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铁壁生根与星火初燃
    “铁壁-星火”计划的启动,如同给高速运转的希望要塞注入了更强效的燃料。整个要塞如同一个被唤醒的钢铁巨人,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开始了疯狂的自我进化。

    “守护者”遗产中的知识被迅速分类、解析,并投入应用。苏婉领导的生物科技团队,首先取得了突破。他们利用“守护者”的生态循环模型,对要塞内部的农业区和生命维持系统进行了优化。原本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的合成食物生产,部分被效率更高的、近乎完美的自然光合作用与物质循环所取代,不仅节省了能源,产出的食物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大幅提升,极大地缓解了长期战时状态下的后勤压力。

    陈守义的工程团队则专注于防御升级。基于“守护者”的空间稳定技术,他们在太阳系内几个关键引力节点,开始秘密建造大型的“区域秩序稳定器”。这些装置一旦启动,能在局部空间形成一种“粘稠”的效应,极大干扰超光速航行和高维打击,如同在要塞外围布下了一层无形的“减速带”和“混乱立场”。

    同时,新一代的“铁壁”防御平台开始列装。这些平台不仅火力更强,其护盾系统更是融入了对“几何低语”和“归墟者”构造体能量特征的针对性防御算法,虽然无法完全免疫,但至少能有效抵抗那种诡异的秩序瓦解效应。

    军工生产线日夜不停,新型的“炎龙-改II型”战舰开始批量下线,其引擎效率和武器威力都有了显着提升。魏风亲自带队,将这些新装备投入对木星轨道母巢的反击战中,新型战舰的表现果然不俗,一度将猖獗的母巢攻势压制了回去。

    整个希望要塞,从内到外,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强大。那股在末日中求生的顽强意志,与“守护者”的先进技术结合,催生出了惊人的力量。

    就在要塞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星火探路”的前期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首次探索目标,被定位于星图上距离太阳系相对较近、风险评估为“中低”的一个坐标——一个标记为“沉寂回响”的、疑似小型“观测站”的遗迹。

    这次探索任务,凌风和韩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由他们亲自带队,而是交由新生代的力量去完成。

    人选很快确定——由已经初步掌握“活性秩序”精髓的林雪担任队长,辅以石峰(魏风的副官)带领的一支精锐战术小队,以及陈守义的一名得意门生负责技术支援。他们将驾驶一艘经过改装、性能卓越的“探索者级”轻型舰“追光者号”执行任务。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培养后继者、传递“星火”的信号。

    出发前,韩冰将林雪叫到了自己的冥想室。

    “这次任务,你的首要目标是确认坐标真实性,评估遗迹状态,采集基础数据。除非万不得已,避免任何形式的冲突。”韩冰看着自己最出色的学生,语气严肃,“记住,你不是去战斗的,你是要塞的眼睛和耳朵。”

    “我明白,老师。”林雪郑重点头,她周身的寒气已经变得十分内敛,眼神坚定。

    韩冰将一份自己凝练的、关于应对可能存在的“归墟”残留力量的精神印记交给了她。“遇到无法理解的危险,以保全自身和队员为第一要务。‘星火’计划,不能一开始就蒙受重大损失。”

    “放心吧,老师,我会把大家都带回来。”林雪接过印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关切与期望。

    另一边,魏风也在对石峰耳提面命:“小子,别给老子丢人!保护好林雪那丫头,她可是咱们未来的希望。遇到打不过的,别硬撑,赶紧跑!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

    石峰咧嘴一笑,捶了捶胸口:“将军,您就瞧好吧!”

    就在“追光者号”悄然驶离要塞,踏上首次“星火探路”之旅时,在远离太阳系的某个高维层面,冰冷的意念正在进行着交换。

    【单元Z-734报告:目标‘摇篮-3’(指希望要塞)科技水平出现异常跃升,模式分析……与已归档‘守护者’文明技术存在17.3%相似度。确认‘异常单元-冰’(指韩冰)已回归并携带外部信息污染。】

    【逻辑链推演:该污染源极大概率来自‘守护者’残余节点。】

    【风险评估:目标文明‘活性’指数提升,偏离‘静默’轨迹加速。威胁等级重新评估中……建议:启动‘深度净化’协议前置程序,加大对附属单位(指母巢)的引导与强化。】

    【决议:批准。持续观察,收集更多‘活性秩序’数据。待前置程序完成,执行‘净化’。】

    冰冷的注视,并未因希望要塞的变强而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专注。无形的风暴,正在更高的层面酝酿。而“追光者号”的首次出航,就如同投入这片黑暗森林的第一颗探路石,它的命运,将直接影响未来“星火”能否燎原。

    希望要塞,在铁壁扎根的同时,也将微弱的星火,撒向了无垠的深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