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7章 成标杆了?
    看完教员的按语,林鸿彬接着往下看。

    按报纸上这态度和宣传力度和措辞,青云山知青林场要被树立成标杆单位了,以后会成为像“大寨村”那样的被学习对象了。

    青云山知青林场现在全国出名了。

    “大寨村”优不优秀?当然优秀,大寨精神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他们干那些事情相比于东北、西北和西南这几个地方的大开发来说就是小儿科,也没看国家有同等的宣传投入。

    因为“大寨村”在合适的时间出现了,当时农村集体需要这么一个标杆,这是国家政策需要,“大寨”就这么被树立起来了。

    如今青云山知青林场的境遇,何其相似?在合适的时间做了某些事情,也合适拿来宣传而已。

    青云山知青林场再优秀有那些研究原子弹、氢弹的科研单位优秀?能有东北、西北的生产建设兵团优秀?他们才是真正的战天斗地,教日月换新天。

    林鸿彬感觉有点玩脱了,这份 “荣光”在林鸿彬看来却像烫手的山芋。

    如果知青林场被树成标杆单位,对单位来说好处那是真的多,但对林场的领头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自古以来这种被树立起来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如果林鸿彬记忆没错的话,在重生前的世界,这个年代被树立的典型,从纺织女工、卖菜营业员、舞文弄墨的,包括开大寨田的老农哪一个逃脱了可悲的结局?

    他的记忆里,“大寨”逐渐“左”倾了,几年后开大寨田的老农也被批斗,连续被批了好几年。

    脑壳疼啊!

    林鸿彬盯着报纸发怔,正想把报纸放下,蔡德海出言提醒道:“后面还有!”

    林鸿彬接着翻看,看完之后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他是在山沟沟里,跟其它的部门和领导们没有利益冲突,见了面还能有笑脸。尽管有眼红的,但没人敢找他麻烦,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可现在,他和林场分明成了一颗被摆上棋盘的棋子,身不由己。

    “9.13事件”后,一部分上层人物在努力的纠左,报纸上的评论就有浓浓的纠左味道。

    这个世界的极左派除了个别人名不一样外,与重生前的世界差别不大,干的事情也差不多,但按历史惯性,极左派在4年后才会被打倒啊,而且被打倒前那一段时间更是嚣张至极。

    林鸿彬肯定会被盯上的,要么被极左派收编,要么成为极左派的对立势力。这是没办法躲的,麻烦,恐怕要接踵而至了。

    “领导,怎么办?我们知青林场肩膀嫩,怕担不起这重担啊!”林鸿彬怔怔的看着蔡德海,眼神里满是焦虑。

    “我们也在等地委的决定,后天地委韩书记会到你们林场考察,会开个现场会议,你们明天做好准备,不懂的去问下刘裕德同志。”

    蔡德海的面色也有点沉重,作为斗争经验丰富的干部,他太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了。

    他更想林场低调点发展,县里也能闷声发财,而非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

    林鸿彬起身准备出门,突然想起工作还没汇报那,又退回来,坐回蔡德海对面:“领导,工作忘了汇报。”

    9月的工作值得说道的也就“稻鸭共作”,但这玩意也才开始几天,啥数据也没有,还是等下个月汇报吧。

    汇报完9月工作后,林鸿彬递上《甘蔗渣发酵酒精试验数据》:“领导,这个到时候可能需要找人评估下,看要不要搞起来。”

    “甘蔗渣发酵酒精,成了?”

    “实验室里是成了,现在是小规模试验阶段。”

    “行,这个一定会关注,我会找人评估的。”

    这个就和之前的那些养殖不一样了,这算是工业成绩了,值得重视。

    如果可行,这小子又给县里搞了几个岗位出来。

    现在一批老同志平反了,但怎么安置是个头疼的问题,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在突然多了好多干部,如何安排是个大难题啊!

    林鸿彬又递上三份申请书:

    “我们林场最后一个季度的工作重点会在菌子小规模种植上,要一台小型的木材切片机,需要一些地膜和铁管,准备顺便建一个反季节蔬菜棚。还有就是批量给鸭鹅退毛需要一个脱毛机。”

    “等等,你要种的菌子供销社收吗?价格多少?”蔡德海突然问道。

    “暂时没打算给供销社啊。”林鸿彬解释道,“我想攒一些送到出口贸易会上试试,山珍嘛,受我们国家文化影响深的东亚和南亚都很有市场。

    前几天我国不是和小日子那边建交了吗,小日子、还有香江那边人多山少,可没有多少出产,对山珍应该比较喜欢。

    对外商品贸易会那边要是表现好的话,就把技术推广出去。”

    对了,羽绒加工厂那边考察的怎么样?小日子的北海道那边冬天可冷了,羽绒也是有很大市场的,我们应该也试试,挣点外汇应该很香。”

    “你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才和鬼子建交三天你就算计到他们头上了?”

    “学经济的,天天想着不就这么点事嘛。”林鸿彬笑了笑,回应道。

    “羽绒加工厂考察的前几天回来了,下个月筹备,到时候还是从你们林场调人。”蔡德海说道。

    “明白!领导,打听一下要调走哪几位,林场也好提前安排,现在每个人都有负责的工作。”

    “是从老同志里面调的,你可不能太早透露消息。”

    “明白!”

    蔡德海拿起笔,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却话锋一转:“这给你签了,但你们上交的任务要增加了。”

    “给你,去找张海涛同志,看他给你们加多少任务。”

    “行。”

    林鸿彬起身,走到门口后又停下来,转身回来,对蔡德海说道:“领导,我现在申请在林场建立党支部还来不来的及?”

    “榜样单位没有党组织确实不像样,今天张书记不在,你先去忙其他的。”

    “好吧!”

    伸手顺手拿走华夏日报。

    “领导,这本报纸给林场做档案!”

    “拿去吧。” 蔡德海挥了挥手,看着林鸿彬的背影,心里既期待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