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碧螺岛闭关二十年,升级法宝,炼制丹药,绘制符箓
    碧螺岛,五色光幕笼罩,隔绝内外,自成一方天地。

    自那日送走各方来客,徐尘便彻底封闭洞府,开启了长达二十载的潜心闭关。

    外界风云变幻,海域势力或有更迭,皆与他无关。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修为的巩固与道法的精进之中。

    洞府深处,聚灵阵核心。

    徐尘盘膝而坐,周身被浓郁到几乎化为液态的五行灵气所包裹。这些灵气经由聚灵大阵疯狂汲取,再经五行珠初步炼化分流,精纯无比,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体内。

    《灵虚经》的元婴篇功法在他心间缓缓流淌。

    海量精纯的五行灵气入体,并非简单储存,而是在《灵虚经》独特运转法门下,被引导着反复冲刷、淬炼着丹田中央那尊盘膝而坐的元婴。

    与此同时,徐尘的心神与元婴一同沉浸在对天地五行法则的感悟之中。五行珠高悬,五色光华垂落。

    强大的元婴之力,亦在功法运转中,缓缓反哺肉身。经脉在一次次浩瀚法力的奔流中被拓宽、加固,变得更加坚韧,足以承受更狂暴的能量冲击。

    丹田气海的空间壁垒愈发稳固,能容纳更多的元婴法力。识海在元婴的滋养与《冰心诀》的淬炼下,不断扩张,变得更加清明、稳固。

    修为精进的同时,徐尘并未放下对阵法之道的钻研。尤其是早年镌刻于肉身、曾数次救他于危难的“小封灵阵”,一直是他重点研究的对象。

    这得自传承的阵法,本就精妙无比。随着《封灵大法》的修为日深,尤其是晋升元婴后,神识发生质变,对天地灵气的理解更加深刻,徐尘对此阵的认知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他不再满足于筑基期布下的威力较小的“封禁”、 “隔绝”之能。

    耗费数年苦功,以元婴神识为刻刀,以自身对五行法则与《灵虚经》全新感悟为蓝图,对此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加固与扩展。

    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将此阵的核心,与丹田内的元婴以及五行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结合!将改良后的封灵阵,几乎炼化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存在于肉身与天地之间的、极其复杂的复合阵法。

    最大的突破在于,此阵在保持原有强悍封禁、隔绝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了惊人的辅助功效——微型聚灵阵!

    阵法无时无刻不在自行运转,以一种极其高效且隐秘的方式,汲取着天地灵气!其汲取速度,竟比同阶元婴修士依靠功法主动吸纳的速度,还要快上一倍有余!

    这意味着,徐尘无需刻意运功,其法力恢复速度便远超常人。与人斗法,持久战能力将变得极其恐怖,法力仿佛源源不绝。施展那些耗能巨大的神通秘术时,也会比其他修士轻松得多,后遗症更小。这无疑是一张极其强大的底牌。

    主修功法与阵法之外,两项辅修功法亦未落下。

    《冰心诀》第三层,大成;此诀专修心神,抵御外魔。

    二十年苦修,徐尘已将其修炼至大成境界。心神澄澈剔透,波澜不惊,映照万物。寻常的心魔蛊惑、幻术侵袭、乃至直接的神魂攻击,难以动摇其心志分毫。这种心境的提升,亦反馈到元婴之上,使得元婴愈发稳固,难以被外力所伤。

    从云隐城出来之前从梁师姐处讨要的《照神剑法》也练习第十一层;剑道,从未放下。

    自古剑修强三分。

    徐尘并未满足于《照神剑法》原有的层次。他以元婴期的眼界与感悟,回顾自身所学,将金丹期主修《青溟剑法》,筑基期所学《绝影剑法》的诡谲迅疾、一击绝杀之技,熔于一炉,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完美融入《照神剑法》的框架之中。

    推演、磨砺、试剑…最终,剑法突破至的第十一层。

    此刻的剑意,已不再是单纯的凌厉刚猛,而是变得更加变幻莫测,时而如青溟浩荡,无边无际,困敌于无形;时而如绝影惊鸿,迅疾诡诈,破敌于未觉。更因其蕴含了《灵虚经》以及《冰心诀》淬炼的强大神识,剑意之中,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丝“照破虚妄”、直击神魂的可怕特性!寻常对手,往往未及反应,便已神魂受创,战力大损。

    闭关,修为精进固然是根本,但法宝作为修士护道、杀敌、远行的依仗,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自身境界。

    徐尘深谙此理,在巩固修为之余,将大量心血投入到了对随身诸宝的祭炼与提升之中。材料现成,境界足够,正是让这祭炼法宝的最佳时机。

    他静坐洞府,指尖拂过冰凉的墨金剑身,感受着与诸宝之间那如臂使指的血脉相连之感,心中底气更足。如今的他,方才真正具备了在这广袤修真界立足争锋的雄厚资本。

    地火室内,热浪翻涌,将四壁映照得一片赤红。徐尘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周身灵力如潮汐般起伏不定。在他面前,三件本命法宝静静悬浮,分别是墨金剑、五行珠以及冰鳞甲、盾套装。

    徐尘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他首先将目光投向那柄跟随自己多年的墨金剑。此剑通体黝黑,剑身隐有流光转动,虽算得上品法宝,但相比那些顶尖大能的随身法宝,仍显不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便从你开始吧。”徐尘轻声自语,指尖一弹,墨金剑应声发出清越剑鸣。

    他先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块通体银白、寒气逼人的金属,正是万刃门赠送的贺礼——寒铁。此物乃寒脉中孕育万载而成,性极寒却能与金铁完美相融,增强法宝韧性与锋利度。

    接着又是一点金光闪现,一块拳头大小、闪烁着锐利金芒的金属浮现半空。

    不知道哪家宗门送的庚金之精,蕴含最纯粹的金系精华,乃是增强飞剑破甲能力的绝佳材料。

    最后,徐尘慎重地取出一段蜿蜒曲折、布满玄奥雷纹的鳞甲材料。这是雷音海蛟身上最珍贵的背脊材料,不仅坚韧无比,更天然蕴含雷电之力,对邪魔外道有极强的克制作用。

    “三者合一,不知能造就怎样的神兵。”徐尘眼中闪过期待之色。

    他双手结印,体内元婴睁开双目,小嘴一张,喷出一缕纯净无比的元婴真火。此火呈淡金之色,看似温和,实则温度极高,刚一出现,整个地炼器室的温度陡然攀升。

    在真火的灼烧下,寒铁最先开始融化,化为银白色液滴,在空中滚动不休。徐尘全神贯注,以神识精细控制着每一滴液体的走向,缓缓融入墨金剑身。

    “嗤——”

    寒铁与剑身接触的刹那,发出奇异声响。墨金剑剧烈震颤,剑身黑光与银白交织,仿佛在抗拒这种融合。徐尘不慌不忙,指诀连变,真火忽强忽弱,以某种玄妙节奏煅烧着剑体。

    整整三日过去,千年寒铁终于完全融入墨金剑中。此刻的剑身呈现出一种暗银色泽,寒气内敛,仅靠近便能感到刺骨锋锐之意。

    稍作调息后,徐尘开始融入第二件材料——庚金之精。

    这一过程比之前更加艰难。

    庚金之精性极锐利,抗拒任何形式的融合,在真火中左冲右突,极难控制。徐尘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神识全力展开,小心翼翼地将庚金之精分解成无数微小颗粒,一点点渗入剑身。

    每融入一丝庚金之精,墨金剑的锋锐之气便增加一分。到得后来,整柄剑自发散发出道道金色剑气,在地火室墙壁上划出深深痕迹。

    “好强的锐金之气!”徐尘不惊反喜,这意味着融合效果远超预期。

    七日七夜后,庚金之精终于完全融入。此时的墨金剑已大变模样,通体呈现出暗金色泽,剑未动而气已锐,仅是悬浮空中,就给人一种无物不破的凌厉感。

    最后一步,融入海蛟雷纹材料。

    此物最为特殊,不仅需要融合其材质,更要保留其中蕴含的雷霆之力。徐尘沉思片刻,忽然咬破指尖,逼出三滴精血,以血为引,在雷纹材料上绘制起玄奥符文。

    “天地无极,雷敕为引,融!”

    随着咒语落下,海蛟材料突然雷光大作,道道电蛇盘旋飞舞。徐尘趁机以真火包裹,将其缓缓推向墨金剑。

    “轰隆!”

    两相接触的刹那,雷声炸响,整个地火室被蓝白雷光充斥。墨金剑剧烈震颤,剑身上浮现出蜿蜒雷纹,与先前融入的锐金之气相互纠缠,竟产生某种奇妙反应。

    徐尘目光一凝,抓住这难得时机,双手如穿花蝴蝶般快速结印,一道道“破甲”符文被打入剑中。

    这些符文专为增强金系法宝的破防能力而设。在老祖的功法中亦有记载。

    随着符文融入,剑身上的雷纹与金气逐渐平衡,最终完美融合。此刻的墨金剑,剑身呈暗金色,上有蓝色雷纹流转,时而金芒乍现,时而雷光闪烁,神秘而强大。

    但徐尘并未停下,而是继续以真火细细煅烧,这一烧又是九九八十一日。期间,他不断打入各种增强“锋锐”、 “破邪”、 “雷击”属性的微型法阵,将每一分材料潜力都激发到极致。

    当最后一道法阵完成时,墨金剑突然发出震天长吟,剑光大盛,冲天而起,竟直接穿透地火室顶部。

    徐道人施法收回。

    只见剑身依旧暗金,但光泽更加深邃内敛,仿佛能将周围光线都吸入其中。剑锋处流转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幽蓝寒芒与细微的银色电弧。心念微动,剑光瞬间分化,不再是数道,而是足足十八道凝练无比的暗金剑煞,如同拥有灵性的游鱼般环绕周身,每一道都蕴含着恐怖的锋锐之气、破邪之能以及一丝麻痹神魂的雷霆之威!

    徐尘满意地看着蜕变后的墨金剑。此刻的它光华内敛,看似朴实无华,但心念动处,剑光自动分化,眨眼间便是三十六道剑光盘旋飞舞,每道剑光都蕴含着凌厉剑气、雷光以及破甲金光。

    “此后,你便名……,算了还是继续叫墨金剑吧。”徐尘轻抚剑身,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可怕力量。此剑现已晋升为上品元婴法宝,威力较之前暴增数倍,即使面对元婴中期修士,也有一战之力。

    嗯,也有一战之力。

    收起墨金剑,徐尘稍作调息,将注意力转向五行珠。

    此宝是他结丹时觉得炼制简单,不挑材料,结合主修功法,才选择了这么一件法宝,随着修为提升,越发觉得此物不凡。它看似只是能增幅五行法术的宝物,但徐尘隐约感觉到,其中还隐藏着更深层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尘并未像祭炼墨金剑那样猛烈淬炼,而是双手虚托五行珠,缓缓注入自己的五行法力。同时,炼器室下方灵脉节点被引动,精纯灵气源源不断涌入珠内。

    五行珠悬浮半空,缓缓旋转,散发出五色光华。青、赤、黄、白、黑五色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光华流转间,自成循环,玄妙无比。

    徐尘闭目凝神,神识缓缓探入五行珠内部。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被表层禁制阻挡,而是突破了一层无形屏障,进入了更深层的空间。

    “这是……”徐尘心中一震。

    神识所及,并非想象中的法宝内部结构,而是一片混沌般的空间,五色气流在此交汇流转,演化出种种异象。时而草木疯长,时而烈焰滔天,时而金山耸立,时而洪水奔涌,时而巨木参天。

    当然,这是灵气浓郁至极演化的假象。

    徐尘不断将神识融入其中,细细感悟五行流转之妙。不知不觉间,他对五行道法的理解飞速提升,许多以往晦涩难懂之处豁然开朗。

    同时,他发现自己与五行珠的联系越发紧密。心念微动,便可调动庞大五行之力,速度与量级都远超以往。若说以往调动五行之力如小溪流水,现在便如江河奔涌,不可同日而语。

    更让徐尘惊喜的是,他隐约触摸到了某种领域的门槛。五行之力在一定范围内自成领域,领域中,他可一定程度上改变五行规则,压制敌人法术,增强自身道法。

    “五行领域……若真能掌握,元婴期内怕是难有敌手。”徐尘心中火热。

    此外,他还感应到五行珠似乎还蕴含空间相关的能力,只是太过模糊,难以捉摸。或许只有当修为更高深时,才能发掘此宝的真正奥秘。

    这法宝说起来算不上顶级法宝,之所以威力不俗,全依赖《灵虚经》的《五行衍天诀》,如果没有这门功法,恐怕连中品法宝都算不上。

    只能说是老祖功法玄妙。

    九九八十一日后,五行珠光华渐敛,变得越发朴素无华,但内蕴的五行之力却更加精纯庞大。徐心念一动,五色光华自然流转,比以往更加灵动如意。

    “果然是好宝贝。”徐尘满意地收起五行珠,此宝虽未像墨金剑那样有明显品阶提升,但实际价值提升更大,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接下来,徐尘开始祭炼防御法宝——冰鳞甲和冰鳞盾。

    当年的冰鳞甲与冰鳞盾,虽屡次救主,但面对元婴级别的攻击已显不足。

    徐尘打算加入不知道谁家送的贺礼——那枚巴掌大小、布满玄奥纹路的“龟甲”,又加上了自身收藏的一块“冰晶”。

    徐尘首先取出一堆散发着厚重气息的甲片。此甲片取自灵龟最坚硬的背甲部分,天生蕴含水土双系防御之法,是增强防御法宝的极品材料。

    接着又取出一块拳头大小、散发着极致寒气的晶体。这是徐尘多年前在极寒之地偶然所得的冰晶,一直珍藏至今。此物蕴含极致冰寒之力,可极大增强冰系法宝的威力。

    祭炼过程不同于墨金剑的猛烈,更注重循序渐进。徐尘先以真火软化冰鳞甲盾,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龟甲镶嵌在关键部位。每一片镶嵌位置都经过精密计算,既要保证防御力最大化,又不影响灵活性。

    这一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徐尘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大意。镶嵌完成后,他又开始融化万年冰晶,将其化为最精纯的冰寒之气,缓缓注入甲、盾之中。

    随着万年冰晶的融入,冰鳞甲盾表面浮现出复杂冰纹,寒气内敛,防御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对水、冰、土系攻击,产生了极强的抗性。同时,龟甲的加入,使得物理防御和神魂防御也有了长足进步。

    最后,徐尘又在内部刻画了数个微型法阵,增强整体性和自恢复能力。当祭炼完成时,冰鳞甲呈现出淡蓝光泽,表面有龟甲纹路若隐若现;冰鳞盾则变大少许,盾面冰晶凝结,寒气逼人。

    两件法宝皆已达上品元婴防御法宝层次,组合使用,足以抵挡元婴中期修士的全力攻击。

    “如此一来,保命能力大增矣。”徐尘欣慰地想。修仙之路危机重重,攻击再强,若无相应防御手段,终究难走长远。

    最后祭炼的是流云舟。此飞行法宝伴随徐尘多年,屡立奇功,但在大战中受损不轻。

    徐尘先仔细修复了舟体损伤,特别是核心动力法阵和外部防护罩。然后取出一捧轻若羽毛、闪烁着金光的材料——风羽金。

    这是某个宗门的贺礼。此物极轻却极坚韧,融入飞行法宝可大幅提升速度与稳定性。

    融入风羽金后,流云舟外形变得更加流线型,舟体重量减轻但结构更加坚固。徐尘又在其上刻画了更多“隐匿”、“防御”阵纹,使它在飞行时几乎无声无息,且能自主激发防护罩抵挡突发攻击。

    祭炼完成后,流云舟极限速度堪比元婴初期修士的遁速,且更加稳定安全。外观上则更加低调奢华,符合徐尘不喜张扬的性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