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0章 培训深化强能力
    冬珞把巡查表收进袖子里,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刚升起来,田里已经有几个孩子在跑。

    “今天该讲新口诀了。”她对旁边等她的春棠说。

    春棠点点头,手里抱着账本,“讲堂的炭笔我昨晚都削好了,图也贴上了。”

    两人一路往祠堂走,路上碰上夏蝉。她刚巡完一圈回来,剑还在腰上挂着,脚步有点急。

    “北林那边又报‘无事’。”夏蝉压低声音,“可我刚才路过水渠,看见草叶上全是小飞虫,密密麻麻的。”

    冬珞眉头一皱,“谁报的?”

    “还是那几个少年。”

    春棠插话:“昨天那个摔倒的也没来上课,他爹说他早上起不来,昏昏沉沉的。”

    三人走进祠堂,秋蘅已经在里面了。药炉烧着,她正低头搅药。

    “你看了没?”冬珞问。

    秋蘅没抬头,“看了。那孩子嘴里发白,舌苔厚腻,不是累出来的。我留了点唾液,装瓶了。”

    “会不会是之前那种病?”春棠声音有点抖。

    “不像瘟疫传人那么快,但症状对得上。”秋蘅放下勺子,“先别声张,盯住他们家,还有同村的几户。”

    冬珞走到墙边,拿起一张舆图摊开,“从昨儿开始,连续三天,北林边界都说没事。可夏蝉亲眼看见虫多得反常,这说明什么?”

    “有人没说实话。”夏蝉说。

    “不止。”冬珞手指划过几处标记,“巡查的人走的路线都一样,时间也固定。要是真认真查,不可能每次都漏掉问题。”

    春棠咬了下嘴唇,“是不是觉得灾过去了,就随便应付?”

    “也许。”冬珞收起图,“但现在不能只当他们是懒。得改规矩。”

    四人站定。

    “从今天起,谁报‘无事’,就得带人重走一遍他的路线。”冬珞说,“我要看脚印,要看草折的方向,要看土有没有动过。”

    夏蝉点头,“我带人夜里再走一趟,不打招呼。”

    “药也得接着发。”秋蘅说,“我把丸子混进姜汤里,每天中午在祠堂前分。”

    春棠翻了下账本,“讲堂这边我也加个规矩——每听一次课,记一个红点。年底分红按红点多寡算。”

    “好。”冬珞说,“明面照常培训,暗地换防时间,不定路线。”

    安排完,她们分头行动。

    春棠去账房整理耗材,炭笔、纸张、浆糊都重新登记。她把“农知讲堂”四个字写在新册子封面上,一笔一划很稳。

    夏蝉召集青年村民,在村口空地练架烟堆。她亲自示范怎么绑竹竿,怎么铺麻布。

    “火要慢燃,不能猛烧。”她说,“风向变了就得调位置。”

    有个少年蹲在地上摆弄支架,手一直在抖。

    夏蝉走过去,“你叫什么名字?”

    “阿福……北林那边的。”

    “昨天怎么没来?”

    “我哥病了,我得在家烧水。”

    “你呢?你自己好不好?”

    阿福抬起头,眼圈发黑,“就是睡不醒,一躺下就做梦,梦见地上爬满虫子,往嘴里钻。”

    夏蝉盯着他看了几秒。

    她转身就往药庐走。

    秋蘅正在分药丸,一个个包在小纸包里。

    “又有一个。”夏蝉进门就说,“症状和昨天那个一样。”

    秋蘅没停下动作,“我已经让三户人家分开做饭,不让共食具。水也换了井口深的那一层。”

    “你觉得是什么?”

    “还没法断定。”她递出一个小瓶,“这个拿去,让他们每天含一颗,别吞下去。”

    “不能说是防病的?”

    “说了反而吓人。就说提神。”

    这时外面传来敲锣声。

    春棠站在祠堂门口喊:“讲堂开课了!今天学新口诀!”

    村民们陆续聚过来。

    冬珞拿着一块石板站在前面,上面画着虫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记住啊!”她大声说,“卵在土里藏,虫在草上藏,风带腥气就是快来了!”

    底下有人点头,有人抄写,也有老人打哈欠。

    “这有啥好记的,虫都走了。”一个老汉嘟囔。

    冬珞听见了,没理他,转头问:“昨天谁去北林巡查了?”

    两个少年举手。

    “说说,看到啥了?”

    “啥都没有,草都干了。”

    冬珞看着他们,“那你们知道不知道,昨晚那边飞虫多到能遮住月亮?”

    两人愣住。

    “你们没看见?”她一步步走近,“还是你们根本没走那条路?”

    其中一个低下头。

    “从今天起,谁报‘无事’,我就派人跟着他再走一遍。”冬珞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清了,“要是发现撒谎,护田红榜直接除名,明年良种优先也不给。”

    人群安静下来。

    春棠在旁边记录,笔尖沙沙响。

    课散了以后,冬珞留下几个年轻人单独问话。

    “你们轮值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谁总是挑轻松的路段走?”

    一个胆大的说:“李二叔每次都绕开北林,说是怕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谁?”

    “赵家兄弟也是,他们说晚上太黑,不敢去远地。”

    冬珞记下名字。

    傍晚,夏蝉带着四个青壮夜巡。这次路线完全临时定,连她自己出发前才抽签决定。

    走到半路,忽然闻到一股味。

    “停。”她抬手。

    几个人屏住呼吸。

    是水边传来的,淡淡的腥臭,像是腐叶混着烂泥。

    夏蝉蹲下,扒开草根,泥土表面有一层白点,密密麻麻。

    “这是……”

    “像虫卵。”手下人小声说。

    “赶紧回去报信。”

    她留下两人守着,其余人快步回村。

    药庐里,秋蘅正对着油灯看瓷瓶里的样本。灯光下,液体微微泛浊。

    她打开匣子,取出九转还魂丹的小盒,又放回去。

    这时夏蝉冲进来,“北林水边发现疑似虫卵,土表一层白点。”

    秋蘅立刻起身,“带我去。”

    两人赶到时,留守的人还在原地守着。

    秋蘅蹲下,用银针挑了一点土放进小瓶,又刮了些白点装好。

    “不像自然孵化的。”她低声说,“排列太整齐,人为埋的。”

    夏蝉脸色变了,“有人故意放?”

    “要么是试我们查不查得出,要么……”秋蘅抬头,“想让我们放松警惕后再动手。”

    她们回到祠堂,已是半夜。

    春棠还在等,账本摊开,火烛快烧尽了。

    “物资清点完了。”她说,“石灰剩最后半桶,油布还能做二十个面罩。”

    冬珞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张新写的巡查轮值表。

    “明天开始,双线走。”她说,“明面一组照常报情况,暗地另一组随时抽查。路线每天变,时间不定。”

    “我来带夜巡。”夏蝉说,“白天讲课,晚上盯田。”

    “讲堂继续开。”春棠说,“红点制度今晚就贴出去。”

    “药也不能停。”秋蘅看着她们,“我会把药丸换成每日两粒,加强些。”

    四人围坐一圈。

    冬珞把黑棋拿出来,放在桌上。

    “小姐走前说,万一出事,拿这个找侯爷。”她顿了顿,“但现在,我们得先守住这里。”

    “她信我们能行。”春棠轻声说。

    “那就不能让她回来时,看见村子乱了。”夏蝉握紧剑柄。

    秋蘅没说话,只是把药箱合上,扣得紧紧的。

    天快亮时,冬珞独自走上高台。

    晨风吹着她的衣角,她手里拿着新制的轮值表,袖子里藏着那份未拆封的异常样本清单。

    远处,第一个去巡查的少年已经出门了。

    他走到田边,看了看四周,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撕成碎片扔进了沟里。

    那是昨天的巡查记录。

    他转身往北林走,脚步比平时慢。

    身后,高台上的冬珞眯起眼,把手伸进袖中,摸到了那枚冰冷的黑棋。

    她没有动。

    只是盯着那少年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树林边缘。

    “今天轮到你了。”她低声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