号码,您记一下。”

    她把华夏之光南方分公司负责招聘的部门电话,报了一遍。

    “您让大家伙儿选个代表,直接跟这个号码联系。就说是我介绍的,他们知道怎么安排。”

    “哎!好!好!”李师傅激动地应着。

    张勤语气变得郑重。

    “李师傅,还有件事,您得跟大家说清楚。”

    “你说!”

    “我只能帮他们到这儿。路,我已经给他们铺到脚下了。但是,能不能走好,以后能在深市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就得靠他们自己去拼,去闯。”

    “我明白!我明白!”李师傅的声音无比坚定,“勤勤,你放心!我们都是钢铁厂出来的工人,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身力气,不怕吃苦!只要给机会,我们就能干出个样来!”

    “那就好。”

    挂了电话,张勤靠在椅子上,吐出一口气。

    一百八十五人,对一个几万人的大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而且,天工科技城需要的,也不止钢铁厂的工人。

    她想了几秒,再次拿起电话,拨给了H省华夏之光的负责人王慧。

    “喂?您好哪位?”

    “王总,是我,张勤。有件事需要你们人力资源部去做。”

    “张顾问您说。”

    “立刻整理一份详细的招聘需求,需要多少人,什么工种,技术要求,薪资待遇,全都写清楚。”

    “然后,以华夏之光和天工科技城项目组的联合名义,把报告直接递交到H省劳动人才中心。”

    电话那头的王慧愣了一下。

    “递交到省里?为什么?”

    “王总。”张勤的声音很平静,“几千人的大规模招聘,靠我们自己太慢。让官方出面,在全省宣传,让所有想找出路的人,都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们招人,也替省里解决就业压力。”

    “这是双赢。”

    王慧那边沉默了十几秒。

    然后,是一声大笑。

    “高!还是张顾问您高!”

    接下来的一星期,张勤成了家里的电话接线员。

    她每天都要跟深市、李师傅、省人才中心通好几个电话,协调各种细节。

    终于,在假期快结束时,所有事都上了正轨。

    第一批一百八十五名工人,已经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省人才中心也成立了专项对接小组,招聘信息铺天盖地散了出去。

    忙完这一切,张勤才发现,明天就开学了。

    她看着行李箱里,那些几乎没动过的专业书,按了按太阳穴。

    这个假期,过得可真实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