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最后小在在还是没能跟去成。

    苏欣妍眼睛一瞪,  她就怂了,不敢再闹腾。

    只是在大家走后,她还依依不舍地扒拉在门边,  不肯离开。

    同样被留下的宁轩瞧了瞧他妹,  伸手在口袋里掏了掏,  找出一颗被烤得有点焦黑的鸡蛋,问她“妹妹,  哥哥这里有烤鸡蛋,你吃不吃?”

    “吃!”小在在立马扭头,奔向了她三哥……

    手里的烤鸡蛋。

    “我给你剥开。”宁轩拿着鸡蛋往墙上一磕,  三两下就剥出一个白白嫩嫩的鸡蛋,  递给小在在。

    小在在开开心心地凑过去啊呜一口,咬了半颗鸡蛋,  剩下半颗推回给宁轩。

    “哥哥次。”

    嘴里喊着东西,  小家伙说话口齿不清。

    “不用,哥哥吃过了,  这个是专门留给你的。”

    宁轩没撒谎,这个鸡蛋是他今天放学跟着二胖和狗蛋他们去山上寻摸到的山鸡蛋,  一共有七颗,他们三个人,  一人分了两颗。

    剩下的一颗,  因为那个鸡窝是宁轩发现的,所以归了宁轩。

    他一拿到鸡蛋就决定要留着给妹妹吃。

    但是只有一个,  所以宁轩特意叮嘱还在啃着鸡蛋的小在在“这是我们的小秘密,你不能告诉大哥他们哦,  不然下次我就不给你带吃的了。”

    “嗯嗯嗯……”小在在很上道地连连点头,  表示她都懂。

    看这熟练的模样,  想也知道这种背着其他人被私底下投喂的事情没少发生。

    不过宁轩不在意,只要妹妹不把两人间的小秘密泄露出去就好了,不然他准得被大哥二哥收拾得很惨。

    苏欣妍他们没有出去很久。

    大概一个小时后,全家人就都回来了。

    他们出去的时候带了两个空背篓,回来的时候,两个背篓上头被严严实实地盖了一层杂草,里头可以看出装了不少沉甸甸的东西,压得两根背带都深深地潜入苏欣妍和宁翰的肩膀。

    但他们却丝毫不觉得累,反而满脸丰收的喜悦。

    一进家门,宁奶奶就连忙将院子的大门给关上。

    然后跟做贼似地,领着一家老小全都溜进堂屋里,先把堂屋的门窗都给严严实实地关上,再点起煤油灯照亮屋子。

    真是谨慎到骨子里,生怕被人瞧见一星半点,引来怀疑。

    可就宁家这偏僻院落,等闲也不会有什么闲杂人等会随便接近。

    不过万事无绝对,小心点总不会出大错。

    “挖了多少呀?给在在看看,在在要看。”小在在好奇得心痒难耐,她不断垫着脚尖,仰着脖子想去瞧瞧那背篓里的模样。

    “行了行了,别蹦跶了,当心摔倒。”

    苏欣妍将背篓卸下,整个翻过来,将里头的全部东西都倾倒而出,堆了一座山药小山。

    宁翰也有样学样,很快地,第二座山药小山也堆起来了。

    “我滴个乖乖,这得有多少啊?”宁奶奶忍不住惊叹道。

    刚刚天儿太黑,她还没能看清他们究竟挖了多少山药,现在猛一换到灯光明亮的地方来,这才能更加直观地看清这些山药的数量。

    苏欣妍“少说也有百十来斤。”

    而且这些还不是全部。

    村长家来人帮了忙,分走了一半的山药。

    “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宁航是知道妈妈有意把山药留下来自家吃,但是太多吃不完的话,容易造成浪费。

    “吃不完。”苏欣妍早有打算“所以我准备只留一部分自家吃,再留一部分做成山药糕,给你爸寄过去,剩下的全拉去镇上医院卖了。”

    这样就不会浪费。

    “就按你说的办吧。”宁奶奶没什么意见。

    这个家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已经是儿媳妇在当家了,一般她的意见,除非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不然宁奶奶都不会多嘴。

    “在在要跟妈妈一起去镇上!”小在在逮着机会就想出去玩。

    这次苏欣妍没拒绝她“行,到时候你陪妈妈一起去。”

    这下小家伙开心了,也不计较刚刚妈妈不带她出门的事儿了。

    处理山药的事情宜早不宜晚。

    第二天天还没亮,趁着大家还没醒,苏欣妍就骑着自行车,背着山药,载着女儿出门了。

    今天出行图方便,她就跟老大老二借了一次自行车。

    自行车速度快,而且不用去挤陈七爷爷的牛车,能避开人群,不然带着这么一大箩筐的山药,她还真没法跟人解释是从哪儿来的。

    “呼呼~妈妈骑快点!再快点!”小在在很少坐自行车,但每回坐都很兴奋。

    那副激动劲儿,就跟她坐的不是自行车,而是赛车一样。

    她似乎很喜欢这种比较刺激的东西。

    苏欣妍默默在心底记下女儿的小爱好,盘算着等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倒是能带她去游乐园往往过山车之类的刺激项目。

    不过也不知道得再等多少年。

    镇医院早上九点才开始正式上班,不过医院里一般二十四小时都会有人值班。

    医院后门,有个专门对外收购民间药材的小窗口。

    谁家要是得了什么好药材,想拿去医院换钱,就能拿着去小窗口兑换,那边的药师会帮忙鉴定后,告诉你价格。

    苏欣妍这一箩筐山药摆上去,说实话,着实惊到了窗口后的药师。

    以前就算有人来卖药材,那也是鬼鬼祟祟,躲躲藏藏,只拿个一株两株地过来,就没见过这么豪迈,直接用框装的。

    “同志,麻烦帮忙算算价格。”

    见药师半晌没能回过神,苏欣妍屈指敲敲窗口的柜台,示意对方回魂。

    “哦,您稍等。”

    药师费劲地提起箩筐,拿去后头的称上称重,顺便检查山药的品质。

    因为医院的称比较小,只能分开称量,所以颇耗费了一些时间,等药师算出结果来,小在在都等得困了。

    她小脑袋一点一点地,跟小鸡啄米似地点着妈妈的背,昏昏欲睡。

    苏欣妍反手背过去,扶住女儿的小身子,防止她困得一头从车子上栽倒下去。

    “同志,您这山药品质都挺好,按我们医院的收购价,一斤能给你六毛钱,这里一共有六十七斤,您看是要都卖,还是……”

    “都卖了。”

    “好,这里一共四十块二,您数数。”

    药师将山药收走,然后拿起一张白纸,刷刷刷写了一张单子,把单子跟钱一起递给苏欣妍“数目核对正确的话,麻烦在这单子上签个名儿,然后把单子还给我,我们这边需要做个存档记录。”

    “好的。”

    苏欣妍点过钱,确认没错,就利索地在单子上签字,然后揣着钱,载着女儿离开。

    她们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拐道去了废品回收站。

    “妈妈,我们来这里干嘛呀?”小在在看着回收站内满地堆积成山的废品,有些不解地问道。

    “妈妈来给你找点连环画。”

    苏欣妍将车子暂时寄存在回收站的看守老伯那里,对着他和善地笑道“同志,能麻烦让我们进去一下吗?家里孩子吵着闹着想看两本连环画,咱们乡下人也不知道上哪儿买这玩意儿去,只能过来这边找找看有没有。”

    一边说,她一边暗地里递了一块钱给那位看守的老伯。

    看守老伯接过钱,捏了捏,冷肃的眉眼稳稳和缓。

    他走过去打开回收站大门上的锁链,对着她们挥挥手,粗声粗气道“进去吧,别寻摸太久,不该拿的也记得别乱碰。”

    “欸,谢谢您。”

    苏欣妍满脸带笑地跟看守老伯道谢,然后领着女儿走进里面。

    “在在,你乖乖在这里站着等妈妈,别乱碰这些脏东西,知道吗?”在开始寻摸东西之前,苏欣妍不忘找个稍微干净点儿的地方,安置好女儿。

    “知道了。”小在在乖乖点头。

    她一直都很听话。

    等苏欣妍转身去翻找那些废旧书籍,小在在一双灵动的大眼珠子就开始不安分地咕噜噜乱撞。

    妈妈说了不让她乱碰,但没说不让她乱看呀。

    小在在好奇地仔细打量起这个废品回收站内的模样。

    入眼的除了散落各地的破旧书籍之外,还有些被随意乱丢的旧家具,碎瓷器。

    要说真正值钱的东西那是不可能有的。

    谁都不是傻子,真有那些值钱的物件,早就被有心人给悄悄藏起来了,哪儿还轮得到别人来捡漏。

    苏欣妍也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从她第一年穿越过来,兴冲冲地打算按着其他穿越先辈的经验,跑来废品回收站捡漏的时候,就被残酷的现实给狠狠地打击了一番。

    也是从那以后,她才洗心革面,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而不是净想着干那些投机取巧的事儿。

    不过能利用未来的先知得到的机缘,她也没打算放过就是了。

    苏欣妍想来找的是书籍,这个年代的高中课本。

    小学到初中的她已经通过两个儿子集齐了,并且一直在坚持复习,但高中课本还没着落。

    等着两个儿子升上高中后再拿到一套课本也可以,但是她怕来不及。

    毕竟距离高考恢复也没几年时间了,早点复习起来也能多点优势。

    苏欣妍从不因自己来自于未来,而小看这个年代的人们的智慧。

    要知道,天才,是不管什么年代都有的产物。

    她自诩只是个普通人,情商智商甚至是记忆力,都只是在普通范畴,唯一的优势就是比别人提早得知一点未来的走势。

    所以她要想在几年后从千军万马之中一举冲上那条独木桥,就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去奋斗。

    不得不说,这废品回收站的旧书籍是真的多。

    里头的东西也不单单都是被查抄的那些人家家里弄出来的,也有极大部分是镇上居民们丢弃的垃圾。

    所以要想找齐一套最新版本的高中课本,其实还是挺简单的。

    苏欣妍找完自己想要的书,还没忘记自己在门口跟孩子说过的话,又帮着找了几本连环画,准备带回去擦擦干净再拿去给孩子们看。

    将书一本本垒好,装在框里,苏欣妍招呼着女儿“在在,妈妈好了,我们回家吧。”

    “妈妈。”小在在没走,目光定格在旧家具那边的一个地方上。

    “在在可以要那个盒子吗?”她指着一个布满灰尘,脏得看不清原样的小木盒问妈妈。

    苏欣妍顺着女儿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微微皱起眉,没有一口拒绝“你要那个盒子干什么?”

    “拿来装在在的小花花和糕糕。”

    小花花是指头花,因为苏欣妍自个儿会做头花、发夹之类的小饰品,她又不吝啬于装扮女儿,所以小在在有很多村里女孩子都羡慕的饰品。

    糕糕就不用细说,雪花膏。

    原来女儿是想要个梳妆盒子。

    苏欣妍恍然大悟。

    她自己就有一个梳妆盒子,是孩子她爸专门给她做的,里头镶嵌着一面小镜子,存放着她的首饰和护肤品,可能是小家伙看了眼馋,这才看到一个类似的木盒就想要。

    既然理由合理,那就没道理解决。

    苏欣妍去找了张比较干净的报纸,打算将那个小木盒包在里头,然后也一起放在框里。

    拿起木盒的时候,能明显感觉这盒子挺有分量的。

    不过也没多重,苏欣妍就只以为盒子的质量好,是实木的,所以没想太多。

    她们拿着东西出去,还特意去只会看守大伯一声。

    看守大伯正在吃早饭,没空搭理她们,只随意摆摆手,示意她们赶紧走,就继续干饭去了。

    小在在闻着那饭菜香味,咽咽口水,忍不住扯扯妈妈的衣服下摆。

    “妈妈,在在饿饿。”

    经女儿一提醒,苏欣妍才惊觉自己忘了带她吃早饭,忙骑着车,领着孩子上国营饭店去。

    “今天我们吃顿好的。”

    她点了两个大肉包子,两碗豆花,跟女儿对坐着一人一份,唏哩呼噜吃得香甜。

    小在在自儿个吃得满嘴油,还不忘惦记着在家里的哥哥跟奶奶“肉包包好次,妈妈给哥哥奶奶买。”

    “知道啦,就你会做好人,我们吃完再去给他们打包一份。”

    苏欣妍自己的很快吃完,然后帮忙喂女儿吃饭“你赶紧吃,吃完我们还能回去睡个回笼觉。”

    女儿嘴巴小,还喜欢边吃边哔哔叭叭,吃饭速度自然比较慢。

    “……”小在在被妈妈投喂得没有间隙说话。

    等吃完后,苏欣妍又去窗口那边买了十个大肉包子打包带回去,豆花是买不了的,买了也没东西能装,带不回去。

    她们出来得早,回去得也一样早。

    等回到村子里,大家才刚刚起来上工,路上有人遇见苏欣妍跟小在在母女两个,好奇地跟她们打了个招呼,然后问道“你们这么早是干什么去呢?”

    “害,别提了,孩子昨儿个手不是被草割伤了嘛,回去后也不知道沾了什么脏东西,过敏了,长了一身的痘,又痒又疼的,哭闹了一整夜,这不,我看情况实在不好,忙连夜带着她去镇上医院输液,整到现在才回来。”

    苏欣妍说谎不打草稿,张嘴就拿女儿来当借口。

    那些村民们听她这话,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她们母女俩。

    果然都在她们眼下看到一片乌青,小在在的眼眶还红红的,像是哭过一样,立马就信了。

    “那你一夜没休息,还撑得住不?要不我帮你去跟马大队长请个假?”有那热心的大娘关切道。

    “不用了,我送孩子回家休息后就去上工,家里一张张嘴都等着吃饭呢,我这一天不干活,得被扣多少工分。”苏欣妍状似无奈。

    那些听的人个个都感到心酸。

    唉,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啊!

    到底也没人再劝说她请假了。

    “宝宝快睡了。”回到家,苏欣妍抱着小在在到床上放下,帮她脱掉外套跟鞋子,盖好被子,轻轻拍着她的小肚子,哼着歌,哄着她睡觉。

    “妈妈不睡觉觉吗?”小在在从被子里伸出一只小手,抓住妈妈的两根手指。

    “妈妈不用睡觉。”苏欣妍将女儿手又给塞回被子里,示意她赶紧闭眼睡。

    孩子也是真困了,闭目没一会儿,呼吸就逐渐平稳下来,还打起了小呼噜。

    等确认女儿熟睡,苏欣妍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却还是强撑着,出去外头用冰冷的井水洗了把脸,然后出门上工。

    今年的最后一个农忙时节快到了,村里人人都得忙起来,哪儿能说请假就可以请得了的。

    编草绳的任务以外地持久,一直到农忙期降临,都还在继续。

    小在在天天都在忙,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这头捡捡枯草,那头拔拔草,快乐地看着工分本本上,属于自己的名字后头,那越来越多的数字。

    只是她后来都没再像第一天那样幸运,还能一拔拔一堆山药出来。

    想起山药,她就不禁想起妈妈用山药做的那些美食。

    山药红枣糕,香煎脆山药片,山药排骨汤……

    那段时间,宁家可以说,每天都在吃山药,但每天都能吃到新花样,所以完全不会腻的,相反,还回味无穷。

    “在在,水。”田地里的宁翰高喝一声。

    小在在立马积极相应,抱着水壶颠颠儿地跑过去送水“来啦。”

    从农忙开始之后,小在在就不再干捡枯草的活儿了。

    因为繁忙的家人更需要她。

    连宁翰他们,学校都给特意放了十天的农忙假,就为了让他们回家帮忙收粮食。

    今年的粮食收成,可是影响着来年大家伙儿的生计呢!

    “行了,你去树底下呆着吧,别晒着了。”宁翰喝了一口水,又拿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赶着妹妹离开。

    “树叶都快掉光啦,哪里还有地儿躲。”

    小在在嘀咕一句,抱着水壶跑了。

    树底下现在正热闹着。

    不仅有像小在在这种跑腿的小家属,还有一群过来给儿女/孙子送饭的老头老太太,更有几位干不动粗重活,半途跑来休息的知青。

    他们休息归休息,嘴上还不断地抱怨。

    “好累啊,我们究竟是下乡来支援农村建设,还是下乡来受苦受难的?”

    “呵呵,你现在才知道我们是被送来受苦的?”

    “李飞飞,你什么意思?!”

    “你觉得我什么意思,我就是什么意思。”

    ……

    两个女知青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行了,别吵了,有这功夫吵架,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休息会儿,大队长可就只让我们歇息十分钟。”

    一位脾气比较急躁的男知青忍无可忍,低喝了一句,这才止住她们的争吵。

    这些人大多都是今年新来的知青。

    他们刚来不到一个月,对农活还干不熟练,体力也没练上来,可不就干一会儿就得歇一会儿。

    不然人都得被累废了。

    对于新知青的所作所为,村干部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等到发粮的时候,这些人粮食不够吃,就知道厉害了。

    “在在,过来,我这边有位置坐。”小花冲着小在在招招手,又拍了拍屁股底下的大石块。

    这石头很大块,顶上圆润平整,坐上两个小孩子绰绰有余。

    小在在跑过去坐下,目光不自觉地在新知青那边溜了一圈。

    她认得,那位坐在两位吵架女知青旁边的温柔大姐姐,就是上次扶起小花的那一个。

    对方可能不知道,早在第一次见面,她的温柔表象就被一个四岁孩子看透,并且还对她早早起了提防之心。

    “诶,文琪,你在看什么?”

    那位名叫李飞飞的女知青注意到旁边一直都很安静的人,想着她都没人理,便跟她搭起了话。

    “没什么,就是在发呆而已。”文琪回过神,抬手拢了拢鬓角的碎发,温柔一笑。

    【他到底是谁?】

    小在在“???”

    那个大姐姐在找什么人吗?

    疑惑刚刚从小在在心底升起,不等她再凝神读取对方的表情。

    那边管着知青的马大队长拿着个用竹笋壳卷起来的简易话筒,扯着嗓子大喊“都歇够了没,歇够了赶紧起来干活,粮食还在地里等着你们收呢!”

    树底下正歇着的知青们一下子又被催回地里去干活,让小在在错失了机会。

    但她也没所谓,本来也只是一时好奇心而已。

    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他们该开始重操旧业地捡麦穗生活了。

    一篮子麦穗可是能跟妈妈换三颗糖呢,小在在立马积极地抱着自己的小篮子,嗷嗷叫着冲进地里,拦都拦不住。

    “这孩子,干活也太积极了吧。”看到这一幕的大人都被感动了。

    知晓真相的宁家人“……”

    您想多了,她就是受了糖果的诱/惑而已。

    宁轩已经不跟着妹妹一起捡麦穗了,他被当成一个小小的劳动力,分配了一些轻松的活儿,也有正经工分拿。

    所以小在在只能跟着小花他们行动。

    孩子们被分为五人一组,一组负责一亩田地,等这亩田上的麦穗捡完,才能去下一块田捡。

    这是村长想出来的新招。

    这样用直接分配的方式,也不用再怕孩子们为了抢地盘而打起来。

    只要孩子们不打架,他们的家长就不会吵起来,家长不吵起来,就不用请村长过去主持公道,这样子村长的耳根子也能变相得清净许多。

    【他可真聪明!】

    小在在无意间读到了村长内心的得意洋洋。

    她眨眨眼,假装看不见。

    妈妈说了,得维护大人的尊严,要是不小心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就全部忘掉,假装看不见。

    到了饭点,宁奶奶手里挎着个装满饭菜的篮子,赶来地里送饭。

    大家都忙得脚打后脑勺,根本没空儿回家吃饭,大多都由家里人提前做好了给送来。

    很多人就地吃完饭,就得拎起农具干活。

    知青们倒是跟村里人有些不同,他们会轮流派人回去做饭,然后给大家伙儿送来,只是那被派回去做饭那人的厨艺水准……

    吃不死就好。

    饱受折磨的老知青们一脸沧桑,已经看透了红尘。

    “好可怜哦。”小在在忍不住低声呢喃。

    被距离她最近的苏欣妍听见,当即塞了女儿一口馒头“快吃饭,别嘀嘀咕咕的,吃完就跟你奶奶回去,下午天儿要冷,你在这儿待着吹风,要冻着的。”

    “好。”以前也是这么被安排的小在在点头答应。

    村里的孩子们都有个自觉。

    你可以仗着年纪小不干活,甚至到处瞎玩,但绝对不能在地里最忙的时候,给家里添麻烦,增加负担。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不管是平时多皮的孩子,都会变得异常乖巧。

    “奶奶,我帮你洗碗。”小在在撸起袖子,蹲在洗碗盆旁边,双手伸进去划拉划拉,要帮奶奶洗碗。

    “你可别了吧,待会儿弄一身水,你妈回来看见了要骂的。”

    宁奶奶嫌弃地把小孙女赶走。

    小在在嘟嘟嘴,只能搬着小板凳,坐在旁边,双手托着下巴,看着奶奶洗碗。

    “咦?”眼看着一个个脏兮兮的碗碟被洗干净,小在在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起身,跑进了自个儿屋里,费劲吧啦地拖出一个沉甸甸的小木盒。

    小木盒表面脏兮兮地,还没被清洗干净。

    自从上次把它带回来后,健忘的小在在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刚刚看着奶奶洗碗,这才突然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