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9章 代号“影子”!国家为她配备的。
    张勤的手里的笔没有停。

    【海湾战争:一场信息化降维打击。我们的军队,必须从这场战争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亚洲金融风暴:看不见的战场,同样致命。必须提前建立防火墙。】

    【互联网泡沫与崛起:这不是技术,这是新的世界。必须拥有自己的底层架构、自己的标准、自己的声音。】

    她写得飞快。

    从材料科学,到生物技术。

    从国际外交,到地缘政治。

    从南联盟的火光,到911的双塔。

    她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另一个时空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

    她写得越冷静,手就抖得越厉害。

    天,渐渐亮了。

    当最后一缕晨光刺破窗帘,在书桌上投下一道光斑时,张勤终于停笔。

    厚厚一叠报告纸,写满大半。

    她没有检查,也没有修改。

    她抽出最后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我来自的未来,已因我的存在而成为变量。此报告仅为‘原有历史轨迹’的参考,所有推演,都必须考虑蝴蝶效应带来的未知风险。】

    这是她作为一个科学家,最后的严谨。

    她不是神。

    她只是一个提前拿到考卷,并且想改写答案的考生。

    写完,她静坐了一个小时。

    最后,她将报告纸整理好,放进牛皮纸文件袋,用蜡封好。

    然后,她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郭院士的号码。

    “郭老。”

    “是我。”

    “报告,我写完了。”

    电话那头只有电流的微弱的声音。

    许久。

    “……我马上过去。”

    十分钟后。

    郭院士一个人来了。

    他推开门,看到张勤站在窗边,一夜未眠,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桌上,那个文件袋安静地躺着。

    郭院士走过去,看着那个文件袋,没有伸手。

    “孩子……”他的嗓子哑得厉害,“辛苦你了。”

    张勤摇了摇头。

    她拿起文件袋,双手递到郭院士面前。

    “郭老。”

    郭院士伸出手,指尖在半空停了半秒,才郑重地接了过来。

    “我的任务,完成了。”张勤看着他。

    “现在,请让我归队。”

    归队。

    回到那个属于工程师169号的战场。

    回到那些公式、数据和风洞模型里去。

    她不想再当什么“先知”。

    她只想当一个工程师。

    郭院士看着她眼底的请求,心口一紧。

    他重重点头。

    “好。”

    他拿着文件袋,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他又停下,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

    “小张,组织……不会让你失望。”

    门,关上了。

    张勤吐出一口浊气,身体一软,靠着墙壁坐下。

    她闭上眼。

    脑子里那些沉重的未来,终于退去。

    只剩下“利剑”那条S型进气道曲线。

    她回来了。

    ————————

    同一时间。

    那间没有任何标识的合金门会议室。

    那份由张勤亲手写就的报告,被复印了数份,摆在每一个与会者面前。

    没有人说话。

    只有翻动纸页的“沙沙”声,和一声比一声沉重的呼吸。

    首长看得很慢,很仔细。

    每一个字,他都反复咀嚼。

    当他看到“银河号”那几句描述时,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许久没动。

    一个小时后。

    所有人都看完了。

    每个人都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那份报告,不是地图。

    是一部写满了屈辱和血泪的,华夏未来三十年的预告史。

    “这份东西……”

    许久,首长终于开口。

    “是国运,也是枷锁。”

    他扫视全场。

    “她把答案给了我们。但怎么抄,抄了之后会引发什么后果,她也不知道。”

    郭院士旁边的一位老人,一拳砸在桌上。

    “不管怎么样!大使馆的悲剧,绝不能再发生!这一切切,绝不能再重演!”

    “对!”另一位老人接话,“既然知道了他们要出什么牌,我们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可是,”一位主管经济的领导眉心紧锁,“这份报告里提到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有后面的‘互联网泡沫’,这些都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首长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来,“这份报告,从今天起,列为国家最高机密。”

    “知晓范围,仅限于今天在座的各位。任何人,不得打听,不得查阅,不得讨论。”

    “是!”

    “第二,”首长看向郭院士,“张勤同志那边,她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利剑’上。她是一个科学家,不是一个战略家。我们不能让她一个人,背负起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在桌上点了点。

    “她脑子里的东西,决定了她不能只当一个科学家。”

    “但我们的任务,就是必须让她只当一个科学家。”

    “明白我的意思吗?”

    在场的人都懂了。

    他们需要她的未来。

    但他们必须保护她,让她能心无旁骛。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信使’。”首长说出了他的决定。

    “一个专门负责和她对接,记录下她所有关于未来的想法、预警和建议的人。”

    “这个人,必须绝对忠诚,能力超群,心思缜密,还要懂得如何照顾和引导她。”

    “这个人,将是除了我们之外,唯一一个知道这些存在的人。”

    会议室里,众人开始思索。

    这个人选,太重要了。

    这时,一位主管情报的领导抬起头。

    “首长,我这里,有一个人选。”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他身上。

    他吐出一个名字。

    “汪淑英。”

    “三十七岁。总参三部特情人员,代号‘影子’。”

    “她在海外执行了十五年绝密任务,精通六国语言,心理学专家,伪装大师。”

    “履历完美,从未失手。对国家的忠诚,毋庸置疑。”

    他补充了一句。

    “最重要的是,她是个女人。心细,有耐心。由她去负责张勤同志的生活起居和信息记录,最合适不过。”

    说完他拿起会议室的内部电话申请了汪淑英的档案。

    半小时后,首长拿起那份关于汪淑英的绝密档案,翻了几页。

    许久。

    他合上档案。

    “就她了。”

    “立刻把她从海外调回来。”

    “告诉她,国家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