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0章 中原易主,南阳定策
    曹操官渡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瞬间冻结了宛城内外刚刚因解围而升腾的欢庆气氛。那份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此刻正静静摊在郡守府的案几上,墨迹犹新,却重若千钧。每一个字都像淬火的钢针,扎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袁本初...竟败得如此之快?"刘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扶着案几的手指微微发白,尽管竭力维持着宗室威严,但眼中的惊惶却难以完全掩饰。毕竟,那是雄踞河北、带甲百万的袁绍啊!

    高顺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梁柱上,震得屋顶簌簌落尘,他虎目圆睁,声音嘶哑:"曹贼...竟真成了气候!"这位身经百战的悍将,此刻也难掩心中的震动。

    石韬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久久未动,最终化作一声长叹:"中原易主,天下震动。接下来,恐怕就要轮到我们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始终沉默的林凡。

    林凡站在窗前,背影挺拔如松,仿佛与窗外沉沉的暮色融为一体。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目光投向北方那片如今已尽属曹操的广袤天地。官渡之战的结局,他并非没有预料,但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还是超出了他的预计。

    "军师..."刘擎忍不住出声,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依赖。

    林凡缓缓转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这重重迷雾。他没有立即回应众人的焦虑,而是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了许都的位置。

    "曹操胜了,但未必就是我们的末日。"他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官渡一战,曹操虽胜,也是惨胜。袁绍虽败,河北根基尚在,曹操想要彻底平定北方,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的手指向南移动,划过宛城,最终停在襄阳。"此时此刻,最该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刘景升。"

    林凡的分析,如同一道亮光,刺破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军师的意思是..."石韬若有所思。

    "曹操新胜,气势正盛,下一步必是挟大胜之威,震慑四方。荆州富庶,又地处要冲,刘表暗弱,岂能不成为曹操眼中之食?"林凡的指尖在襄阳重重一点,"而我们南阳,恰好处在曹操南下荆州的必经之路上。对曹操而言,我们是钉子;对刘表而言,我们却是屏障。"

    高顺眼睛一亮:"如此说来,刘表反而要倚重我们?"

    "至少在曹操明确南下意图之前,他会极力拉拢,至少是稳住我们。"林凡肯定道,"这便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斩钉截铁:"我们必须利用这个短暂的喘息之机,做三件事。"

    "第一,整军备武,稳固根本。"林凡看向高顺,"高将军,黄祖虽退,但元气未伤。我军连番征战,伤亡不小,新兵居多。接下来,你的首要任务便是整训军队,汰弱留强,尤其是要加紧操练针对骑兵的战术。曹操麾下虎豹骑,绝非黄祖之流可比。"

    "末将明白!"高顺抱拳,眼中燃起斗志,"必在最短时间内,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第二,抚民积谷,充实府库。"林凡转向石韬,"广元兄,南阳新定,民生疲敝。当务之急是减免赋税,鼓励耕织,安抚流民。同时,要暗中加大粮草储备,修缮武库。我们要让南阳,成为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

    石韬郑重点头:"韬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第三,合纵连横,广结外援。"林凡的目光变得深邃,"与江东的盟约只是第一步。我们要派出使者,西结张鲁,南连五溪蛮,哪怕不能得其助,也要令其不与我为敌。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我们要设法与河北的袁尚、袁谭取得联系。"

    "联系二袁?"刘擎有些不解,"他们新遭大败,还能有何作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林凡解释道,"袁氏在河北经营四世,树大根深。二袁虽败,但若得喘息之机,未必不能重整旗鼓。我们不需要他们战胜曹操,只需要他们能在北面牵制曹操的精力,为我们争取时间。"

    一番剖析,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让原本惶惑的众人渐渐安下心来。

    "此外,"林凡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还要给曹操找点'麻烦'。"

    他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可令'暗羽'在许都及中原各地散播流言,就说曹操有意南征荆州,甚至...有意迁都襄阳。"

    "迁都襄阳?"徐凡惊呼,"此计甚毒!若流言传入刘表耳中,只怕他睡觉都不安稳了!"

    "正是要让他不安。"林凡冷笑,"刘表越是不安,就越要倚重我们,也就越不敢在此时与我们翻脸。同时,这流言也能试探曹操的真实意图。"

    计议已定,整个南阳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南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建设期。

    军营中,喊杀震天。高顺按照林凡的指示,将老兵与新兵混编,以老带新,日夜操练。特别是针对骑兵的防御,设置了大量的陷马坑、拒马枪,演练了密集枪阵、弩箭轮射等战术。高顺甚至亲自示范,如何用长枪挑落高速冲锋的骑兵,其悍勇之姿,极大地激励了士卒。

    田野里,一片繁忙。在石韬的主持下,官府不仅减免了本年的三成赋税,还借贷种子、农具给贫困农户。新颁布的《劝农令》明确奖励垦荒,吸引了大量流民定居。宛城周边的荒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开垦出来,种上了粟米和冬麦。

    郡守府内,文书往来不绝。派往汉中的使者带回了张鲁暧昧的回应,虽未明确结盟,但承诺互不侵犯。前往武陵的使者则与当地的五溪蛮酋长达成了贸易协议,用盐铁换取他们的特产,初步建立了联系。最艰难的是联系河北二袁的使者,屡经周折,才终于通过黑山贼张燕的渠道,将密信送到了袁尚手中。

    与此同时,"暗羽"散布的"曹操欲迁都襄阳"的流言,果然在荆州引起了轩然大波。

    襄阳州牧府内,刘表气得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曹孟德!安敢如此欺我!"

    蒯越、蒯良等谋士也是忧心忡忡。"主公,流言虽未必属实,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曹操新破袁绍,气焰正盛,不可不防啊!"

    "那你们说该如何?"刘表烦躁地问。

    "当务之急,是稳住北疆。"蒯越道,"林凡虽桀骜,但其据守南阳,确是荆州屏障。不如...暂且安抚,令其为我所用。"

    刘表沉默良久,终于不情愿地点头。很快,一道"嘉奖"刘擎、林凡"保境安民之功"的诏令,连同一批"劳军"的粮草,便送到了宛城。

    宛城上下,对此心照不宣。林凡更是顺势上书,"感激"刘表"信任",并表示必当"竭尽全力,拱卫北疆",同时"委婉"地提出,南阳经过战火,军械粮草仍有不足,"恳请"州牧府继续支援。

    就在这看似平稳的过渡期,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雨夜,悄然来到了宛城。

    "你说谁?"林凡听到亲卫禀报,眉头微蹙。

    "来人自称是故太尉曹嵩的旧部,有要事求见军师。"

    曹嵩?曹操的父亲?林凡心中一动。"带他进来。"

    来人是一个四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浑身被雨水湿透,显得颇为狼狈,但眼神却十分清明。他见到林凡,恭敬行礼:"在下李休,拜见林军师。"

    "李先生不必多礼。"林凡示意他坐下,"不知先生冒雨前来,所为何事?"

    李休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封有些年头的书信。"此乃故太尉曹公嵩,生前写给在下的一封私信。曹公对在下有知遇之恩,临终前曾嘱托,若日后曹氏子孙有难,可凭此信相助。"

    林凡接过书信,快速浏览。信的内容并无特别,只是寻常的问候和勉励,落款确是曹嵩的印章。但他心中已然明了,此人此来,绝非报恩那么简单。

    "先生之意是?"

    李休压低声音:"军师明鉴。曹司空(曹操)虽雄才大略,然其性多疑,御下严苛。官渡之后,许都城内,已是暗流涌动。荀彧、孔融等汉室老臣,对司空...颇有微词。"

    林凡眼中精光一闪,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在下不才,愿为军师在许都奔走,联络对曹司空不满之士,以为内应。"李休道,"只求他日...若事有可为,军师能保全曹氏一丝血脉。"

    这是一个诱人至极的提议,也是一个危险至极的陷阱。林凡沉默片刻,缓缓道:"先生高义,林凡佩服。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他命人安排李休住下,严加"保护",实则软禁。

    "军师,此人之言可信否?"高顺得知后,第一时间赶来。

    "半真半假。"林凡沉吟道,"许都内部有矛盾是真,但此人是否真为报恩,却未必。很可能是曹操派来试探我们的棋子,甚至...是来引我们上钩的饵。"

    "那该如何处置?"

    "先留着。"林凡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真也好,假也罢,此人既送上门来,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李休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提醒着林凡,来自北方的威胁,从未真正远离。

    尽管南阳上下励精图治,尽管与江东的盟约已经缔结,尽管暂时稳住了刘表,但所有人都明白,与曹操的正面冲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日,林凡独自登上宛城北门的城楼。寒风凛冽,吹动他的衣袍。他望着北方,那里是中原,是许都,是如今权倾天下的曹操。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着南阳乃至整个荆州的命运。是继续积蓄力量,以待天时?还是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是与刘表虚与委蛇,还是趁机吞并荆州?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机遇与风险。

    "军师,风大了,下去吧。"亲卫上前,为他披上大氅。

    林凡点了点头,最后望了一眼北方沉沉的夜空,转身走下城楼。

    就在他踏下最后一级台阶时,一骑快马疾驰入城,马上的信使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嘶声喊道:

    "急报!河北密信!袁尚...袁尚同意结盟了!"

    林凡脚步一顿,眼中骤然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北方的棋局,终于落下了一子。

    然而,还没等他细问,又一骑快马从南门飞驰而来,马上的使者滚鞍落马,气喘吁吁地喊道:

    "襄阳急报!刘州牧病重!蔡瑁、张允...已封锁州牧府!"

    两个消息,一北一南,几乎同时抵达。

    林凡站在冰冷的石阶上,北方的寒风与南方的暗流仿佛在这一刻交汇。他缓缓握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大局,将变。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