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5章 府学才子来叫板,一首新词压全场!
    第95章:【笔走龙蛇惊考官,策论一出天下寒!】

    ---

    笔锋落下。

    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如同一滴浓得化不开的夜,落入了洁白的雪地。

    林凡的心神,没有半分在考场之内。

    他仿佛又回到了府衙的卷宗库,回到了那幅由罪恶与血泪交织而成的,城南坊市的地图之上。

    他的笔,就是他的脚。

    他走的,不是策论的起承转合,而是坊市里那一条条泥泞肮脏的小巷。

    他写的,不是引经据典的华美文章,而是那些蜷缩在屋檐下,无声哭泣的冤魂。

    “法、理、情之权衡……”

    林凡的笔尖在纸上游走,写下的第一个字,不是“法”,也不是“理”,更不是“情”。

    而是一个“利”字。

    利字为刃,悬于其上。

    他要论的,是这法、理、情背后,那只看不见,却操控着一切的手。

    是世家的利,是官吏的利,是黑水帮的利。

    他笔锋一转,开始论法。

    他没有去背诵《法经》的条文,而是直接将城南坊市的现状,剖开在了纸上。

    一桩桩,一件件。

    良家子被逼为娼,律法何在?

    老实商户被夺其产,公理何存?

    人命贱如草芥,王法何用?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锥子,狠狠地扎在纸上。

    没有愤怒的咆哮,却有刺骨的质问。

    这哪里是文章,分明是一份诉状。

    一份替城南坊市数十万生民,递向青天之上的诉状。

    考棚之外,赵子轩已经构思好了腹稿。

    他引经据典,以赵大儒的经世之学为核心,洋洋洒洒,大谈新城营造,当以“理”为先,以“法”为辅,安定为上。

    他写得极为顺畅,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胜券在握的笑意。

    在他看来,林凡那种泥腿子,面对这种宏大的题目,除了空喊几句仁义道德,还能写出什么花样来?

    可写着写着,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考场内,似乎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压抑感,正在缓缓弥漫。

    他抬起头,环视四周。

    许多考生都停下了笔,面色凝重,有的人额头上已经见了汗,抓耳挠腮,显然是无从下笔。

    还有的人,写了又划,划了又写,一张考卷涂改得不成样子。

    这题目,确实毒辣。

    赵子轩心中冷笑,正准备继续落笔,那股压抑感却愈发清晰。

    它并非来自周围的考生,而是来自一个特定的方向。

    他下意识地,朝着林凡所在的那个考棚方向望了一眼。

    相隔太远,他什么也看不清。

    但他能感觉到,那片区域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了。

    考场上空,那股由无数考生念头汇聚而成的文气云海,此刻也起了变化。

    原本躁动不安的云海,中心处,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

    漩涡的源头,正是林凡的考棚。

    林凡对此,一无所知。

    他已经写到了“情”字。

    他没有写风花雪月,没有写才子佳人。

    他只写了一个老妇人。

    一个在寒风中,等待着自己跑船的儿子归来,却只等回一具浮尸的老妇人。

    他写她的眼泪,是咸的,是苦的。

    他写她的哭声,是嘶哑的,是绝望的。

    他写她最后用那双浑浊的眼睛,望向知府衙门方向时,那份麻木的,不抱任何希望的“情”。

    这种情,卑微如尘,却又重如泰山。

    它足以压垮孙大儒所偏好的,一切温情脉脉的“风月”。

    林凡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

    他体内的文气,随着笔尖的每一次顿挫,每一次转折,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文心中,那股属于“石灰吟”的刚正之气,那份独钓寒江的孤寂之意,乃至于从王丞哲那里学来的经世致用之学,此刻都熔于一炉。

    它们不再是独立的思绪,而是化作了笔下那一个个漆黑的,充满了力量的文字。

    这些文字,在他的感知里,活了过来。

    它们在纸上站立,排列,组成了一支沉默而又决绝的军队。

    它们的气息,冲出了小小的考棚,冲向了那片文气云海。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漩涡,在此刻,猛然扩大。

    整片云海,都开始被它牵引,缓缓地,围绕着它旋转。

    高台之上,副主考王侍郎正襟危坐。

    他忽然皱了皱眉,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天空。

    今日天气晴朗,为何他却感觉到了一丝风雨欲来的沉闷?

    他身旁的一位巡考官,也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

    “大人,您可曾听到什么声音?”

    “声音?”王侍郎凝神细听,却只听见考场内考生们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没什么,许是错觉。”巡考官摇了摇头,继续巡视。

    但他心中那份不安,却挥之不去。

    他总觉得,这考场里,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正在诞生。

    时间,在墨香与寂静中,缓缓流逝。

    “当——!”

    日落时分,钟声响起。

    这是第一场考试结束的信号。

    所有考生,必须停笔。

    考场内,响起了一片长长的,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有人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有人则整理着考卷,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与忐忑。

    赵子轩放下了笔,审视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相信,自己的这份考卷,定能得到赵大儒的青睐,拿下甲等,并非难事。

    他再次朝林凡的方向看去,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

    可怜的家伙,现在恐怕连半篇都凑不出来吧。

    林凡也停下了笔。

    他的面前,那张宣纸,已经写得满满当当。

    墨迹漆黑,字字如刻。

    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竟无一处涂改。

    他感觉身体有些虚脱,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知道,自己写出了一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东西。

    一队吏员开始挨个收取考卷。

    他们动作麻利,表情严肃,将一份份承载着考生未来的答卷,小心翼翼地收入一个特制的木箱中。

    很快,一名吏员走到了林凡的考棚前。

    他伸出手,准备去拿桌上的那份考卷。

    可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纸张的那一刹那,他的动作,忽然顿住了。

    他的手,悬停在了半空。

    一股无形的寒意,从那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透了出来。

    那不是冰冷的寒,而是一种锋锐的,带着杀伐之气的寒。

    吏员的脸上,闪过一抹骇然。

    他只是个普通的文吏,从未有过如此古怪的体验。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再次伸手,将那份考卷拿起。

    入手的一瞬间,他感觉自己拿起的,不是一张轻飘飘的纸。

    而是一块沉甸甸的,冰冷的铁。

    他甚至不敢多看一眼上面的内容,匆匆将其放入木箱,然后快步走向下一个考棚,仿佛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

    他那细微的异样,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只有不远处,那个曾经给赵子轩递过信号的巡考官,将这一幕,完整地看在了眼里。

    他眯起了眼睛,盯着那个吏员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考棚里,那个正平静地收拾着文具的青衫少年。

    他没有作声,只是转身,朝着高台的方向,快步走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