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试探攻城
因为鼓声没变。所以士兵们也就没有过河了。弓箭兵继续在和守城方,对射。这次准备的比较充分。每个弓箭手带了三壶箭失,一壶可以装箭失二十五支。弓箭兵前排的刀盾兵,还帮忙带了一壶箭。等于是四壶箭,共一百支箭。就算在多带几壶箭,也没意义了。因为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极限就是拉弓一百下左右。赵风亲自训练的人。虽然既可以射箭,又可以拿起长枪近战。但是他们最多拉弓五十下左右。即便可以拉一百下。赵风也不会让他们这么做。因为拉一百下弓。基本就不能继续作战了。别说继续作战,枪都拿不起了。四百弓箭手,一人射一百支箭。总共要射掉四万支箭。就算一百支箭,才射死一人。也要射死四百人。当然,因为是角度问题。可能一百五十支箭,才会射死一人。如果是算射中,那么应该是二、三十次,射中一人。根据射中不同的部位。也会划分为轻伤或重伤。赵风暗自计算了一下。等于两边城门,一次试探攻击,就要射掉八万支箭。八万支箭本身没有什么奇怪的。但赵风想到了,后世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周瑜要诸葛亮督造十万支箭。本意是要坑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就去问曹操,草船借箭了。十万支箭,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一点都不多。赵风这才一次试探攻击而已。就射掉八万支箭,这还是八百弓箭手。如果是四千呢?一人射二十五支箭,就没箭射了。四万呢?一人射两支半箭,就没箭射了。而真正造成的死伤,不会特别大。也就是说。十万支箭,即便全部射向曹操,也没什么大用。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虽然存在争议。就算减少一半,算四十万大军,又能射死多少?反正赵风这次试探攻击,射了八万支箭。只要能射死八百人,赵风做梦都会笑醒。第二次试探攻击要两千人,就可以射死一千六百人。第三次试探攻击要三千人,就可以射死两千四百人。不用强攻了。守城方直接没人了。现在城里的守军,一共都没这么多人。即便算上攻城的劣势。以从城墙上射箭来算。八万支箭,翻了一倍,估计也就射死一千六百人。也就是说。十万支箭根本影响不了大局。甚至说,连局部战争,也影响不了。那么也就不存在,去用督造箭失的方法,这个去坑诸葛亮。由此判断。周瑜用督造箭失的方法,去坑诸葛亮,是假的。那么草船借箭,也就不存在了。那么还有多少东西,是不存在的?过五关斩六将有没有?温酒斩华雄有没有?到底有多少东西是没有的?会不会因为一个本身没有的事例。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那自己所熟知的记忆,还有什么用?如何去区分,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不存在的?这时。田丰打断了赵风的思绪:“伯虎。”“可以鸣金收兵了。”赵风马上对典韦说道:“鸣金收兵!”典韦一拱手:“喏。”鸣金声一响。士兵马上开始缓缓后退。刀盾兵依然举着盾牌。弓箭兵则观看周围是否有袍泽的尸体。有的话,就把弓背在后背。然后拖着袍泽的尸体慢慢后退。直到退出弓箭射程范围外,才放下袍泽的尸体。然后转身迅速往大营方向走去。因为他们的力气,也不多了。接下来就由,周仓的四百督战兵去处理。一盏茶时间。周仓快步跑了过来。一拱手;“回禀家主。”“一共阵亡一百七十三人。”“伤员暂时没有清点。”赵风点了点头:“都回营吧。”然后就带着亲卫。开始回营了。阵亡不到两成。还是可以接受的。加上伤兵,应该就是三成的样子。反贼的伤亡,就不清楚了。但应该在两百人左右。回到营中大帐休息了一刻钟。周仓跑了进来。一拱手:“伤势过重,不能继续战斗的有一百二十三人。”赵风点了点头:“要医工好生医治。”周仓一拱手:“喏。”说完,就退出了大帐。对于这个数字,赵风不意外。箭伤和刀伤不一样。刀伤分轻重。划破了皮,就算轻伤。但只要稍微包扎一下,就可以继续战斗。箭伤大都是射入肉里。不拔的话,还能坚持战斗一下。只要把箭失拔了出来。不管哪里中箭,都不能继续战斗了。两盏茶后。一传令兵走进营中大帐。对着赵风一拱手:“张司马要属下来汇报战况。”“阵亡一百六十七人。”“重伤九十六人。”“阵亡的尸体,和重伤的士兵。”“都送到大营了。”赵风点了点头:“知道了。”然后转头对田丰说道:“元皓兄。”“再从我的部曲里。”“划拨两曲六百人,给张辽他们。”“你觉得如何?”田丰想了一下:“可行。”赵风转头对典韦说道:“典韦。”“传令己曲、庚曲。”“跟着他们,前去张辽所部。”典韦一拱手:“喏。”说完,就快步跑了出去。赵风看向传令兵:“去营门稍等片刻。”“带两曲人马,回去复命吧。”传令兵一拱手:“喏。”说完,就退出了大帐。等传令兵走后。赵风看向张武和黄邵:“张武、黄邵!”“时间差不多了。”“出去准备一下吧。”“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张武和黄邵一拱手:“必不负所望!”说完,两人就退出了大帐。等两人走后。赵风站起来,看向田丰:“元皓兄。”“我们也出去观战吧。”田丰站了起来:“也好。”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伯虎,请!”赵风点了点头,率先走出了大帐。在大帐外,赵风正好碰到了典韦:“正好。”“随我出营观战去。”“走吧!”典韦一拱手:“喏。”说完,就跟着赵风,往营门处,走去。大帐周围的一百亲卫。也跟着赵风,向营门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