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章 韩信归家
    等到张良回来的时候,他自己手捧一筐,韩信也手捧一筐,还都是拿去河边洗好了的。

    【筐哪来的?】

    张良:“找村里的孩子买的。”

    准确来说是张良付钱找他们摘桃子,然后觉得钱多了的孩子送了他们两个小筐,年纪不大,做起生意来还挺像模像样的。

    小白让他把桃子的地上放下来,解下匕首开始准备干活。

    渚娘说道:“我们自己以前也试着想晒干,但是晒不了,总是中途就烂掉了。”

    【因为水分没有杀干,得用盐或糖来渍出水分,硫磺熏也可以,但是都太贵了。】

    糖,连麦芽糖都还贵的离谱,是贵族专属呢,拿它来搞果脯也太奢侈了,有着资源不如直接吃;盐更不必说,官府管制,普通人也就勉强够吃。

    小白去扒拉刚刚他们煮水的陶罐底下的灰烬。

    【但是还有一种方法,用草木灰也可以。】

    山桃都是刚成熟,没有很软烂,小白装了一些草木灰,加水泡着,用这些碱性水把桃子浸泡搓洗去皮,等这些都干好了,在将桃切成两半或四瓣,桃核留着,等会儿有用。

    渚娘以自己不能让客人一直干活为由,主动加入片桃活动,小白抽出自己的匕首“断霜华”来切桃。

    张良虽然觉得浪费,但是也跟着拿出自己的“霜华刃”,一起加入进来。

    韩信没有匕首,只有认识第二天太子送给他的一把秦剑,不太合适拿出来切桃子,于是他就跟着渚娘一起给桃子搓皮。

    等把桃子都切好了,小白再将这些桃片置于陶罐中,用刚刚的桃核也扔进去,再加上一些稻草,放进去点燃了,拿烟轻微熏制,用来抑菌防腐。

    做好杀出水分和防腐工作,再来处理就好办多了,条件有限,没糖没蜂蜜,所以就直接干晒。

    正好现在是大中午的,拿出去铺在石板上或者席子上晒就完事。

    干完了这些,小白认真地叮嘱渚娘。

    【现在天热,烈日曝晒3到5日即可,切记夜间都要收回防露水。若遇阴雨,可在平时做饭的火堆旁用余热缓慢烘干。

    晒干之后,将桃干放入干燥陶罐,罐口用布包草木灰来防潮,也可以用草绳串起桃干,悬挂于火堆上方,借炊烟防虫。

    没事想吃了就拿,若是吃的味道不对了,还没坏的时候可煮水作甜汤。】

    渚娘仔细听着,说:“我都记着了,定不会出错。”

    这些都不是很难的事,只不过用草木灰水来清洗和用草木灰火熏的方式有些废柴火,没有多余的资源和多余的时间,寻常百姓不会去做罢了。

    等到外面的公输典三兄弟卖完货进来,看见的就是院子里铺着的被晒得微微蜷缩起的桃干。

    他们也有些累了,懒得掰饼子,直接一口热水一口干饼子。

    等到天黑,小白和渚娘一起收了桃干,大家又聚在一起吃了饭,第二天一早,清晨启程离开。

    早上走的时候,渚娘出来送他们。

    她和其他人也不熟,也就和韩信、小白熟一些。小白这会儿在屋子里被张良按着重新梳头呢,她就拍拍韩信的肩膀,想了又想,说道:“你还是无事少说话吧。”

    渚娘那天晚上捡到韩信的时候,韩信一身粗布麻衣,都饿晕过去了,现在给自己找了个小郎君,显然是包吃包住,韩信看着都比之前脸颊圆了些,虽还是麻布衣服,却也没有补丁。

    难得有个好出路,看在韩信是个言出必行之人,还回来给自己讲述泰山风景的份上,渚娘认为自己也是为他操了心。

    等着她开口,还期待会有一场完美道别的韩信:“……”

    我只是不爱把脑子浪费在这些人情世故上,不代表我不知道渚娘你现在的话代表什么意思!

    公输典哈哈大笑出声,“渚娘放心,他再不会说话,我们小郎君也不会因此而嫌弃他的。”

    韩信气鼓鼓的撇过头,也不想和渚娘道别了,他现在只想回家和母亲告状。

    等到小白和张良出来,一行人正式出发。

    渚娘将他们送到来时的河边,祝他们一路顺风。

    小白坐在自己的小马上,对着渚娘挥手。

    【渚娘,回家去吧,我给你留了礼物。】

    眼看渚娘就要变脸,他又赶紧补充。

    【不是什么金银钱财,你回去就知道了。】

    说完,小马就往前一跑。

    渚娘赶紧回家,要是贵重的东西,她还能还给人家。

    等她打开家门,看见家里和出门前并无不同,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大概就是墙上多了一个钉子,下面挂着一长卷的白纸。

    她不认得纸,但是昨天听张良说过,现在咸阳最有才学的的博士们都是拿又轻又白的纸来写字了,所以她猜测,这东西应该就是纸。

    纸确实很白,很软,但渚娘却一眼就被上面的墨色风景摄住了心神。

    她没出过远门,也从未见过高山,可却能一眼就在墨色笔触之下看见高山之巅的云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渚娘知道这是什么了。

    这就是泰山之巅,韩信同她说起的山巅云海。

    粗糙的手指轻轻摸上那些墨色晕染出来的云,这是渚娘从未见过的风景。

    “真是混小子!”

    渚娘口中骂着,双眼却闪着水光,越发亮了起来。

    “下次见了,我定要拖着你们,在我家里好好吃上个几顿饭不可。”

    她不识字,不认得底下那一行《赠渚娘泰山云海图》是什么意思,也不认得“嬴小白”的留款,但是她很喜欢那一小块圆圆的朱红印记,这样的红色,是她少有能见到的。

    不知道渚娘已经下定决心,下次见面要强制让他们吃饭的小白等人,也继续南下,直奔韩信的家而去。

    路上,韩信也在试图打听太子送了他的恩人什么礼物。

    想想太子出手就是给张良这样的利刃,韩信可好奇会给渚娘什么东西了。

    张良提醒道:“别一口一个你的恩人,渚娘收留我们,令让太子开怀,便也是太子和我等的恩人。”

    韩信“嗯嗯”点头,“所以到底是什么?”

    公输典三兄弟也目光好奇得很,眼巴巴看向张良。

    至于为什么不是小白,太子在前方不远处为大秦兢兢业业画地图呢,他们不得打扰。

    知道一切的张良:“回咸阳说不定还要经过渚娘家,你们下次再看吧。”

    画,虽然是太子画的,但是他张良也有参与的。

    那《泰山云海图》,还是太子让他题名的。

    虽然张良也不知道,这么高难度又好看的画作,太子都画的,为什么就不肯自己写字,但是管他呢,这样好看的画,自己题字,不亏 !

    要知道他题字的时候,生怕自己手抖,毁了太子的画,呼吸都不敢太大动静,惹得太子在旁边好一顿嘲笑。

    任凭他们怎么打听,张良都绝不肯松口,就这么一路到了淮阴。

    “殿下,我母亲素来温婉和顺,性格最是好了……”

    韩信在马上跟小白介绍他的家人,但这话小白也就听听。

    这时候可是并不要求女人性格得恭顺的年代,男的女的都有地,得耕种,得干活,哪怕是小白的母亲姬和,在小白面前怎么温柔,背着小白照样私底下对嬴政指指点点。

    入了淮阴县的地界,看见骑在马上的韩信,有人认出来了他,惊道:“韩、韩信!”

    韩信自觉自己现在虽然还没有功成名就,但也算是锦衣回乡,因此还脾气颇好地回道:“是我,韩信。”

    却不想这人眼神又惊又喜,“太好了!你还活着!”

    “我当然活着。”韩信脑子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不太理解他这什么话。

    赶紧扛着锄头就往回跑,大喊道:“是韩信!韩信回来了!韩信活着回来了!”

    韩信无语,甚至还跟小白说:“让殿下见笑了,殿下勿怪。”

    小白比他还无语。

    【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

    韩信:“什么问题?”

    张良和公输三人齐齐无语。

    最后他们顺着那农人跑回去的路线进村,发现已经有不少人都被喊出来了,大家都在韩信家门口等着,看见韩信骑着马,换了身衣服,人还胖了一圈地回来,议论纷纷。

    韩信下马,牵着马到院子门口,左看右看,“你们,都在等我回家?”

    村里的老伯用手拍上韩信的肩膀,确认他是活人之后,赶紧问道:“你留书去泰山之后人就没影了,这些日子你都到哪里去了!”

    韩信正色道:“就是去泰山了。”

    都留书说要去泰山了,还能去哪里,韩信眼神看着老伯,认为他在说废话。

    周围村人一时哗然。

    “韩信,你、你真去泰山了!”

    韩信:“嗯,君子一诺千金。”

    “你一个人去的,怎么去的?”

    韩信:“走过去的。”

    “你赶上皇帝泰山封禅了?”

    韩信微微失落:“没有,迟了一天。”

    大家围着他热火朝天聊着,忽然,院子门从里头打开,荆钗布衣的妇人满脸憔悴,看见韩信之后目光亮起。

    她张口喊道:“信儿!”

    韩信也满脸的感动:“母亲!”

    母子俩抱在一起,母亲摸着他,确认他没有受伤之后,这才放了心。

    她的目光看向乡人:“我儿无恙回家,此乃大幸,今日我无力招待大家,还请勿怪。”

    乡人都和她很是熟稔,也都知道她接下来要干什么,纷纷表示不用招待。

    只有老伯,委婉道:“孩子这么小,就去了泰山,这可是给我们淮阴长脸的事啊。”

    韩母点头微笑。

    “母亲,这都是……”韩信想给母亲介绍小白等人,却见到小白拉着张良后退,公输典上前对着韩母一拜。

    “韩信今日归家,想来有很多话要和您说,我等就不打搅母子一叙天伦,韩信,我们明日再来拜访。”

    说完,几人麻溜离开,韩信刚下来的马也给他们牵走。

    韩母带着韩信进屋,门都关好。

    并未察觉到什么的韩信对此一无所知,从他出门开始,给母亲讲述他一路的经历。

    韩母的手摸上家中角落里的柳条,这是韩信离家那几日,她亲自去折的,一放就放到了现在,失了水分的柳枝也干枯了,不再柔韧。

    听到韩信说自己饿晕了,让好心人渚娘给救回来,韩母握住柳条,听得渚娘还不要韩信报答,只要他好好到达泰山,看一遭泰山的风景,韩母也不由赞道:“你真是运气好,遇上了渚娘这般的好心人。下次若要出门,我备上薄礼,让你去送给她。”

    韩信拒绝:“母亲,渚娘不是这样的人,你不要侮辱她。”

    韩母气笑了,但紧握柳条的手仍是没动。

    “她不要你的,是你不会说话。我不是侮辱她,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感谢她,她怎会拒绝。”

    韩信觉得他娘说的有道理,遂没再反驳,又给他讲起了自己终到泰山,但是饿晕了,体力不支滚下山崖,幸得人搭救,并且还是太子所救的事。

    他高高兴兴拿出崭新的秦剑来,拔出来给母亲看。

    “现在,我的身份是太子侍读了,这剑就是太子所赠。现在我跟着太子学枪法,争取做到练好枪术,等我再过两年枪法学成,能在敌军之中七进七出,太子就会赠我一套甲胄!”

    韩母:“那外头的人,是秦太子?”

    韩信用力点头,“母亲,您不知道,太子他懂得可多了。那张良虽然出身公卿世宦,年纪比我还大些,但也就识字多些……”

    韩母等着儿子说完,确定后面没有别的之后,毫不犹豫,抽出柳条来。

    “我让你留书出走!我让你一个人跑去泰山!你还哄骗县吏说自己要去求学!你知不知道所有人都说你死了,在外面回不来了,给我做媒的都排了二里地去了!”

    听着屋子里韩信的哀嚎声,散开之后又悄悄回来的村民指着屋子里头,对自家孩子说道:“听见没有?这就是自己跑出门的后果。你要是敢一声不吭跑出家门,我和你娘保准打的比韩娘还要重!”

    同样跑了一圈又回来听墙角的小白在思索中。

    【子房,你觉得,我画个《韩母训子图》送给韩母做礼物怎么样?】

    -大秦百科-

    大秦的人形成语自走机来了,让我想想,这个世界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该是如何的生草。

    一饭之恩:少年韩信为赶上秦始皇封禅大礼,出门后饿晕被渚娘喂饭救回,说自己要报答,却被渚娘大骂拒绝,但还得到了渚娘赠与的粮食去泰山。(前半部分基本符合原初历史)

    韫渚之谊:韩信母亲得知渚娘的恩情后,亲自织布裁衣,给渚娘和她的女儿们做了衣服送过去,以同为母亲的立场感念恩德。

    韩母训子:敢离家出走的小朋友,就要做好回家挨打的准备,哪怕你成了太子的侍读,也得被亲娘上手揍。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