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校长息怒
一会儿后。
一名侍从参谋拿着一封密信走进来,双手呈交给委座。
委座打开一看,顿时脸色铁青。
密信只有三页,却记载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闻。
咚。
委座盛怒之下,拿起手中的拐杖,狠狠朝郑介民的头颅敲下去。
郑介民脸色如同死灰,生生承受了这一击,脑门上顿时血流如注。
“混账东西。”
委座还要拿拐杖继续殴打,康泽忙拉住委座:“校长息怒,切勿因一时之气,而伤到身体。”
“还有你。”委座瞪向康泽:“你在江西保境安民的时候,是否对赤匪网开一面?”
“绝对没有的事,学生对您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此等悖逆之事。“五五三””康泽忙道。
“你敢说在瑞金的时候没有放过一名赤匪?”委座喝问道。
康泽顿时想起来了。
当初在瑞金的时候,他确实放走过几名赤匪,当时他也是被蒙在鼓里,等醒悟过来的时候,那几名赤匪早就走远了,为此事,他自责了好长一段日子,因为在那几名匪徒当中,有一名高级军官,现在这名高级军官,已经成了那边的总部大领导。
“学生有罪,恳请校长责罚。”康泽直接认了下来。
委座痛心疾首的道:“你们都是我最信赖的学生,为何要做出此等悖逆之事,难道你们忘记了先总理的遗训,亦或者是你们贪图安逸享乐,早就把当初的抱负和理想抛的一干二净了?”
梁萧思虑片刻,道:“校长息怒,几位学长想必也是有某些不得已的苦衷。”
“飞羽,你就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委座看向他,缓缓问道。
这下轮到梁萧心惊了。
难道戴笠的那封密信,也记载了他的黑资料?
委座可是他的最大依仗,如果因为这件事而失去委座信任,对他以后的发展尤为不利。
他意念一动,直接读取委座的记忆。
当然,他只是读取了那么一丁点儿记忆。
但就是这么一丁点儿记忆,让他心中骇然大惊。
戴笠好厉害的情报系统,竟然查到了他从dé国购买军械的事情。
“校长,学生有一事要跟您坦白。”梁萧主动道。
“你说?”委座也想看看,他最为信任的梁萧,背着他都干了些什么事?
“学生年前通过dé国的关系,购买了一批dé国军械,已经装备到特战团。”梁萧说完之后解释道:“学生想打造一支特种部队,就必须有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军委会拨下来的装备经费有限,学生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关系自行购买,此事一直装在学生心中,是学生一大心病,今天借着这个机会,一并向校长道出,不求得到校长的原谅,只求校长保重身体。”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委座紧盯着他问道。
梁萧知道委座这是在考验他,忙挺正身子,道:“学生绝没有其他事情隐瞒校长。”
“真没有了?”委座缓缓问道。
“绝对没有。”梁萧声音坚定的道。
“好。”
委座点点头,沉默许久,道:“今天的事情,到此为止,我不追究你们四个的责任,但请你们记住,你们都是党国的干将,是我最为倚重的心腹,不要再令我失望了。”
“学生等谨记校长教诲。”
戴笠等四人忙开口说道。
戴笠等四人忙开口说道。
“都出去吧。”
委座看起来被气的不轻,心情很不好的挥手道。
“是。”
戴笠等人从房间走出去。
“梁萧留下。”
委座的声音响起。
戴笠等人都是脚步一滞,谁心里都清楚,这时候能被委座留下来的,必然是委座最为信任之人,然而,这等好事落在了梁萧头顶。
梁萧脚步停下,转过身来,返回房间。
“知道我为什么留下你吗?”委座问道。
“学生不知,请校长训示。”梁萧心中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委座缓缓问道:“你从dé国购买回来的军械价格,比之政府采购的德械军备价格如何?”
“学生不知道政府的具体采购价格,无法做出比较... .”梁萧如实说道。
“稍后我让侍从室给你一份德械军备的采购价格表,你做一下比对。”委座缓缓说道。
“是。”梁萧应声道。
“你老实告诉我,你的特战团现在有多少兵员?”委座问道。
“一个加强团的编制,大概三千人左右。”梁萧也知道瞒不过去,索性如实回道。
“私自扩军,你意欲何为?”委座声音带着一丝怒气。
梁萧沉默片刻,道:“校长,学生得到可靠情报,日军将在今年七八月份从上海登陆,大规模南侵,学生购买装备和招募兵员,都是为了抵抗日本军队的南侵。”
“可靠情报?”委座皱眉道,他的神情带着一丝紧张。
“是的,这份情报是特高颗内部传出来的,学生经过多方查证,情报属实。”梁萧道。
“是南造云子传出来的?”委座问道。
梁萧轻轻摇头:“以她的级别,还触碰不到如此绝密的情报。”
“那是何人?”委座迫切想要知道情报的来源。
“日本驻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中佐副官坂垣健太郎。”梁萧可不是杜撰出来的,在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确实有一名中佐副官板垣健太郎。
“他委座问道。
“学生多方查证,绝不会有错。”梁萧肯定道,因为他比谁都了解历史,知道七八月份将是中日战争的爆发点。
委座神情进入沉思之中。
如果梁萧的情报属实,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以日本的国力来推算,这场战争国军没有丝毫的胜算。
良久。
委座叹息道:“这份情报事关重大,不能向外泄露分毫。”
“学生明白。”梁萧恭敬道。
“你既有这份情报,为什么不上报?”委座问道。
“学生拿到情报以后,不敢贸然呈上,只能多方查证,才敢向校长禀报。”梁萧道。.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