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逮到一只诸葛瑾
    诸葛瑾由于在中山郡,没忍住显呗自己的才华。

    刚刚好被夏侯兰遇见,于是就被半强迫的带到了张宁的跟前。

    于是,张宁为了将来能忽悠到诸葛亮。

    直接就将自己还没有正式成立的外交部,的部长交给了诸葛瑾。

    诸葛瑾内心里非常的不愿意接受张宁的任命,他也开口拒绝了:“瑾尚未籍贯,怎么可以出仕呢?请中山王另请高明,瑾实是不敢受命!”

    张宁哪里能让诸葛瑾就这样糊弄过去?她道:“诸葛小兄弟莫要谦虚,莫不是嫌弃宁这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

    说这话的时候,张宁故意板着脸,同时释放出自己杀那么多人以后产生的杀气。

    张宁屠杀数万人的杀气,不要说诸葛瑾了。

    就是王越也是受不了的,不过好在张宁只是稍微的释放了一点。

    更是一放即收,就是这样诸葛瑾也被吓的脸色煞白。

    差点就跌坐于地,好在张宁反应快伸手扶了一下。

    同时道:“诸葛小兄弟这是路上累了吧?来人啊快扶诸葛小兄弟下去歇息。”

    旁边立刻过来两个守卫,架着诸葛瑾就要离开。

    要说现在的诸葛瑾,到底还是少年义气。

    还没有后来那么圆滑,愣是没有服软,软着脚就被带下去了。

    咳咳,如果张宁有读心术的话。

    那她就能听到诸葛瑾内心疯狂的叫:“你再问一次,再问一次我就答应了。”

    不过谁让张宁没有读心术呢?

    所以,诸葛瑾只能怀着忐忑的心被先带去客房休息了。

    转眼间,又过去了两天。

    这时候,诸葛瑾已经是张宁崭新上任的外交部长了。

    同时,张宁还给诸葛瑾配了一个十六岁的副部长。

    这位副部长叫姓【班】名【芳】,也是张宁从那一百女孩子们中选出来的。

    这位班芳能被张宁选出来干外交,主要是因为这位在那一百位女孩子们中是最能说会道的人。

    并且,这位一比较偏科文化课来着。

    所以,张宁干脆的就将其放在了外交部,和诸葛瑾搭档了。

    诸葛瑾上任的第一天,张宁对着现在见到自己还有些哆嗦诸葛瑾问道:“诸葛部长,你家还有什么弟弟妹妹之类的吗?”

    张宁这样问,其实是想让诸葛瑾现在就将自己的弟弟诸葛亮弄过来的。

    因为,张宁记得诸葛亮幼年丧父来着。

    所以后来,才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避难荆州来着。

    不过诸葛瑾的回答却是让张宁失望了,诸葛瑾的话是:“回大统领,家中有两位妹妹,两个弟弟。”

    还不等张宁说话,诸葛瑾好像知道张宁要说什么似的道:“另外家父尚在!”

    张宁听完,心里就是纳闷因为张宁记得诸葛瑾的父亲好像死的很早来着。

    其实张宁记得没错,诸葛瑾他爹诸葛珪早在中平六年就应该死翘翘了。

    诸葛珪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死,这个锅还是要张宁和张仲景两个人来背。

    并且,张宁的锅还要更大更黑一些。

    因为张宁没事非要让张仲景将他的行医心得,先整理一部分印刷成册然后让中山商行卖到了全天下。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接将大汉的医术提高了一大截。

    不但如此,张仲景的医书在大汉的传播。

    还导致了很多其他的医者,也将自己的行医心得写下来然后让中山商行带到太行山印刷售卖。

    因为在汉末这个时代,其实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有留名清史的欲望的。

    并且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好医者,其实都是读书的士子转职的。

    而且,中山商行印刷售卖的那些医书还和原作者进行利益分红的。

    这样一来,很多被迫无奈才转职医者的士子就更有动力写医书了。

    这一系列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本来应该早就死翘翘的人,都活的好好的。

    这其中诸葛珪就是受益者之一,所以说张宁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了。

    既然诸葛珪还活的好好的,那张宁打算让诸葛瑾用长兄的身份,将自己的弟弟妹妹都接到太行山的想法就只能作废了。

    不过最后还是试探性的道:“诸葛部长要不要考虑一下,将自己的弟弟妹妹接到太行山来接受教育呢?”

    张宁真的只是最后顺嘴说的,根本就没有打算诸葛瑾能答应什么。

    毕竟,这个时候诸葛瑾他爹诸葛珪还活着,诸葛家还没到诸葛瑾说话的时候。

    可是没想到诸葛瑾却是道:“好的,瑾这就写信回家!”

    “嗯?”张宁有些诧异的抬头看向了诸葛瑾。

    诸葛瑾知道张宁的为什么诧异,于是解释道:“太行山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吾认为家妹在太行山可能对她们的未来更好!”

    诸葛瑾这么一说,张宁就明白了。

    她道:“很好!那你赶快把信写了,我派人快马给你送回家。”

    张宁马上就为自己现在的决定感到庆幸了,因为诸葛珪带着一家子来到太行山没多久就离世了。

    虽然说,诸葛瑾还要带着诸葛珪的遗体回琅琊老家安葬。

    并且在老家守孝,但是诸葛家的其他人还是很快回太行山继续学习了。

    这是诸葛珪临死前留下的遗命,而且就是诸葛瑾也不能在家守孝三年,这也是诸葛珪的遗命。

    这是因为,诸葛珪已经预见天下很快就要大乱了。

    而徐州则是兵家必争之地,留在琅琊老家着实是不安全。

    而且,诸葛珪在来到太行山以后。

    他敏锐的认定了,将来能最终成事的肯定是张宁的新太平道。

    根据张宁对世家大族的态度,诸葛珪更是清楚将来那些世家大族,要么遵守张宁制定的律法。

    要么就是消亡,现在诸葛家既然已经在张宁这个注定要胜利的一方了。

    那就决不能因为他诸葛珪的死而产生什么变故,所以诸葛珪临死前留下了那些遗命。

    要说,到底是能生出诸葛亮,诸葛瑾这样大才的人。

    其在临死前,可能是回光返照了。

    所以,诸葛珪看事情才这么的准确,并且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