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章 初露锋芒,意外结识
    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顾轩听见电梯井里传来金属摩擦的闷响。他没回头,右手搭在门把上,左手拇指轻轻碾过袖口那串檀木珠——三颗连珠,压着脉门,像在数心跳。

    走廊灯闪了两下,恢复常亮。

    他推门进房,反手锁死,没开灯。窗外暴雨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有人往楼外泼水。床单还搭在投影仪上,墙上的数据流已经停了,但空气中那股焦糊味还没散,是干扰器过载留下的。

    手机在裤兜里震了一下。不是消息,是震动模式——周临川设定的暗号:有人在看。

    顾轩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楼下警戒线外停着辆没挂牌的黑色SUV,车顶雨水顺着弧线滑落,后视镜微微调整了角度。他知道是谁在等。

    他转身抓起公文包,把昨晚整理的《跨部门数据流通优化方案》塞进夹层,顺手摸了下内袋——U盘还在,编号073,和上半夜传出去的那条坐标吻合。

    七点四十分,会议室门打开。

    张秘书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叠资料,领带夹在灯光下反着冷光。他扫了眼顾轩,嘴角一扯:“顾科来得早啊。”

    “睡不着。”顾轩把包放在靠后的位置,正对空调出风口。角落的摄像头镜头微微偏转,对准了他的后脑。

    绿植在窗边摆成半圆,叶片宽大,正好挡住天花板角落的红外探头。顾轩起身,假装去接水,路过时指尖一弹,微型投影仪滑进叶背,贴着茎秆粘牢。

    八点整,研讨会开始。

    李卫国穿着polo衫进来,袖子卷到肘部,手里拎着笔记本电脑。他是智慧城市项目组的技术总监,三十出头就进了省厅专家组,说话带股“你们不懂技术”的傲气。

    “今天重点讨论数据安全架构。”他打开ppt,一张拓扑图铺满屏幕,“目前采用中心化存储,所有部门数据统一归集到指挥中心主服务器。”

    底下有人点头。顾轩没动。

    “这种模式有个问题。”他突然开口,“一旦主节点被攻破,整个系统就瘫了。而且各部门数据流转要经过三层审批,平均延迟四十七分钟。”

    李卫国皱眉:“这位是?”

    “顾轩,基层项目办。”有人小声接话。

    李卫国笑了:“基层同志也研究架构?”

    “不是研究。”顾轩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非得把所有数据都堆在一个篮子里?”他用红、蓝、黄三色笔圈出三个冗余节点,“分布式存储+边缘计算协同,能降低百分之六十的响应延迟,还能防止单点崩溃。”

    会议室安静了两秒。

    李卫国冷笑:“说得好听。你有案例支撑吗?”

    顾轩按下遥控器。

    墙上的投影亮起,是他连夜做的方案,标题《跨部门数据流通优化模型》。第三页列出三组案例,全是最近三个月的异常资金流转路径——和他发现的洗钱链条一模一样,只是换了说法。

    “这是开发区智慧路灯项目的并行测试数据。”顾轩指着图表,“他们在边缘节点预处理监控视频,只上传关键帧,带宽节省了八成。”

    李卫国脸色变了。

    他认得这些数据。那是他私下给刘主任做的“技术咨询”,收了八万块。

    没人说话。空调嗡嗡响。

    陈岚推门进来,深灰西装,银框眼镜。她没坐主位,挑了后排靠窗的位置,咖啡杯放在桌上,银匙轻轻搅着。

    她看了顾轩一眼,目光停在他手上的檀木珠上。

    会议继续。没人再提质疑。

    散会后,顾轩去茶水间冲咖啡。水刚烧开,陈岚也进来了。

    “顾科。”她声音不高,“听说你对智慧城市项目很有研究?”

    “瞎琢磨。”顾轩低头倒水,把一张便签纸压在她杯底,写着“23:07指挥中心b区”。

    他故意让袖口擦过她手腕,檀木珠触到她表带的瞬间,纳米录音器启动。

    “再好的系统,”他抬头,看着窗外暴雨,“也防不住有人故意打开后门。”

    话音落,灯灭了三秒。

    恢复时,陈岚杯底的便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打印纸条:“刘主任名下空壳公司承接外包”。

    她没说话,只用银匙敲了三下杯沿。

    顾轩点头,走了。

    十一点,他借“巡查排水系统”离开酒店。雨水漫过人行道,十字路口积水齐膝。他刚走到中间,一辆警用摩托压着水花停在面前。

    周临川摘下头盔,头发湿透,虎口那道烫伤在雨里发白。

    “顾科长?”他声音沙哑,“这地方不该来。”

    顾轩没答,公文包侧翻,半截文件露出来,标题是《秦霜关联账户资金流向分析》。

    周临川眼神一紧。

    “暴雨天最容易出事。”顾轩指着地下井盖,“排水管道老化,万一塌方,整个片区都得淹。”

    “你懂管道?”

    “09年有个卧底任务,”顾轩盯着他虎口,“有人伪装成市政工人,潜入地下管网三个月。后来……任务成功了,但家属没等到人回来。”

    周临川猛地抬头。

    雨更大了。

    他忽然把雨伞倾向顾轩:“顾科长知道为什么所有监控在23:07都出现三秒空白吗?”

    顾轩没答,只说:“货梯能用吗?”

    十三楼,货梯间。

    门关死,顾轩按下紧急制动。电梯灯灭,失重感袭来的一瞬,他把存储卡塞进周临川警用皮带夹层。

    “b-7-3。”他在墙面划了三道,“和你妻子出事那天的档案编号一样。”

    周临川瞳孔一缩。

    “你到底知道多少?”

    “知道某些人凌晨三点还在指挥中心调取2018年的旧城改造档案。”顾轩盯着他手表反光,“也知道自己不该信谁。”

    电梯门开,张秘书站在外面,手里拿着对讲机。

    他看了眼周临川湿透的裤脚,又扫过两人并排的公文包,没说话。

    顾轩走出两步,回头看了眼SUV。后视镜上的平安符晃了晃,内侧露出一行小字:09.7.23。

    回房后,他拆开老式收音机,调频到102.7。消防广播里传来断续的滴答声——摩斯密码。

    他抄下坐标:b区7号机柜,第三层。

    凌晨一点,他打开电磁干扰器,卫生间灯闪了三下,监控中断。

    三分钟内,他把周临川传来的李薇签字文件照片,和之前分拆的十二条视频合并,生成《跨部门资金洗白流程图》。

    凌晨两点十七分,他站在窗前,看见周临川的车驶出酒店。

    手机震了。

    林若晴的消息:“刘主任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夹,密码是你袖扣上的檀木纹路。”

    顾轩摘下袖扣,举到灯下。

    那些天然木纹,弯弯曲曲,像地图上的等高线。

    他放大照片,连成一组数字:37.42.19。

    窗外,暴雨还在下。

    他把袖扣按回衬衫,指尖擦过檀木表面,像在确认某种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