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2章 罗照临:它不是飞机,它是我媳妇!
    时间,来到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底。

    八个月。

    张勤在基地里,待了整整八个月。

    这八个月,她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

    这天深夜。

    警报再次划破基地的宁静。

    最高级别的紧急召集令。

    张勤从仿真模型中抬起头,和实验室里所有人一起,冲向一号报告厅。

    巨大的幕布上,不再是F-117的照片。

    是画质粗糙、布满雪花点的战地录像。

    夜空中,一个灰色的、棱角分明的战机,无声地滑过。

    地面上,火光冲天。

    “巴拿马。”

    郭院士站在台前继续说到。

    “十二月二十号,代号‘正义事业’的军事行动。”

    “F-117,第一次投入实战。”

    “它们像幽灵一样,瘫痪了巴拿马的全部防空系统。对方的雷达,从头到尾,都是瞎子。”

    报告厅里,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个视频。

    如果说,八个月前,他们看到F-117的照片,是震惊和愤怒。

    那么现在,看着它在实战中展现出的恐怖统治力,所有人的心里,只剩下冰冷的寒意。

    那份报告。

    张勤写下的那份报告里,清清楚楚地写着:【海湾战争之前,F-117将在局部冲突中进行实战测试,以验证其作战效能。】

    它发生了。

    一字不差。

    “还有一件事。”

    郭院士的声音更沉了。

    幕布上的画面切换。

    一群人,正拿着锤子,疯狂地砸着一堵墙。

    柏林墙。

    “北方的巨熊,快撑不住了。”

    郭院士说完,走下台。

    没有人再需要动员。

    那份报告,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

    他们不是在研发一款新飞机。

    他们是在和已经写好的剧本,抢时间。

    ——————————

    制造的难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γ-TiAl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这种只存在于张勤理论中的材料,当它真的被研究所的专家们烧结出来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它又脆又硬,像一块陶瓷。

    常规的切削、锻压,对它完全无效。

    “裂了!又裂了!”

    发动机实验车间里,罗毅看着涡轮叶片毛坯上那道刺眼的裂纹,一拳砸在桌子上。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五次失败。

    整个团队几十个人,熬得眼睛通红,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罗总师。”

    张勤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手里拿着资料。

    “问题不在加工。”

    她走到那块报废的毛坯前,指着裂纹的边缘。

    “是退火工艺的冷却曲线不对。”

    她将资料递过去。

    “从1300度降到900度,冷却速率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分钟1.5度。误差不能超过0.1。”

    “我们现在的设备,做不到这么精准的控制!”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喊道。

    “那就改造设备。”

    张勤的语气,不容置疑。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三天,我要看到符合要求的叶片。”

    她说完,转身离开。

    罗毅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资料。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身后那群快要垮掉的年轻人,吼了一声。

    “都愣着干什么!干活!”

    三天后。

    第一片完美无瑕的涡轮叶片,诞生了。

    当它被安装进发动机核心机,成功在1250度的高温下,稳定运转超过三十分钟时。

    整个车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罗毅,一个快五十多岁的男人,抱着那台还在发烫的核心机,嚎啕大哭。

    有了第一片,就有第二片。

    有了发动机,就有了一切。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深夜。

    在无数工程师的日夜奋战下,那架承载了太多希望的灰色怪鸟,终于在灯火通明的总装车间里,露出了它的真容。

    它和F-117完全不同。

    没有那些笨拙的平面拼接。

    它的整个机身,由平滑的曲面构成,从机头到机翼,再到尾翼,完美地融为一体。

    那条S型的进气道,像一道优雅的伤疤,刻在机身两侧。

    它不像一个工业品。

    它像一个艺术品。

    “它应该叫什么?”

    郭院士看着眼前的杰作,声音都在抖。

    张勤沉默了片刻。

    “它没有名字。”

    “只有一个代号。”

    “‘利剑’。”

    ————————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年度的最后一天。

    西北,0674基地。

    天空是纯净的蓝色,一碧如洗。

    巨大的机库门缓缓打开。

    那架通体漆灰的“利剑”,被牵引车缓缓拖出,停在跑道上。

    阳光照在它灰色的蒙皮上,没有反射出任何光泽,所有的光线,都被它吞噬了。

    一群穿着飞行服的男人,站在不远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是全空军最顶尖的试飞员。

    每一个,都是在天上舔过死神镰刀的王牌。

    为首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他个子很高,站姿松垮,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一脸的桀骜不驯。

    他叫罗照临。

    空军最年轻的特级飞行员。

    飞过所有现役机型,无一失手。

    “头儿,这就是那架‘宝贝’?”

    罗照临用下巴指了指远处的灰鸟,对身边的老团长说。

    “闭嘴!”老团长瞪了他一眼,“叫它国之重器!”

    “嘿,在我手里,再重的器,也是宝贝。”

    罗照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他绕着“利剑”走了一圈。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蒙皮。

    “真滑。”

    他喃喃自语。

    然后,他走到机头下方,抬头看着那暗金色的座舱盖。

    他脸上的玩世不恭瞬间消失,眼神瞬间盯住座舱盖。

    控制塔里,所有人都紧张、激动。

    郭院士、罗毅,所有项目的总师,全都站着。

    张勤站在最前面,看着屏幕上传回的各项数据。

    一切正常。

    “169号。”郭院士的声音激动,“可以开始了吗?”

    张勤拿起通话器。

    “‘利剑’,我是塔台。检查你的系统。”

    “‘利剑’收到。”罗照临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清晰,还带着一丝兴奋,“系统自检完毕,一切正常。请求起飞。”

    张勤看了一眼屏幕。

    所有参数,都是绿色。

    她深吸一口气。

    “批准起飞。”

    跑道上。

    罗照临深吸一口气,将油门推杆,缓缓推到最大。

    没有想象中震耳欲聋的轰鸣。

    只有两股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的嗡嗡声。

    灰色的“利剑”,开始滑跑。

    加速。

    再加速。

    塔台里,所有人都盯着屏幕上的发动机转速。

    突然。

    罗照临轻拉操纵杆。

    那架灰色的怪鸟,以一个极其优雅的姿态,机头轻扬。

    离地了。

    它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片湛蓝的天空。

    “我的天……”

    塔台里,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梦呓般的惊呼。

    太安静了。

    也太快了。

    屏幕上,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带着哭腔。

    “报告!地面雷达……无法锁定!重复,无法锁定!”

    “它消失了!”

    天空中。

    罗照临感觉自己不是在驾驶飞机。

    他感觉自己,和这架飞机,融为了一体。

    他只是想了一下。

    飞机就已经做出了动作。

    平滑,精准,毫不拖泥带水。

    “塔台,我是‘利剑’。”

    罗照临的声音,带着兴奋和激动。

    “它……它不只是飞机。”

    他猛地一推操纵杆,做出一个大过载的机动。

    飞机瞬间响应。

    他甚至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半小时后。

    按照计划,完成了所有基础测试科目的“利剑”,以一个完美的姿态,轻盈地落在跑道上。

    减速伞打开。

    飞机稳稳停住。

    塔台里,先是持续了三秒的安静。

    随即,不知是谁吼了一声:“成功了!”

    整个控制室瞬间被引爆。

    有人把手里的记录板狠狠扔向空中,更多的人在与身边的同事用力拥抱,怒吼!

    郭院士猛地转身,和罗毅紧紧抱在一起,两个老人肩膀剧烈地抖动,谁也说不出一句话。

    张勤看着屏幕上那个静止的灰色轮廓,身体晃了一下,被身后的汪淑英扶住。

    她吐出一口气,转身,准备下楼。

    就在这时。

    “利剑”的座舱盖弹开。

    罗照临缓冲了二十分钟,等梯子车过来,解开安全带,从两米多高的驾驶舱里下来。

    他落地一个翻滚,爬起来就朝着控制塔的方向狂奔。

    所有人都愣住了。

    “拦住他!”老团长在塔台里急得大吼。

    可晚了。

    张勤和郭院士刚走出控制塔,罗照临就像颗炮弹一样冲到跟前。

    他眼里没有别人。

    郭院士伸出的手停在半空。

    罗毅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罗照临直接冲到张勤面前,停下。

    他胸膛剧烈起伏,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

    他盯着张勤。

    “是你?”他的声音又干又哑。

    张勤被他盯得退了半步,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量产?!”他往前逼近一步,吼了出来。

    他指着身后那架灰色的“利剑”,声音里带着哭腔。

    “它不是飞机!它是我媳妇儿!”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