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站队的抉择,设计的预防
    督导组的车灯在雨幕里熄了,顾轩站在指挥中心门口,手里还攥着那块焦黑的玉佩碎片。他没动,雨水顺着发梢流进脖领,冷得像铁线穿脊。身后大屏幕闪着红光,台风路径和九七年重叠的曲线还在跳,可人已经散了。

    王金强走的时候,把施工日志摔在桌上,纸页翻得哗啦响。督导组长擦完眼镜,袖扣反面朝上,一句话没留。只有陈岚临走前,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不重,但带着劲。

    顾轩低头看了眼手背,三道浅痕还在,是刚才钢笔划的。他没躲,反而把笔拿过来,转了个圈,笔帽摁在应急预案第三十七条上。

    “以实绩论站队?”他自个儿低声念了句,“这招够狠。”

    他不是怕站队,他是怕站了,就再没退路。

    手机震了一下。林若晴发来一行字:“直播车热源异常,后轮舱有金属反射。”他回了个“收到”,顺手把短信转发到陈岚邮箱,又删了记录。

    走廊尽头,周临川的毒酒瓶底拓印纸快干了。墨迹里浮出一串编号,和王金强办公室量子密钥的日志对得上。但时间不多,再过两小时,系统自动清缓存。

    顾轩把纸泡进雪菊茶,茶渣一沉,编号更清了。他拿镊子夹出来,晾在通风口。茶水倒进密封瓶,混着檀木珠磨下的粉——那珠子是他妻子留的,现在成了最好的离子标记剂。

    “你真信他?”陈岚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手里拎着咖啡,银匙在杯里转。

    “不信他,信数据。”顾轩把瓶盖拧紧,“王金强的密钥遇水析离子,你这茶正好是过滤三遍的昆仑雪菊,碱性稳定。”

    陈岚没说话,银匙敲了三下杯底,摩斯码:摄像头已装。

    顾轩点头,把气象气球的遥控器塞进她包里。气球里裹着电磁脉冲装置,还有拓印纸的备份。台风余波还能撑两小时,足够飞到省纪委的接收范围。

    “刘庆的人要是动手,”陈岚盯着他,“你这招等于把所有电子证据全冻了。”

    “那就拼手速。”顾轩冷笑,“他们清数据,我传物理证据。只要有一份落地,就能反咬。”

    窗外雷声压下来,气象局的警报又响了。次生灾害预警,b区山体滑坡概率七成。顾轩看了眼表,凌晨五点二十三分。

    他打开市政厅内网,调出清洁车的导航系统。秦霜的翡翠蝴蝶胸针昨天出现在保洁车里,位置不对。那车本不该进市政厅地下库。

    他把王金强儿子在澳门赌场的监控视频切片,植入导航的缓存区。车一启动,画面就会自动播放。他不信秦霜能忍住不看。

    “你给她下套?”陈岚皱眉。

    “不是我。”顾轩把U盘拔出来,“是她自己贪心。她想拿胎毛鉴定压我,就得承受我拿她爹的丑闻反手。”

    陈岚没接话,银匙突然断了,半截掉进咖啡,溅起一圈褐点。

    两人同时抬头。

    气象数据显示,台风眼外围气压旋涡,和九七年孤儿院火灾那天的模型,重合度升到89%。不是巧合,是有人在复刻。

    “加湿器。”顾轩说。

    “什么?”

    “气象局长办公室的加湿器。我加了点东西——九七年火灾的灰烬。他要是敢改数据,湿度一变,灰里的碳化物就会析出特征离子。”

    陈岚盯着他,半晌笑了:“你这是拿命在布防。”

    “我不拿命,命就拿我。”顾轩把雪菊茶渣倒在翡翠胸针复制品上。茶渍在表面蚀出一串坐标,b区3号排水口。

    “让清洁车三点经过那儿。”他说,“排水口底下,埋着王金强当年篡改压力值的原始日志。纸的,不怕删。”

    陈岚把银匙残片按进咖啡杯,摆成台风路径的形状。她没再说话,但眼神里透着明白:这局,已经不是查案了,是设局。

    顾轩打开手机,周临川的定位在滨海看守所附近。不对。那地方早就废弃,他去那儿干啥?

    他调出刑侦档案,发现周临川申请调取三年前卧底案的卷宗。可那份卷宗,早就被王金强锁进市局保险柜,钥匙在副市长手里。

    “有人引他。”顾轩手指敲桌,“秦霜的蝴蝶胸针出现在保洁车,周临川就去查旧案——这节奏,像被人牵着走。”

    陈岚立刻拨号,但周临川没接。

    顾轩咬牙,从微信发了个虚拟红包,备注:“你女儿的入学体检报告”。收件人是周临川,但内容加密,实际是秦霜胎毛鉴定的副本。

    “他要是被盯,这红包一打开,定位就会反向泄露追踪者。”他说,“我要看看,谁在背后拉线。”

    手机刚发出去,电梯警报响了。

    督导组的车在城郊抛锚,监控显示组长正用袖扣反光,照向路边的变压器。摩斯码:撤退。

    顾轩冷笑:“反面朝上,不执行,只撤。刘庆的人,果然没打算真查。”

    他转身打开市政厅LEd屏的后台,把陈岚带来的监察室视频导入循环播放列表。视频里,王金强撕文件,笔尖抖得像抽风。

    “明天早上八点,”他说,“全城电子屏滚动播放。我要让老百姓自己判,谁在护短,谁在做事。”

    陈岚看着他:“你就不怕他们先动手?”

    “怕。”顾轩把檀木珠串绕在手腕上,“但我更怕等。等他们站队,等他们分赃,等下一个台风来,再淹死一批人。”

    他走到窗边,天快亮了,雨小了,但风还在刮。

    手机又震。王金强的加密频道突然开放,里面循环播放九七年火灾的录音,混着现在台风的呼啸。声音对上了,连电流杂音的频率都一致。

    顾轩盯着屏幕,手指慢慢收紧。

    这不是意外。是有人在提醒他——当年的火,不是天灾,是人为。而今天,他们还想再烧一次。

    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块警号牌,周临川的。背面刻着一行小字:活着,就是证据。

    他把警号牌放进信封,写了“省纪委收”,塞进气象气球的载荷舱。

    “飞吧。”他低声说。

    气球升空的瞬间,市政厅电梯井的压力传感器亮了。督导组长的袖扣反光频率,和传感器波段完全匹配。

    顾轩笑了。

    他在这儿等了七天,就为这一刻。

    你要是敢动我,这传感器就会把你的动作录进市政系统日志。你要是敢删,日志自动同步到三个异地服务器。

    他走到指挥台前,按下总控键。

    全城应急广播响起。

    “各位市民,台风‘海岚’已过境,但次生灾害风险仍在。请勿靠近b区山体、d区管网及城东老街。重复,请勿靠近……”

    播报完,他关了系统。

    陈岚站在门口,手里拎着空咖啡杯。

    “他们不会放过你。”她说。

    “我知道。”顾轩把檀木珠绕了最后一圈,“但我也不会让他们,再碰这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