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章 朝中议事
    身在洛阳的董卓,接到了李傕郭汜的紧急求援。

    这个时候的董卓,心里还是有些心气在的。

    于是连忙召集自己的谋臣武将,在朝堂上进行商讨:“关东的那帮反贼,竟然兴兵攻击京畿重地,现在已经到了虎牢关了,诸位都是朝廷的官员,这个时候总应该为朝廷出份力吧!”

    众朝臣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不过没有人站出来为董卓分忧却是事实。

    而坐在皇位上的刘辨,这个时候年纪毕竟还小。

    他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意见,即使有以现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情况也不会有什么作用的。

    董卓见没有人出来哪怕说句没用的屁话,这让董卓的心里就很不爽了。

    他直接点名杨彪道:“杨司徒,汝有何策能为陛下分忧?”

    都被点名了,杨彪也不能继续装死了。

    于是,只能出列道:“下官以为,相国可亲自前往讨之,量关东反贼必会闻太师而降!”

    虽然董卓在控制了朝堂以后,确实是有些跋扈了。

    也有些被京城的酒色消磨了心志,但是这可不代表着董卓现在就已经没脑子了。

    杨彪这个明显是在敷衍并且,还把自己当傻子糊弄的主意。

    董卓都不怎么用动脑子,也知道杨彪没安什么好心。

    不过,在表面上董卓也找不出什么错来。

    这就是杨彪的狡猾之处了,反正你要我拿主意我也给了。

    同时,马屁也明晃晃的拍了。

    至于主意你用不用,那就是你董卓自己的事情了。

    再加上,董卓也不像是后来的曹操想杀谁就杀谁。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董卓,已经有朝那个方向发展的意思了。

    不过,毕竟这个时候的董卓还是有些理想的。

    虽然也没剩多少了就是,但是肯定是比他裹挟满朝文武迁都长安以后要强太多了。

    所以也只是冷哼一声,然后就当杨彪是个屁给放了。

    最后,董卓还是将目光看向了已经完全投靠自己的李儒。

    虽然《三国演义》里,将李儒写成董卓的女婿。

    甚至,将董卓能走到权倾朝野的功劳,也归功于李儒的谋划。

    可是历史上,李儒是董卓进京以后才投靠董卓的。

    当然了,李儒投靠董卓以后。

    董卓确实是非常倚仗着李儒的谋划就是了,就像是现在董卓也是将目光看向了李儒。

    李儒虽然心里为董卓的表现很失望,不过现在的李儒确实是已经和董卓绑的太死了。

    所以,在这个关乎董卓和李儒自己性命的时候。

    李儒也只能站出来了,李儒道:“相国,现在朝廷应该下旨斥责反贼,同时给虎牢关的李郭两位将军派去援军。”

    董卓,闻言心里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他对着上方的刘辩道:“请陛下下旨斥责反贼!”

    其他的朝臣们,虽然心里不情愿。

    但是,由于之前董卓已经杀了不少朝臣了,所以底下的那些朝臣自然是不敢有什么人反对的。

    当然了,董卓杀的那些朝臣肯定不是像杨彪这样的世家大族的人的。

    没见当初袁绍和袁术,都敢当面骂董卓了董卓也没有敢把人家怎么样吗?

    甚至,袁绍都敢拿剑指着董卓说:“吾剑也未尝不利!”

    最后,董卓不还是要乖乖的给袁绍一个渤海太守吗?

    当然了,董卓现在肯定是后悔死了。

    而小皇帝刘辩,这个时候也不过十几岁而已。

    他能有什么主见?就连他那个既蠢又贪心的母后何太后。

    这个时候,也不敢反抗董卓。

    这个时候,何太后肯定是非常后悔,当初默认了十常侍在宫中诱杀了自己的哥哥何进何大将军了。

    毕竟,要是何进不死的话,就根本不可能让董卓这个死胖子有机会控制了朝堂的。

    要不然怎么说何太后就是一个既贪心又蠢的女人呢,她就没有想过何进再怎么样也是她的亲哥哥,总比那些死太监要亲近吧?

    好了,不提那个蠢女人了。

    说回小皇帝刘辩,他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

    也知道了董卓说的话,根本就不是真的让他有什么意见的,他只要顺着董卓说就好了。

    所以,小皇帝就和以往一样。

    用他那稚嫩的声音道:“好!就按董卿的意思做!”

    虽然说,小皇帝这样的回答有些不适合这个场合。

    不过,反正董卓也不需要小皇帝真的自己写圣旨。

    他要的也只是小皇帝的态度而已,至于圣旨董卓自己会写好以后让小皇帝用印的。

    接着董卓又问道:“哪位将军,愿意带兵去虎牢关阻击反贼的?”

    这个时候,一员银面威武身高足有九尺开外的将领出来道:“布愿往!”

    董卓见到吕布主动出来,心里很是高兴。

    因为这个时候吕布可是和董卓誓为父子的,这样的关系在汉末这个时候那关系就非常的亲厚了。

    至于后来两个人关系决裂,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董卓自己太不把吕布当人了。

    当然了,吕布的人品也不是那种忠心的就是了。

    不过这个时候,毕竟是董卓和吕布的蜜月期。

    因此,董卓对吕布那是非常信任的,信任程度仅次于董卓的女婿牛辅。

    董卓见吕布出来请战,心里欢喜一百个愿意让吕布去虎牢关。

    因为吕布率领的并州狼骑,确实是战力非常了得的。

    再加上吕布本人的武力值也是非常高的,不过为了显示自己对皇帝的尊敬。

    董卓还是道:“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能怎么说?当然是老一套了:“全凭相国做主!”

    于是,董卓道:“那就奉先将军带着兵马,和斥责反贼的诏书一起去往虎牢关!有谁还有其他的意见否?”

    谁还敢有什么意见?没见那几个三公和九卿都屁都不放一个吗?

    其实关东诸侯的讨董联盟,在朝中的这些官员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毕竟曹操发的那是个【矫诏】,所谓【矫诏】其实就是假的皇帝诏书。

    曹操发矫诏这个事情,其实在皇帝看来和谋反真的没有任何区别了。

    在朝中的某些真正的忠于汉庭的朝臣看来,曹操的行为可比现在的董卓还要可恶。

    因为,在这个有张宁的时空里董卓既没有真的废立皇帝,也没有毒杀被废的小皇帝。

    而且,董卓下的每个旨意最起码表面上都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的。

    相反曹操的矫诏,就真的是曹操自己搞出来的东西。

    既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也没有提前和皇帝商量过。

    因此,董卓让吕布这个绝世猛将去支援虎牢关。

    不要说这些满朝文武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什么,就是能改变也没有人愿意去阻止的。

    咳咳也不对,至少袁基和袁逢这父子俩可能是想阻止的不过没敢吱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