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6章 主考拍案,文道激辩
    主考官所在的望楼,静得可怕。

    这里是贡院的最高处,视野开阔,却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内阁大学士顾玄清端坐于主位,双目微闭,但微微颤抖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身旁,礼部尚书崔岩如同一尊失了魂的泥塑,面色灰败,眼神空洞,仿佛三魂七魄都被三天前那道冲天清光给一并抽走了。

    “吱呀——”

    厚重的木门被推开。

    翰林院侍读学士孙承宗,亲自捧着一个被明黄绸缎包裹的卷宗盒,步履沉重,却又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着面色苍白如纸的周延年,以及几位神情复杂的同考官。

    整个内堂的气氛,在卷宗盒出现的那一刻,凝固到了冰点。

    “顾阁老,崔尚书。”

    孙承宗的声音沙哑,他将卷宗盒小心翼翼地放在顾玄清面前的长案上。

    “那份……卷子,找到了。”

    崔岩的身体,肉眼可见地一颤,那双空洞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神采,那是极致的恐惧。

    顾玄清猛地睁开双眼,精光爆射!

    他没有立刻去碰那个盒子,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去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神情肃穆,如同即将祭祀天地。

    然后,他伸出双手,将那份卷宗捧起。

    没有想象中的千钧之重,入手反而是一片温润,一股宏大而又悲悯的意志顺着指尖,瞬间流遍全身,让他苍老的身体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

    顾玄清的眼眶,当场就红了。

    他没有理会誊录卷,而是直接拿出了那份弥封的朱卷原稿。

    当《为生民立命疏》那五个仿佛燃烧着赤金色火焰的大字,映入眼帘时,这位一生刚正的老臣,再也抑制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好!好一个为生民立命!”

    他声音颤抖,不是在看一篇考生的文章,而是在瞻仰一位先贤的遗志。

    他逐字逐句地读下去。

    “饥者食,寒者衣,劳者歇,冤者白。此四者,即为天心!”

    读到此处,顾玄清浑身一震,只觉得文宫内的浩然正气轰然作响,与这十六个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仿佛看到了天下万民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愿望。

    这才是天心!

    这才是圣道之本!

    当他看到“均田亩”、“革吏治”、“开民智”三策时,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脸色涨红,不是恐惧,而是极致的兴奋!

    利刃!

    这是足以刮骨疗毒,为大乾续命的无上利刃!

    当最后那句“使人人如龙”落下时,顾玄清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像是年轻了二十岁,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策论,又拿起了那份诗赋。

    《赋得“上京繁华”》。

    只看了几句,顾玄清便已了然。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三日前那幅覆盖天穹的“万家灯火图”,耳边响起了那阵洗涤心灵的“人间道音”。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策论为骨,诗赋为血。

    一为立命,一为守望。

    这才是完整的人间大道!

    “啪!”

    顾玄清一掌拍在桌案上,虎目圆睁,环视众人,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整个望楼。

    “此子,当为本届会元!”

    话音未落,一个尖锐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

    “不可!”

    国子监博士周延年一步踏出,脸色因激动而扭曲,他指着那份卷子,如同指着什么洪水猛兽。

    “顾阁老!您三思啊!”

    “此文虽有惊天之才,然其言,大逆不道!其心,更是叵测至极!”

    顾玄清双眼一眯,冷冷地看着他:“哦?周博士有何高见?”

    周延年仿佛受到了鼓舞,声音陡然拔高:“高见不敢当!学生只问一句,‘均田亩’,是要将我等读书人数代积攒的家业,分给那些泥腿子吗?此乃强盗行径,必将引得天下世家群起而攻,届时,国本动摇,谁来负责?”

    “再问一句,‘革吏治’,废‘九品中正’遗毒,是要断绝我等门生故吏的晋身之阶吗?官场伦常一乱,朝堂法度何存?”

    他的声音愈发尖利,带着一丝歇斯底里的味道。

    “最可怕的,是那句‘开民智’!‘使人人如龙’!简直是妖言惑众!”

    “民如草芥,驭之以法,牧之以道,方能天下太平!若人人都开了智,都想当那人中之龙,谁来耕田?谁来织布?届时,野心滋生,犯上作乱,天下将永无宁日!”

    周延年一番话说完,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神却死死地盯着顾玄清。

    “顾阁老,此子,绝非圣贤,而是一个欲以歪理邪说颠覆我大乾社稷的乱臣贼子!其文道显圣,恐是上古邪术!此等人物,不仅不能点为会元,更应当立刻缉拿,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他的话,说出了在场大部分保守派官员的心声。

    一时间,望楼内,数道目光齐齐看向顾玄清,带着审视与压力。

    “邪术?”

    一声冷笑,从角落传来。

    是孙承宗。

    他缓缓走出,目光鄙夷地看着周延年。

    “周博士,你也是饱读圣贤书之人。你告诉我,何等邪术,能引动天地共鸣,显化出那般慈悲宏大的‘人间道’?”

    “你之文宫,在那道音之下,可曾感到半分邪祟?还是说,只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与腐朽?”

    孙承宗的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周延年的脸上。

    周延年脸色一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孙承宗说的是事实。

    在那圣景之下,他的浩然正气,卑微得如同尘埃。

    孙承宗不再理他,转身对着顾玄清,长揖及地,声音狂热而又坚定。

    “阁老!周延年之言,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哀嚎,是腐朽之辈的恐惧!”

    “他们怕的,不是天下大乱,而是怕自己再也无法高高在上,鱼肉百姓!”

    “他们怕的,不是国本动摇,而是怕自己家的田契、官位,被从手中夺走!”

    “此卷,是为万民请命之书!是为我大乾续命的济世良方!更是千年未有之圣言!”

    孙承宗抬起头,眼中含泪,嘶吼道:“若此等文章都不能为会元,那这科举,不要也罢!若此等圣贤都为乱臣贼子,那我大乾,亡国不远矣!”

    “你……你血口喷人!”周延年气得浑身发抖。

    “我血口喷人?”孙承宗上前一步,气势如山,直逼周延年,“那你告诉我,天心何在?是你的良田万顷,还是农夫仓中的一粒余粮?!”

    “你!”

    两派人马,瞬间吵作一团,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整个望楼,变成了文道与利益交锋的战场。

    他们争的,早已不是林凡一个人的名次。

    而是两条道路,两个世界的生死存亡!

    一直沉默不语的崔岩,看着眼前这几乎要失控的一幕,那死灰色的脸上,竟缓缓勾起一抹诡异的,扭曲的笑容。

    争吧。

    吵吧。

    无论哪一方赢了,旧的秩序,都完了。

    “够了!”

    就在此时,顾玄清的一声爆喝,如平地惊雷,镇住了所有人。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激动的孙承承,还是愤怒的周延年,都在他这道目光下,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这位老臣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激动,只剩下一片如渊似海的凝重。

    他终于明白,这份卷子,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催命符。

    它点燃的,是足以将整个大乾王朝都烧成灰烬的滔天大火。

    而他顾玄清,区区一个内阁大学士,接不住。

    也判不了。

    顾玄清走到长案前,拿起那份依旧散发着温润光芒的朱卷,又拿起一张空白的奏章。

    他提起笔,将刚刚望楼内所有的争论,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更将支持与反对的官员姓名,一一列上。

    最后,他将林凡的考卷与这份奏章,一同装入一个黑色的漆盒之中。

    他看着众人,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重逾千钧。

    “此卷,非我等能判。”

    “此道,非我等能定。”

    “封存此卷,连同今日之辩,即刻,呈送御前!”

    “林凡是圣是魔,是忠是奸,我大乾,是革故鼎新,还是墨守成规……”

    顾玄清的目光,望向了皇宫的方向,眼神无比复杂。

    “由陛下,圣裁!”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