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烈焰余辉,新秩序
    江枫的钢笔躺在掌心,冰凉,沉得像块铅。

    顾轩站在公寓门口,没开灯。窗外的月光斜切进来,照在书桌一角,那支万宝龙笔尖闪了下光,像在回应他。他没动,只是把西装内袋里那颗摘下的檀木珠轻轻放在《出师表》残稿旁——不是祭奠,是交接。

    他知道江枫不会白死。

    也不会白活。

    他拧开笔帽,拇指顺着“司南”两个刻痕逆时针一旋,笔芯“咔”地弹出。夹层藏了张指甲盖大小的胶片,边缘焦黑,像是被人用打火机草草烧过又抢救回来。他掏出手机,背光一照,三行字浮现:

    “Y.L. = 养女,非血亲。

    南风非人,是计划。

    查林若晴出生档案,编号L-907。”

    顾轩盯着那行字,呼吸都没乱。他把胶片折好,塞进衬衫内袋,钢笔笔尖朝内插进左胸口袋。然后他转身,关门,下楼,脚步稳得像踩在秒针上。

    江枫的最后一句话,他听懂了。

    南风不是背叛,是从来就没属于过这边。

    而林若晴,从一开始,就是一枚被埋进土壤的种子。

    市政应急厅的灯亮得刺眼。

    顾轩推门进去时,会议桌前坐着七八个人,有留守的处长,有纪检的代表,还有几个技术口的骨干。没人说话,气氛像冻住的河面。

    “召集临时协调会。”顾轩把翡翠蝴蝶胸针往投影仪上一放,“现在开始。”

    “顾轩,你没有召集权限。”财政局的王处长皱眉,“督查组还没批复——”

    “等他们批复,新黑账都做三轮了。”顾轩打断,手指一点,投影屏亮起,一段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里,阎罗穿着唐装,坐在一间老茶室,对面是前任审计局长。两人喝茶,谈笑风生。

    “制度是纸。”阎罗慢悠悠地说,“人脉才是墙。墙倒了,纸还能糊住风?”

    全场静了两秒。

    “我们推倒了墙。”顾轩关掉视频,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砸在地上,“可现在风太大了。不砌新墙,谁家窗户都扛不住。”

    他翻开文件夹,甩出三页纸:“《政务透明法案》草案。核心三条——”

    他一条条念下去,像在宣判:

    “一,所有政务数据强制备案,公开可查,删改留痕;

    二,重大决策全程留声录像,追溯到人;

    三,公民质询48小时内必须回应,超时自动上报监察系统。”

    会议室炸了。

    “你这是要搞全民监督?”王处长冷笑,“谁来审?老百姓懂什么预算流程?”

    “他们不懂,但能看。”顾轩盯着他,“去年开发区征地,补偿款少了三千七百万。没人算错,是有人压着不报。老百姓不懂流程,但他们懂——自家房子没了,钱没到。”

    没人接话。

    “这不是信任问题。”技术科的李工开口,“是执行成本。全市每天上万条政务信息,全留痕,服务器撑不住。”

    “那就建新系统。”顾轩说,“不用q-01,不用Y盘,从零开始。代码开源,审计组、媒体、市民代表都能参与监督。”

    “你疯了?”纪检的张主任猛地站起,“这等于把刀交给外人!”

    “刀本来就不该在一个人手里。”顾轩看着他,“以前是谁拿着?阎罗?刘庆?还是你们嘴里的‘体制惯性’?”

    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

    “墙塌了,不是为了让人继续躲在废墟里。是让阳光照进来。”

    会议室安静了。

    陈岚坐在角落,一直没说话。她低头在会议记录本上写了一行小字:“新秩序始于透明,终于问责。”写完,她合上本子,轻轻推到桌边。

    窗外,天刚蒙蒙亮。一缕光斜照进来,打在顾轩袖口——那串檀木珠只剩七颗,其中一颗裂了道缝,像是被什么硬物硌过。

    他知道,那是江枫走的那天,他攥得太紧。

    散会后,顾轩刚回到办公室,陈岚就来了。

    她手里拿着两份辞呈。

    “周临川的,和我的。”

    顾轩抬眼。

    “纪检组要追责他烧毁账本的事。”陈岚把周临川那份推过来,“说他涉嫌毁灭证据,至少记大过。”

    “他烧的是原始数据。”顾轩翻开辞呈,上面字迹工整,“但他留了备份。他知道体制信不过,可他也知道——总得有人信。”

    “现在体制变了,他反而要走了。”陈岚声音低了些,“他说,血书写完,债还了。剩下的,不想再欠。”

    顾轩沉默几秒,拿起笔,在辞呈上签下“建议豁免”四个字,按了指纹。

    “他毁证,是因为信不过这身制服。”他抬头,“现在他愿意交出辞呈,是信了。这比任何忠诚都贵。”

    陈岚点头,又推过自己的那份。

    “我要调去西北监察站。”她说,“那边新设的边境数据稽查组,没人敢去。”

    顾轩没拦她。

    他知道她为什么走。

    不是逃,是去把根扎进最荒的地方。

    “批了。”他说,“‘司南’密钥备份,我让人送到你登机前。”

    陈岚笑了下,没说话,转身要走。

    “陈岚。”顾轩叫住她。

    她回头。

    “谢谢你。”他说,“在刘庆那晚,你没开枪。你让他说了那句‘大材小用’。那句话,救了很多人。”

    陈岚没回应,只是抬手,用银匙轻轻搅了搅桌上的咖啡——她习惯性的小动作。然后她走了。

    门关上,顾轩拉开抽屉,发现里面多了两块冰糖,用牛皮纸包着,边上压了张字条:

    “苦久了,得记得甜。”

    他知道是周临川放的。

    那个喝威士忌加冰糖的男人,终于把最后一口甜,留给了他。

    下午三点,顾轩站在省厅档案室门口。

    他手里拿着申请单,编号L-907,申请调阅一名叫“林若晴”的出生档案。

    档案员看了他一眼:“这个编号……封存了。”

    “我有紧急调阅令。”顾轩递上文件。

    对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刷了卡。

    档案室的灯亮起,金属柜缓缓滑开。

    顾轩走进去,手指在一排排档案盒上划过,直到停在L-907。

    他抽出档案袋,封口完好,但边缘有些发黄,像是被水浸过又晾干。

    他正要撕开,手机震了一下。

    是陈岚的短信:

    “b-7频段已设为永久监听,若晴未归巢。”

    顾轩盯着那条信息,没动。

    他知道b-7意味着什么。

    妻子的最后声音,秦霜母亲的求救,江枫的司南节点——全是b-7。

    而现在,这个频率,成了监听南风的天网。

    他低头,撕开档案袋。

    第一张纸是出生证明。

    母亲姓名:林秀兰。

    父亲姓名:空白。

    接生医院:市二院。

    备注栏一行小字:

    “代育协议签署,抚养权归Y.L.计划。”

    顾轩的手指顿住。

    Y.L.计划。

    不是人名。

    是项目代号。

    他继续翻,下一页是张泛黄的照片——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抱着婴儿,站在医院门口。女人面容模糊,但胸前的工牌清晰可见:

    “Y.L. project Lead - dr. wen”

    照片背面,一行手写小字:

    “L-907,植入成功。记忆锚点:父亲是烈士,母亲病逝。十年后启动。”

    顾轩把照片翻过来,盯着婴儿的脸。

    那张脸,和他记忆里的林若晴,一模一样。

    他慢慢把档案放回袋子里,拉上拉链。

    然后他走到档案室角落,把袋子塞进碎纸机。

    机器轰鸣,纸片纷飞。

    他转身要走,忽然停住。

    碎纸机卡住了。

    最后一张纸,半截还露在外面。

    他走过去,抽出。

    是照片的右下角残片。

    上面,有个模糊的印章。

    他眯眼细看。

    印章上两个字:

    “归巢”。

    新人求追更!!!

    求收藏!!!!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