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0章 终极拷问!天心民心孰近?
    公主离去,夜色更沉。

    那卷记录着滔天罪恶的绢帛,已化作烛火旁的最后一缕青烟。

    但它所揭示的那个寄生在大乾王朝身上的庞大利益网络,却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在林凡心头。

    春闱,是他们的战场。

    也将是他的断头台。

    林凡对此,没有丝毫怀疑。

    接下来的几日,俊才馆彻底闭门谢客,连公输墨的拜访也婉言谢绝,只通过信件交流着水力锻锤的细节。

    周子谦则每日奔走于京城各大书坊,搜集着一切与春闱相关的资料。

    小院之内,呈现出一种大战来临前特有的死寂。

    直到第四日的清晨,这种死寂被一声惊惶的撞门声彻底打破。

    “先生!先生!不好了!”

    周子谦连滚带爬地冲进院子,脸色惨白如纸,手中死死攥着一份刚刚发行的《京华邸报》。

    他的身体,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林凡正在院中演练一套从军中习得的锻体拳,闻言缓缓收势,气息没有丝毫紊乱。

    他看向周子谦,目光平静。

    “天,还没塌下来。”

    “可……可这次,比天塌下来还要可怕!”

    周子谦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摊开那份邸报,指着头版的位置,手指哆嗦得几乎无法对准。

    “您……您自己看!”

    林凡接过报纸。

    头版头条,并非文章,而是一份由礼部发出的正式公函。

    公函的标题,用触目惊心的黑体大字写着——《告天下儒林书:论圣道之纯正,斥外道之伪学》。

    执笔者,是礼部尚书,崔岩!

    公函内容,不再像郑玄经那般引经据典地辩论,而是换了一种更加阴毒、更加致命的角度。

    “……文道之本,在于修身养性,上体天心,下合圣意,所修者,天地浩然之正气也。”

    “然,近有异类林凡,其学不宗圣贤,其道不本经典。观其《问屋中人》,虽言辞慷慨,然其根基,非引浩然正气,乃是煽动万民之怨、贫弱之恨、愚氓之贪,此三毒之气也!”

    “以怨恨贪毒为基,所成之文,虽有异象,实为魔道!与前朝白莲教之流,何异?”

    “此等伪学,若任其流传,必将动摇国本,使民心失序,以下犯上,国将不国!”

    “故,本官以礼部之名,奏请陛下!”

    “春闱乃国之大典,取士之地,神圣庄严。绝不容此等‘外道伪学’之徒混入其中!”

    “恳请陛下恩准,于会试之前,由国子监、翰林院、都察院共组‘圣裁团’,公开勘验林凡之文宫道台,以辨其文气之纯正!”

    “若其心正气纯,自当还其清白。若其心邪气秽,当废其功名,以儆效尤,以正视听!”

    轰!

    周子谦只觉得脑子里一声炸响,整个人天旋地转。

    诛心!

    这是最恶毒的诛心之计!

    他们辩不过先生的道理,就直接攻击先生力量的来源!

    将先生为民请命的“苍生之气”,污蔑为“怨恨贪毒”的“魔道之气”!

    勘验文宫?

    那更是自古以来,只针对那些堕入魔道、罪大恶极的读书人的最严酷刑罚!

    这根本不是勘验,这是审判!

    “先生,这是陷阱!彻头彻尾的陷阱!”

    周子谦失声喊道,“您若是答应,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勘验中做手脚,栽赃陷害!您若是不答应,就坐实了心中有鬼,不敢见光!”

    “无论您怎么选,都是死路一条啊!”

    他看着林凡,眼中第一次流露出绝望。

    圣道之辩,是智慧之争,先生可以赢。

    可这一次,敌人根本不跟你讲道理,他们直接掀了桌子,要用规则和权力,将你活活压死!

    林凡将报纸轻轻放下。

    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他甚至还有心情,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茶水的热气,氤氲了他深邃的眸子。

    他知道,崔岩这一招,打在了所有人的软肋上。

    包括那些刚刚对他升起好感的清流官员,甚至是那位一心想用他做刀的乾元皇帝。

    没有人,敢为一个可能与“魔道”沾边的“异类”,赌上自己的前途和江山。

    这,就是终极的拷问。

    拷问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存在本身。

    “先生……”周子-谦的声音已经沙哑。

    林凡抬起头,看着他,也仿佛看着满京城那些因此事而动摇、而恐惧、而退缩的人们。

    他忽然笑了。

    “子谦,他们问我,我的道,纯不纯。”

    “我现在,也想问他们一个问题。”

    他站起身,走向书房。

    周子谦愣愣地跟在后面,完全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备最大的纸。”

    林凡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力量。

    “备最浓的墨。”

    周子谦下意识地开始研墨,他看到先生从笔架上,取下了那支在彝伦堂上写下《再问,屋中人!》的狼毫。

    笔锋饱蘸墨汁,漆黑如夜。

    林凡走到院中早已备好的巨大书案前,铺开那张几乎有半人高的宣纸。

    他没有写任何辩解之语。

    也没有写任何愤怒之词。

    他只是悬腕,凝神,将全身心所有的意志,都灌注于笔尖。

    然后,一字一顿,写下了一行如龙蛇狂舞,如剑戟交鸣的大字。

    那不是辩解。

    那是一个,反问。

    一个问向崔岩,问向满朝文武,问向天下所有读书人,甚至问向那九重宫阙之上,至高无上存在的……终极反问!

    “圣人观天象,得传世之道。”

    “林凡观民心,得立命之学。”

    “敢问——”

    笔锋至此,猛然一顿,仿佛积蓄了雷霆万钧之力!

    “天心与民心,孰远?孰近?”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