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立业之地
赵风一挥手:“知道了。”“下去吧。”守卫一拱手:“喏。”说完,就站起身,退出了议事厅。等守卫走后。田丰才开口道:“这豫州刺史孔伷,才刚刚疑似阵亡,孙坚就立马敕封为豫州刺史。”“能替孙坚上表推荐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位。”“而且最先得到消息的,也是后将军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看来后将军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应该达成了某种联盟。”“哦,现在应该叫豫州刺史孙坚了!”赵风听了,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先前袁术上表孙坚为假中郎将,赵风心里就不舒服,现在袁术都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了。也没见袁术上表推荐一下自己。再说,以孙坚先前的做法。连荆州刺史、南阳太守,都说杀就杀,豫州的地方官员、世家豪强,哪里还敢得罪孙坚?敢得罪孙坚的,绝对死路一条。赵风能这么判断,其他人肯定也会这么判断。那么豫州的地方官员、世家豪强,肯定会接纳孙坚,至少表面上会接纳。这些人接纳了孙坚,那么孙坚的一应需求,都可以找他们供应。如果有人反对孙坚,孙坚也肯定不会介意,杀人立威!有了豫州的基业,孙坚只会更加强大。赵风抛开脑里的念头,对田丰说道:“既然豫州刺史之位已经给了孙坚。”“现在就只有荆州刺史之位,还是空着的了。”“也不知道会是何人空降?”赵风只知道刘表最后会成为荆州刺史,但是不是这次,就不清楚了。因为之前豫州刺史是孔伷,赵风没听过,现在豫州刺史是孙坚,赵风也没什么映像。荆州刺史之前是王睿,这个赵风也没听过,那么之后还会是谁,就不好说了。但最后一任是刘表,这个肯定不会错。田丰笑道:“怎么?”“伯虎兄难道觊觎荆州刺史之位?”赵风摇了摇头:“荆州虽好,不过肯定已经被袁术觊觎了。”“而天下大势,目前都在袁家。”“袁家目前也是以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为主。”“我本就和袁术走的近,自然不会觊觎荆州!”袁家家大业大,以前大部分决策,肯定都是由袁隗等人去做决定。现在袁隗等人,都被董卓杀死了,那么肯定就是要下一代来继承。而现在,下一代里面,就袁术和袁绍名望最足。如果只有一个,说不定整个天下,就是袁家的了。田丰点了点头:“伯虎说的对。”“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不是随便说说的。”“既然伯虎有心向袁术靠拢,那么我们未来的基业,应该在北方。”“而不出意外的话。”“北方肯定会被袁绍觊觎。”“他们兄弟二人,一人盘踞北方,一人盘踞南方,只要有一人成事,天下”后面的话,田丰立马就打住了。有些话田丰也不敢乱说,万一传出去,不但自己会倒霉,还会连累到赵风。赵风沉吟了一下:“如果我们选择北方。”“应该选择何处?”“幽州牧现在是刘虞,冀州刺史现在是韩馥,并州刺史现在是董卓兼领,这几个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青州刺史焦和,年老病多,加上现在青州黄巾贼复起,琐事颇多,估计焦和也活不了几年了。”田丰沉吟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如果要取,也就冀州和青州还有点希望。”“冀州需要靠智取,青州需要等些时候。”“冀州乃天下之重资,袁绍应该垂涎已久,我们目前不应与袁绍为敌。”“也就只有等青州刺史之位空出来了。”“但青州刺史之位,日后肯定也会多方争夺,我们依然不占优势。”赵风无语道:“这么来说,我们岂不是要换个地方,选择立业之地?”“既然刺史之位不好办。”“我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太守之位了。”“如今中山国肯定不好在回去。”“应该选择何地?”国相和太守,都是一样的官职。但太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被刺史节制。也就是说,刺史可以介入太守的一些军政事务。国相是一国的最高长官,被国王节制,比刺史低半级。在一国内,是国王和国相互相节制,刺史是不能介入一国的军政事务。当然,这是几年前才开始的。之前,地方是没什么军权的。田丰感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就算被敕封为青州刺史或者荆州刺史,又能如何?”“看看先前的南阳太守张咨、荆州刺史王睿,还不是被孙坚说杀就杀了?”“所以,依我之见,我们应该找一个相对平稳点的地方,发展几年,在图其他。”停顿了一下,田丰接着说道:“目前酸枣联军,基本都是豫、兖、青各地的兵马。”“这些地方,我们既不好动手,之后这些地方,肯定也会动荡,不适合我们。”“冀州方面,日后肯定也会是袁绍和韩馥进行争夺,我们不适合选择冀州某郡。”“而南方各州郡,又基本都是袁术觊觎的地方,我们不知道袁术会具体觊觎哪里,为了不与袁术冲突,所以南方统统都要排除。”“司隶地区就不用说了,不论是联军胜,还是董卓胜,司隶地区经过战乱,人口凋零,肯定不适合我们,尤其是河南伊。”“西凉嘛,如今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但进不去,进去了也会被排斥。”赵风两手一摊:“不用说,益州肯定也不合适。”“要知道如今地方势力做大,就是刘焉提出的放权于地方。”“这么说来,我们岂不是没有立业之地了?”这时。赵狗蛋快步跑了进来,一拱手:“赵风大哥。”“刚刚那个平难中郎将的信使跟我说,有些私事找赵风大哥谈。”赵风皱眉道:“刚刚在议事厅不说。”“现在却说有私事要谈?”田丰笑道:“去见见也好。”“说不定有意外之喜。”赵风站起身来,点头道:“好吧。”“赵狗蛋,你把他带去书房。”赵狗蛋一拱手:“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