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夺旗
    黎伯抚摸着手中那以油布包裹、沉甸甸的硬木龙头棍,花白胡须微颤,浑浊老眼却射出多年未有的精光。

    他忆起当年与赵镇岳龙头并肩踏勘菲沙河谷,于巴克维尔矿工棚户间立起“洪顺堂”香火的岁月。

    那时罗四海,不过一悍勇打仔头目,谁料今日竟成窃据堂口、祸乱卑诗之枭獍?

    更兼勾连那鬼佬汉森,行此陷同胞于血火之滔天恶行!

    陈九临行前的嘱咐,字字如刀,刻在心头:“当杀则杀,当抚则抚。先礼后兵,礼数尽时,便是血溅五步之期!务求雷霆之势,一举定鼎,绝后患于未萌!”

    一股郁勃之气冲塞胸臆,老迈身躯竟也生出几分当年劈山开路的豪勇。

    他早都不管事多年,在金门总堂挂了个名,白领一份嚼谷。

    自赵镇岳改堂口为贸易公司,整日里面都是账房先生敲打算盘,打打杀杀的事也少了许多。他一个旧江湖的人,不识英文,不懂记账,除了做一个吉祥物又能干什么?

    今日却真真是不一样。

    我这副老骨头,拼着埋在这维多利亚港,也定要将这’致公堂’三字金匾,擦洗干净!

    ————————————

    当下,黎伯、并三十名神色冷峻如铁的汉子,在街上汇合,这里距离唐人街已经不远,路边还有些游散的华人汉子。

    黎伯命人迅速简单清出一块净地,取出一块帕子净手,神色庄重地解开油布。

    那龙头棍长约二尺,通体乌沉,入手极是压手,棍首精雕一狰狞怒目龙头,口衔珠子。

    棍身中段刻着“四海兄弟,反清复明”八个篆字,正是洪门总堂权柄之象征——海底龙头棍!

    黎伯双手高擎龙头棍,置于众多目光之前。

    龙头棍现世,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让远处看热闹的闲汉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巷子里窥探的眼睛更是瞬间移开,不敢直视。

    “洪门列祖英灵共鉴!”

    黎伯声音苍劲,在人群包围中压低了声线。

    “弟子黎耀祖,忝为洪门叔父,蒙金山总堂陈九爷托付重器,代行龙头之权!今有卑诗分舵香主罗四海,背弃洪门忠义,勾结外寇,残害手足,私贩烟土军火,更密谋祸乱,陷我数万海外同胞于死地!其罪滔天,人神共愤!弟子持此棍,代天行诛,清理门户,重整维港香堂!伏乞关圣帝君庇佑,列祖垂怜,佑我洪门正气长存,手足免遭涂炭!”

    ————————

    虚拜完毕,黎伯霍然起身,龙头棍在手,目光扫过肃立的身后三十名兄弟:“众家兄弟!”

    “在!”声如闷雷,震得整条街道再无声响。

    “今日之事,非为私仇,乃为洪门大义,为海外万千手足身家性命!随老夫,踏山门,执家法!”

    “踏山门!执家法!”众人轰然应诺,眼中杀气凝聚。

    “白刃加身莫回头,五祖照路斩阎罗!”

    “云手推开生死门,马回金銮再干盅!”

    “行开!”

    ————————————

    三十人的队伍行至唐人街所在菲斯加德街街口。

    甫一现身,便如巨石投入池塘,在街道上的华人苦力之间激起千层浪。

    为生计奔波的华人纷纷侧目、避让,巷弄间弥漫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

    迎着周围或躲闪或存疑的目光,黎伯用力挺直了一身老骨头,脚步不行,大步流星地冲向致公堂所在。

    几个机灵的伙计见这杀气腾腾的情形,脸色煞白,拔腿便往致公堂方向狂奔,身影迅疾消失在街角,生怕迟了半分。

    沿街的杂货铺、洗衣馆老板们反应最快,手忙脚乱地将门板“噼啪”合上,插销落得飞快。

    厚重的门板隔绝了视线,也隔绝了可能飞溅的灾祸。窗缝后,一双双惊疑不定的眼睛窥视着。

    提着小菜篮的老人,则惊惶地缩进两旁狭窄的巷子深处,恨不能将身体嵌进墙壁的阴影里。

    也有些胆大或麻木的闲汉,停下了脚步,远远地聚拢在街角屋檐下,踮着脚尖张望,交头接耳,脸上混杂着好奇、畏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更有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目睹黎伯一行人的肃杀之气,不知道这些陌生的汉子和半月前来唐人街的人有何关关联,仔细打量一阵,发现队伍前面的人还空着手,除了杀气腾腾倒还罢了,最后面的人,走着走着竟是直接从包袱,从腰间掏出来枪械利刃,眼看就是奔着血拼去了。

    有几人脸上掠过挣扎,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挑货的扁担或干活的工具,此刻心中天人交战,不知该退避三舍,还是该去看一看。

    那封阿牛的家书还回荡在心间,便是不识字的也听说讲起过,有个阿牛的矿工汉子要举事。

    这莫不是真的要行动了?!

    黎伯一行人便是在这或躲闪、或存疑、或惊惧、或犹豫的复杂目光交织中,渐渐越走越快,最后都是跑了起来。

    这脚步声带着决绝的意志,冲击着每一个围观者的耳膜,也震得远处致公堂方向隐约传来几声急促的哨音。

    那是有打仔在示警。

    攥着扁担的青年,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身体微微前倾。

    ————————————

    菲斯加德街中后段,那座挂着两盏硕大竹编灯笼、门首蹲踞石狮子的砖楼。致公堂维港总舵,已经骚动非常。

    里面吆喝声、脚步声不断。

    更有几人大呼小叫地从里面窜出来去搬救兵。

    几名腰挎短枪、神色警惕的精悍汉子,正刚从街尾行来,一路扫视着街面。刚刚他们远远看着,街前面有些骚动。

    黎伯一行,并未隐匿行藏。

    他穿着一身藏青长衫,外罩玄色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手持龙头棍,一马当先。

    三十名兄弟分作两列,沉默地大步跟随。

    虽皆作苦力装扮,然那股历经血火淬炼的剽悍之气,却如出鞘利刃。

    行人纷纷侧目避让,

    行至堂口石阶之下,门口那几名从街尾巡视来的亲信打仔早已察觉不对,一个刚刚被委派了找人任务的打仔刚窜出门口,迎上前想解释几声,被为首的人一把拉开,径直走到黎伯身前的方向,拔出了短枪。

    为首汉子横身拦住,厉声喝道:“站住!那条道上的?!致公堂门前重地,不得擅闯,有没有规矩?!”

    此人名唤“邓兴”,是罗四海从矿上带出的心腹死党之一,手上人命不少。

    他枪口直接对准了黎伯的脑袋。

    黎伯停步,眼皮微抬,手比到身后动了一下,稍喘了一口气,声音清晰地传入门里门外:“洪门过海,拜山访友。烦请通传罗香主,就说金山故人,黎耀祖到访。”

    “黎耀祖?”

    邓兴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不屑的嗤笑,“洪门过海?又是个打秋风的,没听说过……”

    他拖长了调子,斜睨着黎伯身后肃杀的人马,“香主今日事忙,不见外客。你若有要事,留下名帖,改日再来吧!”

    说罢,枪口微微向下放低,只要不是来找事的就行。

    他身后几人面露凶光,隐隐成合围之势,竟是丝毫不把这一队苦力打扮的人放在眼里。

    气氛瞬间绷紧,剑拔弩张。

    黎伯脸上不见喜怒,只将龙头棍往地上一杵。

    “龙头棍在此!”黎伯声调陡然拔高,提起多年前的余威,“见此棍如见总堂龙头!洪门海底,铁律如山:阻持棍使者,视为叛门!尔等小辈,安敢拦我山门?!”

    “龙头棍?!”

    邓兴及手下脸色剧变,目光死死盯住那根传说中的龙头信物,惊疑不定。

    洪门百年传承,规矩深入骨髓,龙头棍的威压对于底层会众而言,依旧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邓兴虽然是个矿工出身,半路加入洪门,罗四海自己也是个不看重这些狗屁洪门规矩的,但是毕竟名声在外,此刻面对这代表洪门最高权柄的信物,气势也不由得一窒,按枪的手微微发颤。

    “哼!谁知是真是假!”邓兴强自镇定,色厉内荏地喝道,“如今维港堂口,只听罗香主号令!管你什么棍,没有香主吩咐,谁也别想进去!”

    他这是铁了心要当罗四海的看门恶犬。

    黎伯眼中寒光一闪,看他没有刚才那么注意力集中,挤出一丝笑容,掏出几枚鹰洋来走近了两步。

    邓兴皱起眉头,刚要推开他,眼前这个老人沉声喝道:“执家法!”

    身后一个从萨克拉门托来的太平军老兄弟身形如鬼魅般已从黎伯身后闪出!

    邓兴只觉眼前一花,一股刺骨寒意已迫近!他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见一道匹练似的刀光,带着凄厉的破空之声,自下而上直插而来!

    “噗——!”

    刀刃直插入腹,黎伯半身染血,让开一步,那老卒毫不停留,大喝一声,

    “领法旨!”

    竟是双手持刀,大力挥砍,直接把头剁了下来!

    血光迸现!

    一颗硕大的头颅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表情骨碌碌滚到地上,无头尸身兀自挺立片刻,才轰然倒地,鲜血喷溅在朱漆大门和石狮子上,触目惊心!

    此人原就有几分把式在身,行伍多年,出刀直取人要害。

    快!狠!绝!

    这一刀,不仅斩了邓兴,更斩碎了门口剩余几名打仔的胆气!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干脆利落、视人命如草芥的杀伐?顿时魂飞魄散,有的腿软瘫倒,有的拔腿欲逃。

    “跪地者生,持械者死!”那个老太平军吴安持刀而立,半身浴血目光扫过,那几个打仔如坠冰窟,再瞅着那队伍中已经亮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枪口,手中短枪竟不知道该不该抬起来。

    黎伯看也不看地上尸首,龙头棍向前一挥:“清道,开山门!”

    ——————————

    正此时,里面一个年纪稍大的人声音传来出来。

    一声清晰而沉重的叹息。

    “唉……”

    这叹息声不高,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惫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穿透了门外剑拔弩张的杀气和门内慌乱的骚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紧接着,一个身着黑色长衫、头发花白、身形略显佝偻的老者,缓步从门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他面容清癯,眼神浑浊却带着冷静,正是致公堂里少数几个还识得洪门古礼、洪顺堂早先有些辈分的老人之一,人称“福伯”的刘全福。

    此人在巴克维尔淘金时加入的洪顺堂,但早在国内时就是洪门旧人。

    刘全福的目光先是扫过地上邓兴那狰狞的头颅和兀自抽搐的尸体,又掠过门口那几个面无人色的打仔,最后落在黎伯和他手中那根象征着洪门无上权柄的龙头棍上。

    他没有看那些亮出武器的双方人马,仿佛眼前只有那根龙头棍和手持它的黎耀祖。

    刘全福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自己那件长衫,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极其庄重、近乎刻板的姿态,对着黎伯和他手中的龙头棍,深深地躬下身去,行了一个标准的洪门拜见礼。

    “维港香堂,司礼刘全福,”

    “恭迎金山总堂特使,持龙头信物驾临。龙头棍威仪,万姓归心!弟子刘全福,拜见叔父!”

    ————————————

    刘全福这庄重一拜,带着旧日江湖的沉甸甸分量,让门外弥漫的血腥气都似乎凝滞了一瞬。

    然而,这肃穆的气氛立刻被门内冲出的一个粗壮身影打破。

    此人身形壮硕,穿着一件紧绷的绸褂,正是罗四海手下另一个得力打仔头目,陈琼。他显然没料到刘全福会如此低姿态,更被门外邓兴的死状刺激得凶性大发。

    “老福!你老糊涂了不成!”

    陈琼冲出来,指着黎伯一行,对着门内门外惊疑不定的罗四海手下厉声咆哮,“跟这些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老棺材瓤子讲什么狗屁礼数?!邓兄弟的血还没凉透!众兄弟听着,跟我抄家伙……”

    他话音未落,一个枯瘦的手掌狠狠地掴在了他满是横肉的脸上!

    “啪——!”

    清脆响亮的耳光声在门口响起!陈琼自己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瞪着眼前这个平时沉默寡言、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头。

    刘全福佝偻的身体此刻却挺得笔直,他枯瘦的手掌微微颤抖着,不知道是因为愤怒还是一种近乎悲凉的失望。

    他死死盯着被打懵了的陈琼,

    “礼数?没了这洪门大义和礼数,你陈琼,还有你们这些人….”

    刘全福的指向他,又扫过门口那些或惊惶或凶狠的脸,“骨头早他妈烂在巴克维尔矿坑里了!哪还有命在这里耀武扬威?!洪门的规矩,就是你们的护身符!忘了本,就是自寻死路!”

    陈琼捂着脸,惊辱之余,多了一丝莫名的恐慌,他张了张嘴,却再也喊不出一个字,眼神复杂地看着刘全福,又看了一眼已经指向他的枪口。

    人太多,刚才竟是没看全....

    今天罗四海把大批人马都带了出去,堂里一时半会还乱糟糟的,这真要是在门口慌里慌张动了手,岂不送死?

    终是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他身后那几个原本蠢蠢欲动的打仔,也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气势顿时萎靡下去。

    刘全福不再看他,仿佛刚才那雷霆一怒从未发生。

    他转向黎伯时,腰杆重新微微佝偻下去,再行了一礼。

    脸上恢复了肃穆,声音也平稳下来,重复道:“叔父请随弟子来。”

    这一拜,这一声宣告,让门内原本嘈杂混乱的声响渐渐消失。

    里面那些原本还在吆喝着搬救兵、抄家伙的打手喽啰们,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动作僵在原地,目光惊疑不定地投向门口。

    黎伯看着刘全福,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波动。

    他认得此人,在巴克维尔开洪顺堂的时候主动拜入门中,在国内时也是洪门中人,算是知礼的。虽然未必是罗四海的死忠,但此刻站出来依礼相迎,其意不言自明。

    这是在用洪门古老、不容亵渎的礼数规矩,为这场血腥冲突暂时划下一条缓冲线,也是给他黎耀祖一个不得不“体面”进入的理由。

    “免礼。”

    黎伯忍耐再三,终是吐出这一句。说完,不再多言,手持龙头棍,迈步踏上那沾染了邓兴鲜血的石阶。

    他身后的三十名兄弟,如同沉默的礁石,紧随其后,鱼贯而入。

    吴安收刀入鞘,但那身未干的血迹和凌厉的眼神,依旧让门口那几个幸存打仔大气不敢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队煞神踏入堂口。

    踏入大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也更加压抑。

    致公堂维港总舵的正厅极为宽敞,青砖铺地,粗大的梁柱支撑着高阔的屋顶,正北面供奉着关圣帝君的神龛,香火缭绕。

    竟比金门总堂都气派许多倍。

    然而此刻,这原本肃穆的厅堂却挤满了人。

    厅内早已聚集了二三十号人,显然是罗四海留在堂口的骨干和心腹打手。

    他们有的手持长短枪,有的攥着斧头、砍刀,神色惊惶又凶狠,在黎伯一行踏入的瞬间,便如临大敌般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不善地盯住这群不速之客。

    黎伯带来的三十人,则迅速在厅堂中央列开阵势。

    两拨人马泾渭分明,将偌大的正厅挤得满满当当,空气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无形的杀气与敌意在关帝爷的神像下激烈碰撞,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将这厅堂化作修罗场。

    就在这一触即发的当口,刘全福却像是什么都没看见。

    他让周围的人让开,留出一块空地,深吸一口气,比了个手势,问向黎耀祖。

    “三山四海浪千重,何处云开见真龙?洪顺堂前炭火红,谁添新柴暖寒冬?”

    黎耀祖上前一步,也比了手势回应。

    “五湖烟波铸铁舟,分香北地镇鬼头!若道金山旧情义,几道梁上刻忠流!”

    前半句还是“盘海底”的切口诗,对应当时在巴克维尔开堂时的风光,后半句却改了,直接质问刘全福的初心。

    刘全福惨然一笑,回应道,

    “踏破异国第一春,双肩犹负故土云!梁上无须留名姓,自有天雷扫奸尘!”

    他不再等黎耀祖回应。

    走到厅堂中央,对着关帝神龛的方向,再次深深一揖。

    “列祖列宗在上,关圣帝君鉴临!”

    刘全福的声音在死寂的大厅中回荡,带着一种近乎悲怆的庄严,“今有金山总堂特使,持‘海底’龙头棍,代行龙头之权,驾临维港香堂。弟子刘全福,忝为司礼,依洪门海底铁律,当行拜山之礼!”

    他转向黎伯,肃容道:“请叔父,升座受礼!”

    黎伯微微颔首。

    “拜山”仪式,是旧日江湖确认身份、表达敬意的礼节。

    无论内心如何杀机沸腾,面对这祖宗传下的规矩,面对关帝爷的神像,该走的流程,一步也不能少。

    这不仅是对逝去传统的尊重,更是对在场所有洪门子弟的一种无声宣告:他黎耀祖此行,名正言顺,依的是洪门铁律!

    刘全福随即高声唱喏,引导着黎伯一步步完成。

    拜完天地,拜洪门祖师,最后把龙头棍置于祖师画像下面的香案上。

    黎伯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个动作都沉稳如山。

    仪式本身散发着无形的威压,让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罗四海手下,也不得不暂时按捺住冲动,眼神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庄严的一幕。

    洪门规矩的烙印,在旧江湖的威仪下,依旧有着强大的震慑力。

    礼毕,刘全福亲自端来一碗早已备好的清茶,双手奉到黎伯面前,声音带着干涩:“请…用茶。”

    接过这碗茶,便意味着维港堂口在形式上承认了黎伯这位“持棍使者”的地位和权威。

    黎伯目光如电,扫过厅内每一个罗四海手下的脸,将他们或惊惧、或愤恨、或茫然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缓缓伸出左手,稳稳地接过了那碗茶。

    碗没什么温度,茶水也微微晃动。

    就在他接过茶碗的瞬间,刘全福身体晃了一下,他垂着眼,用只有近在咫尺的黎伯才能勉强听到的声音,极快地说道:“…罗四……不在堂中…即刻就会折返….”

    说完,他迅速退开一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是脸色更加苍白了几分。

    黎伯端着茶碗的手,纹丝未动。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根本没听见刘全福那近乎示警的话。

    他只是将茶碗凑到唇边,象征性地沾了沾,便随手将茶碗递还给刘全福。

    “礼成!”

    刘全福接过茶碗,高声唱喏,声音在死寂的大厅里显得格外突兀。

    随着这声“礼成”,那勉强维持着最后一丝体面的仪式感瞬间消散。

    厅堂内,双方数十人紧绷的神经仿佛被拉到了极限。

    黎伯带来的三十名兄弟,眼神瞬间变得如同捕食前的猎豹,手已经紧紧握住了武器。

    该流的血,才刚刚开始。

    ————————————————

    管事李忠带着几名闻讯赶来的打仔,手持刀棍枪械,正惊疑不定地涌到前庭。

    看到门口邓兴身首异处的惨状,骤然再见到黎伯,无不骇然变色!

    “黎…黎叔父?”

    李忠脸色煞白,强作镇定,声音却带着颤音。

    不是跟着那个二路元帅去了巴克维尔?只要他们一到堂口,就会被直接乱枪打死。

    缘何出现在这里?

    “您…您这是何意?”

    他认得龙头棍,更认得其中有人刀上的血还未擦去!

    黎伯目光如电,扫过李忠及他身后那群惊弓之鸟般的打仔,不屑地淡淡回了一句,“黎耀祖奉总堂法旨,代行龙头之权,巡查分舵,清理一些背信弃义之徒。”

    众人闻言,更是心惊肉跳。

    李忠眼珠急转,还想拖延:“黎叔父,香主…香主他外出未归,您老息怒,有话好说,何必动刀兵伤了和气…”

    “和气?”

    黎伯冷笑一声,他不再理会李忠的聒噪,目光缓缓扫视了堂中一圈。

    此刻,除了罗四海带出去的,这眼下唐人街里,前庭和正厅里能管事、有点分量的头目,基本都被这巨大的变故吸引过来了。

    加上李忠带来的,满满挤了一地,个个神色紧张,或惊惧、或凶狠地瞪着他。

    罗四海剩下的的心腹骨干,大半在此。

    “哼,”黎伯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人也到的差不多了。管事的上来说话!”

    李忠知道躲不过,见他两手空空如也,硬着头皮,给旁边两个头目使了个眼色。

    一个是刚才在门口被刘全福扇了巴掌、脸色阴沉的陈琼,另一个是掌颇得罗四海信任的管事刘顺尧。

    两人虽然心中疑虑,但仗着人多,又有罗四海撑腰,也强自镇定,跟着李忠,走到了黎伯身前几步远的地方。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犹疑地坐了下来,身体绷得紧紧的,如坐针毡。

    刘全福站在一旁,微微摇头,对椅子视若无睹,只是垂着眼帘,束手立在一旁。

    他的拒绝,无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他不参与这场注定染血的“谈话”。

    黎伯看着眼前这三个罗四海在堂口的核心爪牙,眼神如同在看三具尸体。

    他缓缓开口,“我从金门过海,还带了手书过来……”

    他说着,右手握着椅子扶手,左手却慢条斯理地伸向怀中,仿佛真的要去掏一份文书。

    李忠、刘顺尧、陈琼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他伸入怀中的手吸引过去,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

    黎伯伸入怀中的手猛地抽出,握着的根本不是什么手书,而是一把小巧的史密斯威森短枪!动作快如鬼魅,毫无征兆!

    “砰——!!”

    枪声在压抑的大厅中骤然炸响!

    距离黎伯最近的陈琼,甚至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眉心正中瞬间出现一个小血洞!

    他脸上的惊疑凝固了,身体猛地向后一仰,连同椅子一起轰然倒地,血甚至还没流出来!

    旁边的管事刘顺尧和李忠魂飞魄散!刘顺尧几乎是凭着本能猛地从椅子上弹起,迈开步子就要跑,脸上充满了惊恐!

    “砰——!!”

    黎伯的枪口几乎没有丝毫停顿,火光再闪!

    第二颗子弹精准地钻入了刘顺尧刚刚转身的侧腹!

    子弹的冲击力和他逃跑的趋势合在一处,让他直接扑倒在地。

    刘顺尧发出一声短促而凄厉的惨嚎,低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迅速扩大的血花,眼中瞬间被死亡的恐惧取代,整个人重重砸倒在地,抽搐着,眼见是不活了!

    黎伯的枪口,带着硝烟的灼热,几乎没有丝毫间隙,冷酷地指向了最后一人。

    面无人色、浑身筛糠般抖动的李忠!

    李忠瘫在椅子上,裤裆瞬间湿了,嘴巴大张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动手!!” “杀了他们!!!”

    几乎在黎伯开枪的同时,厅内早有死忠罗四海的打仔被这血腥的突袭彻底激怒!

    几声狂吼炸开!

    离得近的几个打仔双目赤红,不顾一切地抬起了手中的枪,手指扣向扳机!

    更有几人挥舞着刀斧,嚎叫着扑向黎伯!

    然而,这三十名兄弟,精神高度集中,等的就是这一刻!

    “砰砰砰砰砰——!!!”

    枪声如同爆豆般瞬间响成一片!密集的火光在昏暗的厅堂中疯狂闪烁!

    那几个试图开枪的打仔,手指还未完全扣下,就被数发精准射来的子弹打得身体乱颤,惨叫着栽倒!

    扑上来的刀斧手,也被瞬间撂倒,血雾喷溅!

    厅堂内顿时乱作一团!桌椅被撞翻,瓷器碎裂声、惨叫声、怒吼声、枪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

    但罗四海的手下毕竟人数不少,枪也不少。

    混乱中,有数发子弹射中了黎伯这边的人!

    “呃啊!”

    一个站在前排的汉子被子弹击中肩膀,闷哼一声,身体晃了晃,却咬着牙继续射击!

    “噗!”

    另一个汉子被侧面射来的长枪子弹打中腹部,瞬间穿透,还打在了背后那人的大腿上,鲜血狂涌,他怒吼着将手中的砍刀掷向偷袭者,自己也踉跄着倒下!

    “小心!”

    有人扑倒同伴,子弹擦着他们的头皮飞过,打在后面的砖墙上,火星四溅!

    惨烈!

    短短十几秒的交火,厅堂内已化作修罗场!

    刺鼻的血腥味和浓烈的硝烟味弥漫开来,盖过了香火的气息。

    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十七八具尸体,有罗四海的头目和死忠打仔,也有黎伯带来的六七名兄弟!

    伤者更是痛苦呻吟,哀嚎不止。

    枪声暂时停歇了一瞬,只有伤者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

    双方都有人中枪倒地,幸存者各自寻找掩护,紧张地对峙着。

    有很多迟疑着没反应的打仔被落在身前,被枪指着脑袋,动弹不得。

    黎伯依旧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短枪稳稳地指着瘫软的李忠。

    他的脸上溅上了几点温热的血珠,眼神却冷冽。

    他大声喝骂。

    “今日老夫为清理叛徒而来,尔等插香洪门,食我致公堂血食,受堂里香火大恩!见总堂龙头棍如见阎王!边个冚家铲还敢动?动一动,老子立时送他下去陪地上这些碎肉!”

    “躲起来的耗子听真!即刻爬出来磕头,饶你们的命!”

    “三息!老子只数三声!三声落,刀刀见血,一个活口不留,剜心祭旗!”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