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三章鬼状纸
    看看殿试的日子将尽,进京赶考的举子都陆陆续续地进了京城,顿时给京城增添了不少文学的气息.

    大宋乃是文人的天堂,这是其他国度所没有的.

    虽然大唐也搞科举,不过却没有宋朝这么重视,最大的却别便是,大宋朝是以文治天下.

    包拯这几天变得忙碌起来,大量的收集资料,希望能出一个好一点的考题,不过由于太累,这天很早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尚未起来,就见公孙策和展昭急急忙忙地来敲门,说是有重大事情.

    包拯知道两人一向很淡定,一般的小事情直接就自己处理了,哪能大清早的来敲门,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包拯赶忙起来,脸也没有洗,就开门问道:“公孙先生,展护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公孙策和展昭的脸色极是不好看,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苍白,公孙策从袖内取出一张白纸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递过来道:“大人请看!”

    包拯接在手里看了一眼,乃是一桩离奇的案子,脸色也随之一变:“公孙先生,这状纸从何而来苦主在何处”

    “大人,学生也不知道苦主在哪里,今早起来替大人收拾书籍,便在花厅的桌子上看到这张状纸,没有原告.”

    公孙策神色显得极是惊恐.

    包拯奇怪道:“没有原告,那这状纸又是从何而来”

    要知道开封府守卫何等深严,又有展昭坐镇,是什么样的武林高手才能进的来,再说,就算是要告状,大可敲响鸣冤鼓,何必来这么一出,一切似乎都解释不过去.

    公孙策道:“大人,学生正是为此惊恐,学生已经问过衙差了,昨夜并未发现可疑人物,就连展护卫也并未发现可疑之处,大人,这状纸会不会是”

    公孙策的脸色越发苍白了,他想说的就是“鬼”

    ,只是没能说出口.

    毕竟冤鬼的事迹也不是什么鲜例,而除了鬼魂,谁敢闯进开封府.

    包拯道:“公孙先生想说是冤魂”

    “除此之外,学生想不出其它合理的解释.”

    展昭也表示,“大人,属下也是这么看的.”

    包拯点了点头,大致浏览了一遍.

    是一桩杀人案,大致经过是这样.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时间:嘉佑四年元宵七天前地点:御街桥边原告:颜查散被告:李保死者:柳金蝉审判:吴江知县尤为显眼的是状纸上,鲜血写着的两个大字:冤枉!“这状纸上为何没有详细介绍经过,而只是写了冤枉两个字公孙先生,这岂不是作怪”

    看完后,包拯越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也是学生不解的地方.”

    “还有,”

    包拯接着问道,“状纸上明明写着原告颜查散,公孙先生何以说没有原告”

    “大人,学生之所以这么说,自有学生的理由.

    据状纸的陈诉,颜查散乃是吴江人,然而,学生看过案件,颜查散乃因强奸未遂,杀害表妹柳金蝉,因此在六日前已被明正典刑.”

    简而言之,颜查散已死,状纸上却清楚写着原告颜查散,这不是鬼送来的状纸是什么“颜查散刘日前被明正典刑——”

    包拯眼睛一亮,一脸诧异的看向公孙策,难道真的又是一桩冥案心中有一种强列的预感,感觉这件案子比《窦娥冤》还有离奇复杂.

    公孙策表示百思不得其解,道:“此事必有蹊跷,大人,现在该怎么办”

    包拯顿了顿,也意识到非是人力所为,经过《乌盆案》和《窦娥冤》,发生这种事情不足为怪,只是冤魂为何不当面申诉,又要投状纸,这又是一奇.

    “公孙先生,状纸上既已说明颜查散乃因奸杀表妹而明正典刑,但却又来开封府叫冤,想必有莫大的冤屈.”

    公孙策脸色一骇:“大人是说,这张状纸是颜查散”

    说完,眼睛都不由自主的往四周瞟了瞟,生怕颜查散的鬼魂现身.

    “妄下定论,为时尚早!”

    包拯不置可否.

    因为他刚才已经打开天眼,并未看到任何怨气,是以没有妄下定论.

    “展护卫!”

    “属下在!”

    “你持本府令谕,速到吴江县,将被告李保逮捕到案,同时传唤吴江知县,本府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属下这就动身!”

    展昭不由分说,快马加鞭去了.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自动订阅】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