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清白证明寻转机
    手机还贴在耳边,那沙哑的声音刚落,沈微澜就抬手按下了挂断。

    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上的号码消失,像一滴水落进干土里,不留痕迹。

    “小姐?”冬珞从监控台后抬起头,“接通了?”

    “嗯。”沈微澜把手机放在桌上,声音很平,“他问青岭的矿还能不能挖。”

    “试探。”冬珞眼神一紧。

    “是。”她站起身,走向主控台,“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早就不靠那一口矿活着了。”

    春棠快步进来,手里抱着几本厚册子:“我刚翻完老账,青岭矿去年就被侯府转手给了工部采办,名义上是‘共济民生’,实际……卖了八万两银子,全进了谢老夫人的私库。”

    沈微澜冷笑了一下:“拿我的嫁妆去填她的体面。”

    “要不要追?”春棠问,“名契还在您手里,他们没走正户过户,算不得数。”

    “不急。”她说,“现在最要紧的不是钱,是命。”

    “什么命?”

    “我们的清白。”她转身看着两人,“三天内,科技监管司要我们交证据。否则,项目定性为‘技术剽窃’,所有成果归对方所有。”

    春棠脸色变了:“可我们根本没抄!”

    “我知道。”沈微澜走到档案柜前,拉开最下层抽屉,“但光知道没用。得让人信。”

    里面是一摞泛黄的笔记本,边角磨损,纸页发脆。

    她抽出一本,翻开。

    字迹细密,图样清晰,每一页都标着日期,右下角还有个小印章——“蘅芜手录”。

    “这是你写第一个模型时的草稿?”冬珞轻声问。

    “不止。”她把本子递过去,“从最初构想到每一次迭代,我都记了。还有实验日志、温控记录、材料出入库单……哪怕是一次失败的调试,我也留了底。”

    春棠眼睛亮了:“这些要是整理出来……就是铁证!”

    “对。”沈微澜点头,“但不能乱。得按规矩来。”

    “我来。”春棠立刻说,“用咱们沈家旧账房的‘四维归档法’,人、时、事、物,一条线串到底。”

    “你负责整合。”她说,“冬珞,你把加密备份里的早期数据导出来,尤其是被删掉的那几版算法草图。每一笔修改,都要有时间戳和签名。”

    “明白。”冬珞已经坐回电脑前,“最多两个时辰,能出初稿。”

    “好。”沈微澜看了眼墙上的钟,“明天上午十点,我去监管司递交材料。你们今晚必须把东西准备好。”

    “要是他们还是不信呢?”春棠犹豫地问。

    “那就让他们自己看。”她说,“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是我们熬出来的。”

    两人不再多问,各自低头忙碌。

    沈微澜没走,站在主控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

    她忽然伸手,调出一份隐藏文件夹。

    标题是:原始研发纪要·全量备份。

    点击打开,上百个文档整齐排列,按时间顺序编号。

    她一条条往下翻,指尖停在第十七页。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深夜,她独自在西厢房改模型,烧坏了一块电路板。记录里写着:“夜半,灯影摇,手抖三次,终成。窗外雨急,屋漏湿鞋。”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

    那时候没人信她能做成,连父亲都说:“女子搞这些,终究是旁门左道。”

    可她做了。

    现在,也一样。

    三个小时后,春棠把一叠装订好的册子放在她面前。

    封面写着:《技术研发全程纪要》。

    内含每日手稿扫描件、第三方见证人签字、实验室环境日志、设备使用记录、资金流向明细……

    每一环都可追溯,每一处都有据可查。

    “连墨水批次我都核对了。”春棠说,“当年买的松烟墨,批号还能查到。”

    冬珞也传来电子版:“已加密,带数字水印,无法篡改。”

    沈微澜翻到最后一页,合上。

    “可以了。”

    第二天上午,科技监管司大厅。

    她穿着素色长裙,发髻简单挽起,手里只提了一个布包。

    接待员抬头看了眼:“沈微澜?请去三号窗口。”

    她走去,把材料递进去。

    对面是个中年官员,戴着眼镜,扫了一眼封面,淡淡道:“又是来申诉的?”

    “不是申诉。”她说,“是提交证据。”

    他翻开看了看,眉头皱起:“这些东西……你们自己记的?”

    “是。”

    “没有公证?没有第三方认证?”

    “有。”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城南书院李教授,每月来我们基地做技术指导,他在十七份关键节点上签了字。还有两位合作单位的技术员,也做过现场验证。”

    那人翻了几页,语气缓了些:“可举报方提供的比对报告说,你们的核心算法和他们的高度相似。”

    “那报告有问题。”她说,“我可以当面指出错误。”

    他愣了下:“你说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说。”她直视着他,“他们的比对报告,有三处基础参数抄错了。比如第七代滤波模块的频率阈值,他们写的是4.2赫兹,而实际应为3.8。这种低级错误,真正的原创者不会犯。”

    官员摘下眼镜:“你怎么知道他们写的是4.2?”

    “因为我看过原件。”她说,“你们发给我们的副本里,清楚写着。”

    他沉默片刻,重新翻阅材料。

    然后按下桌下的按钮:“王主任,请来三号窗口一趟。”

    十分钟后,一位穿深色西装的女人走进来,神情严肃。

    她看完材料,又听了沈微澜的陈述,终于开口:“我们会重新审查。五日内给你答复。”

    “谢谢。”沈微澜起身,“但我希望你们明白,这不是我们在求你们相信。是我们给了你们相信的理由。”

    女人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走出大楼时,阳光刺眼。

    春棠迎上来:“怎么样?”

    “等消息。”她说,“但证据已经递进去了。”

    “他们会认吗?”

    “会。”她说,“因为没法否认。”

    回到基地,冬珞正在电脑前盯着屏幕。

    “怎么了?”沈微澜问。

    “国际组织那边……还是没回音。”她声音有点低,“兰烬频道静默,开源平台也没动静。”

    沈微澜坐下,打开终端。

    “那就再推一把。”

    她选中一段核心代码,是反制装置的能量逆溯模块。

    简洁,高效,带有独特的结构美感。

    她加上一句备注:

    “献给所有不愿低头的破障者。”

    点击上传,发布到全球开源社区。

    “就这么发出去了?”春棠问,“不怕被人拿去用?”

    “怕什么。”她说,“真正懂的人,会看出它的价值。不懂的人,拿了也是废铁。”

    夜里,基地安静下来。

    她一个人坐在主控台前,屏幕漆黑。

    突然,提示音响起。

    她睁眼。

    一封匿名回信出现在收件箱。

    标题只有四个字:愿闻其详。

    发信IP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已知的国际正义组织外围节点。

    她点开附件,是一份加密文档。

    输入密钥后,内容显现:

    “代码结构独特,能量反馈机制前所未见。是否已完成实地测试?若有数据,愿进一步交流。”

    她嘴角微微扬起,随即在键盘上敲下回复:‘测试数据暂不公开。但如果你想验证它是否可行,问问京南郊区那些失联的信号源就知道了。’

    发送。

    屏幕恢复平静。

    但她知道,这颗石子,已经激起涟漪。

    凌晨,冬珞冲进指挥室:“小姐!监管司来电,侵权指控撤销了!”

    沈微澜正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支红笔。

    她没回头,只问:“正式文件下来了吗?”

    “下来了!电子签章,即时生效!”

    春棠也跑进来:“他们说,证据链完整,逻辑闭环,驳回所有举报主张!”

    沈微澜轻轻放下笔。

    “清白回来了。”

    “接下来呢?”冬珞问。

    她看向主控屏,那条绿色的回执提示还在闪烁。

    “接下来。”她说,“该我们出手了。”

    冬珞忽然低声说:“刚才……那个开源平台,有人下载了整套代码包。IP来自兵部技术司。”

    春棠皱眉:“谢云峥的人?”

    沈微澜没答话,只是盯着屏幕。

    片刻后,她开口:“把B区备用电源检查一遍。”

    “为什么?”冬珞问。

    “因为。”她转身,目光沉静,“有人快坐不住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