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1章 做好事,引火烧身了
    第431章做好事,

    “大兄I弟,你们有所不知。”

    “这十来年里,我们一?直都是拥护打小鬼子的。

    附近村子里的男I人,也基本都是在打小鬼子的过程中丢了命。

    过去,打小鬼子的队伍漫山遍野,随便一|个山头,都是英雄好汉。

    可打来打去,队伍打散了,打没了。

    人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要么就都变成了土匪,汉奸。

    抗战队伍没了之后,小鬼子开I始算账了,所有的村子都遭殃。

    不信等天亮了,你们到山后去看看。

    引火烧身了

    那一I个个的雪堆子,全是村里的后生、汉子。

    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什么,我只知道,以前有很多司令、军长,就连土匪都参加联军打鬼子。

    可现在人影都不见了。

    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军长、司令,总司令,听说大部分都死了。

    他“九六三”们那么能耐,最后都打不过小鬼子。

    可你们现在就来了三个人,要是提到打鬼子,村里的人怕是会把你们赶走的。

    他们失去的亲人太多了,没有把握的事,他们再也不敢干。

    情况不对,你们可以走。

    可我们的家在这I里,亲人都在这I里,走不了。

    到了那I个时候,小鬼子要来清算,遭殃的还是我们。

    而且村里有保长,一人打鬼子,全村遭殃。

    村里也有土匪的眼线。

    大兄I弟,你带着两个长得那么俊的妹子,我估计,土匪们很快就会得到信的。

    要不是现在风雪太大,你们又救了我,我真想让你们连夜离开。

    否则天一亮被人发现了,怕是会惹来麻烦。

    万一你们出了事,我怎么对得起你们?”

    这I里的抗战形势果,然比想象中的要严峻啊。

    在其他地方,根据地在快速发展,双方打仗你来我往,有赢有输。

    这起码还有个希望。

    所以老百姓是拥护的。

    可在这I里,老百姓也想拥护,不过情况不允许。

    他们也拥护过,可结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们输不起了,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明哲保身,也是无奈之举。

    “大姐你放心吧,我们不是要在这I里拉队伍,这肉和米,你就留着

    “还有两个小时天也就亮了,天亮我们就走,不会给你惹麻烦的。

    既然老乡们都有了心理负担,陈阳也不会给秀娥压力。

    他本来就是路过,顺便帮个忙解救她而已。

    拉队伍的事,他当然不会在村子里弄。

    因为他们的确已经够苦了。

    他想I要建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编一I个个的土匪寨。

    那里有人有枪,有战I斗力。

    这才是快速见效的方法。

    当年的联军,大部分不都是从土匪队伍转变的吗?

    用先辈的话说,英雄不问出处。

    而且人是会变的,就看跟着谁,干的什么事!

    实在不行,自己兑换一支特种部队,把小鬼子的老窝搅个天翻地覆,这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还是要让这片土地的主人们参与,这才有意义。

    陈阳已经表明身份,是来打小鬼子的,可秀娥却帮不上忙。

    她很有歉意,就更不好意思收下这猪腿和米了。

    她推谢了,“大兄I弟,这些东I西你们留着。”

    “这十里八乡的粮食,基本上都被小鬼子和土匪收刮完了,你们手里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还是自己留着吧。”相比于萧雅,于曼丽比较泼辣,她拿过米袋子,看到角落里秀娥家的米缸,直接就走过去往里倒。

    “哗啦哗啦……”

    米粒相撞的声I音,很是好听。

    萧雅也很欣赏于曼丽的做法,对于老百姓,很多时候他们就是太客气了。

    于曼丽这不管三七21,一来就上手的做法,还真挺管用。

    米都倒进了缸子里,秀娥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再三道谢。

    “娘!娘你醒醒啊!”

    隔壁人家,突然传来了男|人哭天抢地的声|音。

    不等陈阳发问,秀娥突然记起|来,“我得赶紧送点米和肉过去,大海他娘饿了五天,估计不行了。”秀娥急匆匆的舀了一碗米,又用刀在猪腿上割下一块肉,赶紧跑到隔壁去。

    陈阳他们也跟了过去。

    还没进屋,就听到一|个汉子在不停喊娘。

    村里的一些老人、男I人,担心大海的娘不在了,也都披着衣服,在风雪中来到了大海家,准备帮忙料理后事。

    “秀娥,这几位是?”

    看到三个生人,大家都很警惕。

    “是城里来的老板,来收山货的。”

    秀娥不敢说陈阳他们的真实身份,只能这么说了0...

    陈阳也不解释了,他感知到大海的娘还没死,可能是饿晕过去了。

    大海的个头很高,只不过人很瘦,他正扶着老娘痛哭呢。

    “我略懂医术,能让我看看吗?”

    大海看看陈阳,又看看秀娥,看到秀娥点头,他赶紧把娘放下,把位置让给陈阳。

    陈阳给老人把脉,“没事,是饿晕了而已。”

    他安排秀娥,“大姐,你把这红糖用热水化开,再带两个人去煮一锅肉粥来,把那点米和肉都煮了吧,给大伙都分一点。”又拿出葡I萄糖,让萧雅给老人打上点滴。

    天气太冷,药水太冰凉,陈阳又把大海叫到跟前来,

    “咬着输液管,把药水暖一I下,怕你娘受不了。”

    大海懵懵懂懂的,照做。

    很快,大海的娘就醒了,看到满屋子都是人影,她还以为自己死了。

    不过听到大海惊喜的声I音,她才知道,自己活过来了。

    “大海,我这是怎么了?”

    “那I个瓶子里装的是啥?你咬着一|条线干啥?”

    大海担心,输液的管子离开了自己的嘴会出问题。

    但他又不方便说话,只能点点头,又摇摇头,嗯嗯啊啊的。

    粥还没做好,但米汤很快。

    秀娥端了点米汤过来,刚好给大海的娘解释,

    “五娘,是城里来的这几位恩人救了你,这是给你治病用的,别担心。”

    大海的娘叹了句,“哎,都一把老骨头了,还救什3.5么,走了更好。”

    “别说这丧气话。”

    秀娥坐到床边,“咱们有吃的了,这是米汤,里面还有肉呢,我喂你啊,小心烫。”

    天亮了,全村四十多口人,全聚到了秀娥家门口。

    粥也熬好了,秀娥带着两个父女,在给大伙舀粥。

    每个人的脸I上都洋溢着笑容,“唉呀,终于能喝上粥了,我家都喝好几天的水了。”

    “我家那半斤玉米都捂一I个月了,没舍得吃,没想到现在能吃上一口肉……”

    “秀娥嫂子,多谢了!”

    秀娥一边分粥,一边替陈阳吆喝,“大伙不要谢我,这肉和米,都是这位陈兄|弟给的,你们要谢,就谢人家吧。”秀娥太高兴,完全忘记了村里有土匪的眼线。

    很快,一|个红灯笼就挂上了某户人家的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