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1章 友好交流获支持
    沈微澜把茶杯放下,那声轻响还在耳边。她没再看远处那些躲闪的目光,转头对春棠说:“开茶案吧。”

    春棠一愣,“现在?”

    “就现在。”她点头,“他们想看我们怕了,缩着不敢见人。咱们偏要坐下喝茶,还请别人一起喝。”

    春棠眨眨眼,笑了,“我这就去摆。”

    她转身从展台底下拿出一套青瓷茶具,动作利索地摆在侧边小桌上。水是早就备好的,烧开后白气往上冒,她慢悠悠地将水冲进壶里。

    冬珞站在屏风后,手里捏着一张新纸条,低声念:“三个人在往这边走,蓝衫那个带头,脚步稳,眼神不飘。”

    夏蝉靠着柱子,手搭在腰间剑柄上,“要不要我去‘帮忙’搬个凳子?”

    “去。”沈微澜点头,“顺手把那本《生态复原图录》递给她,别太刻意。”

    夏蝉咧嘴一笑,大步走出去,正好撞上三人走近。她装作慌了一下,“哎哟,不好意思啊。”

    蓝衫女子扶了下额前碎发,“没事。”

    夏蝉顺势把书递过去,“这是我们主家整理的案例集,您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

    女子接过,翻了两页,眉毛微微挑起,“这望川坡的治理数据……你们真做过实地验证?”

    “不止。”夏蝉笑,“连地下三米的菌群变化都记了三个月。”

    女子抬头,“你们主事的人呢?我想当面聊聊。”

    “在这儿呢。”沈微澜已经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茶,“尝尝?雨前龙井,不算名贵,但解渴。”

    女子接过,轻轻吹了口,“谢谢。我是南境绿洲团的联络人,姓林。”

    “沈微澜。”她落座,“刚才那位先生被带走了,我希望你别因此误会我们——我们不想和谁结仇,只想做事。”

    林氏抿了口茶,“可你们手段……挺狠。”

    “他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沈微澜语气平,“我们留了情面,没让他当场出丑更难看。”

    林氏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笑了,“说实话,我本来不信什么‘古法融合科技’,觉得是噱头。但现在看,你们不是只会设局的人。”

    “我们靠的是实测数据。”沈微澜招手,“秋蘅。”

    秋蘅从药箱旁起身,走过来打开一个平板,“这是‘醒春露’在重金属污染区的七日反应曲线,您可以查原始记录。”

    林氏接过,手指划了几下,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指标……不可能这么快?”

    “因为我们用了阵纹催化。我们得先知道哪根枝该剪,哪片叶该留,‘醒春露’在重金属污染区才会有这样的七日反应曲线。”沈微澜指着图上一段波峰。

    林氏沉默片刻,“你们愿意分享这部分技术吗?”

    “可以共研。”沈微澜摇头,“但不能独授。我不信一家能护住整片山林。”

    “条件?”

    “五方协作。”春棠立刻接话,“资源共享,成果公开,风险共担。我们拟了个草稿,您要是有兴趣,可以看看。”

    她递上一份文件,林氏一页页翻,越看越认真。

    “医药模块我也能加。”秋蘅轻声说,“如果有团队成员中毒或过敏,我们可以远程配解药方案。”

    冬珞在后面补充:“情报互通机制也可以接入。比如某地突然出现新型污染物,系统会自动预警。”

    林氏合上文件,深吸一口气,“你们……准备得很全。”

    “吃过亏才懂防着点。”沈微澜笑了笑,“昨夜有人动我们展品,今早就敢动手脚。我们不怕事,但也知道,一个人走不远。”

    林氏点点头,忽然问:“如果我们也被人盯上呢?像刚才那人一样?”

    “那就一起治。”夏蝉插嘴,“我们这儿药粉还有剩,够分。”

    几个人都笑了。

    林氏掏出随身本子,写下联系方式,“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内部开会讨论这份协议。下午给你答复。”

    “下午好。”沈微澜说,“上午我要陪秋蘅去补点药材。”

    “哪种?”

    “一种遇热会变色的花粉。”她顿了顿,“备着,万一还有人手痒。”

    林氏笑出声,“你们真是……半点机会都不留。”

    “不是不留。”沈微澜看着她,“是让他们知道,动一次,就得认栽。”

    两人握了握手,林氏带着同伴离开。走几步又回头,“对了,我认识几个国外环保组织的人,待会介绍你们认识?”

    “好啊。”沈微澜点头,“茶还热着,随时欢迎。”

    人影散了,春棠搓了下手,“成了?”

    “第一步。”冬珞收起纸条,“但她身后那两个灰袍人,一直没说话,站得远。”

    “记下来。”沈微澜说,“等他们自己开口。”

    夏蝉伸了个懒腰,“我还以为今天得打一架。”

    “比打架有用。”春棠翻着意向书,“这比打十个都强。”

    秋蘅低头检查药瓶,“我再调一版低敏型显色粉,避免误伤合作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沈微澜望着门口,“接下来,该来的都会来。”

    正说着,又一群人走近。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资料册。

    “沈小姐?”他问,“刚才那位林代表说,你们愿意分享技术细节?”

    “看问题。”她起身,“您关心哪一块?”

    “土壤活化。”他说,“我们试过三种生物酶,效果都不理想。”

    “那您得看山势。”沈微澜取回《清澜图》,展开一角,“这里有个脉络走向,影响地下水流动。光用药不行,得先布阵引流。”

    男人凑近看,“这……是画?”

    “是图。”她说,“也是地图。”

    男人盯着看了好久,“我能拍一张吗?”

    “可以。”她点头,“但别单独用。这图要结合传感器数据才有效。”

    “明白。”他激动起来,“我们团队有地勘设备,能不能……联合做个试点?”

    “行。”沈微澜微笑,“春棠,拿空白协议。”

    春棠应声去取,夏蝉悄悄戳了下冬珞,“你看,真有人上门求合作了。”

    冬珞嘴角微扬,“这才刚开始。”

    人越来越多,茶案旁坐满了人。有人问药理,有人聊数据模型,还有人直接掏出U盘想拷资料。

    沈微澜一一回应,不急不躁。

    秋蘅在一旁默默调整药剂浓度,防止有人突发过敏;夏蝉绕场走了两圈,确认没人偷偷录像;冬珞躲在屏风后,把一个个名字写进新名单。

    太阳偏西,展区灯光亮起。

    沈微澜喝了口凉茶,正要说话,忽听外面传来一声:

    “沈小姐!”

    一个年轻女孩跑进来,脸有点红,“我是赤岭环保小组的,我们组长让我来找你——他说……你知道鞋印的事。”

    沈微澜抬眼,“哦?他知道什么?”

    女孩喘着气,“他说他没碰展品,但他看见谁碰了。他想……换情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