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富绅家的长子(完结)
    …

    时间匆匆,直到第二天清晨,天色大亮。

    才有几个胆大包天之徒,互相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摸进了朱府。

    待他们看清里面的景象时,几人如坠冰窟,胆汁都差点吐出来。

    尸骸遍地,血流成河。

    从门房到内堂,从花园到厢房,到处是倒毙的尸体。

    有灾民打扮的,有朱府打手女人的,有穿着捕快公服的。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县令的尸体。

    无一活口!

    眨眼间,这个消息便飞快的传遍了全城。

    举城震惊!

    灾民、朱家人、县令、捕快。

    几乎全部折在了朱府之内!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惨案!

    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着各种可能。

    却怎么想都不觉得会所有人同归于尽。

    这也太巧了,只有话本里敢这么写吧!

    至于昨夜同样遭遇冲击却侥幸存活的萧家。

    众人猜测可能要么萧府破财免灾了。

    要么灾民打不进去,于是决定换一家。

    只是正好选中了朱家。

    而就在众人讨论的时候。

    有反应快的人,想趁乱冲进朱府抢夺财物。

    却发现库房空空如也,所有值钱的东西和囤积的粮食,早已不翼而飞。

    这不由的让人奇怪到底东西什么时候被人运走的。

    总不可能是昨晚所有人不敢进去的时候偷偷从运走的吧。

    可是也没听说有人大规模运粮。

    最终这成了一个悬案!

    …

    另一边,萧府之内。

    经历昨夜惊魂,萧无崖夫妇心有余悸。

    他们虽然庆幸自家逃过一劫,但也彻底寒了心。

    萧无崖当即宣布:“从今日起,我萧家紧闭门户,宁愿花费重金招募可靠护院,也绝不再行施粥之事!这善名,不要也罢!”

    不过,城内少了官府弹压,又刚经历朱家惨案,一时间人心惶惶。

    其他的富绅豪强也坐不住了,他们生怕城外的灾民得知城内空虚,再次酿成大乱。

    那死的可就是他们了。

    无奈之下,几家颇有声望的家族联合起来。

    主动出面组织施粥,勉强稳住城外灾情局面。

    只盼朝廷尽快派遣新任县令前来主持大局。

    …

    半月之后。

    朝廷新任命的县令詹世贵,终于在一千精锐甲士的护卫下。

    带着首批赈灾银两,浩浩荡荡开进了饱经创伤的太白城。

    这位詹县令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下颌留着短须。

    举止间带着一股干练与威严,与前任县令的庸碌贪婪截然不同。

    他入城后并未急于入住县衙,而是立刻巡视灾民安置点,查看城防。

    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城中残余的宵小之辈瞬间收敛。

    不敢再行小偷小摸之举。

    随后,詹世贵为稳定人心,与地方势力豪强建立联系。

    三日后,詹世贵在临时收拾出来的县衙内设下宴席,广邀城内所有有头有脸的富绅豪强。

    目的不言而喻,快速了解灾情,商讨控制灾情的方法以及对这群富绅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

    毕竟只是一些口头上的嘉奖。

    说说而已,又不吃亏。

    只要能快速解决灾情,他詹世贵可以给他们画一辈子的饼。

    不过想来这群富绅也不可能是这般蠢货。

    …

    夜幕降临,县衙大堂灯火通明。

    虽因仓促布置略显简朴,但气氛却格外凝重。

    各位家主皆是正襟危坐,心中惴惴,不知这位手握兵权、气势逼人的新县令意欲何为。

    萧无崖带着长子萧辰赴宴。

    此时的萧辰气息内敛,跟在父亲身后。

    依旧是位如外人所见的那般俊朗书生,丝毫不起眼。

    不多时,宴席开始。

    詹世贵坐在主位,并未过多寒暄,直接举杯,声音洪亮:

    “诸位乡贤,本官詹世贵,奉皇命而来。

    此前城中所遭劫难,本官已大致悉知。

    据巡察卫调查,前任县令玩忽职守,乃至酿成惨祸,实乃国之蠹虫!

    幸得诸位在危难之际,能体察民情,挺身而出,开仓施粥,稳定局面。

    此乃义举,本官代朝廷,代这满城百姓,敬诸位一杯!”

    说罢,詹世贵举杯一饮而尽。

    众人连忙举杯附和,心中稍安。

    詹世贵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萧无崖身上,语气转为温和:

    “萧员外,贵府之事,本官亦深感痛心。

    遭此无妄之灾,损失惨重,乃至无力继续施粥,情有可原,本官深表同情。”

    萧无崖连忙起身,拱手道:“大人言重了,萧某惭愧,未能善始善终。”

    詹世贵摆手示意他坐下,叹道:

    “天灾人祸,非一人之责。

    如今灾民遍地,瘟疫虽暂控,隐患犹在。

    如何妥善安置流民,恢复民生,乃当务之急。

    不知诸位可有良策,助本官一臂之力?”

    席间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豪绅面面相觑,让他们出点钱粮短期施粥尚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要拿出长治久安之策,却都犯了难。

    无非是些“请朝廷多加赈济”、“严控流民入城”的老生常谈。

    这时,萧辰在桌下轻轻碰了碰父亲。

    萧无崖会意,深吸一口气,再次站起身,朗声道:

    “大人,诸位,萧某不才,近日苦思冥想,偶得一法,或可尝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他。

    萧无崖按照萧辰事先在家中书房的提点,清晰陈述:

    “如今流民无所事事,聚集易生乱心,单纯施粥只能解一时之饥,非长久之计。

    萧某以为,或可试行以工代赈之策。”

    “以工代赈?”

    詹世贵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显露出极大兴趣,“萧员外请细言之!”

    “是。”

    萧无崖从容道:“官府可组织青壮流民,以赈灾粮银作为工钱,雇佣他们修缮水利,疏浚河道。

    既可防范未来水患,亦能利用水道运输。

    加固城墙,整饬道路,利于商旅通行,加强城防。

    甚至重建官衙、驿站等公用设施。

    老弱妇孺亦可从事一些编织、清洁等力所能及之工,按劳取酬。”

    他顿了顿,见詹世贵听得专注,继续道:

    “如此,流民得以凭劳力换取生存之资,心中有盼头,自然安分,可免社会动荡之忧。

    大量人力投入建设,城市面貌得以改善,卫生环境好转,亦能有效控制瘟疫蔓延。

    更重要的是,可组织流民开垦城外无主荒地。

    所垦田地,头几年产出可部分抵扣工钱粮种。

    最终田地归入官府名下,形成官田,乃长期之税赋来源。

    此举,既能安民,又能强城,更能为国增赋,可谓一举多得!”

    萧无崖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析透彻,将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娓娓道来。

    话音落下,满堂寂静。

    诸位豪绅先是愕然,随即陷入沉思。

    细想之下,发现此法确实环环相扣,几乎将所有难题都考虑了进去。

    不仅治标,更能治本!他们看向萧无崖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惊异与钦佩。

    没想到这萧无崖还藏着这一手,果然人老成精。

    “妙!妙啊!”

    詹世贵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脸上满是激动与赞赏之色。

    “安民、筑城、垦荒、增赋!萧员外此策,高瞻远瞩,切中要害!

    实乃解此困局之良方!非大才不能为也!”

    他竟离开座位,快步走到萧无崖面前,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对着萧无崖深深一揖到底:

    “本官代城外数千嗷嗷待哺之灾民,代这太白城百姓,亦代朝廷,谢过萧员外献此安邦定国之策!”

    萧无崖吓了一跳,连忙侧身避让,伸手搀扶:

    “大人使不得!折煞萧某了!此乃萧某分内之事!”

    詹世贵直起身,紧紧握住萧无崖的手,目光灼灼:

    “萧员外不必过谦!此策若成,太白城可定,其他城亦可效仿,到时候整个锦州的灾情平定,本官定当具表上奏,为员外请功!”

    萧父连忙双手微微抱拳,语气诚恳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

    “大人这话可折煞在下了!此策能成形,全靠大人您先前召集我们商议时,

    点透了‘赈灾需有序,不可蛮干’的关键,在下不过是顺着大人的思路,稍作补充罢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厅内众人,特意抬高了些声音:

    “再说了,太白城能安稳,全凭大人坐镇统筹,咱们这些做乡绅的,不过是搭把手、出点力。

    真要论功,首功必然是大人的。

    您心系百姓,又有决断力,才能让这法子落地。

    往后若真要上奏,也该以大人为主,在下只求能跟着大人,为平定锦州灾情尽一份力就够了。”

    此话一出,场中所有人无不心服口服。

    同时也都明白,经此一夜,萧家在太白城的地位,将截然不同。

    不仅是因为他们暗中吞并朱家后跃升为首富。

    更因为萧无崖献此奇策,定会获得了新任县令毫无保留的赏识与倚重。

    萧辰坐在父亲身后,静静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

    两个月后。

    在县令詹世贵雷厉风行的推行和严密监督下。

    “以工代赈”之策展现出巨大威力。

    河道被疏通,道路被拓宽,城墙被加固,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

    灾民们有了工作和收入,秩序井然,瘟疫被彻底控制,社会迅速稳定下来。

    而萧家,在萧辰于幕后不动声色的操控下。

    早已将朱家的产业、田地全数消化吸纳,一举占据了太白城近半的田产,财富比灾前暴涨近三倍。

    加之献策之功,深得县令信任。

    萧家明面上的声望与地位,在太白城已是无人能及。

    …

    一年后。

    锦州灾情彻底平定。

    三年后。

    在萧辰的帮助下,萧家成了太白城说一不二的强大势力。

    就连县令都要看萧家的脸色行事。

    二十年后。

    萧家成为锦州第一世家。

    43年后。

    萧父萧母去世。

    50年后。

    萧家成为滑国第一世家。

    80年后。

    萧辰去世!魂归系统空间!

    …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神魂修为恢复亿分之一】

    “宿主,是否开启下一个世界任务。”

    “开启”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