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少年意气
“这就是小王爷吗?真是灵气啊。”道长看着他露出满意的微笑。 从正有点害羞,站到父王身后,怯怯的喊了一句:“道长好。” “哈哈哈!好,好,好。”道长点点头,“王爷,你要是不嫌弃,这件事就定了。” 宇文靖看着儿子,摸摸他的头:“也好。就这样吧。” 宇文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等道长走后,他问父王:“父王,道长叫什么?” “正儿啊,你有多喜欢道长啊?” 从正看着道长离开的门,想了想:“很喜欢。就跟喜欢父王一样喜欢。” “那以后你跟着道长修道,好不好?” 从正立刻摇头:“不好,我要跟着父王帮父王照顾王府。” 宇文靖还以为他会说好,他与他那么投缘:“这么孝顺啊。” “嗯。”从正才不要离开父王,那样父王就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母亲已经走了,父王去哪里都带着自己,所以他也不能丢下父王走掉。 这件事并没有这样就结束,每一年王爷都会来都城,每一年从正都会见到道长。 直到有一年,从正兴致冲冲的抱着一把剑回来跟父王说:“父王,道长离开都城了,他给了我一把剑。” 宇文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日,只是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太早了。他看着他的儿子,唯一的儿子,有些不舍:“他是要收你为徒吧。” 从正只顾着开心,没在意父王的脸色不对:“不!他说,他不能收我为弟子,但是要是我愿意的话,可以上飘渺峰仙山求道。” 飘渺峰宇文靖听说过,是个修仙的名山,只是山遥路远,不是谁想去就能找得到的。他心忧道:“去那么远啊……” 从正听道长也说远来着,就问父王:“父王你知道在哪里吗?” “命中注定的人,就会找到。命中没有的人,一辈子也见不到。你说远不远?”宇文靖看着儿子,已经十几岁了,可是离家还是太小了。那时候的王爷不知仙缘这种事,哪里由得自己舍不舍得呢。 从正每日抱着道长给的宝剑,走路带着,吃饭带着,睡觉都抱着不肯撒手。说是要用自己的灵气去感染宝剑,这样宝剑才会听话。 有的下人担心小王爷这样睡觉都抱着剑,剑怎么也是个凶煞之物,就趁着他睡着了拿走。谁知刚刚拿走,挂在墙壁上,一松手,宝剑就飞回小王爷身边了。因为太过离奇,都不敢告诉王爷,怕王爷听了不信,更怕王爷相信。 宇文靖起初觉得好笑,宝剑再宝贝,也是个死物,如何听话?只有不停的运用,得心应手之说。可从正真的叫那把剑飞起来了,不仅剑可以飞,他还可以站在上面飞。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一定不敢相信。 按照现在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就算不让他去飘渺峰求道,他也会悄悄去的。 一日宇文靖到了王府后院,看到一个下人都没有,就知道宝贝儿子又在拿着道长给的仙剑练习什么法术了。当年只觉得无所谓,命中注定的事情,半点强迫不得,现在终于见识到这种放任的后果了。 “我看到你在房间收拾的东西了,这是要出门吗?”宇文靖问道。 从正听到父王的声音,赶紧落剑:“父王你回来了。”他一把抱住父王,先不提出门的事情,“父王你看我现在能飞了。厉害吧?” “你怎么也不去看看书,读一读经史子集。练武可以强身健体,修道可以心态平和,但是也不能荒废了课业。你是宇文家的孩子,出生帝王之家,要有一个贵族的修养气质。”第一次宇文靖如此说他。他的孩子一直自觉,很少叫他操心。若是他还能动摇得了他,听了这番话,正儿就会放弃修道之路,专心学习儒家治国之道。若是……儿子已经有了选择,他也不会欺瞒自己的。 从正沉默了,他的沉默告诉了他父王他的心意。他想学剑,学道,他不能拒绝父王的好意,只能握紧手里的宝剑。 宇文靖也不再多少什么了,看了这样子,只有转身离开。养育了十几年,最后输给了一把会飞的剑,真是说出去都没人信啊! 从正看到父王的难过,他不忍心父王难过,又很想去仙山。心里难受,就拔剑挥舞,一阵狂砍之下,剑气随着主人的胸中的怒气迸发出来,飞沙走石,后院草木被剑气所伤,一片狼藉。 宇文靖在前厅就感受到一点不对,赶紧回去看看,整个后院笼罩在剑气之下,儿子这是发疯了?“正儿!你在干什么?” 宇文从正在愤恨不平中,听到父王的一声呵斥,立刻平静下来,有点失落,像是犯了错的孩子。用尽了力气的他,以剑撑地,气喘吁吁的,觉得好累,但是心里舒服一些了。 宇文靖走到儿子面前,这把剑不是凡物,剑气可以伤及这么高的树枝,这么远的院墙,还能这么听话说停就停。也许儿子早就不在自己能照顾得了的范围之内了。 从正看到父王,一把抱住:“父王,我想去。” “我知道。”宇文靖也伸开手臂,抱住儿子。 等到他心情平复,再松开父王,看到的却是乱七八糟的后院。“这是……我干的?”他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拆了后院的样子啊。 “你没有受伤就好,这些院墙,大树,都是可以重新修葺,重新种上的。”宇文靖不希望儿子为此难过,看他吃惊的样子,应该也不知道那把剑能有如此威力吧。去了仙山,会有师父引导他如何驾驭这种力量。 “你要去,为父不阻拦。只是有一点,要记得请人带消息回来。”宇文靖这是最低的要求了。 从正心里很过意不去,觉得很对不起父王,什么也没说。 宇文靖也不给他银两,只是不停的找人来修理后院,今天把院墙修一下,明天把砖瓦翻新,一天一天,慢慢来,就是不谈从正出门的事情。 从正知道父王心里一定是不舍的,所以也一直等着,等着父王把家里全部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之后在提出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