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况危急
对方根本没有让盾兵立盾,然后用弓箭兵消耗。而是直接冲锋。就这一小会的功夫。对方已经冲到三十步内。张辽赶紧对传令兵道:“快去传令弓箭手,交叉后撤五列!”传令兵都没来得及回答。就快速跑了出去。很快。弓箭手就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从刀盾兵的空隙处,一列一列的后撤。没后撤一列,都会射出一轮弓箭。而刀盾兵开始往前面补上。张辽的部曲,立马进行了胶着状态。张辽看到这情况,对传令兵道:“传令弓箭兵,继续交叉后撤五列,目标对方的弓箭手,齐射!”传令兵一拱手:“喏。”说完,就快步跑了出去。这种情况下,弓箭兵也不可能,再继续压制对方的步卒。因为水平问题,弄不好会射到自己人。对方也是一样的。所以对方的弓箭兵,也陆陆续续的停止了射击。现在还在射箭的,都是箭术比较了得的人。因为这不是平时训练时,用平射射靶子。这是抛射,没谁知道自己会射到什么。只能知道大概会射到那个位置。箭失如果从正面射过来,一些老兵还有可能把箭失格挡开。如果箭失是从后面射过来,那绝对是一射一个准,挡都没法挡。这样就会造成射死自己人,比射死敌人还多的多。而且还都是死的自己人。所以基本上,只要战斗开始胶着,弓箭手就会停止射击。而因为坡度问题。张辽这边居高余董卓军。弓箭手还有一定的角度可以运用。所以张辽下令齐射对方的弓箭兵,齐射就不属于抛射了。这个是需要瞄准的。射了几轮后。对方的弓箭手知道吃亏,继续站在那里,就是靶子,直接撤出了射程范围。两军已经开始胶着。张辽就看向周仓的部曲方向。发现周仓那边也已经胶着了起来。不过因为对方前面的几次失误,周仓这边,明显占据了优势。接着看向黄邵的部曲。那边厮杀的比张辽这边还要惨烈。不过张辽也没有多余的兵力,过去帮忙。这时。旁边的传令兵大声道:“张校尉!”“敌人的骑兵动了!”张辽立马转头看向董卓军,骑兵方阵:“不好!”“看这情况,对方肯定是要冲阵右翼了。”然后看向传令兵:“传令弓箭兵,立刻增援到右翼,乱箭齐发,能拖延一会是一会。”“再告诉刘司马,这里暂时交给他负责!”传令兵一拱手:“喏!”说完,就快步跑开。张辽看向自己的卫兵:“传令亲卫队。”“随我增援右翼!”亲卫屯长一拱手:“张校尉,我们一共就两百五十亲卫。”“全部过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不如”张辽伸手制止道:“多杀一个是一个。”“如果右翼被攻破。”“我们根本守不住山坡。”“对方又有骑兵,我们撤都撤不走!”亲卫屯长脸色变换了几下,一拱手:“喏。”说完,转身就去召集亲卫队。边走,口里边骂道:“该死的联军。”“都一刻钟了,居然连援兵的影子都没看到!”这话传到张辽耳朵里。张辽皱眉自语道:“这不对啊。”“从开始发现董卓军,到现在都已经过了半个时辰。”“联军如果按照主公的要求,派出兵马前来接应。”“再怎么样,也应该抵达战场了。”“莫非联军方面,真的没有派兵接应我们?”“真是该死!”来不及多想。看到亲卫队已经准备好,张辽一挥手:“随我出发!”然后带着两百五十亲卫,往黄邵部曲方向增援过去。而这时,五百弓箭兵也开始往黄邵方向,增援过去。弓箭兵刚刚抵达战斗位置,才射了两轮。董卓军的骑兵,就已经和黄邵的部曲接战了。瞬间死伤一大片,差点阵脚都站不住。好在黄邵的部曲,是最早跟随赵风的,所以部曲里大部分都是用的长枪。因为当时,主要是赵云教大家枪法。只有后来招募的士兵,才是用的大刀。因为后来张辽和典韦,都可以训练士兵刀法。张辽带着亲卫,直接往董卓军骑兵处杀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杀!”这也算是给黄邵的部曲,增加一点士气,告诉这边的士兵,有兵马增援了过来。这时也没人会回头观察,具体来了多少兵马。张辽一边往骑兵接战的地方跑出,一边打量了一下战场。转头对旁边的亲卫道:“去告诉弓箭曲,继续射击敌军的骑兵。”“就跟平时训练一样,把他们当靶子射!”亲卫没有时间回答,直接往弓箭兵的阵地跑去。张辽率领亲卫,刚和董卓军一接战。张辽瞬间就杀死了十几骑。这一下,张辽的亲卫士气大涨,也跟着厮杀了起来。不过,明显处于劣势。张辽也没太多办法,只能拼命的厮杀。好在张辽武力高,偶尔还有时间大量一下战场情况。结果就是这一打量。张辽发现黄邵已经被对方的将领砍下了马。从周围亲卫的情况来看,黄邵应该还没死。当然,也可能已经战死了,黄邵的亲卫为了保命,只能拼命的杀掉董卓军的将领。否则,这些亲卫,一个保护不利的军法,全部都会被处死!张辽抱着万一的心态,率领亲卫,立马往敌方将领处杀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管黄邵死没死。张辽都必须率领亲卫赶过去。否则董卓军将领就没人牵制了,那杀起人来,不要太快。杀死人是小,主要是太影响士气了。如果士气下降的太快,一但达到某个程度,右翼这边就会不战自溃。而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这边没有骑兵牵制。如果右翼溃败,董卓军的骑兵,完全可以跟在后面掩杀。到时候自己的兵马,冲击自己的阵型,大家跑都跑不掉。张辽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董卓军将领的注意。杀掉边上的几个亲卫,掉转马头大声道:“某乃华雄!”“不斩无名之辈,来将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