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爱恨情仇下的悲鸣儿1
    …

    “夫君,夜深了,该歇息了。”

    柔婉的声音入耳,萧辰混沌的意识骤然回笼,带着几分茫然睁开双眼。

    “这么劲爆吗,上来就要求双排匹配?”

    屋内红烛高燃,满室喜庆的暖光。

    他低头望去,只见身上穿着一身大红喜袍。

    身侧的床边端坐着一位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子。

    朱红盖头垂落,遮住了她的容颜,却掩不住那玲珑有致的婀娜曲线。

    肩颈纤细,腰肢盈盈一握,裙摆下露出的绣花鞋尖精致小巧,端的是一副绝代佳人的轮廓。

    “这是…洞房花烛夜?”

    萧辰心中掠过一丝诧异,可下一秒,眉心骤然蹙起,“不对,有妖气!”

    这妖气极淡,若有似无地缠绕在新娘身上,寻常修士根本无从察觉,却逃不过他的神魂感知。

    “有趣。”

    萧辰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难道我这新嫁娘,就是此次任务的boss?”

    随即他心神一动。“记忆来!”

    刹那间,原主的人生影片在脑海中快进×∝播放。

    原主生得眉目清秀,待人诚恳,从小自带一股温和之气。

    然命途多舛,自幼父母双亡。

    无依无靠的他,幸得姐夫收留。

    入姐夫的药铺当了学徒,一待便是数年。

    他身无长物,唯一算的上的便是父母留下的小破屋,以及在药铺里耳濡目染学来的些微识药、抓药的粗浅本事。

    在药铺当学徒的日子里,原主算不上天资聪颖,却足够勤勉。

    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打扫药铺、整理药柜。

    跟着姐夫辨认各类药材的形态、气味,熟记它们的功效与禁忌,也偶尔能在姐夫给人抓药时搭把手。

    只是姐夫医术有限,且多忙于生计。

    未曾系统传授他望闻问切的真本事。

    他对药理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

    这年春末,山上药材长势正好,原主按姐夫吩咐上山采药。

    行至深山一处陡坡时。

    意外发现一名倒在草丛中的道士,道士衣衫染血,气息微弱。

    正是太平观的张师道。

    原主虽出身微末,却有一副菩萨心肠。

    当即放弃采药,小心翼翼将张师道扶起。

    用随身携带的草药简单处理伤口后。

    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背下山,安置在自己小破屋里。

    接下来的日子,原主一边在药铺当学徒,一边挤时间照顾张师道。

    他每日熬煮稀粥、煎制草药,悉心照料道士的饮食起居。

    闲暇时,两人便坐在一起聊天。

    原主说起自己想学好医术、帮人解除病痛的心愿。

    张师道则谈及道家“济世救人”的理念。

    一人心怀“悬壶济世”的朴素向往。

    一人秉持“济世救人”的大道追求。

    观点相合,心性相投,竟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

    待张师道伤势痊愈,他见原主穷困潦倒,也不好意思多住。

    暗中留下些许银两后,便提出需回太平观复命。

    原主亲自送他至山下,两人执手道别,言语间满是珍重,约定日后若有机会再相见。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同年七夕。

    这天原主收工后,在河边散步,偶遇一位身着青衫、面容俊朗的“少年郎”。

    一番交谈下来,他只觉对方谈吐不凡、见识独到。

    两人相谈甚欢,彼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几日,两人又多次偶遇,接触渐多。

    原主渐渐发现“少年郎”眉宇间藏着几分女子的柔美。

    细问之下才知,对方是邻城富商之女沈清幽。

    因厌倦深闺束缚,才女扮男装出来散心。

    知晓真相的原主又惊又喜。

    惊的是对方的女儿身份。

    喜的是这段时日的相处,他早已对沈清幽心生好感。

    而沈清幽也被原主的真诚、善良与那份对生活的韧劲所吸引。

    两人暗生情愫,私定终身。

    沈清幽告知原主,她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原主心中黯然神伤,不过心中也明白。

    一个是身家丰厚、才貌双全的富家千金。

    一个是父母双亡、一无所有的药铺学徒。

    门不当户不对,任谁看都是“天方夜谭”。

    可没想到沈清幽心意已决。

    两人历经一年多的煎熬,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为了和原主在一起,她不惜与家里决裂。

    结婚后,沈清幽更是变卖了自己的嫁妆。

    拿出所有钱财,在镇上为原主开了一间名为“草安堂”的药铺,想帮他实现“悬壶济世”的梦想。

    这让原主感动不已,直呼上辈子不知道修了什么福。

    药铺开业那天,原主既激动又忐忑。

    他在姐夫药铺当了几年学徒,总觉得自己识得几副方剂、能辨些药材,坐堂问诊应当不成问题。

    可真当第一位病人上门,他拿起脉枕,学着姐夫的样子望闻问切时。

    却慌了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满心只剩下心虚与不安。

    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明白,学医并非“识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那么简单。

    那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与系统的钻研,绝非自己这点“半吊子”水平能胜任的。

    就在原主手足无措之际。

    娘子沈清幽撸起袖子坐堂问诊,三剂药下去,连咳一个月的吴员外都能下地走动了。

    自此,沈清幽成了“草安堂”的主心骨。

    “草安堂”悬壶济世的名声渐渐传开。

    而原主,却成了药铺里的摆设。

    坐堂问诊轮不上他,连他原本能做的抓药活,也被手脚更麻利的药童抢去。

    他每日在药铺里转来转去,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倒落得个清闲。

    可这份“清闲”,在原主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愧疚。

    每天走在街上,听着街坊邻居嚷着萧大夫仁心仁术时,耳根隐隐有些发烫。毕竟药铺里那手能救死扶伤的“回春手”,并不是他。

    他既感激妻子的付出,又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

    只能默默帮着打扫药铺、整理药材,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尽量不给妻子添乱。

    就这样过了两年半。

    原主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与沈清幽的感情愈发深厚。

    就在这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

    …

    (昨天下班回去路上,看到一老头接孙子放学,作业“不小心”掉了。

    这还了得,为了那小孩的学习,主包立刻捡起来追上去还给小孩。

    那小孩高兴的脸都红了,他还咬牙切齿的说了声谢谢。

    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又做了一件好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