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蔡邕治司隶
    那些诸侯们离去以后,蔡邕就正式的开始了他对司隶地区的治理。

    当然了,只是民生方面的治理。

    像是军事和法律方面,都有其他的人负责。

    因为,张宁搞得这个三权分立是搞得非常彻底的。

    说是三权分立就是彻底的分立,绝对的不给任何人有在地方做大的可能。

    同时,张宁也将各级官员的晋升提拔权利,给打了补丁。

    绝对的不让,那种像是一个省长能直接提拔市级官员的事情出现。

    每个人想要提升,都要地方的军、政、法三个部门进行集体表决。

    再加上对其政绩的考核,以及人民代表的选举才能晋升。

    而对于最基本的村长这类的基层官员,也不是上级政府直接分派的。

    而是由村子的所有人进行选拔的,而为了不让基层出现村霸或者村干部一直在某个家族中流传。

    张宁还规定,每个村干部只能做三年。

    而其卸任以后,其家族三任内不准再有人出来选。

    至于那种整个村子都是一个姓,算起来都是一个祖宗的村子。

    张宁规定只有出了十抚的人,才能算是另一个家族了。

    张宁还规定,村子的财政官员,不能让本村人来做。

    必须是别的村子的人来做,而且还不能是两个不远的村子的相互担任,同时财政官员也是三年一换,规则和村长是一样的。

    张在这样制定了规则法律以后,还是不放心还让巡察组不定时的进行巡察。

    由此可见,张宁对于预防地方官员的贪腐是做了多少准备。

    就为了,施行这些规则。

    张宁当初在中山郡,可是让张燕带着军队杀了近两万人。

    甚至有两个村子,就是两个小世家组成的。

    那两个村子的成年男性,和部分顽固不化没救了的女性,直接被屠戮一空。

    张宁在推行这个规则方面,是本着零和博弈的态度的。

    那就是,要么遵循她张宁的规矩法律来,要么就离开她的地盘,或者死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事实证明,再怎么顽固不化的宗族势力。

    在面临着死亡的时候,他们也会将自己头颅乖乖的低下来的。

    在有两个出头的小世家的村子被屠戮以后,剩下的那些中山郡的所有村子都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张宁的规矩法律去接受管理了。

    而现在,蔡邕开始治理京畿之地了。

    而以蔡邕对张宁的了解,蔡邕知道在治理自己的地盘方面。

    张宁是根本就不会,让两套制度存在的。

    因此,蔡邕现在也在头疼呢。

    一方面是现在,洛阳根本就没有多少符合太平军要求的人才。

    所以,要临时保留一部分原本大汉的官员。

    可是,又要施行张宁的那套制度。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的官员又有可能是最大的阻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蔡邕感觉自己的头发已经开始掉了。

    不过蔡邕知道,即使困难再大。

    那也是要进行的,最终没有办法。

    蔡邕也只能是一叹,然后眼神坚定的对着旁边的人吩咐道:“准备马匹我要去军营找黄军长。”

    身旁的护卫道:“遵命!”然后去准备马匹去了。

    蔡邕自语道:“唉!希望那些人不要太固执,要不然也只能让他们去见泰山府君了。”

    过程不提,很快蔡邕就和黄忠在军营里相对而坐了。

    黄忠问道:“蔡总督,来找黄某可是有什么事情?”

    蔡邕也不客气,他直接道:“当然是需要黄军长的帮助了。”

    黄忠道:“上来听听!”

    蔡邕道:“现在飞燕司令,带着剩下的军队已经回太行山去了。”

    “赵师长也会在完成监督那些诸侯的任务以后,直接回太行山去。”

    “大统领,也带着王局长去雍凉去接人去了。”

    “所以,现在京基之地在下有事情也家只能和黄军长和高局长商议了。”

    “而接下来,我想要在京基之地施行我们太行山的那套制度,就需要黄军长的鼎力支持,因此蔡某这就先过来和黄军长商量一下。”

    黄忠闻言,自然知道蔡邕口中的鼎力支持是什么意思。

    因为,黄忠也是知道当年张燕为了在中山郡推行张宁的那套制度,是在中山郡怎么做的。

    现在,蔡邕过来和黄忠说这些。

    黄忠,哪里还不明白蔡邕是要她做什么?

    虽然说,黄忠是不想要理会蔡邕的。

    因为,在洛阳这里黄忠和蔡邕是没有直属关系的。

    不过,对于蔡邕的这次请求。

    黄忠连思考都没有,就直接答道:“蔡总督尽管去做,忠的军队就是蔡总督的后盾。”

    得到黄忠的答复以后,蔡邕心里就有底了。

    蔡邕端起茶杯道:“那邕就借茶敬黄军长了,谢黄军长相助!”

    黄忠道:“都是为了大统领做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在获得了黄忠的承诺以后,蔡邕就开始了他作为司隶总督的正式工作。

    首先,蔡邕发布命令:所有现在在任的县级包括以上官员,都要重新的接受评选才能决定是否继续留任。

    同时,蔡邕还颁布了太平军的法律。

    包括太平军的那套新的制度,当然是为了稳住那些原有的官员。

    蔡邕也承诺,只要其在任的时候,没有贪赃枉法在重新评估合格以后,那些官员还可以继续的留任。

    暂时的,蔡邕和黄忠都没有动用军队。

    即使已经,出现了违抗蔡邕的总督令的现象。

    蔡邕和黄忠,也没有马上开始调动军队。

    用蔡邕安抚黄忠的话就是:“不急,这才哪到哪啊,这些都是故意放出来试探我们的反应的弃子而已。”

    黄忠对此蔡邕这样做的评价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可真够阴险的。”

    蔡邕当时听到黄忠的话很是无语,回击黄忠道:“咱们就不要在这里装好人了吧,明明汉升你也没有想要现在就出动军队的意思吧!”

    黄忠,毕竟是武将。

    脸皮到底是比蔡邕这个大儒要厚一些,因此面对蔡邕的反将一军。

    黄忠,连脸都没红。

    他直接一脸无辜的道:“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蔡邕见此,也只能无奈的笑了一下。

    等到,过了年以后。

    也就是,初平二年元宵节以后。

    蔡邕就开始,正式的对原本的汉朝任命的那些地方官员进行评选了。

    随着,蔡邕从洛阳城开始对司隶地区的地方官员进行考核评选。

    一些对太平军的规矩进行反对的人,也在以一种极其快速的态势迅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