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0章 空间任务,龙脉进化
    风卷着灰土从战场边缘退去,马蹄印还陷在泥里,半截断剑歪斜地插在沟边。李震站在高坡上,没有动。他的靴子沾了血,干了,走一步便在青石板上蹭出一道红痕。

    李骁跟在后面,铠甲没卸,肩甲裂了一道口子,走路时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他手里攥着那份战俘口供,纸页已经被汗水浸得发软。

    “父亲。”

    李震没回头,只抬手按了下腰侧。那里被战马颠了一整夜,骨头像是错开了,一压就发麻。

    “回府。”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城。街面清冷,百姓还没从战事的阴影里缓过来,门缝里只探出半张脸,看清是李家父子,才敢把门推开一条缝,端碗水出来。

    李震没喝,只摆了摆手。李骁接过水,一口气灌下去,碗递回去时,那妇人低声道:“将军,井水今天格外清。”

    李骁嗯了一声,没多问。

    进了府,李震径直穿过前厅,没去书房,也没见幕僚。他推开侧门,走进一间空屋。屋中央只摆着一张蒲团,墙角一盏油灯,火苗稳稳地立着,没晃。

    他盘腿坐下,闭眼。

    意识沉下去的瞬间,耳边响起一道无声的提示——

    【主线任务“击退楚南”已完成】

    【历史修正值+150】

    【灵脉操控功能升级至中级】

    【可感知并修复跨区域灵脉】

    李震没睁眼,手指在膝上轻轻敲了一下。来了。

    上一场大战的代价还没清,粮草耗了七成,民兵伤亡八百,骑兵折了三百。但他知道,真正的战果不在战场上。

    他默念:“确认任务完成。”

    【灵脉操控已激活】

    【检测到第二条主灵脉,坐标:豫州北境与楚南交界,脉络残损度78%】

    【修复需求:历史修正值200点】

    李震眉头一拧。

    差50点。

    他静下心,调出系统记录。上一场战役贡献了150点,还差50。他迅速翻看近期事件——

    瘟疫控制:+30

    盐税改革:+20

    【累计达标,修正值补足】

    【是否启动修复?】

    他没犹豫:“是。”

    一股沉压瞬间从头顶灌下来,像是有根铁棍顺着天灵盖插进脊椎。他的呼吸一顿,额角青筋跳了两下。

    灵脉反冲开始了。

    地面没动,可空间里的气流在扭曲。油灯火苗猛地拉长,像被什么吸住,直直往上窜,几乎碰到了房梁。李震的指尖开始发麻,接着是手腕、小臂,一路往上,整条胳膊像是被冻住。

    他咬牙,没动。

    脑子里闪过几个画面——

    苏婉蹲在村口,教妇人把井水煮开,孩子围在锅边,眼巴巴地看着。

    老农捧着耐旱粟种,手抖得厉害,种下去那天,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还有昨夜战场上,一个民兵临死前抓着他的靴子,说:“都督,我家三亩地,刚翻过土……”

    这些事没一件轰轰烈烈,可它们压在一起,比一场胜仗更沉。

    他撑住了。

    反冲的劲道慢慢退去,油灯火苗落回原位,微微晃了两下,稳住。

    【灵脉修复中……】

    【进度10%……30%……60%……】

    李震的呼吸渐渐平复,手从膝上滑下,搭在蒲团边缘。他感觉到地下有东西在动,不是地震,也不是水流,而是一种更深的、像是大地本身在呼吸的节奏。

    那条脉,活了。

    【修复完成】

    【灵脉贯通,资源转化启动】

    【生成“灵米种子”一株】

    屋中央,空气微微扭曲,一粒金黄色的稻种缓缓浮现,悬在半空。它不大,也就指甲盖宽,可通体泛着光,像是把阳光揉进了谷壳里。

    李震睁开眼,伸手接过。

    种子落掌心的瞬间,一股暖流顺着手指窜上来。他低头看,那粒米在光下显出细密纹路,像是一整片田的脉络都缩在了里面。

    【灵米特性:亩产千斤,耐旱抗虫,三年内可实现全州粮食自足】

    他攥紧了种子,没笑,也没动。

    门外传来脚步声,比刚才重,是李瑶。

    门推开,她一身素袍,发髻简单挽着,手里抱着一叠账册。她一眼看见李震手里的东西,脚步顿住。

    “这是……?”

    李震没说话,把种子递过去。

    李瑶接过,指尖刚碰上,就愣了一下:“好暖。”

    她低头细看,眉头越皱越紧,突然抬头:“这纹路……和我们测绘的灵脉图一致。它不是普通种子。”

    “是灵脉结出的粮。”李震终于开口,“一粒,能养活十口人。”

    李瑶的手指微微发抖。她迅速在脑子里算——豫州现有耕地九万顷,若三成改种灵米,三年后粮食产量可翻两倍。这意味着,不仅能养活现有百姓,还能吸纳流民,扩军,建城。

    “这能改变一切。”她声音压得很低。

    李骁这时也到了门口,铠甲还没脱,站在门框边,眉头紧锁。

    “你们在说什么灵米?战场上抢来的粮不就够了吗?现在最要紧的是扩军。楚南这次吃了亏,下次来就是十万大军。我们得造弩车,修城墙,招新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震看了他一眼,没反驳。

    李瑶把种子递过去:“你摸摸。”

    李骁一愣,伸手接过。刚碰上,他就皱眉:“这玩意儿发热?”

    “它不是玩意儿。”李震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是根。”

    “什么根?”

    “活路的根。”

    李骁沉默。

    “你带兵打仗,靠什么?”李震问。

    “刀,马,阵法。”

    “然后呢?”

    “……粮。”

    “对。兵无粮不立。”李震指了指种子,“现在我们有了一粒能养十万兵的种子。你告诉我,是先造一万张弓,还是先种一万亩田?”

    李骁没说话,手指捏着那粒米,感受到它持续的温热。

    李瑶补了一句:“若全州三成田种灵米,三年内可多养活两百万人口。这些人,能当兵,能做工,能耕田。这才是真正的军力。”

    李骁的指节松了松。

    他知道父亲没说错。可他刚从战场上回来,满脑子还是刀光血影。让他相信一粒米能比一场胜仗更重要,太难。

    “可这东西……真能种出来?”他问。

    “它已经出来了。”李震说,“问题不是能不能种,而是敢不敢种。”

    李骁抬头,看见父亲的眼神。那不是兴奋,也不是得意,而是一种近乎冷酷的笃定。

    就像当年在瘟疫中坚持烧尸,在旱季里带头挖井一样。

    他知道,这一步,必须走。

    他把种子还回去,低声道:“我调骑兵去北境,护住那一带的田。”

    李震点头:“去吧。顺便查查,有没有楚南残部在边境活动。”

    李骁转身要走,李瑶叫住他:“等等。”

    她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是刚画好的灵脉分布简图,标出了第二条脉的走向。

    “这条脉,从豫州北境斜穿到楚南境内,一半在我们地界,一半在他们那儿。”

    李骁脚步一顿:“你是说,楚南也可能感应到?”

    “不一定能修复,但他们可能察觉异常。”李瑶说,“一旦他们开始挖地、筑坛、设阵,那就是在试图截脉。”

    李震走到桌前,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线:“那就先下手。把脉眼附近五十里划为禁地,派兵驻守。对外说,是防楚南残军。”

    李骁应了声“是”,转身出门。

    屋里只剩父子二人。

    李震把灵米种子放进一个铜匣,锁好,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

    “下一步。”他低声说,“是让它生根。”

    李瑶站在旁边,看着那铜匣,忽然问:“父亲,我们能修复一条,就能修第二条、第三条。可这些灵脉……原本是谁在掌控?”

    李震没立刻回答。

    他想起系统提示里的一句话——【修复全部龙脉,方可解锁终极形态】。

    他也想起苏婉曾说过:“这世上的病,从来不只是身子坏了,是根坏了。”

    他盯着铜匣,缓缓道:“现在不是谁掌控的问题。是谁能活下来的问题。”

    李瑶没再问。

    油灯的火苗轻轻跳了一下,映在铜匣上,那粒种子的轮廓在光里微微发亮。

    李震伸手,把铜匣往里推了半寸。

    窗外,天刚擦黑,远处传来打更声。第一声刚落,第二声还没响起来。

    李骁骑马冲出府门,披风卷起一阵尘土,马蹄砸在青石板上,声音急促。

    他手里攥着那张灵脉图,指节发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