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二日清晨,
一张满脸惶恐痛苦的脸,出现在平阳高高的城墙之上。
那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无情地安插在城墙上的枪矛之上。
这个死去的人,将亲眼凝望着城外的日出日落,岁月流逝。
当群众百姓们得知了,那是来自赵国有名的将士‘赵括’的脑袋时,顿时纷纷引起了一震惊与轰动:
“天啊,这到底是谁做的?”
“早上我看到是城主大人的手下,把那东西放上去的。”
“大事不好啦!你们知道那件事情吗?”
“什么事什么事,快点说!”
“方才我听归来的老猎户说,在汉阳坡那里有万人赵国的兵马尸体伏列,场面极其惨烈啊。”
“莫不是昨晚城主大人为了保护我们,派人歼灭了赵国的军队啊!”
“真是厉害,城主威武啊!”
正当安乐侯杀灭了赵国万人大军的传闻。
在平阳城内传荡开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在热烈地谈论此事。
因免于战争的摧残,大部分平民百姓都在传颂 与赞美其能耐的时候。
关于这道伤亡惨重的战败消息,现在也已经传回到了赵国之中。
邯郸王宫内。
此时宫殿之内的气氛很是压抑,死寂。
“真是没用的废物啊!!”
“秦军未到,仅仅是几十个人就将万人大军给杀得溃不成军了?!”
大殿之上,赵王迁满脸暴怒地狠摔下刚送回宫的书信情报,破口大骂道。
如此不堪入目的战绩,简直是对赵国前所未有的莫大耻辱。
“咚。”那份情报竹简跌落在脚边。
心神微震,只见赵国第一宠臣郭开立即躬身拱手地说道:
“大王息怒,那安乐侯定是使用了某种计谋,才将赵括等人埋伏击杀的。”
先前夜黑袭击平阳城,活捉安乐侯就是他给的主意。
原本还以为能凭此事成了后,抢功论赏的。。
谁知如今遭遇如此巨大的损失与意外,倘若不寻找点借口,那他 是真的要被问罪了!
“那现在,到底如何是好呢?!”赵王迁臃肿的双手紧捂着腮帮子,满脸悲愤地长叹道。
这时站在郭开旁边的,正是当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战神’良将李牧大将军。
此人仪表粗犷,面相宽厚,双眼澄澈且带有气势,身披军装素裹,很是威风。
在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其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堪比保卫赵国的‘长城’存在。
他平生光明磊落,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就连后世人们都称赞其为: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
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李牧目光灼灼,双手抱拳地说道,“据微臣所知的情报,此子得秦王政所喜爱,不仅文武双全,据传还曾在宫殿之上侮辱过吕相一事。”
听着他们的话,赵王迁脸上的怒气未消,紧握着座上精致的木雕虎头,指间发力作响。
“那么对于此事,两位爱卿有何想法呢?”
每当有重大事情的紧急关头,他虽是一国之君,却心里总是没有底,有些摸不着南北。
这时郭开眼珠子微转,眼里流逝过一道狡黠的精光,凝视了旁边的李牧将军一眼。
当即,他那丑俗的脸上露出微微一笑,接着拱手说道:
“大王无需多虑,赵括将军遭伏,尸首立墙之上,那我们大可以以收回其尸为理,接下来名正言顺地派兵攻打平阳城了!”
“噢?这法子倒是挺不错的。”
赵王迁紧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地说道,“但此次要攻陷平阳城,必须要十拿九稳地做好啊。”
“大王,微臣亦是这样认为的。”
郭开连忙接上话,脸上露出数分献媚的表情,“微臣认为此次领军之将,可让李牧大将军来带兵,这样平阳城成为大王的囊中之物,乃指日可待也。”
听到这番话,李牧表情微微一怔,目光闪烁着,心里有些不适。
朝廷与战场不同,郭开为人精明爱算计,能言善辩,他实在难以与对方讲的过去。
所以这么多年来,李牧总是在不少事情上吃了大亏。
“哦?那李牧将军,你可愿意为寡人分忧,将那平阳城给攻破了?”
赵王迁闻言立马眉开眼笑,随动作突兀而大腹便便的大肚腩震动,连忙追问道。
在如此情形之下,恐怕当臣子的都只能有一个回应了。
“臣愿意带军出兵,夺回失去的城池。”李牧拱手回应。
“很好,将军的本领,本王是知道的,那寡人就赐你十万大军,定要在七日之内将平阳城攻破…”
似乎很是激动的样子,赵王迁满脸横肉微动,伸手点着点发话道:
“若是将军能把那秦国的安乐侯活捉擒拿,带回来当人质亦是最好不过了!”
“如此一来,也能好好地挫伤秦国的锐气。”
十万大军,如此强盛兵力简直可以用来攻灭其他小国家了。
秦赵两国长年有战士纷争,数个时代岁月下来早积怨已深。
尤其是经过先前的长平之战,秦赵的关系亦是水火不两立,陷入老死不往来的局势里。
赵王迁深知机会不过是一场稍纵即逝的梦,犹豫只能错失改变局势。
显然,这回他是已经笃定要争回这口气。
听到这番话,李牧毫不犹豫地单膝下跪,拱手低头大喝道,“臣,遵旨。”
“。。。。。。”.