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春节五天假, 忙忙碌碌了一年的农场职工们都趁着这难得的松快时间,好好喘口气,要么走亲访友, 要么在自家休息, 总之过年就是要舒坦。知青们却反其道而行之, 表现的比不过年时还忙。

    陶军长的话像是一针强心剂, 让这帮大姑娘小伙子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亢奋的不得了。

    男知青们在纺车大获成功之后, 又开始了新的发明创造。这回他们的目光转向了毛衣机, 对, 字面意义上的能织毛衣的机器。

    按照杜忠江的理论,所有的简单机械重复劳动都可以用机器来代替。虽然他从未见过毛衣机长什么样子, 但是他相信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他就一定能够做出毛衣机来。

    田蓝想要给他鼓掌,很好,很棒, 有理想,有魄力。她就等着这位兄台的毛衣机呢。

    因为虽然她立下壮志雄心, 要给陈家每个人都织一件毛衣作为谢礼。但是由于现实太过骨感,从她起针开始, 她就想将这个目标转变为每人一条围巾得了,否则按照他的速度, 别说明年冬天了, 就是后年, 陈家人也绝对别想穿上她织的衣服。

    做人嘛, 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宽容些。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不擅长的事情不要勉强。

    女知青们也有自己忙碌的事。她们针对现在农场文娱活动太少,大家的精神文明难以得到满足,准备办自己的杂志,就叫《社会主义新青年》。

    田蓝瞧着大家斗志昂扬的模样,暗暗摸下巴。

    人果然是有精神的,不是光吃饱穿暖就叫幸福。来自社会的肯定和外界的认可,也至关重要。

    她自认非心灵手巧之人,也没啥写文章的天赋。所以对小伙伴们的活动,她就是精神上表示支持,具体行动她就不参与了。她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在农业生产上发功,似乎更加靠谱一些。

    宁甘农场的正月天寒地冻,就算没有春节假期,大家也不好去地里忙活。田蓝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只有室内。

    在屋子里头怎么从事农业生产?搞大棚吗?非也非也,大棚哪里是这么好弄的呀,没材料啥事都白搭。

    她想做的是提升土壤肥力,也就是制造肥料。传统的肥料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有机肥,另一种就是化肥。田蓝计划要做的是生物肥。

    什么是生物肥呢?狭义点讲,就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得植物获得特定肥效的制品。又称之为菌种或者接种剂。广义点儿的,就是微生物和营养元素(肥)的结合,可以代替化肥和有机肥使用,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

    生物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壤肥力,这也是它应用最广泛的方面。比方说,固氮菌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菌肥料则能够将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溶解出来,供农作物吸收。

    除此之外,它还能通过分泌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生长,有效减少病虫害,增产明显且可以有效改善品质。绿色食品生产和环保工程中,它是扛把子级别的存在。

    田蓝之所以选择菌肥作为自己动手的方向,一方面是出于生态环保角度考虑,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目前国内化肥生产能力不行,化肥太少;而农家肥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产量同样有限。发展菌肥,现实可行。

    六十年代国内也有菌肥,而且是大面积推广使用的菌肥。最鼎盛时期,全国各个县都有菌肥厂。大名鼎鼎的5406菌就是我国科学技术人员于1953年筛选出的一种放线菌。一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它仍然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

    田蓝表示自己想做菌肥的时候,农场菌肥厂的曾技术员就建议她做5406菌肥。

    “这个好,去年我们培养的撒在田里面那个玉米黄豆小麦还有高粱,都发了疯一样呼呼往上涨,产量大增。”师傅一本正经道,“种菜也好,就随便撒在田里,根本没管。长的黄瓜是钉钉挂挂,吃都来不及吃。”

    田蓝笑嘻嘻的:“这么厉害呀,那我也要弄一个跟5406一样厉害的抗生菌。最好5406做不到的事,我的菌肥也能做到。”

    曾技术员无语:“你这孩子咋就非不听人劝,现成的好东西不用。”

    田蓝一本正经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不能光乘凉啊,我也要栽树。”

    事实的真相是5406菌肥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做这方面研究的人才不胜枚举。她自认为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农大毕业生,也没啥经天纬地之才,要在这方面做出什么突破性进展,基本上没戏。比起锦上添花,她更愿意当那个雪中送炭的人。

    在农大呆了四年,穿到六十年代来,她应该做的不就是将更多还没有被发现的宝物拿出来给大家用嚒。

    田蓝想做的是土著菌发酵肥。

    所谓土著菌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微生物。作为地头蛇,它活性高,适应性强,取材方便,制作的肥料质量也好,较有机物直接还田,肥效能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实在是个宝贝疙瘩蛋,没理由明珠蒙尘,到现在还不为国人所熟知。

    “我要用本土菌来发酵肥料,用更少的肥料干更大的事儿。”

    曾技术员听了她的话,就想皱眉头。能做肥料的菌种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单一个5406菌就是科学家们耗费了许久心血才发现的。

    他认真地告诫不知天高地厚的知青:“我支持大家搞科学研究,倒是就现在的情况,你熟练掌握5406菌肥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对你们的实验田,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实际意义应该会更大。”

    田蓝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可这会儿她却只能硬着头皮嬉皮笑脸:“老师,你就让我试试吧。说不定牛顿的那颗苹果就砸在我头上了呢。”

    结果曾技术员居然满头雾水:“啥牛?牛粪种苹果吗?”

    田蓝满头黑线,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还是旁边一直埋头看显微镜的另一位技术员笑着替她解了围:“老曾,你就让她试试吧,说不定真能成。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卢明强就用了他们当地山上阔叶林的腐殖土和秸秆稻壳还有鸡鸭粪便一道堆肥后用在他们生产队。结果秋收的时候,原本亩产500斤的水稻达到了600斤,增产效果明显。我认为这个堆肥里面,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可能就是腐殖土,其中包含大量微生物。”

    曾技术员还不敢相信:“该不会是他们当地刚好风调雨顺,所以水稻才长得好吧。”

    他的同事笑道:“没有施加这个肥料的隔壁生产队还用了化肥呢,产量也没达到600斤。我觉得这是个研究方向,往里面深挖的话,说不定会有大收获。”

    田蓝一直竖着耳朵听,猛然反应过来:“卢明强,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卢明强,在江西插队的?”

    坐在显微镜前的技术员点点头,笑道:“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能有几个?当然是他。怎么,你认识他?”

    田蓝心中的烟花biu的一声蹿上了天。啊啊啊,他真的用她告诉他的高效堆肥法了。他还说了出来,通过报纸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了!

    哈,卢明强是知青标兵,拥有大堆粉丝。而知青因为有文化,下乡插队之后,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为了生产队的农业技术员。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学习卢明强提的堆肥方法。

    呦吼!她真要给自己打100分,完全不怕骄傲地夸奖自己:你太牛了,看,你选了一个多么合适的播火人。

    田蓝拼命点头,说话跟机关枪似的:“是啊,我认识他。他也是我们初中毕业的。就是因为听了他的演讲,我才下定了决心向他学习,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

    这下曾技术员都笑了:“难怪你非要搞什么土著菌肥,原来是听了他的话。那就试试吧,说不定真能有新发现。”

    先前提到卢明强的技术员也笑:“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样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越多越好,就能带着更多人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既然你要向榜样学习,那就好好干吧。我看报道里说,他们用这个肥料撒在自留地里,结果莴笋跟晚豇豆都长得特别好,吃都来不及吃。”

    田蓝有点囧,这个,同志们,你们颠倒了前后关系。我才是师傅啊。

    不过无所谓了,土著菌发酵肥料也不是她发明的,她同样是拿来主义。

    作为穿越人士,但凡主业搞事业的,都免不了拿来主义。她没啥心理负担。

    田蓝借到了自己想要的培养仪器,就美滋滋地出去找土著菌了。

    正月里最适合找的是酵素菌,因为这种菌群耐严寒。即使白雪皑皑,它们在落叶沉下也能不休眠。最妙的是,酵素菌不仅用途广泛,可广泛用于种植、养殖、食品加工以及环保行业,她甚至还能改良盐碱土。

    她有位师姐研究生课题盐化灌淤土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加工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酵素菌肥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且降低土壤全盐含量高达40。

    就是冲着这一点,她也必须得搞出酵素菌回来。

    正月初二的宁甘农场吹的还是西北风,呼呼地刮在人脸上相当够呛。只是田蓝并不觉得冷。

    也许是她身上的羊毛衫很抗寒,也许是到处插着的红旗彩旗让春节的喜庆冲淡了严寒。反正连露天电影院刷的雪白的土坯墙叫太阳光一照,让田蓝看出来的也只有温暖明亮,完全感受不到色调的冷冰冰。

    她美滋滋地哼着小曲:“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

    不冷啊,真不冷。瞧瞧墙上过年前才新刷上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那八个大字多可爱呀,红彤彤的,就像一个个小太阳。

    田蓝笑眯眯地上了农场的山。现在食物宝贵,她没有用米饭来培养酵素菌,而是直接将沾了白色菌丝的落叶和枯树枝都收集起来。

    一般发酵1吨有机肥需要1千克酵素菌,所以单凭采集原始菌种肯定不够用。她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扩繁。

    养微生物肯定得需要营养,扩繁酵素菌最常用的原料是红糖水。田蓝准备去食堂那里要点儿。她不能白拿,她用午餐肉罐头跟大师傅换。

    戴金霞刚好拎着桶从外面回来,瞧见她就招呼:“你去哪儿玩儿啊?别跑了,赶紧的,去洗澡,有热水。饭堂烧了炉子呢。”

    西北气候干燥,冬天少雪,淡水资源匮乏,大部分人半年都不会洗一次澡。知青们却从咸水冰的原理里得到启发:他们可以将冰块挪到屋里,先化了咸水,再得到淡水啊。

    哈,农场到处都靠火取暖过冬,有了水,还怕没有热水洗澡吗?赶紧整上啊,衣服可以不鲜亮,人可得干干净净的。

    洗澡没肥皂都不怕,农场最不缺的就是碱啊。谁家都能自己熬碱。

    就为了这,农场职工都管他们这帮知青叫能娃娃。脑袋瓜子灵光,啥事都能干成。要不是他们,大家伙儿多少年都没这么干干净净地过新年了。

    田蓝摇头:“我不急,我先做好手上的事吧。”

    听说她要去找红糖,戴金霞立刻拉住人:“行啦,你甭白麻烦人了。我这里有,我有红糖。”

    田蓝不好意思要对方的,赶紧谢绝:“算了,你不是每次身上来的时候都会痛吗。红糖水还是你留着喝吧。”

    戴金霞直接摇头,叹气道:“没用,这就是个心理安慰作用而已。反正我是从来没感觉好受点儿,反而想吐。我妈说这得等我结婚生孩子以后才会好。”

    田蓝也听说过类似的说法。

    不过她记得自己大学舍友里有个痛经的妹子都是每次来例假之前就开始吃芬必得,效果挺好的,完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与其等结婚生孩子,她觉得还不如靠止疼药更靠谱些。

    戴金霞苦笑:“我上哪儿找药去?去痛片吃多了也不好。”

    哎,这倒是个实际问题。

    田蓝想了想,提议道:“要不这样吧,你看有没有治疗痛经的草药,咱们不是开了实验田吗?正好自己种。”

    戴金霞迟疑:“不太好吧,我们开荒是为了种粮食。”

    田蓝一本正经道:“人食五谷杂粮,岂无两病三灾。你不是还打算在龙场也帮人看病吗?没有药材,单靠在野外采摘的那些怎么够用。这种药材跟种庄稼一样,都是重要的事。”

    戴金霞勉强被说服了,点头应下:“好吧,我找找看。要是有合适的草药,就移栽到我们的实验田里。”

    田蓝这才心满意足,美滋滋地拿着红糖水去扩繁酵素菌了。

    她搅拌均匀菌液,盖上纱布,相当虔诚地在心中暗暗祈祷:“宝贝儿,一定要快快的长啊。妈妈爱你们,你们肯定能够长成最棒棒的酵素菌宝宝的。”

    嗯,这是爱的念力。每天默念100遍,绝对会有效果。

    她信心满满地回宿舍睡觉,躺到床上闭了眼。

    不知道是不是培养酵素菌的过程,让她回想起了大学课堂。这一回她的梦境居然换了吃播地点,直接进了实验田。

    哈,眼前这红彤彤的西红柿不是他们社团师兄毕业的希望吗。

    可怜的师兄正在埋头写论文的时候,他的命根子西红柿被羊给吃了。这羊呢,是动科学院师兄做实验时跑出来的。天知道为什么都打了麻药了,那羊还如此之狂野,在校园里狂奔一圈之后,直接埋头进了实验田。

    咳咳,就是人间惨剧啦。

    惨到田蓝明明知道这应该不是真实的校园,自己就是吃了西红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她还是忍住了馋意,没对红彤彤的小柿子们下手。

    她一边笑一边往学校食堂走,都回了学校,没理由不去食堂一日游啊。他们农大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以养肥学生为荣。拼别的他们未必能挺直腰板,但要说起食堂质量,他们绝对能够抬头挺胸。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田蓝前进的方向明明是学校食堂,出现在她面前的却是实验楼。

    她满头雾水地踏上楼梯,一直到储物柜出现在她面前,她才恍然大悟。

    呀,空间抠门了啊。

    她储物柜里放着的面包、真空包装烧鸡还有彩色马铃薯锅巴跟红肠以及酸奶都是她自己的零食呀。

    有段时间各家农大特产不是突然间出圈了吗?当时她就买了,想要暗搓搓地证明都比不上自家的好。

    结果收到包裹的时候,她人在实验室给师姐帮忙,就随手将东西放进了储物柜。最后走的时候又忘了拿,然后碰上疫情封校。等到她再回去的时候,那叫一个惨不忍睹。面包上的霉菌都长成大理石了。

    罪过罪过,白糟蹋这么多好吃的。

    田蓝双手合十,虔诚地打开了自己的零食包,开始品尝美味。

    这个,做人得摸着良心。

    彩色马铃薯锅巴虽然不是他们学校的特产,但她还是要说的确很好吃,又香又脆。还有红肠,啧啧,不愧是c位出道的产品,口感绝了。烧鸡在微波炉里转了一圈,再吃进嘴里,味道绝美。一口酸奶一口烧鸡,感觉怎么就那么棒呢!当然,作为主食登场的面包也很不错,口感微甜,手撕面包的时候感觉特别扎实。

    田蓝吃得不亦乐乎,没花多少时间就扫荡一空。她满足地打着饱嗝,又开始兴致勃勃地逛实验室。

    已经毕业半年,再看到这些瓶瓶罐罐,她只感觉无比亲切。瞧瞧桌子上的菌种瓶,她离开之前就是在做微生物培养试验。

    田蓝下意识地拿起了菌种瓶,想要好好缅怀一番。结果她眼睛往下垂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身上多了只黄挎包。

    就是那只印着红色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的黄挎包。

    神差鬼使间,田蓝就将菌种瓶放进了挎包里。

    也许是这种不问自取的行为激怒了空间,她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再多看一眼实验室,就感受到了股强烈的眩晕。待她再睁开眼时,她又躺在了宿舍的床上。

    啊,真是的。

    早知道这样她就不贪心了,难得回去一趟,她都没有来得及好好逛一逛校园。都不知道校长的晚桃长得怎么样了,毕业太早,她没赶上吃到,多遗憾啊。

    田蓝唉声叹气,抬手伸懒腰准备起床,结果她胳膊刚抬起来呢,就感觉身上有点儿沉。

    奇怪,挎包怎么到了床上了?她睡相有这么差,昨晚一个倒挂金钩直接将挂在床脚边架子上的挎包也带到了床上吗?

    田蓝满心疑惑,伸手拎起包。

    不对,挎包沉甸甸的,里面装了东西。

    她心念一动,赶紧坐起身来,伸手摸挎包。啊,是瓶子,菌种瓶!她在空间里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将菌种瓶塞进了挎包中。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她从空间带出了东西。她居然可以从空间获得物资了。

    田蓝一颗心砰砰砰直跳。

    如果说她刚醒来的时候担心惹恼的空间,害怕以后再没机会进去吃大餐;那恐惧也是淡淡的。

    因为她有手有脚会干活还给自己找了个铁饭碗。就算粗茶淡饭,没多少机会吃大鱼大肉,但总归不会饿死她。

    用她当军医的爹妈的话来说,人生在世,生死之外的全是小事。

    可是现在,剧烈的惶恐攫取着她的心。她真的害怕自己得罪空间了,因为她想从空间里得到更多的物资。

    就像这个e菌原液吧,号称生物肥集团军。

    因为把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10属80多种好氧的和厌氧的有益微生物全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微生物系统,所以能够发挥协同作战的了,反正就田蓝所知道的,农学方面,不管哪个旮旯角落,它都能掺和上一脚。

    这种宝贝,如果空间只给她尝一回甜头,以后就彻底断了她的念想,那她哭死的心都有了。

    就跟网上段子说的那样,要是你身为老板恨自己的员工,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直接开除对方,而是先给他升职加薪,然后再将他扫地出门。那对方的痛苦绝对会翻番。

    好比她田蓝吧,平常挺傲娇的,夜夜在空间里头胡吃海喝,也没多感激人家。这会儿因为意识到可以拿物资,她倒知道害怕了。

    她双手合十,在心中真诚地忏悔:大佬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诽谤你。只要你还给我提供宝贝,你就是我爸爸。

    爹,对不起了。女儿不是到处乱认爸爸,而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是干农学的人,不知道这些宝贝究竟有多重要。

    所谓农业生产靠天收,完全是只看表面的鬼话。

    最基本的,眼下全国主要粮食产物的亩产单量是多少,半个世纪后又是多少?难道50年的时间,全国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农作物的产量直接飙升了吗?

    当然不可能,农作物之所以增产,重点依靠的是高产的杂交水稻,杂交小麦以及各种优选出来的粮食种子。还有就是大量肥料的使用,增强了地力。另外,建国后大兴水利,灌溉条件得到积极改善,也促进了农业蒸蒸日上的发展。

    这些,哪一个不是人做出来的事?老天爷不过在旁边单看而已。你敢真望天收,老天爷就能冷眼旁观你。人类灭不灭绝,关他什么事?

    假如自己能够源源不断的从空间里拿到半个世纪之后的优质农业资源,那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农业发展有机会腾飞。

    别说跪下来喊爸爸了,以田蓝没下限的程度,就是给空间洗脚,她都能捏着鼻子忍了。

    多大点事,堆肥的时候,她还自己上手抓肥料来判断水分的多与少。空间的脚再臭,能臭的过农家肥吗?农学人完全无所畏惧。

    田蓝爬起床,赶紧先去实验室扩繁e菌。万一空间真翻脸了,那她也得把自己得到的东西用到极致。否则她不是白白浪费了免费吃大餐的好机会吗?

    繁忙让人忘愁,田蓝忙忙碌碌了一整天,几乎都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黑夜降临了,睡觉的点儿到了。

    她忐忑不安地躺上床。当年高考成绩出来时,她都没这么紧张。

    因为考成什么样他清楚啊,自己的水平自己最有数。可是空间大佬不一样,到今天为止都没跟她交流过一次。

    她闭上眼睛等待睡眠的降临,就在他以为自己会紧张过度导致彻夜难眠时,她再度跌入了失重的空间。

    等到睁开眼睛,她居然被空间打发去了荒地。地上堆着的是什么呀?都是废弃的塑料膜。这种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难题。回收成本高,再利用不具备多少优势,所以多年下来都是老大难。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塑料膜也能多次重复使用。像这种原来应该是用在小拱棚上的塑料膜,废弃之后还可以二度做地膜。就这样丢弃,未免太可惜了些。

    田蓝在地里扒拉了半天,除了塑料地膜之外,居然一无所获。就连什么没被收获的胡萝卜或者红薯之类的都没出现。

    她不甘心自己大晚上还白跑一趟,毫不犹豫地拎起地膜就一通抖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再度塞进自己的黄挎包。

    干这种不问自取的事情时,她还振振有词地替自己辩解:“搁在这儿也是白色污染,还不如让我带走,造福人民群众呢。你看,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靠杂交水稻杂交小麦解决的,这吃菜的事,靠的就是地膜和塑料大棚啊。这事,属于互惠互利,您就甭跟我斤斤计较啦!回头你要我帮忙洗脚,我绝对不说二话。肯定会以给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洗脚时的端庄态度对待您。”

    田蓝叠了一块又一块,直到黄挎包完全塞不下了,她才恋恋不舍地拍拍手,努力让自己理不直气也壮地咧嘴笑:“你看,留在这儿也是浪费,不如给我。这从头到尾你也没吃多大的亏。就说那些临期食品,我不吃了,人家也得丢了,打折销售都不敢的。还有自助餐这些,餐饮浪费吧,刚好便宜了我……”

    她越说越顺畅,到最后突然间心里咯噔一下。

    对呀,空间提供给她的东西似乎都是她不用也就白白浪费的存在。包括昨天晚上她吃到的零食大礼包和她拿回来的菌种瓶。在现实生活中,疫情过后,她返回实验室时,这些东西都被处理掉了。

    田蓝的心砰砰直跳,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摸到了事情真相的边缘。

    可是即便只是她不用就会被浪费掉的物资,为什么空间会提供给她呢?作为莫名其妙穿越的补偿吗?那为何中途又剥夺了她这项特权呢?

    不对,她得从头到尾仔细捋一遍。

    她穿越的第一天就在空间里吃上了大餐。那天发生了什么?

    她怼了田紫云,替原主狠狠地出了口恶气。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她获得奖励的理由,因为空间明显对这些事情没兴趣。后来她在田家宅斗中大获全胜,撕了渣男贱女的画皮,空间还收回了她吃大餐的权利。

    后来,她又是怎么失而复得的?是她来农场之后的事。当时她做了什么?她主动要求做掠子,用以提高收割效率。那天晚上她就泡着温泉吃大餐了。

    再后来,她又如何获得了点餐的权利?是忙完秋收秋种之后,她不忍心大片的盐碱地荒废,主动提出改良方案,并且付诸行动。

    现在,她又做了什么,以至于可以从空间里拿出了物资?因为她要做生物肥,她想解决肥料太少,农作物产量上不去的困局。

    回到最初,穿越的头一天,她还做了什么事?知青标兵来学校开讲座,她主动跑上前跟人家说高效堆肥法。

    妈呀,好像每一桩事都是她在多管闲事哎。

    因为她管了闲事,所以空间才奖励她的?

    天啦,这太不合常理了。

    穿越人士的第一守则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好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建国前想方设法当主子,建国后也得做好弄死个人就跟捏死只蚂蚁一样的权贵大佬。像她这样事多的角色,倘若不是主角光环开挂,早就应该死了千八百回了吧。

    她其实也不是故意要管闲事的。只不过从小家庭氛围摆在那儿,他们家都是这习惯。好听点讲叫乐善好施,难听点讲叫圣母,吃饱了撑的。

    田蓝越想越后怕,下意识地握紧了挎包的带子。

    她的目光落在挎包上印着的“为人民服务”那五个大字上时,字与五角星突然间金芒大盛。她被迫闭上了眼睛,待到再睁开时,她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床上。

    田蓝眼睛死死盯着挎包上印着的“为人民服务”,隔了半晌,心里才冒出一句:我勒个去。

    这个就是答案吗?这就是空间的宗旨吗?

    那为什么不早点讲,一早就告诉她效率不是更高吗?

    呵,难不成是因为空间觉得为人民服务这种事必须得发自本心,而不应该当成霸道总裁去攻略,不然就侮辱了初心?

    嘁!真是的,还挺傲娇。

    谁稀罕啊!就算没有这份奖赏,她也是该干嘛还得干嘛。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她不好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能干嘛呀?

    啊不!她稀罕。

    空间同志,大家既然都这么熟了,而且冲着同一个目标前进,那你也得大方点儿,不能关键时候扯后腿啊。

    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姐愿意,姐相当愿意。多好的事啊,姐就是人民中的一员,为人民服务不就是为自己服务嘛!

    到时候世界再无饥饿,处处鸟语花香,人人安居乐业,多美多好啊。

    亲爱的空间大兄弟或者小姐姐,咱们就这么愉快地说定了哦。

    田蓝单方面做了决定,欢欢喜喜地下床去看她的菌肥宝宝。

    啊啊啊,趁着正月赶紧干活,把菌肥都制造出来,赶快肥田。

    嘿,塑料膜可是个宝贝呀。有了塑料薄膜保温,有了生物肥助力,早春种植就不是问题咯。

    啊啊啊,她还要养蚯蚓。蚯蚓对于改良盐碱地可是意义非凡,能有效的提高肥力,防止土壤板结。天冷也不怕呀,她可以室内养殖,她还有塑料膜呢。

    嘿嘿,农场养了那么多牛,那么多羊,它们的粑粑就是最好的培养基呀。

    等肥料堆好了,到时候不种绿肥都没关系,直接先种油葵,然后套种棉花。这两种作物都能在盐碱地上种。

    油葵耐寒,土地化冻就能种。生长期短,早熟品种6月下旬7月初便可收获。而棉花喜温,4月下旬才好播种,生长前期对光照以及土地资源需求小。这两个宝贝搭配间种,可以达到双丰收的结果。

    哎呀呀,甜菜也可以考虑安排上。还有甜高粱和小黑豆。到时候粮食、油还有糖以及牲畜的饲料就都有了。

    对了对了,不能忘记要压紫穗槐荆条,这个抗盐碱,它的荆条可以编筐,用的可广泛啦。

    哎哟哟,这1000亩实验田要干的活实在太多了。她真是迫不及待地等着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那她就能够在初步改造过的盐碱地上大展拳脚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